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

【概况】孝南区辖8432个办事处及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行政村414个,社区63个,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2010年,全区年末总人口8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2万人,增长0.7%,其中:男性人口43.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6%;年内出生人口8609人,人口出生率10.19‰,死亡人口3839人,人口死亡率4.54‰;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5.65‰,比上年下降1.72个千分点。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1亿元,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9.86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45.67亿元,增长22.1%。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0.531.448.1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328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种植业产值178928万元,降低1.6%;林业产值1704万元,增长2.9%;牧业产值82507万元,增长19.8%;渔业产值94089万元,增长8.4%。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14.99万亩,比去年增长3.9%,香稻发展到15万亩,同比增加5万亩。全区粮食总产量238520吨,比上年增长2.1%。朱湖农场、朱湖糯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分别获得“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称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总数达到72家,其中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全省最大。兴建了4个全国高产示范样板,创办了2个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和1个高科技蔬菜示范园,完成了4个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总数达到23家。生猪出栏27.08万头,比上年增长6.2%;大牲畜出栏13626头,比上年增长37.7%;家禽出笼703.51万只,比上年增长19.1%;生猪存栏17.27万头,比上年增长3.4%;各类肉产量30562吨,比上年增长3.9%;鲜蛋产量16833吨,比上年增长39.9%。水产品产量达56398吨,比上年增长9.9%,淡水养殖面积16.91万亩,比上年降低1.3%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78341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6283万元,增长31.2%。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8697万元,增长15.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77373万元,增长4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实现增加值50509万元,增长12.2%;其他经济类型实现增加值9571万元,增长82.3%2010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38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3亿元,增长59.5%;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00.6%;实现利润总额3.6亿元,增长14.6%。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共完成产值49.2亿元,同比增长60.9%,其中纸品产业完成产值20.6亿元,同比增长45.2%

全区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9183万元,增长48.4%。其中:城镇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4271万元,增长47.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616万元,增长20%。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48003万元,增长43.7%;房地产开发投资66268万元,增长93.7%。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产业完成投资11018万元,增长120.9%;二产业完成投资271987万元,增长50.2%,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251841万元,增长57.1%;三产业完成投资431266万元,增长44.2%。全年投资项目393个,其中过千万项目253个,比去年增加42个,过千万项目完成投资652305万元,增长47.6%。实现建筑业产值357361万元,增长57.7%。全区建筑业企业1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家、二级资质企业7家、三级资质企业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0.85%,商品房销售面积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0.5%

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增长,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财政总收入突破7亿元,达到76069万元,比上年增长3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达到42172万元,比上年增长3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收入26231万元,比上年增长38.2%。全年实现财政支出108686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教育支出24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医疗卫生支出59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林水事务支出10556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全区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含市直)424882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5.5%。其中:存款余额275712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4.2%;贷款余额149172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8.1%。外贸出口创汇3787.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利用外资3086.3万美元,同比增长12.4%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688万元,比上年增长21.5%。按销售地域分:城镇零售额447118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零售额4557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0996万元,比上年增长52%;零售业零售额389786万元,比上年增长21%;住宿业营业额7995万元,比上年下降0.4%;餐饮业营业额73911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家电下乡共销售各类家电产品45655台套,比上年增长31.2%,兑付补贴资金1736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销售5913台,兑付补贴资金896万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844台,兑付补贴资金2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78元,比上年增加1316元,增长9.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508元,比上年增加559元,增长5.6%;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87元,比上年增加977元,增长1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66元,比上年增加281元,增长8.1%

坚持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统筹城乡发展。在城镇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0多个,实施了北大鸿城、锦绣后湖等14个“城中村”和老城区改造项目,市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开发了西河新景园、肖港阳光鑫城、陡岗万佳新城等一批新型小区,小城镇建成区3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23万人;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52%。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祝站、三汊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狠抓了蔡陡线“幸福港湾”和4个示范村试点建设,建成了一批规模大、功能全的中心村;投资1200万元,兴建了83个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大力实施“清洁乡村工程”,改善农村环境,建成“万树村”112个;有8个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生态村,5个村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投资近7亿元,加强农村水利、电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全年新增沼气池2000口、通有线电视自然湾650个、通电话自然湾112个。

大力实施“质量兴区”战略,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争创湖北名牌4个,累计争取项目资金350多万元。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孝南成为全省科普示范区。

全区拥有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42697人,比上年增加310人;普通小学84所,比上年减少4所,在校学生39189人,比上年增加953人;各类专任教师总数5445人,比上年增加4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8.1%,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建成标准化学校35所,全区标准化学校建设综合达标率达到75%;孝南区标准化学校建设经验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区实验中学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孝感一中被授予省级示范高中。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任务。全年投入项目资金198万元,为城区24个社区配送图书1万册,改扩建了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41处农村健身场所和141家农家书屋。经文化部评定,全区92个图书馆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图书馆标准,区图书馆被评为二级图书馆。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被评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孝感雕花剪纸成功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南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叶家庙新石器时代遗址得到保护。全区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60处,新发现各类文化遗产168处,复查文物点92处,调查启动率100%,普查完成率100%。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全年演出传统楚剧218场,观众30余万人次;组织50余幅书法作品参加全省第十四届中小学生美术书法作品比赛;组织8幅作品参加全省第十四届“群星杯”美术、摄影比赛。送公益电影下乡放映达5364场,观众180余万人次。体育事业不断进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中获得442铜的成绩。省运会期间组织300人的方阵参加火炬传递活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共安装篮球架31副、乒乓球台62副、健身器材131件。

2010年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546521人,参合率达到98%,补偿比例50%。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2246人次,拨付医疗救助金631.24万元。实施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住院医疗救助110人次,拨付资金19.66万元,抢救性治疗06岁残疾儿童17人,启动农村014岁先天性心脏病救助治疗,开展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结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3.4/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3.48‰,新生儿死亡率2.4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41‰以内,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零。实施了府、沦河流域河滩禁牧,加强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甲型H1N1流感、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城乡居民标准化健康档案24.6万份,对孕前和孕早期农村妇女发放叶酸片7800份。接种乙肝疫苗31252针次,查漏补种儿童23343人;免费救治晚血病患者128人。投资5353万元,启动了市一医院迁建工程,改扩(迁)建乡镇卫生院8个,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个,三汊卫生院、广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省级示范卫生院(中心)称号。

