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孝感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孝感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孝感市经济委员会主任  刘刚

一、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是孝感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由依附农业、服务农业的支农、建农型经济向市域经济主体的转变。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导地位日益显现,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名牌产品,基本完成了国企改革改制任务,初步形成了以五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从农业化向工业化、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不断跨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主导地位日益突出。2008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完成增加值212.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5.8%(1978年仅为17.69%)。目前,我市工业经济每增长2.8个百分点,即带动全市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纳税额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43个,纳税116194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9.3%;2008年我市二产业就业人数7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5.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7.8%;工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主体、财政增收的主要源泉和城乡居民就业的主渠道。

2、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截止2008年底,我市各类工业企业总数达3514家,总资产442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4.1倍和68倍。在总量扩张的同时,工业企业的规模档次不断提高,1978年全市亿元企业为零,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62户,比上年净增154家;年产销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76家(其中大型企业5家,上市公司2家),比上年净增13家。一批企业形成比较优势:如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联碱生产企业宜化双环公司、亚洲最大的单体井矿盐生产企业中盐宏博集团、全国著名的钢丝绳生产基地福星科技公司、全省最大的纺织企业孝棉实业集团、华中地区最大的塑料薄膜生产企业湖北富思特集团、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最大的工业合资项目三江瓦力特公司、中国500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之一的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全国重要的摩托车燃油箱和车架生产基地神风机械工业公司等。

3、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与1978年的支农、建农型工业相比,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已摆脱了依附农业、服务农业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重点产业。2008年,按照统计行业分类,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的工业行业有10个,即纺织服装、盐磷化工、食品医药、电力燃气、金属制品、造纸印刷、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塑料制品、汽车机械。其中纺织服装、盐磷化工、金属制品、食品医药、汽车机电五大产业成为支柱。2008年,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1.77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9.8%。随着支柱产业的初步形成,我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1978年相比,发电量由0.84亿千瓦时增长到53.85亿千瓦时,增长63倍;纱由1.19万吨增长到23.34万吨,增长18.6倍;纯碱由3.38万吨增长到81.94万吨,增长23倍;水泥由7.8万吨增长到165.13万吨,增长20倍;塑料制品由0.27万吨增长到9.87万吨,增长35.6倍。

4、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取得跨越式发展。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5家,其中国家级5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42家,生产各类高新技术产品266种,产品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八大领域。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6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额的27.3%,同比增长2.3%。高新技术产业中,新材料完成增加值21.07亿元,占高新产业总额的45%;先进制造完成增加值3.78亿元,占高新产业总额的8%。

5、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受城乡二元格局影响,1978年,我市工业主要散布在原孝感城区和应城、汉川、云梦、黄陂(1984年划走)等县的城关镇,管理上条块分割,布局上分散零乱。三十年来,随着整体实力的增强,我市工业经济走上了集约化发展之路。目前,我市工业以五大产业为支撑,以规模企业为主体,共建成了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0个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4个,10亿元以下的6个。市直电子信息、汉川纺织服装、应城化工、安陆粮食机械等4个产业集群被列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行列。

6、市本级工业带动作用增强。孝感过去是行政公署,主要工作放在指导各县(市)区的发展上,地直工业企业仅有柴油机厂、黄麦岭磷矿等16家,工业增加值不足1000万元,仅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1%,还不及当时大悟县的规模,块头小、实力弱、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真正把本级工业拿在手上抓是撤地建市以后的事。建市十多年来,本级工业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市本级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2008年,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4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6.1%,仅次于汉川和应城两地,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二、改革发展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成为全国也是孝感经济建设的转折点,“五五”(1976年~1980年)和“六五”(1981年~1985年)时期,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安排待业青年就业,当时的地委、行署开始把工业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力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和社队集体工业。到85年,全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达1753家,比78年翻了一番,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比1978年增长2倍,198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地区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七五”(1986年~1990年)和“八五”时期(1990年~1995年),我们一方面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促成黄麦岭磷铵工程(投资20亿元)、双环科技集团双50万吨等一批大项目上马,引进了三江集团、汉光电工等一大批“三线”调迁企业,另一方面支持创办了福星科技、分水药玻等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的乡镇企业,促使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格局迅速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初步打下了孝感工业经济的基础;撤地建市以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把发展工业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九五”(1995年~2000年)时期,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调头”工程和国企改革“三大战役”,培育了一批较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十五”(2000年~2005年)时期,坚持不懈地优化环境和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增强了工业发展的后劲,形成了具有孝感特色的产业体系;近年来,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我市又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显著提升全市工业化水平,把扩大工业总量、培育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争创精品名牌,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专门制订了《孝感市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孝感市产业发展规划》,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为今后十年我市工业经济汇制了宏伟的蓝图。

