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而努力奋斗

——黄关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12月24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孝感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我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 的主要工作,审议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孝感市第四届委员会和中共孝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进一步动员组织全 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为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三届市委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各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全面完成了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预计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达405亿元,年均增长10.2%;财政收入25.6亿元,年均增长14%,其中,一般预算 收入12.8亿元,年均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40亿元,年均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过去的34.1∶33.7∶32.2发展为 现在的24.2∶38.8∶37。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一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 设取得新进展。旅游、金融、信息、房地产、交通运输、商贸流通、     社区服务等三产业发展加快。县(市) 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汉川市被评为全省县(市)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先进县(市),进入一类县(市)行列。市区发展步伐加快,经 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幅减轻。稳步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乡镇定编定员、减员简事和事业单位 转制进展顺利,农村公益性服务事业“以钱养事”的新机制开始建立,土地二轮延包与流转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 活力增强,民营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流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深 入,省对县(市)扩权强县的政策得到落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资不断增长,外贸出口和对外经济协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城乡面貌逐步改善。五年来,城乡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114亿元,年均增长10.5%。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孝感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一批重点市政工程陆续开工或如期建成,东城新区建设拉开框架。交通事业发展较快,通车总里程持续增长,公路等级标准和质量不断提高 。电力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城网和农网改造。孝感城区及汉川、应城、云梦、安陆等市县城区天然气供气工程基本完成。邮政通信发展迅速 ,邮政电子化网点、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国家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完工,退耕还林 进展顺利,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实施,一批水库、泵站得到除险加固,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逐步改善。

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推动政府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加强对 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的领导,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取得新进展。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工 作逐步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法制教育,全社会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平安县 (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卓有成效,孝感荣获双拥模范城全国“四连冠”、全省“五连冠”。援藏工作取得新 的成绩。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孝感连续两届荣 获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孝感高中和各县市区一中完 成整体搬迁和扩建,孝感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和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成功防控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情 。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技术、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政、残联、老龄、老干、档案、审计 、统计、保密、信访、人防、气象、机关事务、编史修志、对台、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等工作得到加强。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308元,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50元,年均增长9.5%。市场物 价平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农村特困人群救助工作有效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扎实推进,受惠农民不断增加。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村 贫困人口逐步减少。积极引导城镇下岗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服务,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思想,认真抓好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 学习,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创建“团结、廉洁、 创新、实干”好班子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继续深 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 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党风、政风和社 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班 子继往开来、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孝感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各族各界人士,向驻孝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孝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五年的实践,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这就是: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市 情,抓住机遇,走符合孝感实际的发展路子,用加快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解决生产要素短 缺的约束,为加快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必须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 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发展步入协调和谐的轨道。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 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 市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加快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发展环境不优,体制机制的制约还需进一步突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部分 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升和教育管 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立足新的起点, 把孝感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认真思考。当前,孝感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整体提速阶段,处在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致力和谐共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准确分析市情,审视发展大势,我们必须紧扣发 展与和谐的主题,把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作为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作为提升形象、凝聚人心的鲜明旗帜!

建设经济强市,就是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致力扩大经 济总量,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实现体制活、机制活、要素活;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企业强、产业强、财政强 ,使孝感综合经济实力跻身武汉城市圈前列,在全省发展中位次明显前移,成为经济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新兴中等城市。构建和谐孝感 ,就是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增加公共福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 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与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相 统一,与省委建设武汉城市圈、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部署相一致,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内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向这一新的 目标迈进,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潮流,是新一届市委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是全市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我们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资本加速重组,生产要素加快向我国转 移;

国内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发达地区资本扩张需求强烈,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有利。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部署,将会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中部地区倾斜,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推动产业升级。省委、省政府实施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将强力推动圈内城市整合资源,形成优势,有利于我市依托平台、借力发展。更为重 要的是,经过建市以来的持续发展,我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十一五”开局良好,发展态势强劲,全市上下人心思进、 共谋发展的氛围浓厚,将为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难得机遇和有利因素,各级党组织、各级 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务必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势,勇于抢前争先,真正做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 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努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土地、信贷的闸门 越来越紧,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这些都是我们谋划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在新一轮发展中, 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态势迅猛,全省各地特别是武汉城市圈内的城市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势头咄咄逼人。孝感建市较 晚,基础相对薄弱,扩充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不和谐 因素的工作十分艰巨。这些不容回避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以清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和高昂的斗志去积极应对。只要我们进 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主动迎接挑战,善于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奋力推进经济强市与和谐社会建设,谱写孝感又好 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是一个积蓄力量、不断超越的长期过程。我们要面向未来,立足当前,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今后五 年,是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致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科教立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 融入武汉城市圈进程,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到2011年,全市综合经济指标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并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 到72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达到4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 计达到108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3%。孝感成为全省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经济板 块。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孝感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0万人,东城区建设取得新进 展,一批标志性重点工程建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 得阶段性成效。广播电视、通信、供电、供排水等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村行政村全部通公路,94%以上的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