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全省率先实行出生婴儿实名登记网上直报,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PADIS)应用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生育文明“星光计划”成为全省计生品牌,实施计生服务零收费,落实了3.1万名城乡居民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工作。孝南被评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市、区)。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16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09人,其中“4050”再就业1536人,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11688人,其中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350人。区实训基地被命名为“全省十大实训基地”之一。社会保险人数达到286715人次,五项社会保险扩面16715人,征收五项社会保险费24394万元。统筹落实了村级在职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干部生活补贴,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低保对象增加到2313852279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12亿元,被评为全省低保规范化管理AA级单位。建成廉租住房580套,落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273户,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645万元。扶助因灾倒房户重建101户,改造危房203户。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在市区一体联合抓好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减排的基础上落实清洁生产审核项目3个,结构性减排项目4个。全年COD已实现减排433.16吨,SO减排27.2吨,全面完成孝感市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解决发展瓶颈制约的办法还不够多,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干部作风、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

【孝南区开展首届突出贡献人才评选活动】20107月,孝南区委印发《关于开展首届孝南区“突出贡献人才奖”评选活动的通知》(孝南人才〔20101号),规定在全区纳税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中为孝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选拨突出贡献人才。区委人才办对各单位推荐的候选人按照表彰名额与候选人数15的比例确定初步候选人15名,在孝南网公示后,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议打分,报区委常委会决定,最终由高到低确定了育种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才汤俭民、以雕花剪纸宣传孝文化的实用人才池福新、荣获第九届全国创业之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湖北立信公司董事长李所涛三人为孝南区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区委给每人奖励2万元及颁发荣誉证书。

【孝感雕花剪纸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展览】2010718日,上海世博会湖北活动周“中国元素”开幕,湖北活动周汇聚荆楚精华,尽现湖北魅力,展示楚风民俗,传承民艺经典,孝感雕花剪纸入选其中;湖北省剪纸艺术大师池福新先生现场进行了雕刻表演,原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同志,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同志等领导到现场观摩了孝感雕花剪纸展区,高度赞扬了孝感雕花剪纸的秀美和精致,赞叹孝感剪纸艺术的神奇。

这次中国元素展示活动中,孝感雕花剪纸展示了二十五幅精美剪纸作品和三套实物剪纸画册,其中包括池福新剪纸作品“百凤图”,徐惠斌的剪纸作品“春晖”,管丽芳的剪纸作品“熊猫戏竹”等。大型实物剪纸画册《孝感雕花剪纸精品集》、《孝文化专辑》和《孝感八景》。这些作品和产品在展览会期间,备受全世界各国人们的青睐和欢迎,共销售画册和作品800余件,为剪纸走向世界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930日,孝感雕花剪纸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委员会审批,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黄玉丰获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长荣誉称号】黄玉丰,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2001年任孝南区三汊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以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坚持党的创新和科学发展理论,在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孝南区三汊镇卫生院全体党员和职工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促进孝南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孝南区三汊镇卫生院建设成“湖北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深刻知道自己肩上的重担,黄玉丰同志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数十年如一日,不向困难低头,他受命之时医院正面临生存困难,但他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全院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抓改革、抓管理、抓环境,使卫生院彻底改变面貌,焕发生机。2010年该院医疗业务收入790万元,来院就诊病人由10年前的6000人次增加到6万人次,一跃成为全区基层卫生院的一面旗帜,连续7年被评为全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院党支部先后多次被区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卫生部长陈竺等领导到三汊卫生院视察基层卫生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肯定。20109月,他被授予“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长”荣誉称号。

【李所涛荣获第九届“全国创业之星”称号】李所涛,西河镇朱岗村人,湖北立信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为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他将公司总部从武汉迁回家乡,全身心投入西河镇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开始,先后投资1.8亿多元建设的西河新景园迁村并点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被孝感市委、孝南区委确定为西河新景园模式。2010年,再投资8000万元,注册成立新景园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建设360亩具有园林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景园湖生态园,同时成立股份合作公司建设西河通达立信工业园。通过“三大园区”的建设,将西河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商务休闲观光园、强镇富民创业园。他先后荣获孝感市第四届“外出创业十大新闻人物”称号、“孝南区突出贡献人才奖”。湖北立信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荣获“湖北省回归创业优秀企业”称号。20106月,他荣获第九届“全国创业之星”称号。

【孝南区5个农产品在第七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获奖】20101031日,孝南区5个农产品在第七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获奖。其中“孝丰牌”香米、“福良山碧剑茶”被评为全国知名品牌,“一品”佬米酒被评为畅销农产品,“古驿”龙剑、“派味佳”佬米酒荣获本届农博会金奖。

孝南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名单(截止201012月)

区委书记仇平贵

副书记杨军安龚少波朱少平

常委仇平贵 杨军安 龚少波

      朱少平 袁华江 万建明

      王望娇(女) 喻贵宝

      黄凤高 肖亮 方向伟

      刘强 陈伟

人大常委会主任仇平贵

副主任刘功义 易火成 李护平

         刘厚根 胡方才 金小平

区长杨军安

副区长袁华江 王望娇(女)

         肖亮 黄祥文

         计丽琼(女) 李十周

         程秀兰(女)高宏发

区长助理陈顺新

政协主席丁孝国

副主席程金堂 乐性初

         陈昌顺 徐银松

【朋兴乡】朋兴乡地处孝感城区北大门,与城区车站街道、书院街道、孝南经济开发区、市开发区毗邻,107国道、孝大路、城肖线纵贯全境,民主路、六合路、“三河连通”(即:孝感城区澴河、老澴河、槐荫河三河连通)横穿而过,形成“三纵三横”的格局,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全乡现有国土面积47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64万人,劳动力2.5万个,耕地面积2.99万亩,人口出生率3‰。

2010年,财政收入13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农业总产值1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6所,共有学生3000余人,教师260余人,新建朋兴中心小学1所,建筑面积38亩,整合村小学14所。