总之,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工业经济已替代农业成为市域经济的支撑,工业强市战略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思想,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

1、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市工业经济不断深化改革的三十年。1978年全地区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58家,仅分为国有和集体两个部分,其中:国营企业208家,集体企业650家。三十年来,我市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经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总数3514家,其中,民营企业为3310家,占94%;862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为792家,占总数的92%,76家亿元企业中,民营企业为63家,占总数的83%。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已取代国有集体企业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

我市工业经济体制机制改革30年来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3年),主要通过简政放权、扩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第二阶段是承包经营阶段(1984~1991年),主要在国有集体企业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租赁制,赋予了企业更大的自主经营权,激发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第三阶段是股份制改造阶段(1992~1999年),先后开展了工业企业内部管理三项制度改革,掀起了一股以“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为中心的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热潮;下发了《关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推行了以“六个一批”(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分体剥离、破产拍卖、引资嫁接、租售并举)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机制改革,首次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第四阶段是(2000~2006年)改制转民阶段,2000年以后,我市全面推进放小转民式的国企改革,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市直国有企业放小转民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规范改制和加快发展的意见》三个文件(简称三个28条),从2000年市直第一家企业孝棉总厂完成改制到2007年国营汉光电工厂改制成功,全市共有82家企业改制转民,132家企业依法破产,关闭、注销企业103家,安置职工64109名,盘活资产35亿元,达到了“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的改制效果,基本完成全市地方国有企业的改制任务。通过改制,以永祥制盐、东方红粮机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起死回生,以三环印务、科赛试验机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走出困境,以湖北铝厂、汉光电工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招商盘活,以孝棉实业、金龙泉(孝感)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迅速壮大。在改制企业的基础上,兴办了350多家民营工业企业,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已进入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全市792家规模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将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抛弃传统家族制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2、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市工业经济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前主要依靠地方财力和集体经济力量投资办工业、上项目的做法相比,三十年来,我市工业经济面向外地民营企业、面向“三线”调迁企业、面向中省企业、面向境外资本、面向孝感籍在外成功人士、面向武汉城市圈,采取专班招商、以商引商、“小分队”招商、存量资产招商等形式,借外力激发活力,靠开发加快发展,新上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一是引进一批中省企业。七十年代中后期,地委、行署利用孝感的交通和资源优势,引进了湖北省化工厂、安陆五、七棉纺厂、安陆东方红粮机厂、安陆铝厂、湖北机床配件厂等一批中省企业,形成了当时孝感工业经济的第一批龙头骨干。其中,1980年建成投产的湖北省化工厂是中南地区最大的联合制碱企业。二是引进了一批“三线”调迁企业。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地委、行署抓住国家对“三线”军工企业调整搬迁,实施“军转民”战略的机遇,制定一系列以“减税让利、优质服务”为中心的优惠政策,引进了汉光电工、三江集团、华中光电等13家三线调迁企业,新增投资25亿元,迁入了2万多台(套)“国际水平、国内少有、省内一流”的各类高精尖设备,初步打下了我市汽车和光机电产业的基础。三是积极引进外资。自1985年2月,我市引进外资兴办第一家合资企业汉川华安聚酯单丝厂以来,截止2008年底,我市共引进外资31.05亿元,兴办三资企业237家,外资来源地已达到15个国家和地区。四是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我们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投向沿海,引进了浙江爱仕达、福建达利、上海梅林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形成了安陆铝制品产业、汉川食品产业等一批产业集群。五是融入武汉城市圈抓招商。重点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加强与武汉产业的协作配套,着力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武汉在孝投资企业达428家,注册资本20.1亿元;武汉在孝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有“武汉·中国光谷”孝感产业园、长江赛孚工业园、汉川汉正服装工业城、湖北天基生物、武汉京华彩印有限公司、红人集团孝感服装基地、华龙生物制药等。孝南、汉川等地的武汉投资已占外来投资的三分之一。六是大力推进“回归经济”。用乡情、亲情、友情感召孝感籍在外务工经商老板回乡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回乡创业人员兴办了惠洋电机、环福塑料等56个较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总投资39.7亿元。

