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孝感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市委政研室

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孝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以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为支撑的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打造产业集聚区的意义

产业集聚区是指资源优势明显、集约发展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开发潜力较大,能够建设成为三次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新空间。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对于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从理论上来讲,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实践看,目前产业在空间上的规模集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构架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在工业发达国家,强势产业通常都采用集聚发展的模式,如美国的硅谷(IT巨头聚集地)、底特律(汽车城)和西雅图(飞机城)都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城市特定区域集聚发展的结果;我国浙江省的小家电、制鞋等产业,也都是各自聚集在特定地区发展起来的。建设产业集聚区,就是要实现“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这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企业的地域化集聚、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服务的社会化协作,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极,更好地带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利于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技术,发挥产业相互关联的集聚作用,实现创新成果在集群内扩散和新工艺、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的传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应对区域竞争、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产业集聚区作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产业高度关联、功能相互补充、资源充分共享,可以实现由孤立发展向聚合发展、单体循环向整体循环的转变,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互动效应、带动效应,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水平代表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区域竞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放眼全国,正在掀起新一轮主体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高潮,如河北的曹妃甸、天津的滨海新区、东南沿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广西的北部湾等。这些地区都以产业集聚区建设、角逐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制高点。孝感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就要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努力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跨越发展的增长极、核心区。

二、孝感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

(一)总体态势

全市规划建设的2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从县市区分布情况看,市高新区、汉川、云梦、安陆各4个,孝南、应城各3个,大悟、孝昌各1个。从产业分类情况看,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食品加工制造产业4个,纺织服装产业4个,化工产业3个,金属制品产业2个,现代森工、粮食机械、纸制品、家具、塑料包装等各1个。2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500多个,总资产700多亿元;2012年在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91个,总投资747.9亿元,是市域工业经济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总体上看,全市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促进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地方经济实力的核心区和增长极。

工业主体地位突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8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5.6 %。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7.2 %;实缴税金27. 9亿元,占44.9 %。

产业集聚效应初现。除大悟新能源以外,23个产业集聚区全部集中在工业园区,形成了孝南东山头森工产业园、安陆粮机工业园、应城赛孚工业园、马口纺织工业园等一批高度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园区企业通过发挥规模效益、共用公共设施、共享市场信息等,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要素利用率。

市场竞争能力较强。集聚区内企业拥有“福星牌”钢丝绳、“双环牌”纯碱、“富思特”商标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湖北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86个。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电真空器件生产基地等12个“中国之最”,中南最大的生活用纸基地等6个“华中(中南)地区之最”,全省最大的联碱生产基地等6个“湖北之最”。

新兴产业成长迅速。6个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00余家,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目前,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销规模46亿元)、光电子信息(产销规模49亿元)、孝昌机械电子(产销规模12亿元)3个新兴产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分别被评定为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化示范基地、武汉经济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孝南高新技术、应城高端装备和大悟新能源等新兴企业正在快速成长之中,在建亿元项目80多个。

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共有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287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16家,过30亿元企业1家。孝南纸制品、汉川食品加工和金属制品等产业集聚区的龙头骨干企业产销规模均突破十亿元大关,企业影响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

缺乏规划引导,基础配套水平不高。大部分产业集聚区没有编制中长期规划,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配套不够。特别是一些起步较晚的产业集聚区,缺乏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偏少。

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从目前产业集聚区的布局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且大多数集聚区内部所承载产业多为传统型和资源型产业,如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盐磷化工、金属制品、纸制品、家具、塑料包装等产业。这种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导致区域产品以低端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转型。