种植优质稻和无公害蔬菜以及养鸡、养猪、养牛是朋兴的主要产业,打工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乡优质稻种植面积2.6万亩,优质油菜面积达到8000亩,无公害精细蔬菜面积达到5000亩,特别是箍湖垸的“红灯笼”萝卜,熟能炖、炒、煮,生能当水果吃。全乡养鸡200000只,年出栏牲猪1万头,存栏5500余头。有大型养殖场4家,养殖大牲畜2800头,其中引进武汉安林乳品物流公司饲养奶牛1000头,日产奶6.5吨;养鸭16万只,其中和武汉六合集团公司合作,建鸭舍六幢2万余平方米,年循环养鸭15万只。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全乡共培训农民工500余人次,协助或直接转劳动力2000余人,促进了农民增收。

招商引进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搞招商引进和实施“回归工程”,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2010年全乡引进企业13家,7家已投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80万元,年创税600余万元,已到位资金2.4亿元,过亿元的项目3个。朋兴工业园第一批引进的华强铁路配件维修厂、三洋塑料、益兴玻璃三家企业已全部投产,年上缴税收300余万元。占地150亩的新宏基工业园现已建标准厂房五栋、2万平方米,完成综合办公楼1.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000万元,朋兴工业园二期已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1.5亿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累计投资30万元,大力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改善环境卫生,刷新朋兴店牌楼,新建“将军故里,孝感古都”门楼。重新修编乡级规划,基本完成了25个村的村庄规划,引进开发的华隆小区、田园居、巴黎印象等项目开盘20栋,新增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美化了居住环境。乡、村两级筹资和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完成了通村湾公路20余公里。新建农家书屋5家,添置体育健身器材10台套,以腰鼓队、电影放演队,篮球队为主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农村气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对农村的矛盾排查,高度重视维稳工作,2010年实现了无进京上访,无非正常赴省上访,无群体赴市上访,无恶性赴区上访事件发生,信访回复率和结案率均达100%

党委书记、镇长戴少平

常务副镇长吴华国

【新铺镇】新铺镇地处孝感城区东北,紧邻孝感开发区和孝南开发区北区,北与朋兴乡接壤,东与西河、三汊镇毗邻,国土面积4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3.9万人。

2010年,新铺镇按照“打造城郊强镇,构建和谐新铺”总体目标,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招商引进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基础,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年完成工商税收201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63亿元,引进工业企业9家,引资额达2.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657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镇政府投资27万元,清理整治107国道永安段两侧环境,清除垃圾30吨,安装彩色栅栏250余米,拆除乱搭乱建12处,配套资金15万元在黄孝路新铺镇集段安装路灯15盏,投资402万元,修建通村公路20.9公里,投资20万元,改造当家塘堰9口,新增蓄水能力达25万方。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完成汉十高速景观绿化,逐步建设3个“万树村”。加大畜禽生产疾病防治服务力度,共防疫耕牛1628头次,生猪16357头次,家禽39万只次,防疫密度达100%。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万亩香稻基地,香稻产业步入加速发展的轨道。实施“阳光工程”,促进农民工就业,全年有407名农民工在招聘现场实现就业。

招商引进成效显著。抓住孝感城区东扩北进的机遇,把握城区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企业外迁转移的机会,明确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进”和“项目建设”两个活动,发展建筑建材、金属电子、食品加工三大产业,坚持环评第一、规模以上企业优先、集约节约用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四条原则,不断加大招商引进工作力度。全年共引进工业企业9家,其中引进投资过4000万元的企业有凌云建材、嘉华食品、湖北鸿智、湖北晶晶等4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整治婴儿性别比为重点,继续实行驻村干部负责孕妇包保责任制,大力宣传《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计生率达到96.6%,婴儿性别比为115。积极配合市区开展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加大城区出入口环境整治力度,有效地改善了107国道和黄孝路沿线“脏、乱、差”环境。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完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了2所标准化中小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扎实开展。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了13个涉农部门24个办事项目,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共为群众办理事项6000余起。坚持和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9317人次,共办理案件31件,结案率达到100%。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年共调解各类纠纷69起,其中处理非正常死亡23起,没有出现一起越级上访情况。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党委书记、镇长余海泉

常务副镇长周开岑

【西河镇】西河镇位于孝感城区东部,距城区8公里,国土面积5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13亩,辖26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湾,总户数7345户,总人口3.06万人。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财政收入9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68元。

传统农业稳定增长。粮食产量17992吨,增长2%,棉花201吨,增长24%,油料1412吨,持平。特色农业形成规模,西河镇是楚天黄栀子第一镇,1.35万亩黄栀子产销两旺,销售价格大幅提升,农民增收千万元以上;福良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列入国家级大别山无性系优质茶苗繁育基地,本年度新扩优质苗圃500亩,茶园面积达2000亩。创建畜牧大镇后劲更足,以百龙、超峰万头养猪场为龙头的养殖业年出栏肥猪达50000头以上,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白条肉基地”。

工业引进实现突破。举全镇之力规划建设的西河通达立信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投资1000万元,产业园按照项目投资市场化、招商主体多元化、园区管理社区化的总体规划,已入驻企业达5家。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景园、佳景苑、西河明珠三个项目的建成,集镇新增人口2000多人,镇区个体工商户由26家发展到200多家。按3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建设的西河景园湖生态园,投资8000万元、占地1000亩的人工湖已建成并蓄水16万方。24000平方米的景园湖大酒店对外营业。5300平方米的新景园会议中心、13000平方米的48套湖边别墅已封顶。园区道路、垂钓台、绿化、路灯、湖心喷泉均完工。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筹资400万扩挖当家塘20余口,新增蓄水30万方,投资300万的新西环线4.1公里水泥路通车,投资400万整体搬迁朱家垸26户,户平145平方米新村已顺利入住。

民生工程逐步推进。投资50万元对西河福利院进行改造升级,筹资100万元,完成道店小学标准化建设。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6家,新建农家书屋5家。投资350万元的7000人安全饮水扩覆工程正在实施中。举办的元宵节焰火晚会,参观人数达5万人,取得圆满成功,受到各界一致好评,是孝南区成功举办大型焰火晚会的首家乡镇。