——社会和谐取得新成效。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上学、看病、行路、住房、饮水等突出困难基本解决或得到缓解;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大幅提高,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不断拓宽,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文化和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 强,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取得阶段性进展;积极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达到新水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万元GDP能源消耗年均下降4.4%;全 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生态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环境更加优美。

——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年均增长8.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年均增长7%以上 。城乡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三、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首要任务。必须牢固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新的起点上加快经济发展。

(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业强则经济强。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探索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扩大总量、提高效益,增强核心 竞争力,构造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型产业基地。

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优势企业。支持骨干企业通过项目建设、引进战略投资、外联重组等途径做强做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带动 力。确定一批优势骨干企业,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其尽快发展壮大,争当全省、全国同行业排头兵。扶持有潜力的中小企业,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一大批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三个三十工程”,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认真研究宏观政策尤其是促进中部 崛起政策,加强规划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项目布局的支持。支持企业走自我积累与多元化融资相结合的路子,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到2011年,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过20亿元的企业6家以上,年税收过1000万元的企业100家以上。

壮大支柱产业,加速产业聚集。产业集群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发展一批关联度大、配套性强、产业链长的特色企业群,形成各具特色、互补并进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加快五大支柱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升级步伐,到2011年,增加值总量要翻一番,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盐磷化工要依托云应地区双环、宏博、久大等盐 化企业以及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延伸产业链,建设全省重要的盐化工、磷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轻工纺织要以孝棉集团、安棉集团、马口纺织 工业园为龙头,建成纺织、服装出口创汇基地;以富斯特集团为龙头,建成全国制膜生产基地;以维达、恒安、中顺为龙头,建成全国重要的 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食品医药要做强做大传统名品,开发新品,形成规模和市场优势。汽车机电要扩大专用车生产规模,提高粮机配套生产能 力,发展一批专业化零部件配套企业。金属制品要加快建设钢材、铝材深加工基地,壮大规模,形成品牌优势。围绕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 十大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和组织中小企业搞好分工协作,参与产业配套,扩大产业关联。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产业高地。支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做强做大,形成优势。支持基础较好、技术领先、市场急需的高 新技术产品发展。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保护、提高现有市级以上品牌,培育发展一批省级、国家级品牌,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充分发挥孝感军工企业优势,做强做大军工民品,加快发展以光学精密仪器、电子通信、信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新型产业 。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载体建设,完善支持体系。加快省级省管经济开发区和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础设施,明确 产业定位,壮大规模,提升功能,提高产业聚集度和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把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继续落实扶 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支持力度,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家的 作用,切实尊重企业家的劳动、创造和贡献。大力表彰规模大、效益好、贡献突出的企业,鼓励企业争先创优。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大局。要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 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坚持用市场经济和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走特色之路,围绕调优水稻、油料品种,发展畜禽、蔬菜、水产和林果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建设优质农产品 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稳定粮食、油料生产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特色蔬菜种植水平,大力建设路域精细菜、水生菜生产带; 提高生猪、家禽养殖规模和品质,大力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提高水面、山场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建设特种水产、名优果茶生产基地。走产业化 经营之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引一批国内知名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孝落户,引导企业与基地、农户 的对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突出利用岩盐和蔬菜资源优势,力争建成全省最大的“盐食品”加工基地。到2011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 破150亿元,力争进入全省前列。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打破地域界限,引导优质农产品向精品名牌集中,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打造品 牌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动植物疾病防控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设施建设,促进农 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基础上,广辟外部增收渠道。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坚持外出就业与就地 转移相结合,向外输出与实施回归工程相结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资金回流型向资本回流型的“两个转变”。认真落 实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培训农民的力度,加强培训基地、职业介绍基地、劳务基地建设,建立农民工网络,搞好转移就 业服务。进一步加大平安工程、春雨工程、回归工程的实施力度,切实解除外出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吸引孝感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大 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比重。积极开拓农村消 费市场,着力培育农村商贸、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非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实施整村推 进,加快扶贫开发步伐,采取特殊办法,下大力气解决省定重点贫困村、老区村和少数极度贫困村的脱贫问题。进一步加大乡村两级化债力度 ,积极探索经常性化债有效途径。


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以完善规划为基础,以农村水利、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村镇整治为突破口 ,加强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垃圾处理以及通路、通水、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六改五通”工程建设。实施安全饮水工 程,加快农村改水的进度。实施农村新能源工程,推广清洁高效能源。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气象预测预警功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实施农村素质工程,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倡导文明、和谐的新风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 果,深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以钱养事”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机制。完善统分 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行农庄经济等新的经营模式,在稳定土地 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加大农村投 入的有效办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等金融部门的作用,引导更多的资本投向农村。统筹 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转变基层组织职能,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农村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