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不紧密。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聚区往往存在着一个或两个明显的主导产业,其产业关联性大,带动能力强,并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孝感市确定的24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多是在现有的工业园区基础上形成的,大部分主导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有一两个龙头企业,还有的没有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特别是盐化工、金属制品等产业集群,仅仅是企业的空间聚集,上下游产业间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产业集中度低,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科技含量不高,创新驱动力不足。由于大多数产业集聚区处于筹建阶段,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大多没有与科技服务产业相关联,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缺乏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低,产业治理结构落后、缺乏交流和互动,没有形成区域创新机制,产业集群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企业实力不足和外部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有能力斥巨资进行高科技项目开发和投产的企业不多。总体上看,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三、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孝感市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三个力度”,提升一批核心园区、延伸一批产业链条、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壮大一批主导产业、培育一批精品名牌,实现产业集聚区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区域经济发展引擎。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要把握以下五条原则:一是扩充总量和提高质量相结合。坚持把总量扩张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注重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坚持壮大产业集聚区和推进城镇建设相结合。坚持“产城融合、双轮驱动”,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加强融资担保、创业辅导、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物流配送及社会化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城镇与产业互动发展。三是坚持培育中小企业和提升骨干龙头企业相结合。大力实施“三大工程”,梯次推进中小企业发展,重点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坚持招商引进和技改扩能相结合。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到产业集聚区落户;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企业技改扩能力度,促其尽快发展壮大。五是坚持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相结合。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创新团队和自主研发机构,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注重品牌创建,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升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近期到2016年实现“三个三”目标:一是形成3000 亿元产销规模。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其中:10个集聚区产销规模过百亿,2个集聚区产销规模过三百亿。二是打造30家龙头骨干企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达30家,亿元企业过600家,规模企业总数过1000家,福星科技、银鹭食品、达利食品、双环科技、新都化工、宝迪食品、华中科技、孝棉集团、禾丰粮油、富思特集团10家集聚区骨干企业营业收入过30亿元。三是建成30个特色生产基地。三江航天产业园、高新区电子信息、马口纺织工业园、福星金属制品工业园、长江赛孚工业园、安陆粮机工业园6个工业园建成国内规模居前的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孝南生活用纸工业园、汉川金鼓家具城、汉川华中皮草工业园、汉正服装城、云梦雅宝城皮草工业园、云梦薄膜新材料工业园6个工业园建成中南地区规模居前的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市高新区高档纺织服装工业园、四里棚盐化工业园、东城化工工业园、云梦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宝迪工业园、孝南森工工业园6个工业园建成省内规模居前的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将安陆潮汕食品工业园、孝昌机械电子工业园等12个工业园初步建成特色明显、设施完善、综合竞争力强的工业生产基地。

(一)实施“三大工程”,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企业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基础,只有把市场主体做多,才能形成集聚区的坚实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骨干企业提升、中小企业成长、小微型企业孵化“三大工程”,推进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有机互补的局面。一是加快百家骨干企业提升。根据企业规模、经济实力、发展前景动态确定一百家骨干企业,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张时间表、一套推进办法、一抓到底的“六个一”推进办法,实施“大投入、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措施,加快龙头企业提升,推动骨干企业发展成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成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盐磷化工、金属制品、纸制品等产业的核心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对接与整合,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建精品名牌,培育一批经营管理标杆企业。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融资、发展企业债券、兼并重组,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快千家中小型企业成长。在支柱产业、产业基地、重点产业集群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其成长壮大。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中小企业服务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培训、技术支持、信息、融资及信用担保、企业诊断、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优化企业成长环境;进一步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支持金融部门设立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对接,推动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三是加快万家小微型企业孵化。降低创业门槛,放宽企业登记条件,简化准入程序,促进各类创业主体发展。结合“回归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工程”,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创业主体自主创业。加大孵化基地建设力度,提升各类开发园区,建设一批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创业基地,培育一批高科技型创业基地,打造一批创意产业设计、研发基地,发展一批商务楼宇企业总部基地。

(二)实施链式招商,加快壮大产业集群。按照每个产业集聚区1~2个主导产业加若干配套产业的思路,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和转移的重大机遇,引进增量、激活存量、扩充总量,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战略性项目,引导关联企业配套发展,延伸和打造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盐化工、纺织服装、塑料包装、食品饮料、光电子信息、粮食机械、金属制品、家具等一批优势产业链条。一方面,把握“黄金十年”发展机遇,对接中央、省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型”社会试验区、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三大政策平台,结合孝感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找准中省政策与孝感市情相结合的契入点和突破口,多形式、多目录、多主体争取政策性项目,增加政策性投入。另一方面,坚持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和地域,放开一切能放开的资源和要素,放开一切不利于发展的约束和框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定向、定点、定时招商,实行多形式、多区域、多领域招商,瞄准外企、民企、央企“三维”招商,充分利用市场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三)实施项目支撑,加快培植发展后劲。项目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底盘。编制和发布《工业投资导向计划》,建立重点产业集聚区项目库。在项目内容上突出重点工业项目、产业配套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确保工业投资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项目建设落地上,重点完善两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按照“六个一”的工作机制,紧扣在谈、签约、开工、投产四个环节,坚持条块结合,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结合,变串联为并联,交叉进行相关工作,第一时间、第一信息、第一层面协调解决问题,提高项目推进效率。二是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督查机制。围绕战略思路方案化、方案谋划项目化、项目落实具体化,加强跟踪督办,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小结、全年结硬账。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0个重大项目,市、县两级包保责任领导定期督查,对项目建设的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进度。

