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

云梦县


【概况】云梦县辖3乡9镇,21个社区,271个村委会,24个居委会,2329个村民小组,143个居民小组,1617个自然村。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60.13万人,人口出生率8.01‰;人口死亡率3.71‰。人口自然增长率4.01‰。2007年,云梦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15.8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24.28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22.58亿元,增长14.8%。

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86.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6.7%,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现价,按收入法计算)22.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5.5%。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完成工业增加值(现价,快报数,按生产法计算,下同)17.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4.6%。316国道沿线乡镇工业小区发展形势看好,新上了久顺实业、京兰水泥、同诚服饰、家友塑业等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15个。宏博集团、富思特集团、蓝天盐化等三大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宏博集团产销两旺,税收突破7000万元大关。“富思特”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蓝天盐化顺利完成技改扩能,“再造一个蓝天”的蓝图变成了现实。大展钢铁、亚川汽齿、赛福机械等中小企业加快成长,梅林正广和、鑫泽棉业、锦源食品、顺丰汽配等22家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妥善处理蛋白厂产权变更问题,龙云蛋白生产经营步入正轨。组团参加了香港“湖北周”和孝感(观音湖)金秋十月经贸洽谈会,成功举办了云梦融入武汉城市圈暨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组织小分队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招商活动。引进了汉正街商贸工业园、科特五金家电城等“组团式”产业链项目;明阳针织、利泓针织、三晶服饰、帝宝丽服饰等重组项目建成投产;宏联众轻钢结构、亿邦化工、楚雄机械等“回归项目”落户云梦。全年引进内资80383万元,增长5.7%。实际利用外资200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11万美元,增长18.4%。全年外贸出口额61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02万美元,增长20.0%。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称号。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名称           单位           2007年           2006年           增减%  

钢材                   万吨           10.3             4.6               1.4倍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97            1.90              15.9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6.22             6.48              -19.4

合成氨                 万吨           4.15             6.15              -32.5

原盐                   万吨           159.8            161.7             31.9

水泥                   万吨           12.91            11.53             -1.2

塑料薄膜               万吨           2.44             2.11              15.6

配混合饲料             吨             695              685               1.5

纱                     吨             4977             7183              -30.7

布                     万米           1524             2106              -27.6

其中:棉布             万米           1447             2051              -29.4

大米                   万吨           5.33             6.28              -15.1

小麦粉                 万吨           3.35             3.79              11.6

白酒                   吨             4000             3069              30.3


2006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现价)2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7%。其中,粮棉油产值4.94亿元,增长3.7%,多种经营产值22.80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5.7%、0.8%、42.6%、9.1%和1.9%。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5.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5%。主要种植业产品中,粮食总产量23.69万吨,增长1.6%;棉花(皮棉)产量1994吨,增长3.7%;油料产量17834吨,增长23.7%;蔬菜产量57.11万吨,下降1.6%。引进了久顺实业、喜天科技等龙头企业,富苑科技跻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3家企业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新增无公害绿色食品标识20个,建立了3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云梦成为全省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00公顷,与上年持平,花卉园艺面积58.67公顷,增长4.1%。森林覆盖率达17.8%,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全面开展生猪养殖保险试点、畜禽大县创建工作。全年生猪出栏41.01万头,增长15.4%。家禽出笼1409万只,增长2.4%;禽蛋产量50052吨,增长1.3%。全年水产品产量3.36万吨,增长6.0%。农民工转移培训成效明显,劳务经济走在全省前列。乡镇服务中心“两转”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惠农资金全部发放到位。水管体制、种子管理体制、乡镇兽医站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2007年底,全县年末通车里程1163.16公里,增长0.43%。全年公路、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362.7万吨;货物周转量18482.3万吨公里;客运量378.7万人,旅客周转量19444万人公里。2007年底,全县拥有民用车辆1094辆,其中载客汽车759辆计7787客位,载货汽车325辆计2600吨位。年底拥有摩托车21588辆,其中两轮摩托车17129辆。新建和改造胡义线、渔泵线、云安南线三条通乡公路,府河金义大桥竣工通车,道桥中渡口大桥开工建设,促进了全县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6.24万户,其中市话用户2.83万户,农话用户3.59万户;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5.53万户,增长26.7%;小灵通用户年末达12448户。2007年底,因特网用户12931户,增长37.3%。

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1亿元,增长18.7%。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67(以上年同期为100,下同)。在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七大类上升:食品类价格指数110.83,烟酒用用品价格指数102.4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100.9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100.9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101.7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3.63,居住价格指数104.40;一大类下降:衣着类价格指数为96.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9.0。

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2115万元,增长26.1%,全年财政支出47130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783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652万元。在各项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305612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59328万元。全县保费收入4078万元,增长13.0%。全年理赔1431万元,增长18.1%。

