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09年两型社会建设概况

2009年,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精心谋划,大胆试验,全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良好开局。

一、集中精力推进孝感市“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完成了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四个片区规划和十一个专项规划。孝感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参加省“两型”社会建设项目竞标,获得省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完成了澴河、老澴河、槐荫河“三河”连通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孝汉大道三期工程、汉孝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三江航天产业园、华中科技产业园等一批“两型”产业项目,组织申报以王母湖、野猪湖、白水湖为主的孝感环东水生态修复等项目。湖北深圳高新产业园、温州产业园和上海工业园相继开园。为建成环境友好的先导区、“两型”产业的聚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抢抓机遇加快实施“两型”社会建设项目。全市把“两型”社会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有效动力,抢抓机遇实施了一批“两型”社会建设项目。

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重大启动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年度计划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两型”社会建设重大项目责任制,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签定责任状,并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38个重点项目和2009年省明确市为责任主体的20个重大项目中,以“两型”社会示范区、临空经济区、汉孝城际铁路、硚孝高速公路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三江航天产业园、华工科技产业园、湖北宇辉新型建材为重点的产业项目,以“三河”连通、“三湖”生态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环境项目,以三大电厂、三大循环经济园建设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和资源节约项目,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服务业项目,以孝文化基地、孝感城区第三水厂、廉租住房、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全面推进,2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

二是加快推进“两型”社会招标项目建设。以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为主体,配套实施水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工程及重点改革试验的“两型”社会招标项目以第一名的成绩中标。

建设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孝汉大道三期路基工程基本成形,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临空经济区起步区控制性详规、“二横一纵”8公里干路及配套设施工程设计编制完成,集镇建设规划和村民点集并规划工作正在展开,临空经济区环境保护工程正在抓紧做前期工作。改革试验项目稳步推进。创新探索承接“两型”产业转移的路子。以产业双向转移为重点,加快示范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园外园”互动发展,武汉光谷孝感产业园、三江航天产业园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谋划建设新型产业园区,深圳高新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全面开园。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三湖”、“三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三汊实训基地为载体,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湖北职教产业园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以“一点三线”为重点,启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规划建设示范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用地增加挂钩的新机制,农村产权市场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行政服务体系正在建立。

三、以厅市共建为契机大力推进专项改革试验。市委、市政府把厅市合作共建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举措来抓,主动加强与省直部门衔接,采取多种形式争取省直部门在孝感开展改革试点,实施重大改革事项、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改革政策的先行先试。全市已有宣传、农业、林业、水利、科技、交通、民政、国土资源、教育、法制、残联、中石化、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14个部门和单位,人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农信合等6家金融机构,分别与省直部门和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市直有关部门主动与省对口单位进行沟通、衔接和会商,积极寻求合作契机,争取支持,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取得初步成效。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取得进展。重点开展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修复和环保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孝南区围绕五大支柱产业,积极组织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汉川市积极筹划汉川电厂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汉川电厂新上脱硫机组四台,总投资2.2亿元,已全部投入运行。应城市加强企业内部循环项目建设,宜化双环公司已被批准为省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单位,目前已建成盐硝联产、氯化工回收氢制氨项目等19个项目。云梦县以宏博集团、蓝天盐化为主要实施载体,探索“企业内部循环、企业之间循环、企业与外部循环”等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孝昌县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全县涌现各类特色农庄746家、现代农业科技园71家。大悟县累计新建沼气池19066口,年产沼气572万方,节约能源开支625万元。

金融创新取得进展。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孝感设立的金融分支机构纳入武汉同城管理,交通银行孝感支行成立。孝南区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家农牧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市政府出台《加快全市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等3个文件,积极探索股权质押、债权质押、订单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促进经济金融融合发展。

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进展。重点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孝南区大胆探索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用地增加挂钩的新机制,净增耕地面积24.28公顷,在全市首家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服务中心,推动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已办理土地流转案44起,流转面积2544亩。安陆市实施迁村腾地项目5个,土地复垦面积21.5公顷。

城乡统筹取得进展。重点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城乡一体化改革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等。以“一点三线”为重点,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已有1.55万名农民变为“新市民”。统筹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医保市级统筹基金。孝南区建立以城区为龙头,以功能型集镇为骨干,以试点示范村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汉川市在荷沙线、蔡城线区域,设立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区,试点区域包含11个乡镇场85个行政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云梦县以城北工业园、倒店回归创业园为载体,通过构筑平台、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县镇(乡)共建等措施,初步探索出“人才回归、技术回传、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就业回升、农民致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取得进展。重点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自主发展权改革试点。全市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政府系统运行机制,着力建设守法、亲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系统。精简行政审批,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申报资料、审批项目、审批收费、办事时间,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快行政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网络体系。汉川市开展扩大自主发展权改革试点工作,在巩固审批程序简化、财政直管成效的基础上,探索新体制、新机制,建立起方便群众、方便企业的自主发展格局,形成了《汉川市扩大乡镇发展自主权改革实施方案》,着力解决乡镇一级政府对镇域经济社会管理“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全方位提升发展空间。