3、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市工业经济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和布局结构的三十年。

三十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我们始终按照规模大、发展快、科技水平高的标准,选择确定支柱产业,壮大提升支柱产业,以支柱产业带动全市工业结构优化,促进全市工业健康发展。1979年至1980年,地区集中力量发展四类轻纺工业,即: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包装工业、日用化工工业。到1980年底,全区轻纺工业的产值已占全区地方工业总产值的67.88%;1986年,地委和行署制定了《孝感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发展化工、建材、纺织、食品饲料和机械电子五大工业”,地区工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明确。当年,工业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4.97%,工业已在全市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面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八五”时期,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盐磷化工、机械电子,改造、改组轻纺工业,开发新型建材,建设和发展一批骨干企业。1993年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发展孝感的汽车工业,制订了《关于孝感市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报告》。“九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抓好汽车、食品、盐磷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力争形成以“四大支柱产业”为支撑、十大企业集团为龙头的工业新格局。“十五”时期,盐磷化工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至13.8%,其它三个产业呈下降趋势。纺织服装、金属制品、机械电子、纸制品、塑料包装等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时,又及时把以福星科技为代表的金属制品业纳入支柱产业,提出了大力发展盐磷化工、汽车机电、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五大支柱产业。实践证明,支柱产业不仅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成为对市域经济具有支撑作用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正在根据新的发展形势,研究重新确立调整新的支柱产业,将光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金属制品、食品医药六个重点产业列为支柱产业的培植对象,争取这些产业进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促进孝感工业结构调整与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要求相统一,形成孝感工业的新支柱。在布局结构调整上,从九十年代初起,我市开始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产业兴园”的原则,加大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目前,市直和7个县(市)区均建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特色园区,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建成面积62.05平方公里,占规划总面积的72%。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聚集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以五大支柱产业为依托,工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了20个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2008年,20个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33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额的三分之二。

4、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市工业经济不断创新促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在加大改革、开放、调整力度的同时,我市不断推进工业经济的环境、品牌和科技创新,促进了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一是推动政务创新优环境。我市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和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多次开展“治乱减负”活动,先后取消了200余项涉企收费项目,分三次清理废止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文件100多份。针对民营企业“办事难”的社会呼声,2007年市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孝感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办法》,研发了行政审批流程管理电子政务软件系统,开展了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工作,通过清理审批项目和完善工作流程,在行政服务中心设服务办事窗口48个,将163个行政许可类、72个非许可审批类、81个行政服务项目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监察机关通过“电子眼”可全程监控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状态,对不合规、不合法、不廉洁的行为能够“看得见,监督住、管得严”,为纳税人实行“零距离”阳光服务,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二是推动品牌创新促发展。2006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孝感市关于加快推进精品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截止2007年底,全市累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4个(红双环牌纯碱、红双圈牌氯化铵、宏博牌食用盐、福星牌钢丝绳),中国驰名商标2个(福星、富思特商标),国家免检产品8个,湖北名牌产品43个(33家企业),湖北省著名商标26件(24家企业)。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促提高。多年来,我市注重优化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截止目前,有359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用于产学研合作经费达2.58亿元,合作攻关开发项目145项,合办了武汉大学大禹实验基地、华中科技大学福星科技博士后基地,湖北大学富士特集团博士后培训基地,武汉科技大学应城长江赛孚教科研实习基地,武汉化学研究所应城精细化工实验基地等一批校企对接基地,开发出了有机氟、花生四烯酸、电容器薄膜、质量定心机、电机软启动装置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市长江赛孚公司生产的有机氟产品还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上。