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1亿元,增长38.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29亿元,增长41.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增长27.2%。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了城东新区、城北工业园和316国道工业走廊规划,启动了老城区改造等几个专业规划。新建了环保西路和曲湖路,完成了城北规划路改造和6条小街小巷硬化、12条路段亮化工程。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玉丰世纪广场、云梦火车客运站动工兴建。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入户率达到80%以上。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清洁家园”活动广泛开展。实施农村能源沼气和安全饮水工程,新建沼气池2000口,解决了1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全县11家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1家,完成建筑业增加值(当年价格)20600万元,建安产值(当年价格)57609万元,增长22.0%。

全县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150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886人。中级技术人员4259人。有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全县有高新技术产品58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043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启动了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维修改造中小学校14所。扩建了中等职业学校,县一中成为省级示范学校。维修改造农村标准化中小学校14所,扩建了中等职业学校。“两勉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共免除6842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12481名学生接受了免费教科书,2000名贫困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补助。2007年底,全县拥有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2552人。普通初中20所,在校学生35734人,比上年减少2183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406人,比上年增加1095人。小学92所,比上年减少5所;在校学生40275人,比上年减少334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2人,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6847人,比上年增加1418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学生3510人,其中输送大专生2782人。全县年末教职员工5834人。文艺创作喜获丰收,新编传统小戏《吊子卖鞋》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大型楚剧《云梦黄香》获得全省“五个一”工程奖。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表演场次280场;文化馆(站)13个,博物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拥有无线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台2家,广播电台1个。2007年末,城乡有线电视用户78000户,其中城镇有线电视用户8700户。广电宽带用户2000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全县拥有体育馆(场)2处,举办各类运动会8次。全年参加市以上比赛92人次,获市级以上奖牌29枚,其中金牌8枚,银牌9枚。向省、市输送运动员6人。2007年,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继正式投入使用,惠民医院挂牌运行。改建乡(镇)卫生院4个,新建了一批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全县年末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2个,其中卫生院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育保健院各1个。全县卫生医疗机构拥有病床829张。2007年底,全县卫生人员达2519人。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818人。2007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的农民达34.5万人,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85.0%;共有1.1万人次获住院医疗补助。城镇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县正式启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增长1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287元,增长0.4%,其中,食品支出2543元,增长2.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10%。农民人均纯收入4527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3元,增长14.4%,其中,食品支出1582元,增长15.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8%。2007年末,全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50395人,增长6.4%。按单位性质分:企业单位在岗职工37499人,增长8.2%,事业单位在岗职工9556人,增长2.6%,机关在岗职工3340人,下降1.2%。

全县各类保险人数达135775人,其中,机关、事业、企业养老保险52714人,城镇失业保险20678人,城镇医疗保险40133人,工伤保险12730人,生育保险9520人。全年征收各类保险基金8660万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金787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8720人,3630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007年,全县登记失业率4.26%,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2007年,社会福利事业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城乡困难家庭实施了有效救助,依法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年发放130万元救灾款,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872.4万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8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151名对象,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全县拥有各种社会性收养单位19个,床位2440张,收养1736人。2007年末,全县共有五保户2497个,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0%。全年共发放各项抚恤补助经费325万元,义务兵群众优待金200多万元。投资100万元,改造农村特困户土坯房325户。全县救灾救济发放到户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到户率,均为100%。

全县园林绿化面积55.6公顷,增长4.9%;公共绿化面积达112.2公顷,增长4.6%。2007年,全县煤气供应量达1640万立方米,增长1.2%;居民家庭自来水消费量191万吨,增长6.1%。2007年底,全县城区道路面积69.5万平方米,增长5.6%;排水管道83公里,增长1.2%;拥有垃圾处理站16座,生活垃圾处理率100%。2007年,环境保护投入资金18525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0%,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有支撑力的大企业偏少,中小企业质量不高;城区规模偏小,龙头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云梦3家企业挤入全省“双百企业”】5月14日,省经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公布了2007年全省“双百企业”名单,云梦县中盐宏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创基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蓝天盐化有限公司3家企业列入全省百家重点发展中小企业。

【云梦大力实施“清洁家园”工程】6月4日,云梦县委、县政府召开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动员大会,发动全县广大群众,大力开展治脏、治乱、治害活动,提高城乡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水平,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井然规范的公共秩序,让城乡居民居住更舒适,出行更方便,饮食更安全。该工程涉及城乡,包括县城、乡镇集镇、村(社区)3个层面的“清洁家园”建设。云梦县委、县政府把实施“清洁家园”工程作为一项统筹城乡建设、关系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一场全民参与、克难攻坚的战役来打,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入”的方针,着重抓好以“三治”(治脏、治乱、治害)、“四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治理工作。通过集中整治,达到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公共秩序井然有序、文明素质全面提高、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的目标,力争把“清洁家园”工程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的“惠民工程”、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创新发展的“奠基工程“和有影响的”品牌工程”。

