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安陆全民创业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安陆全民创业】

  中共安陆市委书记吴方成

安陆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先来

  推进安陆全民创业,是新时期发展安陆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安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安陆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任务。推进安陆全民创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民创业的发展,统筹全民创业的实施,促进全民创业的进步,实现全民创业的目标。

更新发展理念,深化全民创业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新飞跃。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越来越取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区域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聚焦于民间资本的争夺,富民强市的实践越来越决定于全民创业的成效,全民创业已成为先进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浙江经济民营化率达到99%以上,县域经济GDP总量占全省GDP总量的70%以上,县域经济实力雄厚、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经济外向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与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我市全民创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总体数量不多。2004年,全市每78个人中才有1个个体工商户,平均每2695个人才有1个老板,而浙江平均不到26个人就有1个老板,其中温州、台州等地平均4个家庭就有1家投资办企业。二是单体规模偏小。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只有139万元,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本只有2.4万元。2004年民营企业销售额15亿元,仅相当于浙江、江苏1个中等规模民营企业的销售水平。三是结构层次不高。民营经济更多地集中于传统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务为主的摊点零售和餐饮服务的比重较高,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的企业较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四是支撑作用不强。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近年来虽然有较大幅度上升,但相对于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份额和发展后劲,民营经济仍然是条“短腿”。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放在思路创新上,把落脚点放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关键是要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实施全民创业,是我市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实施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推进全民创业,对于我们安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以逐步破除人们“小富即安、温饱即可”的小农意识,可以解决我市市场主体特别是工业企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快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在全市营造“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创业氛围,打造“创新、争先、包容、守信”的创业文化,培育勇于进取、敢为人先的创业主体,建立安商便商的创业机制,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创业局面。

突出发展重点,提升全民创业的水平。

工业是全民创业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集中力量大办工业,以工业的大发展,推动全民创业的大进步。一是加快园区聚集。按照发展产业园、产业群、产业链的要求,用特区的理念办园区,用社区的理念管园区,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建园

区,充分发挥市工业园和五一工业园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创新功能、聚集功能、孵化功能和示范功能,使之成为聚集资金的洼地,招商引进的平台,全民创业的载体。二是加快龙头带动。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强实力。工业以铝业、粮油机械、医药食品、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为重点,农业以林果、优质稻、畜禽、特色蔬菜四大农业产业为依托,加快各类生产要素的整合,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带动配套企业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引大靠大,与支柱产业主动配套,壮大产业规模,扩充产业实力,拉长、拉粗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和吸附能力,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让更多的居民储蓄走出“冬眠”,投资兴业。三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围绕粮油机械、铝业、神丹、托佩克种猪等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做强市场,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割据。对一批发展势头好、增长后劲足的成长型、科技型企业,要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的办法,群起而为、集中智慧、集中力量,用相对优势全力做强做大。对支柱产业实行科学布局,把相近、相关、相同的企业从空间上组合起来,形成“扎堆”效应,发展专业特色明显、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主导产品,建立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培育发展主体,激活全民创业的动力。

市场主体发育不够,企业数量发展不足,是安陆经济矛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大力推进安陆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始终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全民创业的关键来抓。一是吸引外地企业来安陆创业。外来资本的进入,特别是大中型外地企业落户,能迅速提升我市产业发展平台,带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为全民创业提供巨大商机。要牢固树立“县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的思想,把招商引进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行“一票否决制”。完善招商引资网络,创新招商引资办法,实行全员参与,专班为主,强势运作。依托产业招商、环境招商,依托武汉城市经济圈优势招商。坚持一、二、三产业一起引,经济发展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社会事业项目一起招,市、乡、村三级一起动,全面推介、全面引资,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二是壮大个体经济。经济学家把民营企业比喻“草根经济”、“老百姓经济”,称之为一有土壤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具有极强的普遍性、适应性和自发性。根据其特点,要大力实施“容小工程”、“扶小工程”、“回归工程”,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规模不论大小,干起来就行;税收不论多少,能增收就行。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向民营经济开放,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投资者低成本发展私营经济。对新办的个体私营企业,实行“先发展后理顺、先放开后规范,先让利后受益”,促其发展壮大;对乡村流动小商贩和农民在集贸市场出售自产农副产品,减免税费;对农户开办简易作坊的,一切手续从优;对已起步发展的企业,在土地征用、产业工人培训和人才引用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其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农业问题,出路不在农业而在于工业;解决农村问题,出路不在农村而在于城市;解决农民问题,出路不在农民而在于市民。按照中央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段,坚持城乡统筹抓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把田间变车间,抓标准、抓品牌,走精品立农、特色立农、科技立农之路,坚持调整结构不动摇、劳务输出不动摇、规模经营不动摇,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鼓励干部群众围绕银杏、神丹蛋品、瘦肉猪、优质稻及地方传统特色农产品从事种养、加工和营销,提倡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采取农民出土地、干部投资金、科技参股份的办法从事农业开发,着力抓好“四荒”资源经营权拍卖和中介流通组织的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农业庄园,发展一批农业庄主。

创新发展机制,搭建全民创业的平台。

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增强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创新发展机制,消除发展梗阻,化解矛盾。着重从五个方面化解全民创业的瓶颈制约。一是切实解决用地难的问题。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新形势下,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要求,加强规划,整合资源,优先满足工业用地。各项优惠供地政策和用地指标向入园企业、重大项目倾斜。二是解决好民营企业的融资矛盾。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对第二批扩权县市借款500万元,用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机遇,采取市场化运作,股份制经营的方式组建信贷担保公司,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积极试行非全额担保和非完全抵押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引导金融部门树立新型市场营销观念,解放思想,盘活资金,加强银企协作,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已筹措资金1000万元。三是筹建城市开发公司。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以投资换经营权”的办法,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改造和建设,解决城市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实行服务“代理制”和税费明白卡制度。企业在证照办理、项目申报、咨询论证及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衔接服务工作由职能部门全程代理,免费服务。对86家重点工业企业实行规费明白卡制度,改革征收办法,实行一卡管全年、一卡管全费。五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加快建立以绩效为重点的目标考核制度,将干部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作为公务员考核、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八项制度”(办事公开制、“一站式”服务制、服务代理制、首问负责制、办事时限制、学习积分制、诫勉谈话制、引咎辞职制),实施“四条禁令”(严禁午餐饮酒、严禁工作时间玩游戏、严禁赌博、严禁吃拿卡要)。各单位每年要评定工作末位的干部,报市绩效办评审后,实行末位待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