三、挑战与机遇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一个总的结论就是:孝感市域经济发展,支撑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差距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孝感工业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从总体上看,孝感处工业化初期前半阶段,新型工业化则更是属于起步阶段;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偏弱,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不强,与工业化成熟阶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2.2∶41.1∶36.7。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大超过工业化成熟阶段15%以下的标准。

2、工业总量有待扩大。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4.89%,在省内排第8位,相当于武汉的12.27%、宜昌的37.65%、襄樊的53.49%。

3、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一是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集群起步较晚。企业配套能力差,链条不长,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内存在着重复建设、同质恶性竞争等问题。二是企业数量少、大企业少。大企业数量偏少,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3家,绝大部分企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三是传统产业比例大。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企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偏小,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艰巨。

4、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2008年,全市工业企业总数3514家,其中,民营企业为3310家,占94%。国有、集体企业大面积改制转民,对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加活力,加快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纵观近几年企业改革发展变化,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改制遗留问题较多。部分改制企业还存在债务处理不到位,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管理主体不明确,职工生活区物业尚未完全从转民企业中剥离出来,职工安置和政策补贴不能兑现,维护稳定的压力大。二是大部分民营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市民营企业还存在管理落后、生产经营目标短浅等问题,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有相当的距离。

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一是纺织服装、汽车机电、盐磷化工等支柱产业受到冲击,外贸出口增长势头受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二是财政减收因素较多,收入增幅逐月回落;沿海地区企业不景气致使大量外出农民工提前返乡,农民增收受到影响;

三是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和市场需求萎缩,改变了社会投资预期,企业投资能力和投资信心明显不足;

四是股市、房市下挫带来的财富负效应,影响居民购买力水平。

五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已成必然趋势,工业发展的外部需求继续减弱。

在看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更应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牢牢把握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一是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国家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财政、出口、金融等政策作出系列调整,出台十大举措扩大内需,拿出了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只要我们跟踪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大项目策划力度,完全可以在其中分到一定份额,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是抓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出口受阻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刺激下,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上国家对长三角的发展定位变化(由“以制造业为主”变为“以服务业为主”),沿海大量的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为我市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是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了“着力完善和延伸十条重点产业链,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培育两个服务中心”的工业调整目标,将我市的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盐磷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纸制品及包装、金属制品等产业纳入配套和发展的重点,为我市工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是抓临空经济区建设和汉孝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临空经济区建设和汉孝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孝感的城市面貌和工业经济的空间布局,推动孝感工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境界。

四、发展思路

未来五年,是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打基础、上台阶的关键五年。

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经济强市,建设和谐孝感”的奋斗目标,按照“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总量为重点,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为方向,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市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到2012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初步目标是:

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后劲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品牌优势进一步明显。

围绕实现以上目标,我们的基本举措是:第一,强化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强化工业优先的理念。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量。当前孝感市域经济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五化并举”,工业化是先导和基础,是城市化的载体和支撑,是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树立“工业优先、企业家老大”的观念,营造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落实力度。把抓经济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工业上,把主要的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通过不断创造新优势,赢得新发展,增强竞争力,用工业化来带动孝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三是研究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惠政策。对投入大、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对引进科技人才和项目,实行风险基金,促其产业化政策;对产业集群中配套的中小企业,给予集中扶持的政策。四是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紧紧围绕解决当前企业用工难、用地难、融资难、项目落地难等问题,在破解难题中推进工作,加快发展。

