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自然灾害”与救灾度荒

孝感专区从1959年开始,连续三年遭受严重旱灾,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产量大降。就粮食而言,1959年和1960年全区16县的总产量分别为27.4亿斤、30.3亿斤,比1958年的38.5亿斤和1957年的40亿斤大幅下降。由于全国受灾,上交国家的公粮和征购任务难以得到较多的减免,全区570万人的吃粮情况十分紧张。1961年又遇上几十年未遇的大旱灾,旱的时间长,受灾面积大。全区有近1/3的水田没有插上秧,勉强插上秧的470万亩水稻田,干枯无收的多达140万亩。中共孝感地委于7月23日召开常委会,研究生产救灾和节约渡荒问题。会议估计当年的粮食总产量只有20—24亿斤(年终统计为23.5亿斤),是解放以后的最低水平,并且无法得到外援。因此,受灾很重的江北各县人平每天只能吃到半斤原粮,有的地方甚至连半斤原粮也吃不到。在此严重情况下,地委提出将“保人、保畜、保种子,争取不饿死一个人”作为全区各级党政组织的中心任务,决定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各项政策,发展集体生产。尽量多收粮食,搞好粮食的征购和供应工作;压缩城镇人口,计划用粮;大种瓜菜,以瓜菜代粮;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生产,上山下湖采集代食品,全力搞好生产自救,节约度荒。

地委和专署的救灾渡荒工作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灾区人民的生活与情绪。9月5日,地委下发《关于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的十二项规定》,提出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10月5日,地委发出《关于生活安排问题给生产队和队委会的一封信》,宣布保证受灾区每人每月能吃到15斤原粮,不足15斤的由国家供应到15斤。地委和专署先后组织3000多名干部、2000多名医务人员、439个工作组分赴灾区慰问群众,了解灾情,宣传地委和专署的救灾精神,防病治病,帮助群众稳定生活和思想情绪。在此基础上,地委和专署又适时开展第二步工作,即发展生产,搞活经济。10月13日,地委发出《关于秋播生产问题给队委会的一封信》,希望生产队把活路安排好,把劳动定额、小包工和评工记分搞好,把全体社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争取1962年有个好收成,使群众的生活过好一点。10月21日,地委发出《关于见缝插针、多种多收给全区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一封信》。信中表明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原则下,所有社员见缝插针和自留地收的粮棉油和其他农产品,政府一律不计征购、不顶口粮、不算产量,完全归社员自己支配。号召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搞好个人的小自由和见缝插针,力争多收一点,改善自己的生活。

地委的几封公开信发出之后,收到很好的效果。全区农村干部群众积极进行冬播和见缝插针,力争为来年的增产增收创造条件。11月中下旬,湖北省副省长陈一新和中共中央中南局农办工作组先后来孝感农村调查情况, 对孝感专区的生产救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962年,孝感专区的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粮棉油的总产量分别回升到35.2亿斤、23.4万担、67.4万担。人民群众的生活明显好转。

中央农村调查组于1962年9—10月在孝感县花园和龙店进行详细调查,先后写了6篇调查报告,既肯定了两区的调整工作,也肯定了经济好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