党委书记、镇长魏清华

常务副镇长沈晓博

【杨店镇】杨店镇位于孝感城区东北部,东至黄孝河与武汉市黄陂区一衣带水,南与区内的三汊镇、祝站镇相邻,西与西河镇隔孙家河相望,北接孝昌县邹岗、丰山两镇。辖5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84个自然湾,镇域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582亩,7.5万人。境内交通便利,黄孝公路(310省道)横穿东西,王杨公路、三杨公路、高陈公路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杨店现代农业发展较快。早蜜桃传统产业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技术和项目支持,实现提档升级,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投产1.6万亩,2010年,实现产值3750万元。浐川茶场茶叶基地面积600亩,其精制的龙剑茶两次获得农博会金奖,荣膺孝感“六大名茶”殊荣。浐川畜禽养殖集团出售肉鸡20万只,鲜蛋2100万枚。落户杨店的湖北省种禽场,实行桃园生态农业养鸡模式,饲养的江汉土鸡色鲜、味美,所产的绿色土鸡蛋深受市场喜爱。

杨店是孝感著名的“建筑之乡”,建筑从业人员常年达到3万人,建筑市场遍及北京、天津、沈阳、新疆、西安、武汉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湖北洲天建筑集团公司、楚燕建筑劳务公司、楚杨建筑劳务公司、天石建筑公司、双德建筑公司等建筑企业。2010年,全镇建筑劳务收入突破5亿元,建筑企业上交所得税突破200万元。依托镇驻汉、驻疆劳务管理服务站的大力支持,产值大幅增长,成功跻身全市建筑企业综合实力10强。

按照建设市级商贸旅游镇、区级工贸并举镇的发展思路,以招商引进、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口子强镇。成功引进森淼旅游休闲度假村、李兰英娃娃英语培训基地、天姿生态农庄、聚友山庄、欧基鞋业、宝大铜业、家隆制衣厂、武汉魔力饵王等投资过千万的项目20多个,引资6亿多元。

2010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503万元,获全区财政收入奖。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55万元,同比增长57.3%,农业总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7016元,同比增长18.9%,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50人。

杨店福利院占地面积255亩,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集中供养老人120人,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全国民政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殊荣。全年发放低保金160.5万元,落实救助资金11.89万元,供养五保439人,供养资金62.42万元。收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金169.08万元,参合人数5.9万人,参合率96.1%。全年共投入资金900万元,用于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班班通”工程等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三块碑中学、凤集小学装备化建设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表彰。狠抓校园安全监督。开展“三五”建设,开展“平安校园”创建。

杨店是著名的龙灯之乡。每年的元宵庙会,规模空前。2010年,杨店龙灯成功申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突出民生改善,加大民生投入。多方筹资1270.5万元,建成可保障3万人安全饮水的杨店自来水厂。以全区开展“爱家乡、爱孝南”文明清扫活动为契机,在三月份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做好信访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全镇共接受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52件,176人次,处理市长信箱转办件18起,区信访局转办件20起,直转信6起,规定时间办结率达到100%,全镇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积极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开展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普查1.1万人次,普查率90%,随访3800多人次,随访服务率95%以上,人口与计生工作不断加强。

党委书记、镇长夏汉杰

常务副镇长彭浩

【肖港镇】肖港镇位于孝南区北部,东与孝昌县邹岗镇接壤,南与朋兴乡相连,西与陡岗镇隔河相望,北与孝昌县白沙镇、陡山乡毗邻,是湖北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孝感市人口最多的乡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27075户,总人口10.59万人,辖61个行政村、4个社区。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人。

2010年,完成GDP12.64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8亿元,同比增长79%;完成工商税收1582.47万元,同比增长34.03%,其中国税554.81万元,地税1027.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15元,同比增长20.8%

2010年,肖港镇被评为“市卫生先进镇”和“全市党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在孝南区综合考评中被评为“进位先进单位”;肖港初中被省教育厅评为“绿色生态文明校园”;肖港镇中心小学被评为“市级平安校园”;肖港镇卫生院接种门诊被评为“市级群众满意接种门诊”;肖港镇保二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村”;肖港镇唐庙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1736万元,同比增长72.3%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236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全年引进企业10家,其中过亿项目4个,合同引资19.1亿元。引资企业个数和规模均超历史,呈现出质量、规模、效益的科学配置和良性互动。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2010年,以小香葱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小香葱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实现产值4.2亿元。“肖港”牌小香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全市首家秸秆气化项目落户肖港。省级投资3200万元的2.2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开工,项目推进平稳有序;投资6500万元的南水北调工程5万亩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选址肖港,已完成项目踏勘设计工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较好完成春耕秋播、防虫治病、镇村绿化、春防秋防等工作。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组织专班、聘请专家完成了镇区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即镇北打造建材、家具、装饰装潢专业市场和商品物流中心;镇中打造大型商业集群;镇南打造行政中心、大型的商住中心。着力引进大型企业集中连片开发高规格、高档次商住社区,2010年阳光鑫城、白马鑫城、教育路步行街、南港商业中心等小区开发商住楼共计9万平方米,门面房200间,小区建设规格高、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商业规模大,在全区乡镇商居区建设中首屈一指。全区乡镇首家准三星级酒店——中凯大酒店即将开业迎宾。加强城镇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硬化镇区道路里程1.5公里,完成了铺油养护,孝大线完成培土工程;投资600万元完成了阳光大道主体和配套工程建设;水厂建设顺利推进,环卫设施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多渠道筹资900万元完善了肖港初中、镇幼儿园、杨林小学、路西小学标准化建设,启动肖港初中教师周转房建设,综合教育教学水平全市靠前。文化事业不断加强。完成了54家农家书屋的建设,送公益电影下乡1000余场。新增有线电视2500户,顺利完成“户户通”年度安装任务。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8231人,参保率达到96%;新增就业人数1200人,为4500名民政对象办理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落实了全镇育龄妇女“四术”费用全免政策。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得到加强,统计、档案、民族宗教、老龄老干、保密、地方志、群团组织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狠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动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十个全覆盖”工作、“学查防”工作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