第二,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我市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壮大十个产业集群,打造十条产业链。一是发展六大优势产业。明确光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金属制品、食品医药六个产业为发展重点。以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工科技孝感电子产业园等为基础,重点发展机光电一体化、电光源、光学仪器、激光设备和汽车光电产品,跨越式发展光电信息产业;以湖北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积极争取配套东风等大汽车集团,加快融入城市圈汽车工业体系,突破式地发展汽车机械产业;围绕做大做强制盐业及两碱、化肥工业这条主线,搞好“三个结合”(盐硝结合、盐碱结合和热电结合),开发“四大系列”深加工系列产品(与盐和盐化工紧密相关的盐系列产品、耗纯碱系列产品、耗烧碱系列产品、耗氯系列产品),加强资源转化,建成全国重要的盐磷化工产业基地,延伸壮大盐磷化工产业;以孝棉纺织工业园、汉正服装城、马口纺织工业园为骨干,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档纱、宽幅高密织布、高档面料和服装产业,建成全省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提升改造纺织服装产业;以孝感麻糖米酒、午时药业、金龙泉啤酒等为骨干,建设相配套的农业产业项目,争创精品名牌,拓展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食品医药产业;以福星科技为龙头,以永和安门业、保丽家具、童霸公司等为骨干,不断创新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种类,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钢制家具生产基地,延伸壮大金属制品产业。二是重点发展十大产业集群。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现有20个营业收入过亿元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产业、企业、区位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市开发区光电信息、市开发区汽车机械、汉川金属制品、汉川纺织服装、云应盐化工、云梦塑料、应城精细化工、孝南纸制品、汉川食品、安陆粮机等十大产业集群。五年后,汉川金属制品、汉川纺织服装、云应盐化工3个产业集群的规模要过100亿元,市开发区光电信息、市开发区汽车机械2个产业集群的规模要过50亿元,云梦塑料、应城精细化工、孝南纸制品、汉川食品、安陆粮机5个产业集群的规模要过30亿元。三是打造十条产业链,形成规模大、精品名牌多、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条。十条产业链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数控机床产业链、盐化工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薄膜包装产业链、食品饮料产业链、光电子信息产业链、粮食机械产业链、金属制品产业链、医药产业链。

第三、大力建设工业园区,调整工业布局。一是狠抓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要求,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园区规划,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合理布局园区功能,进一步明确开发方向和产业定位,着力推进孝感经济开发区、孝南经济开发区、汉川经济开发区、安陆经济开发区、云梦经济开发区、应城经济开发区、大悟经济开发区、孝昌经济开发区等八家省级开发区建设,加大孝感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力度,发展临空经济,形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板块。二是建设特色园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三江航天孝感产业园、华工科技孝感产业园、孝棉纺织工业园、孝南生活用纸工业园、云梦薄膜新材料工业园和中盐食品工业园、应城盐化工业园、孝昌机械电子工业园、安陆粮机工业园、大悟硅光电工业园、福星科技工业园、长江赛孚精细化工园、汉正服装工业园、马口纺织工业园等十四个特色工业园区,构建一批有带动力的产业集中带。三是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对列入全市46个重大项目中的汉川电厂三期扩建、桑夏太阳能、三江航天园、华工科技产业园、三江产业园等38个工业项目,实行高层跟踪协调,成立专班推进。四是在开发区和特色园区的基础上,形成我市工业经济的五大板块。孝感市区工业板块:以316、107国道为主轴,以孝感经济开发区和孝南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精密加工、新材料、纺织服装、生活用纸、食品医药、印刷包装等产业;汉川工业板块:以“一江两河”为中心,以荷沙线、刘北线为主轴,以汉川经济开发区、福星开发区、马口纺织工业区为主体,重点发展金属制品、食品医药、纺织服装、包装建材等产业;安陆工业板块:以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汉渝铁路为主轴,以安陆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油机械、医药食品、铝制品加工、铜箔、纺织服装等产业;云应地区工业板块:以316国道、汉宜公路、汉十高速公路为主轴,以云梦、应城经济开发区和赛孚工业园为主体,重点发展盐化工、精细化工、塑料包装、摩托车配件、食品、纺织、石膏建材等产业;孝昌、大悟工业走廊:以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等交通干线为依托,以孝昌、大悟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磷化工、机械电子、生物制药、硅材料、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