【云梦皮影登上北京中华世纪坛】6月8日至6月23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云梦是全省“皮影艺术之乡”。云梦皮影代表团4月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国际皮影周汇演之后,5月中旬又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邀请,进京参加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以秦礼刚为团长的云梦皮影代表团是此次全国参加表演的两家皮影艺术团之一。应邀到北京中华世纪坛演出近半个月,每天参观展演的观众近万人,有的观众连看多场不退,表演给首都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中央领导观看演出,并给予好评。19日应中国旅游卫视《搜索天下》栏目组的邀请,到中国石化报摄影棚,录制了《云梦皮影》嘉宾访谈节目。2005年,秦礼刚曾率团参加首届中国唐山国际皮影展演,荣获最佳表演奖、皮影展览一等奖、雕刻“神刀奖”等9项大奖。

【云梦县第二届地方志书编纂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召开】2007年6月21日,云梦县第二届地方志书编纂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在云梦宾馆会议厅召开,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在会上传达、贯彻了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体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云梦县第二届地方志书的编纂任务,并和各有关单任负责人签署了修志责任状。会上,文史档案局局长彭新明就云梦县第二届地方志编纂方案进行了说明,会议强调了“一纳入、五到位”的要求,以保证云梦县第二届修志工作的全面启动和良好运转。

【云梦林业企业喜获“三金”】9月26日,由湖北省林业局、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在荆门召开的湖北省花卉“龙头”、“十佳”企事业单位授牌会议上,湖北省富苑科技公司,获得“湖北省观赏苗木十佳企业”的称号;湖北省云梦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获得“湖北省花卉生产十佳企业”的称号;湖北省天成园艺有限公司,获得“湖北省十佳盆景园”的称号。这三家企业各具特色,在全省、全市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实力和影响力。

【云梦楚剧团跃上大舞台】10月27日云梦县楚剧团传统小戏《吊子卖鞋》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以总分第二名的佳绩荣获“中国戏剧奖”。云梦县楚剧团在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创新发展楚剧艺术,先后推出了《云梦黄香》等20多个精品剧目,连续获得全省第二届、第三届楚剧艺术节多项大奖和全国第七届党员电教片红星奖、全省第七届新人新作展演奖等,成为荆楚艺坛的一枝奇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1月,云梦县民间文学《黄香孝行故事》和民间舞蹈《三节龙、跳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云梦提前3年实现公路“村村通”】云梦县把“村村通公路”作为富民惠民工程来抓。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还将镜内公路所征规费全部返还用于乡村公路建设。县直部门帮扶12个贫困村,共建通村公路44公里,扶持奖金250万元。现在,云梦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乡村公路为支脉的公路网。乡村全部通达沥青路或水泥路,提前3年实现了“十一五”时期“村村通公路”目标。

县委 书 记  钱银芝(女)  

县委副书记  张汉平  周金安  

            蔡  胜  

人大 主 任  钱银芝(女)  

人大副主任  胡水庆(常务、正县级)  

            张弘强  高运桥  刘新俊  

            戴炎清  方继明  

县      长  张汉平  

副  县  长  王洪波  熊村清  丁少华  

            栾桂海  屠向明(女)  

            顾国强(下派任科技副县长)  

            徐江桥(下派挂职,至2007.8)  

            涂圣华(下派挂职)  

政协  主席  聂治洲  

政协副主席  李子明  彭水明  

            魏凤书  兰泓毅

【城关镇】2007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同比增长24.6%,财政收入完成1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19元,同比增长14.6%,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68.7%。

2007年,全镇共引进实施各类项目14个,总投资达7.74亿元。企业纳税合计1023.75万元,其中工业351.73万元,商业277.14万元,建筑323.65万元,运输71.23万元,镇域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全镇多方筹资200余万元,动用机械80余台套,投入劳力1.2万余人次,完成工程土方2.45万元,构筑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筹资60余万元,完成了8条小街小巷的硬化,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为目标,与县劳动局联合举办4期阳光工程培训班,培训农民工600余人,积极为外出务工经商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法律等方面的服务300余人次,帮助和扶持他们提高技能、维护权益、增加收入,镇先后承办了两场广场文艺晚会(七一、重阳),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幸福社区舞蹈队在全省比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应邀赴港演出,获得三项大奖。

扎实开展了创建“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活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建立便民办事服务大厅,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在我镇参观,加大社区警务室建设力度,全市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城关镇云台社区参加,顺利迎接了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


