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孝感地委和孝感专署依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三大改造”。

孝感专区早在1952年就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出现了一批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当年冬天,孝感县官木生和汉川县王发成两个常年互助组转成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1953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首次来湖北视察工作,在武汉听取了孝感地委书记王良和武昌县委书记赵学义关于农村工作的汇报,肯定了孝感专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做法,并称赞他们是“明白书记”。1953年冬天,在总路线的推动下,全区的临时互助组发展到2655个,常年互助组发展到1557个,还新建3个初级社。1954年元旦前后,地委召开专门会议,培训大批办社骨干,依靠基层党支部和贫农、下中农,本着“质量第一,稳中求快”的方针,一个冬春办起133个初级社。这些试办社大多是当年建社,当年增产,成了各地的办社样板。其中,应城县盛滩乡星火农业社当年战胜水、旱、虫等多种严重灾害,赢得了丰收。应城县委书记梁俊义为其写的总结材料被毛泽东主席选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1955年9月,地委发出《关于全面规划和加强领导,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指示,并召开县委书记、农工部长会议,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全面部署农村工作,迎接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当年冬天,全区出现农业社“初级化”的高潮。初级社发展到29674个,少数条件较好的老社开始扩大规模,升级为“取消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分配”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社,简称“高级社”。1956年冬天,地委要求各地“书记动手,全党办社”,全区迅速出现农业社“高级化”的高潮。到8月份,全区参加高级社的户数占农户总数的75.78%,到12月增加到97%。

为了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经济,孝感采取类似改造个体农业的方法,逐步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上社会主义合作化的道路。这个过程经历了初步组织、稳步推进、加速完成3个阶段。到1956年底,全区组织手工业社(组)925个,社(组)员26192人,占从业人员的95%;组织民船合作社110个,入社民船5646只,占全区主业船只总数的96.38%。

孝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全国一样,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形式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三个环节具体实施。至1956年3月底,全区108个小型工厂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到年底,全专区被改造私营商业28540户,占私营商业29123户的97.99%。

至此,孝感专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