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塘百坝”工程

1941年,鄂豫边区发生60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受灾人口达200多万。尤其是安应、京北、应山、安北、礼山、孝北等地,一连80多天无雨,田地龟裂,禾苗枯死,几乎颗粒无收,出现十室九空的萧疏景象。安陆刘兴店附近的刘家大塆有45户人家,泥门逃荒者达13户。这时,日伪军趁遭灾之机,加紧掠夺农副产品,大量向根据地抛掷法币,造成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食盐价格上涨到战前的200倍,致使根据地更加困难。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中共鄂豫边区党委于1942年1月作出《关于经济建设的决定》,要求把“经济建设工作动员到广大群众中去,号召群众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事业,提高群众生产热忱,组织群众到生产战线上去,克服群众生产低落现象”。《决定》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的中心,真正造成一个兴修水利的群众运动。同时开垦荒地,广积农家肥,提倡精耕细作,帮助农民解决种子问题。二是发展手工业生产,自制日常生活用品,摆脱对洋货的依赖。三是成立贸易机构,实行贸易统制。组织土产品出口,以物换物,保障供给。

安北县在此前后,开展了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生产自救运动。1941年8月,安北工委在艾家楼子召开区乡干部积极分子会议,研究解决群众生活和兴修水利发展生产问题。会议明确提出:“有田者出米,无田者出力,以工代赈,共渡灾荒”的口号,并具体规定,修水利以村为主,谁修谁受益,粮食自筹,当日兑现,出工时报酬按劳力强弱分成三等。每天挑百斤以上者3升米,挑百斤以下者为2升米,未成年的孩子为1升米。遇有特殊情况,经群众评议,酌情增减。会议精神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多数开明士绅的热情拥护,逃荒在外的群众纷纷返回家园。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安北人民在发源于吉阳山的一条河流上,筑起三座拦水坝,蓄水量可浇灌6000多亩土地。

1942年8月,中共安北工委发展为安应县委。县委因势利导,将水利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决定在全县修建1000口塘,100座坝,并为此抽调干部组成“安应县兴修水利指挥部”,县委副书记汪立波为指挥长。经过宣传发动,全县军民齐上阵,同时破土动工的水利工程达300余处。地方武装和民兵实行劳武结合,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多次打退敌伪和顽匪的袭扰。为保卫水利工地,被称为“豹子连长”的冯德峰英勇牺牲。

安应县的“千塘百坝”工程,得到边区和五师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怀。李先念亲临水利工地视察并参加劳动。他说:“修塘筑坝这办法好,既修了水利,又渡了荒年,是合乎人民要求的,今后要推广”。后来,中共鄂豫边区党委从边区银行拨出300万元边币给安应县作为水利经费。

安应军民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斗,共修坝106座,挖搪1063口,胜利完成“千塘石坝”计划。1944年春召开庆祝大会时,县委书记胡山代表党政军群组织致词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