党委书记、镇长肖江华

常务副镇长刘俊军

【陡岗镇】陡岗镇距孝感城区15公里,东隔澴河与朋兴乡、肖港镇相望,南与卧龙乡相连,西与云梦县伍洛镇、吴铺镇接壤,北与孝昌县白沙镇毗邻。全镇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19公里,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辖行政村24个,人口5.1万人,集镇人口1.3万人,面积1.5平方公里。

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309万元,同比增长2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50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50万元,同比增长54.17%;引进规模以上的工业项目1个;完成建筑产值60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完成农业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3.1%;劳务经济创历史新高,达到3.4亿元,同比净增5000万元;当年农民人平纯收入7024元,同比净增904元。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示范作用逐步显现。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手兴建“幸福港湾”。“幸福港湾”涵盖12个村、3.6万人、23平方公里的区域。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加大民间投入力度,以“试点推进、项目促进、大户援建”的模式,高位推进新农村建设。以袁湖、袁畈两个村为重点,着力抓好“一条路、两港水、三排树”的建设。围绕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宏篇布局,倾力建设“幸福港湾”。投资40余万元完成袁畈段“穿衣戴帽”工程,投资60余万元完成陡孝路沿线23座景观桥、排水沟建设及环境整治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成横港道路加宽和绿化工程,袁湖、袁畈两村分别被省政府、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回归工程步伐加快,工业发展取得突破。针对陡岗区位不优和发展不够的现状,按照“抓回归、促发展”的思路,积极动员陡岗在外老板回乡兴业,拉动经济发展。陡岗华隆产业园已完成2栋厂房和一栋办公楼建设;万佳新城已完成二期5.5万平米的商居楼盘建设,使小城镇规模扩大,品质升级;引进武汉市亚新新型墙材有限公司利用闲置资源,投资800万元建设灰沙砖生产线,年产值预计达到12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劳务经济保持强势,民间财富实力雄厚。劳务经济是陡岗镇的主导经济,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7万人,劳务收入突破3亿大关,仅此一项陡岗镇人均收入就达到6000元。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整体面貌明显改观。一是集镇规划坚持科学,立足长远,在规模建设上注重特色和品质。依托“万佳新城”项目,计划完成37万平米的商居楼,建设工程已被孝南区定为全区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样本点。二是全面深入开展文明卫生集镇创建活动,按照“亮化、美化、净化、绿化”的要求,集中力量对集镇乱搭乱建、乱停乱靠、乱堆乱放的现象进行综合整治,集镇“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转变。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增强集镇功能,投资600余万元修建陡岗第二水厂,解决了镇区及周边村15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00万元修建人行道、桥南景观路、老街路等5500米,修复下水道工程,投资100余万元重建陡岗一桥,极大地提升了集镇整体形象。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得到加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小学生辍学率为零,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录取孝高2人、一中38人,比上年大幅提高。投资300余万元兴建幼儿园,对中学教学设施、小学运动场进行升级改造。争取专项资金、吸引回流资金办教育,投资500万元高标准建设文锦小学,这种名人捐资办学、专项资金支持和地方配套投入的融资办学模式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民政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解决农村800余户、1500余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发放适龄老人生活补贴、各类救助补贴资金225万元;狠抓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以上,综合住院补偿平均达到68%。深入开展生育文明星光计划行动,加大对后进村的帮扶力度,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服务,2010年全镇计生率达到96%,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下降,全年共落实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保健费12万元;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为出发点,切实办好群众“最怨、最盼”的实事,全镇硬化通村通乡公路10公里,在12个村落实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兴建2个群众文化广场、3个“农家书屋”,新建和整修5个村级阵地,兴建陡岗卫生院,建成和完善镇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

党委书记、镇长张莉

常务副镇长饶满清

【卧龙乡】卧龙乡位于江汉平原的东北部位,属湖区,东邻毛陈,南抵府河,西与云梦接攘,北接孝感城区,距市中心1.5公里,316国道复线穿境而过,仅3公里与107国道相接,距天河机场33公里。国土面积6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37亩。乡政府设三办一所七个服务中心,辖31个行政村,2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3万户4.97万人。

2010年,全乡实现财政总收入1040万元,同比增长63.2%,首次跨入全区千万元乡镇行列。其中国税收入632.4万元,同比增长85.5%;地税收入407.6万元,同比增长37.5%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建设后续财源。全乡引进项目15个,超全年任务8个,协议引资3.08亿元,其中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个,实际到位资金1.26亿元。

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打造城郊示范农业。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885元,同比增长18.5%

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麻糖米酒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正团、宏龙、神龙麻糖米酒有限公司在龙头企业、规模企业、知名企业行列的带头作用,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生产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集镇发展,努力建设新兴财源。商贸流通业规模不断壮大,进一步完善复兴耕牛交易市场、三合集贸市场、龙腾超市等市场和商贸网点等市场体系。依托区位优势,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成长景花园、凯丰名苑、黄花小区等改造开发项目5个,合计面积5万平方米。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49%

不断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乡硬化改造通乡通村公路10公里,完成了6处泵站的维修改造。按照建设“幸福港湾”的规划目标,投入80万元开展了蔡陡线卧龙段综合整治,涉及农户186户,完成门前道路硬化12000平米、房屋乳胶漆刷白15000平米。

加大了民生改善力度。大力改善教育环境,稳步推进了两所规范化小学的建设工作。明德小学已建成开学,乾坤小学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积极开展扶困助学活动,全年资助贫困学子10人次,资助金额3万元。小学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中考过一中以上人数同比增加11人,增长44%

不断完善劳动保障和阳光工程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20人,培训1219人,转移就业912人。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标准足额落实“五保”供养经费,城镇“三无”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100%

狠抓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综合平均住院补偿率52%。统筹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生育文明“星光计划”活动,全乡计生率96.34%,出生率11.66‰,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下降。