以孝感城区为中心、以县(市)城区为骨干、以重点城镇为基础,构筑协调发展的区域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提高城镇综 合承载能力。

以拓展孝感城区引领城镇化。孝感的城市定位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层重要的产业基地,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 休闲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按照城市定位,城区拓展向东为主,逐步形成东、西两城布局的骨架。产业发展沿东城新区两侧布局,构成“两 区”支撑、“两带”并进的格局:以市经济开发区为基础,沿孝汉大道布局的军工民品高科技产业带;以孝南经济开发区为依托,沿孝武大道 布局的传统产业和物流产业带。加快建设市经济开发区孝天工业园、六合工业园、军工创业基地三大板块,加快建设三江航天产业园和武汉· 中国光谷(孝感)产业园,形成中心城市核心产业群。

加快东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并逐步建设行政、商务、文化、生活、休闲区,形成未来城市综合性功能区。积极改造老城 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整体功能。坚持市区一体,加快孝南经济开发区和城区周边乡镇的发展。


以发展县(市)城区和小城镇支撑城镇化。继续把县(市)城区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按照经济流向,实行组团布局,推进县 (市)城郊经济圈建设,拓展县(市)城区的发展空间。形成汉川市、应城市城区中等城市的框架,提升安陆市、云梦县、大悟县、孝昌县城 区产业聚集、人口聚居的功能。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聚集各类社会资本,走以城养城之路。坚持特色立镇、产业兴镇,加快小城镇发展步 伐。对地理位置相邻、经济联系紧密的小城镇,统一规划,相向发展,建设一批城镇群;对具备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的城镇,推动产业和人口 上规模,建设一批产业规模镇;对边界口子镇、旅游镇、大宗农产品生产加工镇,利用地缘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形成 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特色互补、层次合理的小城镇网络体系。

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化。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提高城镇的旅游聚集能力;加速商贸等生活性服 务业提档升级,发展新型业态,形成区域性购物、消费中心;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业,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规范中介服务业发 展,培育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营 造宜居休闲的良好环境。注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抓好城镇供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站场等设施建设,构建比较完备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 体系;注重城镇的生态建设,围绕天蓝、地绿、水清、街净,净化亮化空间环境,绿化美化地表环境,综合治理水体环境,改善城镇整体面貌 ;注重城镇的人文内涵,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充分展示以孝文化为特色的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

坚持依托武汉,积极服务武汉,主动融入武汉,加快发展孝感,在推进“五个一体化”上抢前争先,努力使融入工作走在武汉城市圈 各城市前列。

深化汉孝合作,着力建设六大基地。一是建设工业协作配套基地。瞄准武汉城市圈特别是武汉市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定位,抓好与武汉 市产业链的对接,配套开发上下游产品,重点发展汽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主动承接武汉产业的整体转移,重点发展服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 产业;广泛开展企业对接,引进武汉企业的品牌、资本和技术,做强做大一批成长型或优势骨干企业。二是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立足 武汉市场需求,发展大城郊市场农业。加快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大力推行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建设一批绿色产品供应基地 。积极推动农产品进入武汉市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三是建设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围绕构建武汉城市圈北部 物流集散中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沿交通干线布局,发展壮大鲜活农产品、建材装饰、工业原辅材料等专业批发市场;以超市、连锁店 为主干,引进武汉大型商业、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发展新型流通业,促进商贸流通企业改造升级。四是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围绕建设 武汉后花园的目标,坚持张扬个性,突出特色,大力培育休闲与商务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四大品牌,着力开发以京 珠、汉十高速公路为轴线的两大景观带,建设双峰山、白兆山、观音湖、汈汊湖、龙潭湖、天紫湖、汤池温泉、安陆古银杏群落、楚王城遗址 和大悟红色旅游等十大景区。五是建设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完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分层次推进市 、县两级职业院校建设,建设全国、全省示范性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提高就业技能;与武汉开展 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拓宽职业教育发展路子,提高孝感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六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深化与武汉的科技合作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对接、企企对接,促进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在孝感转化应用。 健全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融入工作效率。市、县建立高规格的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机构,领导和协调开展融入工作。建立友好区县合作制度 ,加强各县市区、市经济开发区与武汉市辖区的对口密切合作。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保持同武汉市之间多层次、制度性的交往与联系。鼓励 和支持企业、商会、学(协)会之间的广泛交流,不断把汉孝合作引向深入。

