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关键环节 改进创新宣传文化工作

把握关键环节改进创新宣传文化工作

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邱启明

创新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就难以推动。我们坚持以创新求突破,鼓 励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打破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思路

1、创新队伍建设思路。人始终是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从两个方面提升干部素质,壮大宣传队伍。一是开展争做优秀学习型 干部活动。针对一些人一年看不了一本书、写不了一篇文章的现状,在全市宣传系统广泛开展评选优秀学习型干部活动,鼓励宣传干部争做“ 勤学、勤思、勤写、勤讲”的“四勤”干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宣传干部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文章的数量大幅上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四勤”达到“四会”(会学、会思、会写、会讲)的目标。“勤”是态度,“会”是能力,从“四勤”到“四会 ”,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宣传工作。针对基层宣传队伍人数少、力量不足的现实,主动 吸纳社会人士参与到宣传工作中来,使宣传队伍向基层进一步延伸。2005年,向社会招聘网络宣传员、评论员各100名,并进行了集中培训, 2007年又增聘了20名。这一批宣传员、评论员在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年开展农民理论 宣讲员队伍建设,对全市400名农民宣讲员实行备案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宣讲水平。这批宣讲员以农民身边人的身份,经常在田 间地头、农民家中开展宣讲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2、创新文化建设思路。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基层文化建设的瓶颈,我们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文化建设,创造性地总结了“亲情回报 、引富建文,工商惠农、联姻建文,部门联动、帮扶建文,政策引导、招商建文,培育主体、促群建文”五种文化建设模式,形成了基层文化 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批有实力的“大老板”回乡投资文化项目,云梦祥山博物馆、汉川强联书业等投资过两千万的大项目相继建成。在社 会各方面的支持下,60%以上的村都有了“文化科技中心户”,办起了文化活动室,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坚持共建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在场地的选择上,尽量使用开放的广场演出,直接面对群众;在活动的组 织上,派专业人员上门指导,提高表演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群众文化活动得到长足发展,孝感和各县市城区广场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自娱 自乐的群众文化成为大街小巷一道常见的风景,形成了“文明之光广场文艺演出”、“青春飞扬校园文化艺术节”、“福星杯楚剧展演”等一 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3、创新新闻宣传思路。新闻宣传是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而要做到这一点,孝感本地媒体的力量有限,必须借中、省大 媒体的力量。一是加强策划,上报选题。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上级媒体每阶段的报道重点结合起来,每季度精心策划一些重大选题,上 报上级宣传部门,争取支持。2007年,“弘扬孝德精神,共建和谐孝感”选题,被中宣部纳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专题宣传计划;“融入 武汉城市圈”选题,被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媒体大量采访报道。二是加强联络,增进友谊。努力与新闻媒 体和记者交朋友、建立感情。一方面走出去,定期到上级媒体联系汇报工作,一方面请进来,邀请重要媒体的领导、记者到孝感来,使他们更 多地了解孝感、喜欢孝感、关注孝感。07年组织“湖北日报驻孝新老站长看孝感活动”,使历届驻孝记者站站长亲身感受到孝感的巨大变化, 从而加大了对孝感的关注度和宣传力度。


二、适应形势发展,创新工作内容

1、全力打造孝文化品牌。孝文化是孝感最鲜明的文化特色,弘扬孝文化,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是宣传孝感、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扩 大城市影响的最有效途径。一是研究孝义。依托湖北孝文化研究会、湖北孝文化研究基地等学术机构,多次召开国际研讨会,出版了《孝感文 化研究》、《孝感孝文化》、《孝文化研究》、《千古孝子黄香》等研究成果,完成了《孝文化在当代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课题。二 是评选孝子。评选表彰了第四届孝感市十大孝子和“孝亲敬老小天使”、“十大杰出母亲”等评选表彰活动。评选活动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 ,经过了基层推荐、筛选、公示和投票的程序,既是一个扩大孝子社会影响的过程,也是一次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三是举办孝节。以弘扬孝 文化为主题,以重阳节为契机,每年举办孝文化艺术节,扩大孝文化的影响力。先后举办了“激情广场·孝感动苍穹”大型演唱会、“关注未 来、关爱孩子、关心母亲”百城联动湖北启动仪式暨孝感市“十大杰出母亲”颁奖文艺晚会、“星光大道闪耀孝感”大型文艺晚会、中华孝文 化活动月等重大活动。四是弘扬孝德。赋予传统优秀孝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教育系统提 出了“弘扬传统孝德,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把孝文化融入育人环境,把古今孝子事迹编入中小学课外读物和《思想品德》课程,使青少年 从小受到传统美德教育。这些工作,扩大了孝感孝文化的影响,孝文化已成为孝感的城市名片。


