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点产业倍增 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推进重点产业倍增  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孝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程贞义


制定并落实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是我市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自去年7月份以来,在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历时7个多月时间,我们组织完成了《全市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的编制工作。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专门制定和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计划?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倍增计划作一解读。

一、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的背景含义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旺则经济发达。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并决定从重点产业入手,全面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通过产业的大发展来实现经济大提升和城市大跨越。这是一项事关孝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就是围绕11个重点工业产业和5个关联产业,从产业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诸方面进行谋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重点产业主营收入翻一番,为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使孝感成为武汉城市圈第二个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副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首先,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加快建设,孝感的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2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706家增加到1004家,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5.8%上升到26.9%,加速发展的势头明显。经济质量、效益、结构不断改善。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54.07亿元、利润28.91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加23.17亿元和12.9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31亿元增加到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8%。

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孝感的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特色。产业发展已初具集群态势。初步形成了孝感开发区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汉川纺织服装、应城精细化工、孝南纸制品、安陆粮机、云梦塑料制品等20个产业集群,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2个。产业发展加快向园区集中。全市8个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积62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多家,并正在加速聚集。市开发区三江产业园、孝南生物材料、汉川金属制品、食品、应城调味品、安陆、云梦的农产品加工、孝昌珠三角、大悟新能源等一批特色园区相继形成。

第三,分析目前的形势,孝感产业的发展又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中央和省已经先后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和武汉城市圈“两型”试验区建设,有利于我市运用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重点产业。沿海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武汉市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我市引进资本,引进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区位、交通、空间环境容量、生态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商务成本等方面具有的现实的和潜在的优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的软环境越来越向好的方向转变,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

第四,孝感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加大发展力度。从工业来看,一是产业的规模还不大。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二是多数企业的实力还不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仅有5家,99%都是中小型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3.5%;三是产业集群起步较晚,新型工业项目不多。从建筑业来看,虽然我市是“建筑之乡”,但高资质、集团式的龙头企业少,目前进入全省综合实力20强的企业只有2家。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起点不高,旅游业总量不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一般,房地产业抗风险能力比较脆弱,这些都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根据以上分析,我市的产业正在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整体上正在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农业正在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社会化大生产转变,服务业正在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成长互动的过程中完善壮大。在这样一个三次产业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把握机遇,加大发展力度,通过实施三年倍增计划,使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孝感成为武汉城市圈内第二个经济总量(GDP)过千亿元的城市,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二、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的主要内容

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提出了以11个工业行业为重点,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5个关联产业,形成了“11+5”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体系。

第一,关于倍增计划的基本思路。倍增计划是在我市特定发展阶段、特定发展背景下提出的产业发展计划,计划的制定体现了应急与谋远相结合的原则,既考虑到了当前发展的需要,又对长远发展的后劲积蓄进行了谋划。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方式为主导,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大幅提升产业实力为目标,突出11个重点工业产业倍增,5个关联产业加速发展。二是在发展路径上,提出要依托开发区、经济园区等空间平台,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推进工业企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三是在具体方向上,提出要区别对待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现实支柱性产业和潜在的主导性产业,提出要跨越式发展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医药制品和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盐磷化工、纸制品、塑料制品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和建材产业,支撑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关于倍增计划的总体目标。倍增计划的总体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五句话:一是产业规模要迈上新台阶,二是企业结构要有新改善,三是区域特色要进一步突出,四是产业集群要有新发展,五是节能环保要取得新成效。倍增计划的目标不是单纯意义上的11个重点工业产业规模翻番和5个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是要通过三年努力,实现重点产业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步提升。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就是11个工业重点产业销售收入三年后要达到1300亿元,其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26%提高到40%。根据调查测算,2010—2012年,我市11个工业重点产业中,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可以新增销售收入293亿元,新上项目可以新增销售收入248亿元,招商引进项目可以新增销售收入168亿元以上,加上现有近600亿元销售收入的基数,1300亿元的倍增目标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企业结构要有新改善:就是11个工业重点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要超过18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要达到180家,过1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30家,力争有3家企业突破50亿元,同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区域特色要进一步突出:就是要集中力量,着力建设三江航天、华工科技、孝南纸品、孝棉纺织、马口纺织、应城盐化、长江赛孚、安陆粮机、汉正服装、孝昌机械电子、大悟现代铸造等1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业要加快形成功能相同相近的特色园区,旅游、建筑、物流、房地产业也要相应形成区域特色。