(五)推进改革开放和环境创新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环境创新,努力把孝感建成全省最具活力、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着力推进深层次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深化机 关效能建设,提高公职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规范行政机关行为,形成以机关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努力在规范行政、 提高效率、方便群众、促进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 的改革,调整和优化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积极探索国 有资产有效经营方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专业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投资 、融资效率。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产权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抓好城市商业银 行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支持金融改革,明确金融部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研究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把握客商的关注点,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机制,改进招商方式, 把新一轮招商引资提升到更高水平。围绕产业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到孝感投资兴业。注重 运用大型专题招商活动的形式,打造孝感招商品牌。强化市场主导、政府协调,发展业主招商、以商引商。进一步扩大外经外贸。主动适应国 家税收政策的变化,鼓励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副产品的出口,扩大孝感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利用湖北省建设“ 大通关”的契机,进一步扩大开放平台,巩固和扩大加工贸易,积极融入全省外贸产业链,努力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大力推进环境创新。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完善行政审批流程监管办法,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建 好政府门户网站,规范电子政务发布,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推动建立个人、企业、社会信用。

理顺执法体制,防止重复执法,纠正乱执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整治企业周边环境,维 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 重要内容。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兼顾各方面利益,使人民群众的现有利益不受侵害,改革发展的新增利益合理分配,困难群体 的基本利益有效保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继续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完善就业投入机制,抓好 就业服务。着眼于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 位。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扩面力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强化基金监管,不 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 保障制度,将其中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切实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有效解决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部分社会 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真心实意关心弱势群体, 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等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努力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积极发展社 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逐步健全社会扶助体系。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 人活动。重视异地商会建设,维护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权益。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明确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逐步增加教育投入,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 ,合理配置资源,巩固基础教育成果,强化职业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民办教育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城镇低保家庭义 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标准按时足额发放。采取多种 形式,缓解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矛盾。支持孝感学院发展,支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 育质量。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逐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合理 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办好惠民医院。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不断增强人民体质。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把弘扬孝文化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结合起来,推动和谐文化建 设。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推进和谐社区、和谐家 庭创建活动,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 制体制,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和群众文化工程,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孝 文化载体建设,发展以孝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企业,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以争创“全国文明城 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为契机,深化城乡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的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改 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全面推进人大各项工作。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 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 、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外事和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制度。坚持依法治市,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法律素质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坚持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 强、改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完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生育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素质。 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强化对土地、矿产资源的管理,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 田,做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国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 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以建设平安孝感为目标,全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努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加强信访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坚持 “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完善基层群防群治体系;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的监管 ,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 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孝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注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紧密联系我市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把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干部自主选学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习考核激励机制 ,强化党校教育培训干部的主阵地作用,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知识 ,大兴勤学、好学、善学之风,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干部。要通过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 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清晰思路,破除唯基础论、唯条件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成坚强的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创建“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活动,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 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 党组)议事和决策规则、程序,推行重大决策向党代表征求意见、社会听证、专家论证和跟踪反馈机制,实行党委会票决和全委会表决,探索 重大决策公示制度,不断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抓发展有本领、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注重任用踏实苦干、 不事张扬的干部。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的力度。重视做好老 干部工作。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养、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和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 业的活力。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 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一起抓,注重培育壮大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服务、使用与激励、流动与管理机制 ,营造有利于人才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优良环境。

(三)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以普遍推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目标管理为主要内 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农村党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狠抓乡镇党委领 导班子建设,深入推进村干部“素质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非公 企业党建要按照“抓党建、带团建、促工建,党群共建”的要求,实行选派党建工作联系员制度,深入开展“三推”活动,进一步壮大非公企 业党的力量,努力扩大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的覆盖面。社区党建要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加强组织体系建 设,强化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党建议事会“轮值主席制”,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和服 务体系,

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机关事业单位党建要坚持经常性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 结合,推行目标管理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开展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当优秀 党务工作者活动,不断提高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和 改进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继续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加强流动党员、下岗职工 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有效管理。结合党员目标管理,运用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章》和《实 施纲要》,建立适合孝感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 进发展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为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提供纪律保证。进一步健全“大宣教”工作格局,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纳 入全市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纳入各级党校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拓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孝感特色的廉政文 化品牌。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努力从体制机制上预防腐败。加强党内监督,发挥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作用 ,积极开展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形成监督合力,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大力查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贪污贿 赂、谋取私利的案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商业贿赂行为,毫不手软地惩处腐败分子。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继续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在医疗收费、药品购销、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 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五)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发扬民主,改进作风,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和工 作目标责任制,完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不断提高破解难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弘 扬踏实苦干的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树立为民、清廉、务实的良好形象,带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努力开创建设 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新局面。

同志们,我们肩负的使命神圣而伟大,承担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同心同德 ,开拓前进,为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