“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取得进展。在抓好孝感“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同时,县市区办好各自的“两型”社会建设示范点,特色鲜明,起到了示范作用。汉川市以汉川电厂为中心,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食品循环经济和纺织循环经济初具规模。应城市加快推进城南示范区和盐化工经济产业园建设。云梦县建设云应地区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安陆市以开发区为重点,全力打造“两型”产业示范园区。孝昌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观音湖生态旅游区和工业资源节约示范园。大悟县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加快建设绿色能源经济示范点。

四、积极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一体化。与武汉市达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工、农副产品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交通设施等十个方面的合作事项。按照省里关于城市圈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区域市场、资源环境生态“五个一体化”的要求,着重抓“六大基地”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

一是产业转移成效明显。全市引进武汉项目504个,协议总投资254.4亿元,已到位投资额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34.7%和0.67%。其中,引进武汉工业项目368个,总投资184.6亿元,已到位投资额58.5亿元。

二是六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工业协作配套基地方面,在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方面与武汉实现重点对接。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方面,在武汉市场的农副产品总销量达到275万吨,占有率达到18.6%。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方面,共培训人数81073人,输出人数32011人。商贸物流集散基地方面,全市引进商贸投资项目23个,引资额35.77亿元,实际到资额5.12亿元。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方面,共接待武汉游客3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和16%。汉孝科技合作成效明显,全市共开展科技对接活动326次,搭建了汉孝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三是汉孝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各县市区、六大基地、市直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主动开展对接,认真落实汉孝合作协议。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引进了华工科技、湖北汇通工贸集团、飞特电器、奥瑞那集团等多家企业。旅游产业合作顺利开展,双峰山与武汉旅游部门及木兰天池景区进行了协商,同武汉160家俱乐部、旅行社形成了长期合作的捆绑联盟营销关系。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及基地建设开局进展顺利,孝感市农资大市场项目动工建设。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汉孝城际铁路、孝汉大道三期已开工建设,硚孝高速前期工作正在抓紧实施。商贸合作方面,武汉中百集团在云梦县投资建设综合性购物广场。科教交流合作方面,建立了科技成果供需求库,收集技术需求65项大项131项子项,科技成果转让182项。临空经济合作方面,启动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起步区启动建设。

四是汉孝空间融入进一步加快。汉孝在“五个一体化”建设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汉孝空间融入进一步加快。以快速出境通道为重点的城际铁路、汉孝大道三期和公交客运、货运场站、通村达户公路等交通设施全面开工。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区绿化覆盖面进一步增大。村镇建设强力推进,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汉孝金融合作成绩良好。6家金融机构省分行与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金额达到610亿元。3家汉资小额贷款公司正式营业。汉孝区域市场体系进一步建立。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有效推动,实现圈内主体准入政策统一、程序统一、网络统一、服务统一,我市企业在“异地冠名”、登记年检、流动迁移等方面享受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服务。建设和升级改造了一批专业市场。汉孝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市CDMA网络城区无线覆盖率达到99.5%以上,农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率先开通3G网络。汉孝劳动就业服务优惠政策进一步对接。汉孝两地打造诊疗直通车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实现了两地急救电话互通。环境同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年初,召开了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2次会议,对全市“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市两型办印发了《孝感市2008年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情况和2009年工作安排》和《孝感市两型社会2009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全年工作进行了再细化、再分解、再落实,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加强检查督办,督促指导县市区编制完成“两型”社会工作方案,建立省、市两级协调机制和市直部门协调机制,督办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扎实开展七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22项专项改革试验,重点协调督办了20个“两型”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市直21家单位签订了厅市合作共建协议。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在孝感网、孝感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专栏,在孝感日报、孝感电视台、孝感广播电台、《槐荫周刊》进行专题报道,在《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引起较大反响。组织网民参与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评选活动,孝感入选全国绿色环保标志百佳城市。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市两型办共编发工作简报、督办通报18期,加强了各地、各部门“两型”建设工作的交流通报。

当前,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有的地方和部门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机遇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高,不能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验项目上思想放得还不够开、视野不够广阔、步子迈得不大,突破不够。“两型”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工作缺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全市“两型”社会建设推进成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