党委书记、乡长张德儒

常务副乡长李浩然

【毛陈镇】毛陈镇地处孝南区南部郊区,南接武汉市东西湖区,北邻孝南经济开发区,107316国道纵贯全境,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区距武汉市中心40公里,离孝感城区中心9公里,距天河机场32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因有汉代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的传说和盛产“焦湖莲藕”,素有“董永故里”、“莲藕之乡”之称。现辖27个村、1个社区,人口4.32万人,国土面积88.9平方公里。2010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镇”。

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家,增加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34.7万元,同比增长93.09%;农业总产值3.66亿元,同比增长36.5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同比增长49.4%,是“十五末”的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943元,同比增长19.28%,是“十五末”的1.88倍,净增3258元;工商税收2733.5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602.7万元,地税完成113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4.24%34.26%61.22%,工商税收是“十五末”的6.73倍。连续二年进入全市综合目标考评“二十强”乡镇,排位从第十八名跃升至第六名。

招商引进了远大商砼、炫丽壁纸、一汽大众4S店、德力汽车销售维修等企业13家,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3个,实现了引资过亿元项目零的突破;投资过千万元项目5个,过500万元项目3个。实施了焦湖、启安和东海三个村的迁村并点项目建设。在府河沿线各村建设了无害化标准公厕129所,改造户厕2080所;投入近20万元,建造垃圾池142个,购买清运机动车3台,配备环卫用具35套,聘请保洁员、清运员32名,在八村一集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完成了洪海村、卫星村24公里通村公路和“陈三线”10公里道路的建设工作,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投入180万元,对南大街进行了改造;筹资375万元,完成了镇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筹资427.8万元的二期延伸工程已动工建设;投入20万元,对镇区部分下水道进行了清理疏淤,对主干道绿化带进行了补植树苗;采取政府控规、开发商投入的模式,启动了学校三角区的建设。依法停止11个开发建设项目,45家农户建房,整改25处工地,组织大型拆违7次,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6000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未批先建、少报多建及随意圈占土地的违法行为。认真落实了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政策,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04户,为25名女孩办理中考、高考加分手续,为527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对全镇258户城镇低保户、655户农村低保户、124户五保户实施了动态管理和应保尽保。为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大病救助32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件、法律援助事项54起,为10户农村特困户实施了倒房重建和危房改造。建成电子阅览室1家,农家书屋9家,群众体育活动场所2处,新增有线电视600户,6个村建起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免费送电影下乡300场。抓好居民健康建档工作,共建档495615892人。开展了河滩禁牧工作,共淘汰牛、羊等家畜1078头,淘汰率95.4%

镇党委书记、镇长蔡耀章

常务副镇长鲍克明

【三汊镇】三汊镇位于孝南区东南部,东距天河机场26公里,西距孝感市中心12公里,京珠高速和汉十高速在此互通。京广铁路、孝汉大道穿境而过。国土面积71.5平方公里,辖33个村、2个居委会和1个社区,人口4.2万。

2010年,完成国地税收入2160万元,规模企业总产值10818万元,农业总产值24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00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676元。

农村农业工作有新的突破。初步形成了香稻、水产、林果、王鸽养殖四大特色农业板块,组建了全省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湖北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全省最大的农机合作社——湖北春晖农机合作社以及湖北春晖香稻合作社和孝感市星生活农村沼气合作社四家合作组织。

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引进资金3.18亿元,工业园投入100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期土地已全部供给7个工业企业。物流园完成一期征地400亩、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基础设施投入加大。集镇建设完成建安量50000平米,镇区人口达到1.2万余人。投资110万元修建了镇联村二水厂,投入460余万元铺设镇区主干道人行道彩砖31000平米,新安装路灯9盏,完善下水道2公里。投资100万元建成8路公汽站、投资100万元建成车行涵洞,镇区南北协调发展的态势更加凸现。

农村政策落实到位。新农合参合率为96.2%,落实补偿资金400余万元,补偿率为40%。实现新增灵活就业和落户企业职工参保132人。为“四类学生”捐款6万元,为灾区捐款7.5万余元。投资100余万元,对三汊镇福利院进行了改扩建;投资430多万元维修和改造了涂店中学、埠镇小学、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新建镇初级中学学生食堂。

2010年,三汊镇卫生院黄玉丰获“全国优秀卫生院长”称号,三汊卫生院、三汊镇福利院分获省级“示范卫生院”、“示范福利院”。

镇党委书记、镇长李明

常务副镇长易昕能

【祝站镇】祝站镇位于孝南区东南,孝汉两地的结合部,东与武汉市黄陂区隔河相望,南与闵集乡交界,西与三汊镇接壤,北与杨店镇毗邻。国土面积5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623亩,人口4.3万人,辖3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围绕孝天工业园和铁路产业园,先后引进高速铁路轨枕、天佑型钢、鲜之源生态农业等项目14个,其中工业项目10个,房地产项目3个,现代化农业项目1个,项目投资均超千万,1家过亿,2家过5千万,园区企业提供税收超过1350万元;项目引进推动了园区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镇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

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依托东部界河沿线5000亩精细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了两个蔬菜标准园。一是建设大棚蔬菜标准园,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110个;二是引进鲜之源公司,建设湖北鲜之源生态农业蔬菜标准园。建成后年产蔬菜将达4.5万吨,产值1.35亿元。2010年,鲜之源公司被列入孝感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园的建设,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抓住“试点镇”建设重大机遇,围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社区集并、项目建设、整体推进”五大重点,高位推进镇村城镇化发展:一是实施旧村综合整治工程。打造了以“继光、堰河”为代表的旧村改造示范点。2010年,继光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堰河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二是实施新村建设迁村并点工程。运用市场机制,采取“迁村腾地、土地置换”的方式,兴建了群裕新村,一期38套农民新居已经建成;三是实施小区开发工程。引进四和锦德、三维置业两家公司分别开发两个居民集并点,已建成2万平米;四是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工程。完成了祝天路升级改造、镇区街道路灯安装、5万人自来水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是实施村级整体推进工程。对上争政策,对下筹资金,因村制宜,各尽其能,建设家园,村容湾貌变化大。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占“十一五”规划目标的277%,年均递增3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年均增长94.2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3.6亿元,年均增长24.6%;完成工商税收1561万元,年均增长37.6%;实现农业总产值2.11亿元,增幅24.2%,农民人均年收入6551元,增幅19.39%