镇委书记  栾桂海

人大主席  王炳辉

镇    长  张明华





【伍洛镇】伍洛镇现辖27个村1个社区,2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926人,其中农村人口36065人,劳力20104人,国土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427亩,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集镇居民6000人。伍洛的地理位置优越,距云梦县城7公里,距孝感市区12公里,距省城武汉72公里,距天河机场31公里,316国道贯穿全境,107国道、京广、汉丹铁路擦境而过。伍洛镇农业资源丰富,境内河渠纵横交错,塘堰星罗棋布,堪称“鱼米之乡”,国道两边建有万亩藜蒿基地、千亩反季节蔬菜基地、百亩食用菌基地、百亩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水面养殖面积6000亩,高标准农田2万亩。伍洛镇新型工业化逐步形成。以方正铝材厂、永丰织业有限公司、粤香酱醋厂、广发印务公司、诚信包装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轻工、纺织、食品、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年工业增加值1亿元。

2007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亿元,引进资金1.1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财政收入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乡镇、省级文明镇、湖北省科普示范乡镇、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孝感市金融信用乡镇、全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孝感市农业现代化试点乡镇、全县明星乡镇、县域经济四强乡镇等称号。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2007年引进的三晶工贸、宏博盐食品工业园、大凌机械制造等企业有利于延长加粗产业链条。中心集镇引进了投资500万元的武汉美味全食品调料有限公司,引进了投资850万元的湖北海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集项目区涉及316国道沿线新胜、三集、新发三个村,引进了同诚服饰、孝武水寨度假村项目。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在集镇开展了3次“千人治脏”行动,改善了集镇的环境面貌。投资10万元,新建一个占地3亩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建成了8处绿带化,在集镇主要路段铺设彩砖,美化了集镇环境。启动了下辛店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南部片区工程建设,伍洛镇涉及10个村4个标段。完成了三集一渠1000米的清淤工程;投资14万元,对东小河沿线的堤防进行了整修,加固,完成土方21000方,改善了农业生产设施条件。

大力开展劳务经济。以伍洛在外建筑大户、创业老板、优势农业板块、规模企业为依托,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2007年全镇输出劳力1.4万人,年创务工收入1.4亿元。其中在北方从事建筑行业的8000人,在南方从事手工业及服务业的4000人,镇民营企业及纳1500人,藜蒿基地吸纳500人。

落实政策惠民。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2007年,共向农民发放“三补”资金1723851元。2007年,全镇共有1002名中小学贫困生受到资助,落实“两免一补”资金26.8万元;完成了乡镇事业单位“两转”工作,完善了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2007年共拨付“以钱养事”资金55.8万元,提高了为农民服务的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全镇参合2.95万人,参合率85.3%,共对196名大病患者进行了救助,救助金额达71.4万元。建立了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制度,设立了农村特困户救助资金专户,对农村特困户人员进行了有效救助,2007年全镇共为331户7670余名农村特困群众发放救助金27.6万元:共向72户247名城镇低保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5.1万元。在镇福利院,投资10万元添置了健身器材8台(套),新建绿化带100余平方米,改善了五保户老人的居住环境。


镇委书记、镇长  操焰平

镇  大  主  席  褚幼明





【吴铺镇】吴铺镇国土面积6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4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3万亩,人口40821人,2007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9659万元,工业总产值51351万元,财政收入574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4580元。

2007年,吴铺镇委、镇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特色立镇、工业强镇、开放活镇、实干兴镇”发展战略,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责任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总体迈进和责任目标任务的完成。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经济综合实力四强乡镇”。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二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开创工业发展新局面。三是加大规划集镇力度,开创我镇集镇建设新局面。四是依托以云梦对接汉阳为切入点,开创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新局面。五是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局面,2007年农村“户户通”安装率达80%以上,农村合作医疗率达85%以上,计划生育三级联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深化“三项平安”工程创建活动。“六无平安村(社区)”达80%,“六无”平安单位达100%。创立了村企共建新农村典范,高标准建设好曲湖、杨坝两个新农村示范村,完成了杨坝、杨店两村320户沼气“一建三改”任务,解决了杨坝村13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大力实施“清洁家园”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完成乡镇事业单位“两转”工作,巩固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


镇委书记、镇长  黄金林

人  大  主  席  许菊明





【隔蒲潭镇】2007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321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33.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670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67元,比上年净增699元,增幅居全县首位。

