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成就 历史的跨越

辉煌的成就 历史的跨越

中共应城市委应城市人民政府

改革开放30年,是应城历史上风雨兼程、波澜壮阔的30年。30年来,全市人民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机遇,以改革开放为推进器,同心同德,与时俱进,不断加快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建设进程,国民经 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安居乐业。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应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进入199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总量迅速增大,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6亿元,是1978年的18.9倍,年均增长10.1%;完成财 政收入5.3亿元,是1978年的37.7倍,年均增长12.8%;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居全省第19位,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


一是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抢抓1986年撤县建市机遇,发挥膏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培植骨干 企业,开发名优产品,逐步形成了以盐业化工、精细化工、石膏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饲料、纺织包装等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壮大了双环 、中盐长江、久大、新都、恒天等一批起支撑作用的优势骨干企业。应城化工产业集群成为全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红双环”牌纯碱 、“红双圈”牌氯化铵成为中国名牌,“豪丰”牌大米、“白玉兰”牌精细盐、“玉兰”牌膏粉、“白玉”牌面条被授予“湖北名牌”产品称 号。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发展到2543家,从业人数3.6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85.3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7.8倍、14.7倍和59.8倍。


二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标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扎 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优质稻、畜禽、水产、双孢菇等“四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产业 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9.6亿元,比1978年增长37.3倍;优质稻板块面积达52万亩,年出栏生猪70万头、出 笼家禽2000万只,特色水产品面积达16万亩,年产鲜菇1万吨;孝感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省级4家),创建了汤池甲鱼、白玉面 条、赛湖毛蟹、豪丰、义马河黄滩酱油、金陵酱菜、龙湖皮蛋等一批特色品牌。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积极发展商贸物流、连锁经营、超市等现代流通业态和组织形式,促进产业升级,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各 种购物需求。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2亿元,是1978年的48.3倍。温泉旅游、生态游、农家乐近年快速兴起,年接待游客100 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亿多元。大力发展现代通信,电信业务从最初的电话、电报业务发展到包括移动电话、数据传输和国际互联网等全覆 盖的立体通信网络,通信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满足了经济发展和公众对通信业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四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52.1∶30.6∶17.3调整为2007年27.6∶38.0∶34.1,二、三产业比重由1978年 的47.9%提高到2007年的72.4%。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我市经济格局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的推动逐步转变为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工业 内部结构渐趋合理,发展重心由资源主导型向多元主导型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由单一种植业向农 、林、牧、渔协调发展。种植业比重由1978年的66.2%下降到2007年的41.5%。


二、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取得突破

农村改革逐步深化。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市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除了对农民生产自主权的禁锢,极大地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进入1990年代,以市场为导向,农业发展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市场农业转变。2003年以后,加快推进农村税 费改革,取消农业税,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 革,精减了机构和人员,初步确立了新的乡镇领导体制和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理顺了土地承 包关系,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从1984年在企业内部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1991年实施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破“三铁” ),从1994年实行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再到2000年以后的企业转民,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近几年,按照民有民营的方向,全力以赴,克难攻坚,基本完成了市属工业企业和下放企业省膏矿、省盐矿的改制任务,经济发展的体制和 机制性障碍得到有效化解。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集体经济总量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和工商税收占全市总量的 八成以上。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为了鼓励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加快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规定》,《应城市招商 引资优惠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每年直接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内联引资7亿元以上, 引进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以上,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外贸易日益拓展,2007年完成外贸出口1080万美元,是 1978年的10倍。


三、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1、强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以“六网”(供水、供电、交通、天然气、通信、广播电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 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高标准、高起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展开。长荆铁路建成通车,武荆高速公路应城段开工建设,完成了汉宜、随应 、烟应等3条省道拓宽改造,新修了八汤线旅游公路,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加速,城乡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实施城区自来水改扩建工程,日 供水能力达10万吨。接通城市天然气管网,城市居民用上洁净的天然气。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完成了渔子河水库以及重点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工程,农业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2、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龙头,着力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主城区、东马坊、长江埠三个城区组团 对接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成区面积16.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到17.6万人。组织开展“两城同创”(全国 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连续五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三次获得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城市建设成为应城一张亮丽的名片,江泽民同志视察应城市曾称赞应城“建设得好,管理得好”。


三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坚持把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旅游发展结合起来,走产业兴镇的路子,汤池、杨河、杨岭等乡 镇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镇区规模扩大。汤池镇被评为全省10大重点旅游镇,东马坊街道办事处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村镇精 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村镇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已完成16个建制镇规划修编和136个村规划编制工作,村容村 貌得到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就业人员继续增长。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基地,就业和再就业渠道不断拓宽。2007年,新增各 类就业人员1.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0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98元,分别是1982年的25.2倍和 13.7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大幅度增加,200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2.3亿元,比1978年末的330万元增长1281倍。居民消费结 构不断升级,人民生活正在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城镇,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农 村,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率达到8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8万人,农村低保1万多人,五保户3600 多名,其他特困救助群众3000余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五、社会事业硕果累累,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30年来,全市共完成科技、教育、广电、文体、卫生项目投资20亿元以上 。应城一中迁建、应城二中新建、应城市广电大楼、应城市体育中心、图书馆、奥斯卡影宫、应城市人民医院科技大楼、应城市中医院大楼等 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了应城的人文环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省“科技创 新示范市”。强化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启动对贫困学生的“两免三补”政策,率先在孝 感通过了省四轮“普九”复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卫生事业显著加强,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93个,其中国家二级优等医院2个,医技 人员2714人,其中中、高级技术职务697人,均比1978年有大幅度增加。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 务、村务、厂务和事业单位办事程序公开有效开展。大力开展创建“平安应城”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连续三届被评为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获得了“长安杯”殊荣,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平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