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展望

六十华年创伟业,继往开来谱新篇。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历史时期,孝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历史机遇, “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孝感”,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环境创新力度,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孝感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描画了孝感未来的发展蓝图。

近期目标。以“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作为孝感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以基础设施完善、“两型”产业聚集、生态环境良好、城乡一体发展为原则,优化空间布局,在孝感市区以东至武汉市接壤处的区域内规划“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重点建设东部生态新城、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孝感部分)、三湖(王母湖、野猪湖、白水湖)生态旅游开发区三大板块。努力把“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建成环境友好的先导区、“两型”产业的聚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

孝感“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北抵京广铁路及城市北外环,西临澴河,南至府河,东达界河和白水湖,由现在的孝感主城区、跨越滚子河的东部新城区、临空经济区、孝南发展区、生态旅游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等“六区”组成,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

2009年的工作重点是抓好东城区与开发区的统一规划,启动东城区建设,把开发区作为中小企业园区和工业新城进行规划;启动临空经济区的前期规划建设工作,抓紧推进快速通道和水环境建设,分区编制产业发展区和30万人宜居新城的控制性详规;完成“三河连通”一期工程,启动治理老环河的二期工程,谋划推进王母湖、野猪湖、白水湖“三湖”水生态修复保护和旅游开发。

未来5年目标。按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区域市场、资源环境生态“五个一体化”的方向,推进高新技术、现代盐磷化工、旅游、节能环保、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突破性发展,严禁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业进入孝感,打造孝感工业协作配套、农副产品加工供应、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度假、人力资源培训、科技成果转化“六大基地”;以闵集、祝站、三汊为中心,以临空经济区和“三湖”生态区为重点,开发建设300平方公里的环境友好的先导区和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示范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孝感建设成为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层重要的产业基地、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休闲城市和中华孝文化名城。

经过5年努力,到2012年,初步构建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制度保障体系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市经济总量明显扩大,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12:45:4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和12%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主要河流、湖泊、水库三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9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孝感中心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翻一番,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建成与武汉紧密衔接的高速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孝感市区与武汉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县市形成1小时经济圈。孝感率先与武汉实现同城化,与圈内其他城市一体化发展。

未来10年目标。方案规划,到2020年,孝感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全市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孝感中心城市成为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汉川、应城、安陆成为中等城市,云梦、大悟、孝昌成为特色鲜明的小城市。孝感自然生态优良、经济活力充沛、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与圈内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未来的孝感,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城市更壮美、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