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竞进提质 高新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市高新区工委

2013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等复杂严峻局面,全区上下坚持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市直“三区”跨越发展推进大会、推进孝感第三次创业动员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以“五个高新”为实现路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年完成生产总值81.5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18.8%,增幅全市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增长43%,增幅全市第一;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1.45亿元,增长24.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1亿元,增长30.6%,增幅全市第一;外商投资4206万美元,增长108%,增幅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到位额112亿元,增长40%,增幅全市第二。

一是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按照“专班推进,专人包保,专责落实,专项奖惩”的原则,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套实施方案、一张进度台账、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严格实行“日快报、周小结、月通报”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区共有93个项目开工建设,合同投资总额522亿元。华工科技三期、万山三期、一通电子、法国喷达、瑞莱特、澳特玛车桥、海王科技、赛科科技、台湾新丽、玉兔电动车等28个项目正式投产。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日本中央发条、武大卓越、广西启利、华中赛宝、思铭诚等41个项目正式签约,合同引资170.7亿元。马瑞利集团、广物集团、华仁药业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正式落户高新区;中国电子、航天科技、三星电子等50余家央企、外企、民企意向投资项目深入推进。

三是园区形象明显提升。“城市新区、产业新城”建设步伐加快,调整高新区发展空间,启动了《孝感高新区东部发展区(控制单元)控规和意向性城市设计》,并初步完成东部发展区专项规划。续建和新建基础设施项目41个,其中完工30个、在建11个。东区工业园重点完善横3号路以北“四横九纵”大循环,完成了孝汉大道邓家河桥梁加宽工程和横1号路、横3号路主车道路面工程;西区工业园加快“五横三纵”大联通,重点建设横4号路;东城新区以乾坤大道延伸线为重点的“四横九纵”路网格局初步显现。

四是拆迁还建进展顺利。全面加快城市新社区建设,累计建设面积92.9万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67.9万平方米,是上年的2.7倍;坚持“三先三后”原则,7个新社区3个“1+X”综合服务中心加紧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快速跟进,全年累计征地19768亩,是上年的3.25倍;搬迁1520户、51.63万平方米、迁坟4683座,分别是上年的6.3倍、8.36倍和2.47倍。加大用地申报和争取省里用地指标力度,申报并获批新增14个批次项目用地2265亩,已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90.4亩。调整园区内730亩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五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骨干企业提升、中小企业成长、创业型企业孵化”三大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4家,达到78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12家,其中华工科技综合税收过亿元,达到1.1亿元。切实加强企业用工、用钱、用水、用电、用气等生产要素调度,帮助企业招工2000多人,协调金融机构协议贷款11.4亿元,落实资金10亿元,帮助企业争取各级无偿支持项目资金8743万元、工业周转金8900万元,水、电、气保障充分。企业上市取得突破,大禹电气公司成为孝感首家成功登陆“新三板”企业,原创食品登上“湖北四板”市场。成立了金融办和相对独立的融资平台——高创投资有限公司,融资1.4亿元。研究出台支持创新创业的30条具体举措,每年安排200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有力促进科技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绝对值全市第一。加大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力度,创业中心被工信部授予“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新入驻孵化企业7家。

六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实行项目包保制和项目督办制,确保第一信息、第一时间、第一层面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警务服务。成立维稳应急分队,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打造“平安经济”,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工地”、“平安小区”创建等系列深化“平安高新区”建设活动,进行“打四黑除四害”等七大专项行动,有效震慑犯罪分子,全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全年受理信访件212件,接访1612人次,信访结案率100%,化解稳定率保持在90%以上,社会治安总体稳定。政务服务全面加强。率先在“三区”中成立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运行流程,高效承接市级权力下放工作,已高效办理106件行政审批事项。拆违控违成效显著。全年查处违法违规建设505起,立案处罚10起,下达停工通知书500项,组织大型集中拆违11次,拆除乱搭乱建320起,1.5万平方米。

七是民生保障不断改善。本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不断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开展“三万”活动,夺取百年一遇抗旱斗争胜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优抚工作扎实开展,发放各类优抚资金1450多万元。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率稳步提升。增加教育投入,科学编制优化学校规划布局,启动龙店中学、诸赵学校建设,完成学校消危工程,实行财务“校账局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稳步推进。

八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省编委批复了高新区管委会机构设置,明确为市政府副厅级派出机构,调整提拔了3名正县级、9名副县级干部,面向全国招聘21名专业人才。机关运转规范高效,强化办事处职能作用,做实办事处工作平台,建立管委会—办事处—村(社区)工作直达通道;健全财政制度、规范财政管理,启动了政府集中采购改革;总结推广丹阳党建工作模式,强化“两项职能”,打造“堡垒工程”,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一岗四责”体系建设;规范从政行为,强化监督检查,做到重点监督和日常监督相结合;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七十五条具体规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与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核心引擎的发展要求还不相匹配;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任然存在,民生事业历史欠账仍然较多;面临的改革任务更艰巨,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成本和难度更大;干部作风有待加强,执行力、落实力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