2、成功走出“报网互动”新路。为加强新闻宣传效果,扩大网上评论的影响,《孝感日报》、《孝感晚报》开办了“一周网评”栏目 ,将孝感网“槐荫论坛”上有影响的原贴及跟贴进行刊载,引起了广大网民和报纸读者的普遍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报网互动”模 式的成功在于:一是优势互补,舆论联动。报纸的特点是深刻,网站的优势是参与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孝感把二者结合起来,选择导向正确、 观点新颖、说理深刻、事实充分的帖子,用作者网名在报纸上刊发,为报纸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信息资源,同时提高了网站论坛的影响。二是选 材适当,引导有度。注重在读者和网民之间寻找结合点。既体现“主旋律”,又注重民生话题,实现报网内容上的互动。如“一周网评”将网 民高度关注的“网友向杨业将军学习”、“热爱孝感建设孝感”等发帖见诸报端,受到广大读者好评。三是重视反馈,通畅民意。社情民意在 网站论坛上的反馈,集中度高,速度快。网民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发出去”,报纸读者希望了解网民的意见和看法,二者结合,成为市 委、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


3、主动服务打工经济。孝感500多万人口,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有近100万人。我们把做好外出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照顾教育好留守 孩子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


实施“五大工程”,加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实施“领导工程”。县市区以县(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 立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工作体制。二是实施基地工程。在劳 务输出集中的东北、北京等地设立窗口和办事机构,建立劳务基地,健全党的组织,解决了外出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无抓手的问题。三是实施服 务工程。开展学习培训、提供信息、保障合法权益等服务工作,优化外出务工经商环境。四是实施宣教工程。开展送理论、送文艺、送文明等 活动,丰富外出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守法务工、和谐诚信经商。五是实施致富工程。在鼓励外出创业、带头致富的同时,积极引导 回归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实施“双线梯级包保责任制”,在全市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党政线,县领导包保乡镇,乡镇领导包学校;教育线,学 校领导包班级,老师包学生,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在生活上有人照顾、思想上有人关心、学习上有人辅导,切实解除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后 顾之忧。


三、注重工作实效,创新方式方法

1、用文艺形式开展主旋律宣传,增强了宣传效果。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宣传十七大精神 ,我们组织优秀现代楚剧《可怜天下父母心》百场巡回演出,每场演出前安排乡镇党委负责人作专题宣讲,深受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欢迎 ;组织编写《画说科学发展观》,用漫画艺术的形式,阐释和宣传十七大精神,既通俗易懂又贴近生活,效果很好。


2、将孝德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了工作效果。把传统优秀孝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以孝文化为显著特色的企 业文化,以“孝”兴企。如孝感供电公司的“孝模学习文化”模式,通过树立孝德典型,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各级学校把“弘扬孝德,学会感恩”作为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学习研讨活动,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


3、完善理论工作机制,促进了工作落实。理论武装是宣传部门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容易流于形式的工作。我们不断总结经验 ,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武装工作规范化的系列作法,把这项工作抓得扎扎实实。一是围绕“八好”,服务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按照拟定好计 划、预定好主题、准备好资料、参谋好形式、协调好时间、起草好文稿、组织好报道、整理好档案规范运作,切实履行服务职责。二是围绕“ 三个两”指导县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按照“两坚持、两加强、两提高”即坚持领导带头、坚持学习制度、加强学风建设、加强成果转化 、努力提高理论学习质量和理论运用水平的要求,加强对学习的指导。三是围绕“三个度”组织开展学习检查。以“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班 子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的转化力度”为标准,对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比,通报情况。四是围绕“四导”推动机 关干部理论学习。采取辅导、引导、指导、督导措施,进一步深化机关单位的理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