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做好盐食品加工文章,实现蔬菜产业的转化升值。一方面坚持走“公司加合作组织加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积极扶持和培育了恒升顺达蔬菜、和平华光蔬菜、大余郑潭蔬菜3家龙头企业,依托蔬菜经销协会3000多人的经纪人组织,常年订购千家万户收获的鲜菜1亿多公斤,联合52家作坊专业户,按照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上市、统一销售、分户腌制的“四统一分”模式运作,年销售腌制、泡制、酱制三大系列的盐食品6000万公斤,年创产值1.5亿元,创利润近20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从中创收300元。另一方面寻求外向合作,积极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取得了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武汉小蜜蜂公司的合作机会,今年4月已在军席村成功建成了50亩黄瓜盐食品加工原材料供应基地,鲜黄瓜成熟后将由小蜜蜂公司负责加工直销日本、韩国。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面完成试点示范村规划编制,加快实施“六改五通”工程。元至10月,在继续巩固好首批试点村么屋、三里庙、前进、和平四村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了路域沿线中心村建设,重点依托特色产业建成了西大路沿线黄江、袁联特色禽业中心村,深港路三黄小商品集市中心村,港成路沿线雷公桥农贸中心村,新云应路两侧水酒铺、军席生态休闲中心村,镇区周边付榜、占坝、大余环镇一体中心村,重点实施上述中心村通自然湾水泥柏油路30公里、通自来水500户、在家有线电视入户率80%以上。大力发展能源沼气290户,引导农户改厕、改厨、改圈。与此同时,继续扶助2家贫困户改造土坯房,实施对西大路万亩花包菜基地的沟渠硬化贯通工程,高质量完成和平3000亩农田的综合开发,抓好路渠林网配套建设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实施“清洁家园”工程步伐,镇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以创建文明卫生城镇的契机,加大镇区环卫包保、督导,完善水网、路网建设,建设绿化、亮化带,全镇居民供排水率达100%,绿化面积占镇区面积的15%。重点抓好了县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三里庙村投资60万元,修通了四条长4.1公里的村级通村通湾道路;投资6万元,增加有线电视用户达400户;完成农户门前绿化、硬化带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大力发展“支部加协会加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黄江村建立“支部+蛋鸡养殖协会”的合作经济组织,全村蛋鸡规模养殖户达到40户,饲养蛋鸡10万只。建立“多元投入、村民管理、村级引导”的公益事业服务组织,全镇各村以此种模式为载体,在村级道路建设、村级企业发展等多项工作中取得成效。

工业经济发展提速。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交通、资源比较优势,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三纵三横”工业小区已初具雏形,精细化工、包装、建材、机械、零配件制造、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已初具规模。湖北明丰化工公司已正式投产,湖北广达公司投资150万元新上环保型粘胶剂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即将投产见效。2007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1073万元,销售收入36856万元,创利润2018万元,均超年初计划10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迎接国家普九检查,高标准建设好合并后中学的后期配套工程以及搬迁后中心小学的示范学校建设,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和贫困生入学“两免一补”政策。中心卫生院进行了改建,并加强了村级卫生室的管理,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人口与计划生育再创佳绩,优质服务深入持久,先后接待了全县现场会的参观和省计生委领导的视察调研。


镇委书记、镇长  蔡  辉

人  大  主  席  王新华





【义堂镇】义堂镇地处梦泽腹地,接云梦、连应城、通安陆,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东依三岗,西临府河,三垸相连,三港迂回,地势东高西低。汉丹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府河绕境蜿蜒20公里。全镇辖2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3万人,国土面积63平方公里。是云梦北部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乡镇,湖北省重点镇,孝感市文明乡镇、卫生乡镇。

镇域经济加快发展。全镇全年完成生产总值达到4.28亿元,财政收入44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61元,同比增分别长12.8%,4.5%,47.2%,16.3%。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县第二位。

招商引资强势推进。一年来,共引进企业8家,引进资金13100万元,其中引进投资过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3家,国家免检、湖北名牌、全国水泥31强的“京兰水泥”投资4200万元在义堂建设120吨水泥粉磨站,该相目当年引进建设,当年建成投产,“锦达纸业”投资过3000万元,“先锋机械”、“和圣时服装”、“三星机械”等一批后劲项目投资均超过500万元。

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陈李、新街、六合作为全省“百镇千村”试点示范村,规划落实早,特色优势强,群众热情高,投入力度大,建设效果好,六合率先完成了饮水工程建设,新街沼气建设成为全县示范样板,曾滕中心卫生室等一批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通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在全市有位次,“清洁家园”工程建设使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五保户”全部实现了集中和分散供养,农村和城镇特困人群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中小学生都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照顾。

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加大了农业产业调整的力度,形成龙头促基地、基地促小区、小区促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汪湖5000亩双收油菜、“东三岗”2万亩优质稻,土桥、平石林果,新街、蔡河蔬菜,张套虾稻连作,新街肉牛养殖,建合网箱养鳝基地得到加强,曾滕、吉口、红堰三大养鸡小区等一批种养业得到巩固和发展。投入资金50多万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加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引导和转移力度,打工经济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养鸡协会、养猪协会、运销协会、农机协会等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迅速。

重点镇建设步伐加快。按照“一桥两街三路”的小城镇建设思路,结合金义大桥建设,拓宽改造了车站街,完成了“民营经济一条街”的硬化及配套工程,新建了垃圾填埋场,引农引商进镇建设了农贸街花园小区商住楼,结合“清洁家园”和文明创建活动实施门前“三保三包”责任制。集镇消防安全、交通秩序、经营环境、卫生保洁实现了根本变化。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集镇居民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入户率超过80%,实施了通村公路养护的新机制,文教卫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人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健全,“五五”普法深入人心;社区建设,信访、工会、妇联、共青团、人武等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镇委书记、镇长  王幼柏

