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孝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刘刚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我市情况看,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可用四个数据来体现,即,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0%,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5.4%,县域财力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80%,县域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91.5%。县域经济已经构成了孝感市域经济的主体。多年来,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市经信委(经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作为壮大提升县域经济的抓手,从五个方面着手,强化指导协调服务力度,努力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抓职能转变,完善四大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体系。创办了市县两级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工业园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了重点企业、支柱行业数据库和运行月报、旬报制度,每月定期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通报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信息,为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了参谋。今年元至八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74.53亿元,占全年目标的69.8%,同比增长24.5%。其中,县域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2亿元,同比增长25%,孝昌(40.8%)、云梦(27.2%)、孝南(29.8%)、安陆(26%)、汉川(25.7%)、五个县(市)区超过全市工业经济平均增幅。二是建立健全要素调度体系。在电力调度方面,建立了各县(市)区和54个用电大户的用电监测系统,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做好了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有关电力调度工作。去年底,针对全市供用电形势紧张的严峻形势,我们迅速组织实施电力调度,制定并启动了《供用电紧张时期保电保增长的应急预案》,积极向上争取用电负荷供给、加强组煤保电工作,有效保证了全市居民和县域工业用电需求;在综合运输方面,建立了孝感、广水西、长江埠、化工、云梦等11个车站发运货物月报表,争取车皮计划,协调解决了煤炭、磷铵、纯碱、氯化铵等大宗货物运输难的问题;在融通资金方面,参与了市人民政府出台的三个融资性政策文件的调研工作,引进了武汉交通银行在孝设立支行,协调组建了孝感天圆、应城鑫龙、汉川福星3家小额贷款公司,组织开展了5次银企对接活动,促成325户企业(其中县域企业280户)与金融部门签订信贷协议,贷款协议额达32亿元。三是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系。成立了麻糖米酒、煤炭等行业协会和市企业家协会,网络会员企业220多家(其中县市区企业180多家),在价格自律、市场分配、统一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四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开通了中国中小企业孝感网,创办了孝感市翔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与各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将全市905家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和近600家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纳入了服务范围。

2、抓工业协作配套,全力融入武汉城市圈。为了加快推进汉孝工业对接,我们以武汉城市圈经委主任联席会制度为平台,开展了多层次的对口联络,先后十多次前往武汉市经委和相关协会及重点企业,组织350多家企业(其中县市区企业290多家),参加了各类对接活动,明确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金属制品六个协作配套重点,承担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汉正服装工业城、品牌服装产业园、武汉中国光谷孝感产业园、华工科技产业园、同济科技产业园、武汉化工企业外迁等7个重点汉孝工业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有力推动了两地工业的协作和交流。在去年六月由孝感市经委承办的“城市圈经委主任联席”会上,圈内九市经委首次签订了《合作协议》,承诺将“共同推进圈域信息交流和协作机制建设,共同推进产业双向转移和协作配套,共同推进市场全面开放,共同推进生产要素在圈域内的合理流动”。目前,我市的长江赛孚工业园、新河汉正服装城、汉正街商贸工业园等县域特色园区已成为武汉产业整体转移的集中地,孝感红人集团、云梦中盐宏博、富士特集团、大悟京华彩印等县域重点企业成为武汉相关企业主要的配套协作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武汉市工业转移项目165个,总投资110.6亿元,汉资企业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3、抓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制定了工业主导产业的3年倍增计划。09年,我们组织专班,到各县(市)区,就九个重点产业(盐化工、磷化工、食品、医药、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纸品、塑料薄膜、建材)和11个县域工业园区(孝南生活用纸工业园、云梦薄膜新材料工业园、中盐食品工业园、应城盐化工业园、孝昌机械电子工业园、安陆粮机工业园、大悟硅光电工业园、福星科技工业园、长江赛孚精细化工园、汉正服装工业园、马口纺织工业园)的情况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题调研,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规划,促成了全市产业倍增计划的出台。今年初,为了落实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我们又按照“一个重点产业、一个委领导负责、一个工作小组推进”的原则,组建委内各个重点产业推进工作小组,从重点项目、产业链规划、运行调度、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促进倍增计划的具体措施。二是完善了十二个营业收入10亿元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将云梦塑料包装和孝南纸制品两个县域产业集群新纳入省重点集群行列,目前我市列入省重点产业集群数达到6个(其中县域产业集群达5个)。三是加快“两化”融合进程。我们以35家重点企业(其中县市区企业25家)作为试点示范,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提高企业技术研发、生产控制、市场营销和综合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目前,正在筹建孝感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园,谋划打造园区基础通信服务平台、现代服务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外包服务平台。

4、抓市场主体培育,扩大县域经济总量。针对孝感县域工业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的实际,我们把扩大总量、培植市场主体作为发展县域工业经济的首要任务。一是实施“成长工程”。促成制定了《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和《工业企业综合考评和表彰奖励暂行办法》,强化培育“小进规”企业,培植新增产销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小巨人”企业,每年评选“孝感市十强工业企业”、“孝感市十大纳税工业企业”、“孝感市十佳成长进步工业企业”,并进行表彰奖励,促进了我市中小企业的上档升级和争先进位。到目前为止,7个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000家(全市为1067家),亿元工业企业达135家(全市为151家)。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围绕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我们建立了全市工业技改项目数据库,对重点项目的实行跟踪督办。去年,我市所辖七个县(市)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63.6亿元,同比增长48%。在县域经济的投资带动下,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亿元,同比增长46.7%(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5亿元,同比增长49.6%),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65.3亿元,同比增长32.6%。孝南保丽纸业年产30万吨牛皮挂面箱纸板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应城东诚有机硅新建年产300吨多晶硅生产线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汉川市银鹭食品八宝粥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安陆白兆山水泥公司年产160万吨水泥生产线(完成投资2.3亿元)等一批县域工业项目当年投资过亿元。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扶持。去年,我们向上申报国家、省级各类工业项目60个,列入省“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库的项目210个,共争取各级各类政策性资金2.512亿元。其中,90%的资金投向了各县(市)区的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今年以来,我们又多方协调,已为各县(市)区落实县域经济发展资金1.86亿元,生产调度资金0.25亿元。

5、抓“直通车”服务工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我们具体承担着对100家“直通车”企业(其中工业企业80家)的协调督办工作。一年多来,围绕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开展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情况报送、“窗口首问责任制”、特殊服务事项办理、问卷调查与反馈、培训督办等七项工作制度,共收集企业提出的资金、电力、运输、招工、权证办理和执法管理环境等问题210项,通过市长现场协调、专班督办、部门上门服务等形式,已经协调解决197项,其中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激励政策13项,为9家企业协调解决银行贷款2.06亿元,为30多家企业协助办理了土地权证,解决了一批企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促进了重点企业的发展。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尤其是工业发展不够,工业化水平不高。2009年,全市县域经济工业增加值为189.1亿元,仅相当于发达地区一个县市的水平。二是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县市之间、县(市)本级与乡镇之间不平衡。三是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产品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企业资信度较差,从而造成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困难,妨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今后,我们将立足自身工作职能,以确保县域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为主题,以改善县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为重点,以提升县域工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壮大县域支柱产业、产业集群为方向,更加注重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运行和要素的综合协调,更加注重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更加注重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努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力争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县域经济在全省的争先进位,促进“孝感经济总量三年过千亿,建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