(四)实施载体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在园区开发上,实行“整合、优化、拓宽”三同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功能上实现“政务、商务、服务”三配套,完善园区内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六张网”,提升工业园区效能,创造宜居宜业环境。探索推广“一区多园”模式,以孝感国家高新区、市临空经济区、7个省级开发区和 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主体,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避免资源浪费。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八通一平”要求,完善集聚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

(五)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是集聚区建设的持久支撑。针对现有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的实际,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五大行动,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方案,落实关键措施,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项目培育、专利提升、政策落实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创建一批创新型科技示范企业,加速培育一批国内、省内有影响的重点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力推进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联系和合作,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共性技术服务机构等,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好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加大力度抓好科研成果的引进、孵化和产业化。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商标兴市战略,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制定名牌创建规划,推进“双百品牌培育创建工程”,争创省级商标示范城市。突出抓好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实现制造与创新的深度融合,打造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集群。

(六)实施产城融合,加快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产城融合、双轮驱动”,依托产业布局拓展城镇空间,依托城镇扩展建设产业园区,加快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产业新城、功能新区。一是谋划产城规划。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结合“1531”城乡空间发展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编制2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围绕特色产业,结合国家产业导向政策,制定和发布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性目录,明确支持重点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向;按照“三情”结合的要求,立足孝感实际,坚持合理的功能及产业定位,围绕现有支柱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发展上下游产业和相近相关企业,补链接环,融合配套,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谋划一批百亿园区、十亿项目。二是加快两个“六张网”建设。根据规划,大力推进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通信和市场等基础设施向产业新城、功能新区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保障、现代化教育、就业创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向产业新城、功能新区全覆盖。三是加快建设城市(镇)新社区。结合园区拓展、征地拆迁、规划建设65个城市(镇)新社区,新建社区硬性植入18种公共服务功能,配套“1+X”服务平台(即1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若干个便民服务功能区),真正把新社区打造成公共服务超市和社会管理终端,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创造条件。

(七)实施体制创新,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良好环境。重点抓好四大创新:1.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产业集聚区管理创新力度,探索扁平化、流程化、模块化、绩效化管理模式,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理顺管理体制,在现有各类园区的基础上,按照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职能配置,科学设置,合理配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引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择优录用、自主竞争机制,吸引一大批专业人才。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市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跨越发展的意见,下放113项行政审批权力,在“三区”推行雇员制,构建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2.创新平台建设机制。一是破解难题平台。采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社会融资、争取中省企业投资等“十大融资办法”破解产业集聚区建设资金难题。采取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根据项目需求分类分期供地、节约集约用地、发展“飞地经济”等“七大土地增容措施”,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同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运用城市(镇)新社区建设的办法,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实施槐荫人才计划,破解人才难题。二是行业管理平台。在同类企业集中的产业集聚区,成立面向业内企业服务的行业协会(商会),加强集聚区内企业内部协调,避免恶性竞争。三是信息交流平台。以中国中小企业孝感网为依托,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及骨干企业上网,开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3.创新行政服务机制。统筹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集聚区内医疗、就业、养老保险等服务性事项,实行社会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建立资产营运管理机构,负责集聚区的建设和服务。树立“产业第一,服务至上”和“宁愿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力营造亲商、安商的服务环境。加快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改革创新,开展审批再清理、平台再创造、流程再创新“三再”活动,开通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两个绿色通道”,形成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落实企业“直通车”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第一信息、第一时间、第一层面予以解决,为企业实行“一条龙”、“保姆式”、“全天候”服务。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实现在武汉城市圈内审批项目最少、环节最简、资料最省、时限最短、收费最低。4.创新政策支持机制。各级财政用于扶持产业发展的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向产业集聚区倾斜。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工业结构高速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土地出让收益资金等专项资金,按照各自支持方向,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和项目建设。

最后提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全省出台一个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并着力从政策上加强扶持和引导;二是建议在县域经济考核中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考核力度,在考核营业收入、建成面积、投资强度、税收等指标的基础上,提高对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专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指标的考核权重,以引导各地产业集聚区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