人  大  主  席  胡建华





【沙河乡】沙河乡位于云梦县城南13公里处,南抵府河,北接伍洛镇,西邻隔蒲潭镇,东与孝南区毗邻、距孝感市区仅3公里。沙河乡交通便利,316国道穿境而过,三三公路,渔泵公路交叉其中。境内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9.2米,平均海拔23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渠纵横交错,湖塘星罗棋布,田园风光如画。沙河乡现辖20个村和1社区,有241个村(居)民小组,现有耕地27900亩,水产面积达到12000亩,现有人口4.1万人,其中劳力2.2万人。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5亿元,财政收入24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4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沙河乡的农业以水稻和水产业为主,2007年建立了产量高、米质优的原种生产基地3000亩;推广优质稻近万亩,全乡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全年粮食总产量2.5万吨。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7万亩,是税费改革前的一倍多。农业机械化率65%,全乡大中型机械达20余台(套)。在北湖垸建立了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年产鲜鱼1万吨,发展特种养殖4000亩,年生产特种水产品4000吨。休闲农业、生态农庄得到长足发展。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林牧渔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养殖小区建设规模空前,已建成畜禽养殖基地三个,年出栏牲猪5000头,禽蛋产量40吨。肉鸭养殖小区年产肉鸭150万只。畜禽防疫率达98%以上。全乡植树造林有效开展,新增造林面积1000亩,万树村建设成效显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入达170万元。基本改善了河、渠、路、桥、涵、闸的畅通,农业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环境的改善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沙河乡借助沙河工业小区这一招商平台,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新落户规模以上企业3家。工业小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12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利税1200万元。以塑制品产业为主导,带动包装产业,农业龙头企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向纵深发展。通过多项措施实现了工业企业跨越式发展。

关注民生有了新举措。一是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扩大农村低保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兴办福利事业,全面落实雪灾救助工作。全面启动城镇医保工作。进一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在外出农民工中建立工会组织,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工作。二是继续推进乡村交通道路建设,全乡交通骨干线路实现黑色化,境内三纵两横交通网络全部形成,“村村通”公路全面贯通,三是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扎实推进,共安装有线电视7000户,占总户数的75%,深入开展文化阵地建设,促进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了教育投入,投资70万元新建“明德小学”,达到了教学网点合理布局。扩建了中学寄宿楼,改善了师生教学条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新建卫生院综合楼,改善了医患者的医疗条件,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群众报销比例。四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搞好“五五”普法,开展群防群治,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社区活动,为构建和谐沙河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农村建设和集镇建设扎实推进,沙河乡以黄渡村(大黄渡)、辛安村和雷桥村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一是科学规划商贸型黄渡村,把周边湖田、舒袁、杨林等村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已基本完成湖田(小项湾)中心村,建设临街房屋60间,投资达480万元,街面长200米,宽30米,全部硬化且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绿化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已完成黄渡贺程开发第一期工程,建设房屋45间,投资450万元,水、路、电等配套设施基本完成,黄渡商贸型集镇已初具雏形;二是结合工业小区建设,在辛安村首先绿化和亮化村庄和企业。投资40万元,硬化道路两公里,安装路灯、用电设施等,沿316国道两侧逐步建设;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三是结合“清洁家园”工程,在雷桥村统一规划农村建房。吸引35户村民在沿上横渠两侧落户,利用人员聚居的特点,统一聘请保洁员,做好规划范围内的保洁清扫工作,四是小集镇建设。通过投资和引资3000万元建设“阳光小区”等七个集镇建设的项目,吸纳住户,对沙河国土资源所整体迁移,提升了小集镇建设的整体功能。


镇委书记、镇长  鞠炎田

人  大  主  席  柳三水





【下辛店】下辛店镇位于云梦县最南端,东临孝感、南抵汉川、西接应城,汉北河、新老府河三面环绕,汉宜公路、武襄铁路穿境而过,距武汉中心城区60公里;全镇下辖1个社区和41个村,总人口6.5万人,行政区划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继续开展新农村试点及基础性工作。全镇累计完成有线电视安装、通村道路建设、渠道清洗硬化、环境卫生整治等实事50多件,其中新增有线电视1500多户、新增通村(湾)水泥路10公里,清洗渠道8公里,建机泵站12座、涵闸35处,解决饮水困难人群1500多人,新增卫生厕所120多座。启动张扬村活动阵地建设及村内三条次干道硬化、绿化、亮化等。稳定发展优质粮产业,年落实水稻播种面积达7万亩;认真兑现落实粮食“三补”资金,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至85%;对全镇所辖机泵站予以检修,组织机械对重点主干渠进行清淤。加强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初步建成糯稻、莲藕、蔬菜、藜蒿、特种水产、畜禽养殖等六大基地。办理生猪投保5000头,为生猪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在烟铺村挂牌成立晒湖莲藕农村专业合作社,有力加快本地莲藕销售。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农民技能和水平,组织一批劳力北上东北、南下广东、东进江浙务工经商,鼓励外出人士回乡创业。