产业集群要有新发展:就是通过三年努力,市开发区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档纺织服装、云应盐化、长江埠精细化工、安陆粮机、食品医药、汉川纺织服装、云梦塑料制品、孝南纸品等20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年销售收入达到790亿元以上,集群的规模效益显著提升。

节能环保要取得新成效: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破性发展低碳经济,严格禁止污染项目,严控高耗能项目,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以上,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实现上述总体目标的基础,是11个重点工业产业发展计划和5个关联产业专项计划。11个重点工业产业发展计划为:

——汽车机械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实现100亿元。汽车生产能力、零部件配套能力大幅提高,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提升。

——电子信息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形成1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5个特色产业园,孝感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聚集效应、带动功能显著提升。

——盐磷化工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220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5家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5家。

——纺织服装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纺织能力300万锭,服装生产能力1.5亿套,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00家。

——食品加工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220亿元,形成10大龙头企业、八大系列产品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和品牌体系

——金属制品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120亿元。福星子午钢帘线成为国际品牌,汉川童车、永和安门业、爱仕达厨具等成为著名品牌。汉川市建成金属丝绳制造基地。

——纸制品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60亿元,生活用纸产能达到30万吨/年,年产机制纸及纸板20万吨。

——医药制品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50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力争达到8家,10亿元的企业1到2家。

——塑料制品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80亿元,与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和武烟集团对接,形成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

——能源产业:到2012年销售收入50亿元,发电量150亿千瓦时以上,建成汉川电厂三期工程和应城热电厂。全市天然气用气量达到3亿立方米,城市居民85%用上天然气。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100万平方米以上,风力发电6万千瓦,秸秆发电3万千瓦。力争应城地下油气储备基地启动建设。

——建筑材料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调整改造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5个关联产业专项计划为:

——建筑业:到2012年,全行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年施工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5—10亿元的企业4家。2—3家企业进入湖北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1—2家企业进入湖北省建筑装饰装修10强。

——现代物流业:到2012年物流业市场成交总额200亿元,初步建成以孝感城区为中心,各县市区为节点,立足武汉城市圈、辐射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和商贸物流集散基地。

——旅游业:到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孝感市、应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悟县、孝昌县创建湖北旅游强县,应城汤池、安陆烟店成为省级旅游名镇。汤池温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5个3A级景区。

——农产品加工业:到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1.7:1,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0家,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达到60%。

——房地产业:到2012年全市房地产完成施工面积44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259万平方米,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

第三,关于倍增计划的实施重点。归纳起来,倍增计划的实施重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跨越发展上规模,改造提升上档次,协调发展上层级,科学发展上水平。

跨越发展上规模:就是要把上规模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着力解决经济总量不够的问题。落实到行业就是:汽车机械产业要以三江航天集团为依托,突出抓好“三车一艇”整车生产,提高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发展数控机床、粮机制造等装备制造业,推进机械行业装备成套化、自主化。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建设5个特色产业园区,培植1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5亿的龙头企业。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啤酒、膨化食品、肉蛋品、传统名特优食品,形成多系列、多品种的产业链条。医药制品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中药产品、生物制药产品,培植8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能源产业着力建设汉川电厂三期、应城热电厂、大悟风电及各类生物质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储备业。盐磷化工产业努力形成湖北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加工集群。纸制品产业努力形成中南地区生活用纸加工中心。塑料制品产业努力形成华中地区最大的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基地。

改造提升上档次:就是要着力推动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建材产业的产品由初级向中高级、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做大做优重点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向孝棉纺织、汉正服装、马口纺织等重点园区聚集发展。重点提升福星科技子午钢帘线、汉川童车、永和安防盗安全门、安陆爱仕达厨具等产业发展水平。突出发展宇辉住宅产化、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突破性发展高档玻璃及系列产品。

