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市经信委

2013年,我市各县市区按照“竞进提质”总要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采取抓项目增后劲、抓企业保增长、抓调整促转型、抓服务创环境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聚集支撑发展的有利因素,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质效好、后劲强的良好态势。

一、以政策激励为手段,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关于实施“三大工程”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加快实施“百家骨干企业提升 、千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万家创业型企业孵化 ”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工程”,推进市场主体的生产和发展。全年新增小微工业企业1112家,其中净增规模以上企业145家,亿元企业130家。为缓解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各地纷纷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支持企业克服困难,加快发展。我市及时出台了《关于支持市本级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从市场开拓、金融信贷、劳动用工、税收减免等20个方面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市财政拿出近千万元资金对企业进行奖励,激励企业做强做大。市政府还出台了加大对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力度的政策性文件,将一批中小企业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促进产品市内循环。

二、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推进产城互动融合

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不断增强城镇经济的支撑能力。一是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11个重点产业。2013年11个重点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7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的88.4%,同比增长17.5%。二是抓好产业园区建设。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思路,做好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高园区承载力;坚持产业新城、功能新区“双轮驱动”, 以市高新区、市临空经济区、7个省级开发区和14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主体,加大工业园区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2013年,全市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建成面积149平方公里,同比增长30.7%。三是加快建设24个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同类企业向集聚区集中连片发展。2013年,2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57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的5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2亿元,占全市的77.5%。

三、以转型升级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以高技术化、高附加值、高效化为目标,大力应用高新技术、新工艺和高端装备,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产业间兼并、收购、联合,促进和完善上下游协作配套,加粗延长产业链条。发挥银鹭食品、宜化双环、黄麦岭、新都化工、孝棉等龙头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加快产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盐磷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年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200亿元。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我市发展现状,积极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产业,使之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3年,全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2.8%和17.4%。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跨越式发展现代物流、信息、金融和中介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不断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园、华中锦龙三汊物流园、东城合力物流园、七个县市区特色物流中心,形成“3+7”现代物流园区联动发展格局。

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100个重大工程项目,按照“六个一”推进机制,突出抓好24个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市在建工业投资项目达1005个,完成投资668.3亿元。三江重工产业园、汉光光电子产业园、汉川皮草城、孝南森工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市经信委还发挥自身资源和行业信息优势,成功引进投资3亿元的氧化锆高科技项目落户高新区应城园区,引进投资15亿元的华中医药健康物流产业园项目落户于临空经济区,引进韩国环球株式会社投资7000万美元加盟悟道茶业公司。

五、以“两化融合”为纽带,提升信息化水平

2013年全市光缆线路长度累计超过15000公里,宽带网络由4M提升到8M。推进“三网融合”,完成新建端口4万个,IPTV平台扩容项目已立项,新增“三网融合”用户3000户。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与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签订了“智慧孝感、光网城市”建设合作协议,光纤接入网、大容量承载网、3G/LTE、WLAN网络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我市孝南区获工信部批准为首批68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之一,将对我市的信息消费和信息化建设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六、以服务方式创新为动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各地坚持“五带工作法”(带上政策,助企业发展壮大;带上问题,为企业释难解惑;带上感情,替企业“把脉问诊”;带上问卷,汇集企业发展呼声;带上信息,激发企业投资热情),组织开展“百名经信干部,深入千家工业企业,联系十大重点项目”活动,严格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以现场办公会的形式集中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与工信部电子五所的合作,利用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优势,对我市小微企业“把脉问诊”,提升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我们与电子五所达成合作协议,并确定了首批纳入诊断的40家小微企业名单。通过专家诊断,小微企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展,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全国首创“政银企集合贷”模式,市财政(6000万元)、市工行(4000万元)共同出资1亿元,放大8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结合“企业评科室”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市经信委制定调查问卷,针对企业关心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规划土地、用工用电、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先后到市本级和部分县市实地调研了50家小微企业,向近1000家小微企业发放调查表,摸清了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按照属地原则分层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