第四、建设八大平台,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按照“整合资源、规范运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方针,搭建中小企业八大服务平台。即:建设孝感中小企业信用与融资担保平台,依托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库,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建设孝感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以中国中小企业孝感网为依托,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上网工程,开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建设孝感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平台,以“孝感中小企业城”和各类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向中小企业初创者提供策划咨询、手续代理以及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难;建设孝感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平台,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现有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孝感学院、湖北职院以及各中专、技校、职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建立中小企业培训基地,为企业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建设孝感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计划,支持建立各类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建设孝感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平台,支持发展各类管理咨询服务机构,通过多种途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设孝感中小企业政策法律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设立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热线,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等咨询服务;建设孝感中小企业与武汉城市圈对接平台,创办“汉孝工业企业合作论坛”,按照“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孝感”、“总部在武汉、制造在孝感”的同城化发展趋势,建立汉孝工业项目建设合作机制,推动两地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产业对接与融合交流。

第五、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培育资本市场。一是强化金融协调力度。建立和完善金融协调机制,推动银企双方合作与发展,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认真研究金融政策,建立金融政策信息中心、区域票据交换中心、优质信用区域信贷中心和金融服务促进中心,加强政府对投融资的政策导向,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分利用“两台一会”,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二是利用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优势,推进汉孝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对接,顺应城市圈金融资源整合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跨区域金融、保险和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强化城市圈金融合作。三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建立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促进政策,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每年确定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制度,加大协调力度。强化重点项目考核,对投资进展快、建设效果好的项目单位实行奖励。四是鼓励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积极培育创业投资企业,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把握今年中小企业创业板正式挂牌的机遇,全面启动我市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加快培育后备资源,对纳入上市培育的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加强培训辅导,给予多方面优惠政策支持,力争每年推出5-10家骨干型中小企业上市。同时,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民营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以扩大工业企业的融资规模。

第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联合创新为特点,鼓励企业和院所联盟,推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快发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即以重型平板车、摩托艇、高能电阻起动器、曲轴动力平衡机、数控机床、微特电机、粮油成套设备为主导产品的汽车及机械加工业,以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太阳能电池、节能电机和环保节能墙体材料、金属陶瓷材料、大功率电子镇流器为主导产品的新能源及环保节能设备制造业,以新型特种薄膜、高强度稀土铝合金系列线材和高强度铝箔、铜箔新材料、高品质金属硅、氮化硅、多晶硅、太阳能芯片为主导产品的新材料加工制造业,以系列盐化工深加工产品、有机硅、有机氟为主导产品的精细化工产业,以午时银杏茶、黄芪颗粒新药、花生四烯酸、双黄连冻干粉片剂、精制乳酸钙、大豆脱脂分离蛋白、氨基酸、三氮唑等、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为主导产品的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档医用诊疗器械为主导产品的医疗器械制造业。力争到2012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达到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三是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对全市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纱、化肥、纲丝绳、纸制品、纯碱、原盐、塑料包装、食品、服装、汽车等十大产品及商标进行重点培育。通过5年的努力,将10大产品及其商标培育成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精品名牌,努力使10大产品的骨干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其中2-3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总结推广黄麦岭磷化工公司的经验,在盐磷化工、食品医药、纸制品等重点行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强对10家省级重点节能企业和全市3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量化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或企业实行热电联产,支持应城市建设120万KW热电机组取代企业小机组、汉川电厂三期脱硫等项目。

第七、推进行政体制创新,改进行政服务。一是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行政务公示制、告知承诺制、审批责任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二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审批流程监管办法,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抓紧清理和废止各种不利于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台支持企业自主经营、鼓励市场主体独立自主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文件,推动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支持鼓励六大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发起组建行业协会,推进企业合作和流动。积极为行业协会的运作和服务创造条件,引导行业协会规范行为,改进服务,促进行业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