项目建设成效较为明显。全年共引进大小项目7个,引进资金5000万元。占地7000平方米镇西工业小区配套设施完备,有力吸引客商来镇投资兴业;占地23亩锦源粮油公司规模不断壮大,配套建设两处环保设施,并利用副产品建一处生猪养殖场;新金纺织公司完成二期工程扩建,生产形势较好;浙江龙翔养殖公司选定内河400亩放养淡水珍珠。武汉森旺商贸公司投资泗洲寺温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武汉青山民政金属公司投资煤镏槽项目进入选址磋商阶段;武汉强胜涂料、应城奇爽陶瓷、武汉海天食品等公司相继签订投资意向书。

集镇开发管理规范有序。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工程,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全年硬化集镇路面2000米、新建下水道3000米,设立街道标牌和“清洁家园”路段责任牌等。吸纳民资2500多万元开发建设200余间400多套商品房,建成以百信超市为核心的商贸小区、以辛宜线为纽带的民营小区、以原陶瓷厂改造为基础的镇西工业小区等;年增商业门店50多家、居民1000多人。广电联通、移动、电信增设三家营业厅,为集镇繁荣增添新的亮点。集镇初步形成“四纵四横”格局,下辛店镇正朝着汉宜线上承云应(云梦、应城)、下连武汉的路域中心大镇迈进。


镇委书记、镇长  罗金苟

人  大  主  席  晏仁章





【道桥镇】道桥镇地处云梦南端,位于云梦、应城、汉川三县(市)交界处,护道公路贯穿南北,汉渝铁路横卧其中,汉宜公路穿境而过。道桥下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2个居委会,1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341人,其中农业人口25883人,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

农业农村特色明显。新农村示范试点建设卓有成效。以群利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突出生产发展主题,在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乡风文明上走在全镇前列。农产品品质不断更新,优质杂交猪、优质菜牛、麻鸭特色水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民外向型收入不断增加,培植经营15亩以上的大户560户,农民经营的销售收入占农业收入的35%以上;全镇引导在外经商打工人员1.2万人,打工收入占农业收入的43%以上;全镇组织运输车队52个,建立农产品销售市场5个,新增运输经纪人4200多人。全镇已初步形成四大板块特色种养。护道路沿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000亩;老汉宜路特林果基地800亩;新府河河滩优势菜牛2000头;护道路沿线各类精养鱼池1200亩。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以护镇民营经济小区为中心,借助汉宜道路区位优势吸引项目。按照“发挥区域优势,突出道桥特色,拉长产业链条,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综合效益”的思路,围绕以大地纸业为龙头发展纸业产业,以淀粉设备为龙头发展五金产业,以中瑞华特为龙头发展化工产业,以蒙福服饰为龙头发展轻纺产业。新引进投资1500万元建设龙海科技有限公司;新引进投资2000万元建设江山科技有限公司;新引进投资1500万元建设云梦康皇厨具有限公司;新引进投资3000万元创建蒙福服饰公司和中瑞华特公司;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创建鑫磊服饰有限公司。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狠抓实事的督办落实。积极争取国家乡村公路建设资金500余万元,实现了护道路的整体翻新;多方争取上级部门资金40余万元,实施了福利院建设;广泛集纳民间资金50余万元,翻新了原长堤路;多方筹资50余万元,实施了主要街道的亮化、美化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资金200余万元,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筹资80余万元,建成中学教师宿舍楼;筹资100余万元建成卫生院门诊、住宿大楼;同时,全面完成了18村村级道路建设。

2007年底,全镇实现乡镇工业总产值55241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22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2196万元,实现农业增值77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0元。


镇委书记、镇长  张  颖

人  大  主  席  陈  力





【清明河乡】清明河乡辖16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144个村民小组6900户,30979人。国土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20亩,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458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

2007年清明河乡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乡党委确定的“保稳定,促发展,创和谐”的总体要求,团结和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善谋实干,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9000万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500万元,同比增长62%。招商引进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引进资金6510万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税收结构进一步合理,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增加672元,同比增长16%。我乡各项工作也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许多新的荣誉。


乡党委书记、乡长  李少华

人  大   主   席  万炼涛





【曾店镇】曾店镇地处云梦东北部,距云梦县城关10公里,云魏路、“汉十”高速公路交叉穿境而过,东邻孝昌县,其它三面同倒店、义堂、吴铺三乡镇接壤,国土面积62平方公里,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一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湾,41430人,耕地面积36240亩,主产粮食,是革命老区。

