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的建立

1938年2月,许金彪以平型关战役伤员的名义,返回孝感的中和乡。不久,徐州、信阳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面对这种局面,许金彪不顾负伤的腿痛,整天走东家、串西家,向人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讲“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中和乡人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一经发动,便积极拥护,要求许金彪带领大家抗击日本侵略军。

1938年5月,许金彪将中和乡的30多名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不脱产的“抗日防护团”。宗旨是: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8月,许金彪将“抗日防护团”改名“抗日自卫队”。10月底,孝感沦陷。许金彪带领“抗日自卫队”,收集国民党军队溃逃时丢弃的武器,又动员一批爱国青年,扩充部队,改番号为“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就这样,在日伪的夹缝中,许金彪等竖起一面抗日的旗帜。

“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成立后,面对敌伪的层层包围,许金彪等又提出在斗争中求生存的口号,决定将部队分成两路:一路西跨平汉线,向安陆、云梦两县的敌后广大农村开展游击活动;一路挥戈北上礼山、应山(现广水市)山区发展。大队经过半年多的南北征战,东西游击,战果显著。烂泥冲首战汉奸地主武装胡翼武部,缴枪百余支;太平镇怒袭地头蛇王旬兰、杨焕然部,缴枪百余支;同兴店激战两昼夜,毙伪警卫师长曾大钧,获全胜;陆家山伏击日军,炸毁其列车,打得敌人狼嚎鬼叫;花园镇夜袭敌巢,夺战马两匹、长枪数支;南新街保卫战痛打敌伪刘亚卿,击退伪顽对中和乡根据地的侵犯。一时间,“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名扬四方,威震湖北。

“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接二连三的胜利,虽然震惊了四邻的日、伪、顽,扩大了影响,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情绪。但是,游击队处境也十分险恶。为了克服困难,许金彪与大家商定,利用国共合作的合法名义,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利用敌人营垒中的各种矛盾,突破一点,各个击破,壮大自己,站稳脚跟。

首先,选定国民党地方游击司令曹省三为突破口。曹是后起的一支国民党地方武装,有600多人枪,势单力薄。许金彪利用其时常担心被杨希超、胡翼武吞并的心理,同他进行多次接触,终于达成“互不侵犯,联合抗日”的协议。之后,许金彪等人又利用曹省三这种统战关系,实施“联曹击钱(大均)”、“联曹打胡(翼武)”的联合军事行动。这些行动,有效地削弱了敌人力量,壮大了自己。

为了联合抗战,许金彪部主动接受驻大悟山的国民党第五战区第十九纵队司令蒋少瑗部的改编,但条件是受编不受调,继续保持其独立性,继续坚持立足中和乡根据地。这种独立自主的斗争策略,使许金彪的抗日游击队处于有利地位,最终打破了日伪顽的包围,在敌人的夹缝中站稳了脚跟。

1939年3月,李先念在南下途中与许金彪部会合。李先念站在南新街的土墙上眺望中和乡全境,颇有感慨地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能独立自主地搞出这样一块小根据地,的确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