党委书记、镇长王建章

常务副镇长熊德龙

【闵集乡】闵集乡位于孝南区东南部,地处武汉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圈核心层,东与武汉市天河隔白水湖相望,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隔府河相邻,西滨野猪湖,北接祝站镇。东距武汉天河机场5公里,南距东西湖柏泉6公里,西北距孝感城区32公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区、核心区,孝汉大道三期工程、汉孝城际高速铁路必经之地。全乡国土面积100平方公里,水面8万多亩,耕地2.78万亩,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年内出生人口286人,出生率10.5‰;死亡人口189人,死亡率7‰。

2010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32546万元,同比增长12.07%;工业增加值879万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16350万元,同比增长102.8%;农业生产总值26550万元,同比增长102.8%;财政收入400.8万元,同比增长118%,增幅全区第一,净增20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72元,同比增长18.8%

闵集资源丰富,农业特色鲜明,素有“湖乡”、“鱼米之乡”和全省“小龙虾第一乡”之称。通过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优质稻、水产、畜牧3个支柱产业,建成优质糯米、珍珠梅、黄栀子、湖藕、淡水鱼、螃蟹、小龙虾、商品牛8个生产基地,全年粮食年产16623吨,油料总产941吨,蔬菜总产11820吨,生猪出栏15210头,家禽出笼31.2万只,禽蛋总产630吨,水产品总产8470吨;成立了孝感天佳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孝感市福龙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闵集乡水产协会,主要从事小龙虾、螃蟹、“四大家鱼”等水产品的养殖和销售。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0万多亩,其中小龙虾精养面积2.4万亩。

闵集区位优势独特。临近武汉,交通便利,全乡28个村全面实现水泥路,正在建设中的孝汉大道、汉孝城际铁路穿境而过,无论建设工业项目,还是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商业物流项目,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一产业以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030亩,总产16632吨,产值3989.52万元;水产养殖面积29250万多亩,产量8470吨,产值5082万元,其中小龙虾养殖面积2.4万多亩,产销6720吨,产值4032万元。二产业薄弱,仅有东科电子、一家砖厂和零星几家小型煤厂、米厂、榨油厂等作坊式企业。三产业不发达,只有日杂百货、副食、烟酒、小五金、餐饮、理发等低层次的服务摊点和门市部;集镇一家超市也是规模不大、档次不高;金融服务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

2010年,全乡有346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2.6万人,参合率95.87%,参合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435万元。共有五保对象160人,其中集中供养45人,分散供养115人,落实五保供养资金33.4万元。对451户特困户999人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共接收退伍义务兵8人,落实城镇自谋职业安置2人,发放一次性安置费4万元,为39名农村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三难”资金3.7万元。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党委书记、乡长罗冬堂

常务副乡长汪文伟

【朱湖】朱湖办事处位于孝南区南端,东距武汉市区45公里,北抵孝感城区23公里,国土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936亩,水产养殖面积1.3万亩。辖5个大队、29个生产队,1个集镇居委会,9家场属企业。总户数6641户、2.4万人。

2010年,全场实现生产总产值22990万元,同比增长43.89%;工商税收369万元,同比增长52.01%;引进项目11个,协议引资额39445万元,其中到位额10525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2255万元,同比增长71.1%;实现工业产值18260万元,同比增296.96%;实现农业人平纯收入6017元,同比增长18.91%。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0年度全市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进位先进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

立足优势建基地。大力建设以朱湖糯米、肉鸭、水产、花卉苗木等为主的四大农业板块。发挥朱湖气候、土壤、水质适宜于糯稻种植的优势,大力发展以糯稻为主的优质稻板块,使糯稻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万亩扩大到5万亩;发挥朱湖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小龙虾和“四大家鱼”为主的水产养殖板块,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已达1.3万亩,小龙虾种苗繁育总量2亿尾以上;围绕满足武汉六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需要,着力建设肉鸭养殖基地,建成标准化鸭舍121.44万平方米,形成50万只肉鸭养殖规模;围绕满足城市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以红叶石楠、紫玉兰、玫瑰、香樟、红杞木等为主的7000亩现代花卉苗木板块,打造武汉“后花园”。朱湖糯米标准化生产基地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

全力以赴抓招商。通过举办招商联谊会、在外知名人士座谈会、上海朱湖籍人士座谈会等形式,搭建招商平台,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和回归招商。先后引进了武汉六和食品、湖北春晖朱湖米业、湖北威达电气等企业23家。共引进项目11个,协议引资额3.9亿元,其中引资过2亿元的企业1家,实现了招商引资单个项目过亿元零的突破。

主动与部队协调,利用境内部队农场土地多、紧靠107国道的优势,采取借地招商的办法,在部队农场创办了500亩工业园,吸引了武汉家美木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入驻。其中总投资8000万元的武汉众达鑫工业园已建成8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办公楼、宿舍楼。该工业园全部建成后,还可入驻企业5家,实现年产值1.5亿元。采取“先调土地、后引项目,先垫资金、后引客商”的办法,在四汊集镇规划兴建了占地400多亩的朱湖工业园。

夯实基础重民生。启动了渠道清淤、朱湖泵站更新改造、向阳垸土地治理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了四汊、长湾联村水厂项目,解决了18队共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行了农垦职工养老保险,加大了扩覆征缴力度,新增扩面708人,征收养老金1300万元,发放养老金3654万元。实施了朱湖中学、塘口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兴建了1所学生公寓、1幢教师周转房;完成了2所学校危房改造;兴办了16家农家书屋。

党工委书记、主任刘茂洲

常务副主任方兴胜

【东山头】东山头办事处位于府、沦河交汇处,紧邻武汉东西湖区,是孝南的南大门,107国道穿境而过,京珠高速公路横贯南北,国土面积21.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人。

2010年,财政收入完成1169.2万元,同比增长42%;其中:国税收入完成758万元,同比增长29.8%,地税收入完成411.2万元,同比增长69.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579万元,同比增长175.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4817万元,同比增长53.2%;农业总产值实现14500万元,同比增长19.8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287元,同比增长15.36%;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7个,引资额13.67亿元,到位资金4.03亿元;招商引资全区第一名。