2007年曾店镇的工作核心是“引进拳头工业,发挥区位优势,提升镇域品位,打造明星乡镇”。

曾店镇委根据双合村地多村稀、岗荒连片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的交通优势,集中调整了200亩岗地荒田,筑巢引凤,引进了泰安达花炮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巨资,修建现代化花编炮厂,可为曾店镇每年提供税收近百万元。利用原梦泽古酒厂闲置厂房,借鸡下蛋,引进了博实钼业稀有金属加工厂,年产值2000万元人民币,创利润150万元,创税收30万元。水果种植10亩以上的大户有20家,各种鲜果种植面积计500亩。各种养殖大户100户,遍布全镇各村,形成了村村有特色、湾湾有亮点的特色农业。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进展迅猛。修建了镇院前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民营住宅楼;街南民营小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幼儿园;新建两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居民楼。开发原农机厂闲置厂地,建居民住房2排5000平方米。南北通向的主街两边填补了建筑缺口,添高了矮房楼屋,规范了街道住房建筑住房。各村各湾彻底消除了土坯房,湾湾住房出现了新楼林立、排列整齐、布局合理的农村新貌。曾店镇新农村建设有下张村、冯巷村率先起步。

农业稳中有升、工业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已步入良好的运行轨道,区位优势已有明显的效果,打造北部明星乡镇初见端倪。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28亿元,农业总产值17268万元,工业总产值5351万元,财政税收495.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0元,比上年增加500元。打工经济已成规模。外出打工经商人数年创收1亿元。


镇委书记、镇长  万献忠

人  大  主  席  曾华锋





【倒店乡】2007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1398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90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40%、23%,实现财政收入2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

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投资60万元,修建了庙王水库;大搞塘堰的疏扩挖,新增蓄水能力200万方,农业招商效果明显,久顺、联大、豫达盛等养殖项目落户倒店,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节水高效模式,岗地蔬菜种植模式得到推广,清洁家园活动深入开展。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引进过亿元的项目1个,过千万元的项目5个,省委副书记杨松及市县多位领导莅临倒店视察工作,新上了久顺工业园、久顺示范养殖厂、久顺饲料加工厂、天竺香业机械、联大养殖、豫达盛等一批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签约项目有荣生机电、华能环保建材、红旗油厂,全乡初步形成食品加工、纺织配件、机电制造、建筑材料四大产业。

新农村建设试点效果明显。界牌、高铺、倒店、大冯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农村沼气入户逐步推广,全乡共修沼气池300多口。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入户率达80%。

集镇建设日新月异,新建了长120米的商贸街,迁移了农贸市场,开发了商品房160间,新增集镇人口3000人。

乡村两级财务运转良好,健全了财务制度实现了村帐站管,加强了对资金的监管,完善了以钱养事新机制,全年消化债务300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治工作进一步加强,跻身全县前列,被孝感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二级基层派出所。


乡党委书记、乡长  詹建军

乡   人 大 主 席  曾和平





【胡金店镇】2007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65亿元,占年计划的353%,比上年增长335%。固定资产总投资9678万元,占年计划281%,比上年增长231%。财政收入391万元,占年计划的109.2%,同比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5062元,比年计划增加762元,比上年增加1145元,增幅26.6%。引进项目7个,引进资金7800万元。

镇域经济发展加速,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一年来共筹资3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金义大桥新建项目、明德小学建设项目、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客运站建设项目、集镇道路改造项目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逐步改善了全镇经济的社会发展环境。“回归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胡金店籍老板王享明投资2000万元兴办起云梦县金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引进胡金店籍老板张凡投资1800万元兴办起云梦县康顺油业有限公司,引进安徽籍老板许明昭投资1000万元,兴办起云梦金昭工艺品公司;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三农”经济较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金清路沿线3000亩青豆基地、宋店2000亩大蒜基地和投资100万元的王店、李庵1000亩生态林业基地。养殖业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恒达、金旭、金洋等三大商品猪养殖场规模扩大,年出栏达3万余头。全镇16个村新增千头商品猪养殖场3个,百头商品猪个体户21户,全镇年出栏商品猪4.5万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实施“劳动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成立农民工工会,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全镇2007年外出就业达1.35万人,人均带回境外收入达2万元以上,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清洁家园”工程进展顺利。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铺开”的思路,通过试点,三赵、龚砦、联合3个试点村在生产生活、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市、县两级领导的肯定及新闻媒体的宣传。

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加大。一年来,投入260万元,新建了明德小学、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食堂等;投入110万元,新建了卫生院住院大楼、改造了门诊楼、新建卫生室3个。另外还投资40万元新建了国土资源所办公大楼。社会稳定,治安有序,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在综合考评中排名全县首位。扎实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计划生育工作在今年市、县考评中取得了较大进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点落实好了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的“福星工程”、农村特困人口救助工程和中小学生贫困生资助工程等,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镇委书记、镇长  田绪海

人  大  主  席  游喜安

(倪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