协调发展上层级:就是要在突出发展11个重点工业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建筑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房地产业,推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建筑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提升企业资质,提高建筑品质,推进技术进步和市场开发。物流业要加强规划引导,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现代专业物流企业。旅游业要着力抓好主要景区的开发建设和升级,创建旅游名县、名镇和名村。农产品加工业要下功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采取扶优、扶大、扶强和招商引进、内生培育相结合的措施,做多做大龙头企业。房地产业要在确保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支撑带动作用。

科学发展上水平:就是说我们提出的产业倍增不是粗放增长、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是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原则。在产业规划上,要按照“两型”社会要求,严禁污染项目进入,严控高能耗项目上马,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发展路径上,要讲求科学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现代企业制度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使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低碳型、节约型、资源循环利用型产业,推广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实现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的主要途径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非常重要。立足于抓早、抓紧、抓实,要落实好产业倍增计划,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围绕“五个第一”,努力开展工作。

首先,要切实把企业作为第一主体,大力服务好现有企业的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也是产业建设发展的第一主体。我市要实现重点产业三年倍增,必须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这次列入倍增计划的11个工业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93%、税收占91%、就业人员占92%,是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干。对这11个工业产业中的重点企业,我们要实行“直通车”服务,采取定领导、定专班、定服务内容、定服务形式、定服务措施的办法,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企业做到真诚实在,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做到及时高效,不按部就班,不拖拉推诿;做到敢于碰硬,敢于担当,只要有利于企业合法合规发展的事情,都积极办、放开办,这样才能够充分释放企业的发展活力。

第二,要把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作为第一抓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量抓手,因此,实现产业倍增,必须以足够强的力量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一是狠抓当前,扎实推进计划内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51个,总投资规模456亿元,今年投资计划100亿元。同时,按照“11+5”重点产业分类,还要实施120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力争今年完成投资100亿元。这两个100亿元的投资增量占到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40%,是今年全市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产业倍增的坚实保障。因此,对这些计划内项目,一定要按照保投产、保进度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尽早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二是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投资项目。按照产业类、基础设施类、社会事业类、生态环境类和改善民生类项目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项目申报争取力度。三是谋划长远,着力策划一批新的产业项目。立足于“十二五”发展,突出倍增产业和优势企业,坚持项目策划与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相结合、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与资源高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实实在在地策划一批产业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第三,要把招商作为第一举措,全力开展“三定”招商。招商引资是做强做大产业的基本途径,没有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就难有产业发展的大突破。因此,落实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必须把招商作为第一突破口和第一举措。根据倍增计划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全面实行定向、定量、定时招商,扎实开展小组和小分队招商活动。一是主动招商。凡是与倍增计划产业相关的行业和龙头企业、优势企业,都要认真分析确定招商对象,开展招商活动。二是舍得花本钱。拿出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换取招商成果的产出。三是注重细节,提高效率。四是不怕困难、宽容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招到商、招成商,招到大商和强商,从而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要把园区作为第一平台,切实加快各类园区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是各类经济要素快速有效聚集的空间载体,抓产业必须抓园区建设。一是坚持外出招商与筑巢引凤并重。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思路,集中布局、集约用地,做好各类经济园区的整合、扩大和提升工作。二是加强规划引导,增强园区配套功能。特别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征地拆迁补偿还建、水电路气绿化功能配套、行政保障服务“三个快半拍”的要求,加大各级各类经济园区建设力度,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三是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创新完善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建设标准化厂房、智能化楼宇的路子,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创业园安家落户。更加注重园区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强度,算好投入产出帐。

第五,要把服务作为第一职责,切实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投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哪里的环境好,资本、技术、人才就会加速流向哪里。因此,环境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抓产业发展必须抓产业环境建设。一是狠抓政策落实。就是要把国家和省出台的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原原本本地落到实处,各个相关部门和单位都围绕产业倍增拿出支持重点产业的具体意见,县市区也要制定相关支持意见和行动计划。二是更新服务理念。说到底就是切实增强为企业、为投资者、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三是转变服务方式。就是要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全面服务、保姆式服务,对投资者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提供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的关怀服务,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顺心发展。四是形成工作合力。围绕产业倍增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整体联动、有序推进的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责任,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倍增计划落实方案》分解到时段,落实到个人。同时,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办法,加大督办通报和舆论引导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全面落实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各级各部门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全面完成重点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为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