工业园初具规模。实施“区乡共建”模式,统筹结合区域集聚效应和企业特色优势,建成了东山头工业园。把园区打造成为华中最大的木地板产业制造基地,成为全区继纸业之后的又一产业集群。工业园一二期规划占地面积3300亩,园区引进企业30家,投资总额达21亿元。首批入园企业7家进场开工,一期投产后可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创税收近1500万元,安置劳动力2000余人,可带动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壮大骨干企业。2010年,完成了输电专线架设,推动企业金达钢铁技术改造,引导三和路桥、富莱德、湖北川冶、魔力鱼饵、达金化工等企业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大幅提高,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家,实现产值3.47亿元。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完成投资612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山头东风垸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301万元的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续建项目、投资l20万元的东山头学校标准化学校改造工程、投资150万元的饮水安全二期工程、司法所标准化建设项目、投资145万元的东沦路项目、新河口、杨家湖、投资160万元的血防灭螺项目完成了80%以上,七里滩等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投资320万元硬化主干道5.3公里,新增通村公路13.6公里,实现了通村公路全覆盖;投资40多万元安装路灯60盏,实现了集镇亮化全覆盖;投资80多万元对境内七处涵、闸进行了更新加固除险,对办事处五大农业泵站进行全面维修;投资50多万元,兴建了85千瓦排渍泵站一座,排渍面积3000多亩;投资50万元对堤防路面进行了修护,对防汛险工险段进行了除险加固。

计划生育水平大幅提高。账、表、卡、册和育龄妇女信息准确,“三查四术”服务到位,定期免费为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普查,签定孕妇包保合同,从源头上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大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做到稳定低生育水平。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发放三补资金132万元,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45万元。发放农机补贴资金近22.3万元,兑现家电、汽车下乡补贴资金29.67余万元,兑现水稻保险资金45110元。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8个村的整体规划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在一期完成了6735人饮水安全任务的基础上,二期完成了3465人饮水安全任务,东山头成为全区第一个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的乡镇;有线电视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借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善东风垸内道路、沟渠、绿化植树,建沼气池30口,投入资金54万多元,聘请长年保洁员14名,修建垃圾池29座,配备保洁车1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和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提高了乡村文明水平。

福利、保障事业平稳推进。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发放低保金9.75万元,帮扶贫困户41户,改善敬老院设施和五保户供养条件;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缴任务,财政所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被区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党工委书记、主任余敏

常务副主任李明

【新华街道】新华街道办事处地处孝感市城区东南部,是城区南大门,辖区东起九真渠、西至光明村、南抵316国道复线、北抵槐荫大道,属于老城区。国土面积约1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近7平方公里、郊区近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300多亩,常住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7万人、非农业人口4.6万人,辖6个社区居委会、5个村委会。

抓招商引进,工业兴街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街共引进项目12个,协议投资额17.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72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总数达到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5800万元;其中,引进的锦鸿彩印包装公司首期完成总投入1000万元,二期投入1500万元,第二条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

市、区重大项目与自身建设同步发展。长征南路拆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拆迁范围内还剩余192户,其中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剩余未签协议户23户,已签协议户全部分房安置到位。在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上,河道清淤已经完成,长征南路桥、玉泉南路桥基本竣工,湖北职院、长征南路和玉泉南路河南段、首批拆迁还建区、康复医院等工程和单位征地工作已经启动,已征地500余亩。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扶持,启动了一批老城改造项目和其它自身项目。主要包括南桥老街片区、沿河片区、施家塘片区、滨河二期改造工程、文昌阁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拆迁面积共16.3万平方米,拟还建面积66.4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800余户。全面完成了孝南特校征地建设工作;新华社会化养老服务基地建设项目,成功获得省市区各级批准,争取到项目资金250万元;启动了新华中心小学、沙沟蔬菜批发市场迁建等工程的报批、规划、选址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街道投资30余万元,兴建了近2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配套了软硬件设施,下设的6个服务窗口,进一步提升了街道服务质量。街道综治、计生、党风廉政建设和信访等工作被区评为先进单位,特别是综治工作,2010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宇济社区、中山社区、文昌阁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无毒平安社区”、“省级安全文明小区”、“省级文明建设示范社区”、街道被评为“省平安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基层规范化示范社区”。

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1853万元,同比增长54.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1336万元,同比增长51.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56万元,同比增长49.4%;农业总产值实现7578万元,同比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23元,同比增长19.02%。新华街道再次进入全市“20强乡镇”行列,从第20强进位到第17强。

党工委书记、主任赵福初

常务副主任李劲松

【书院街道】书院街道办事处地处城区西部,为孝南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辖区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2个村,总人口7.4万人,驻有市直、区直单位100多个。

2010年,书院街道围绕“建设经济强街,构建文明书院”发展目标,创新思路,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街道14项工作受到区级表彰和奖励,综合排名在全市115个乡镇中保持“20强”称号,在全区排名第二位。

工业经济强势发展。辖区在形成电子、家具、包装、食品、汽车、机电、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同时,街道突破工业用地不足的制约,到孝南开发区北区建设书院工业园,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共投入1亿多元,建成厂房3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园区一期150亩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共入驻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项目4个,总投资超过2亿元,新增税收800万元。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湖北洲天钢构已投入正常运营,湖北紫泰置业、湖北御辉电力、武汉黄浦丰田4S3家企业已投入试运营。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全街共实施老城区改造项目26个,总投资达30多亿元,完成投资9.62亿元。其中,锦绣后湖、金一华府、后湖冲沟二期、荣欣锦城一期等6个项目全面竣工,建成高档居住小区50余万平米;后湖迁村并点、北正街片区改造等12个老城区改造项目均按进度推进。筹集资金173.15万元,硬化彭家巷、城西南巷、永新巷等僻街小巷僻街小巷10余条,改造下水管网3200米。推广北正街环卫管理市场化改革试点经验,认真落实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便民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街道投入60万元,改造了街道群众服务中心,整合信访、综治、司法、民调、民政、劳动、计生、党建妇联等部门力量,形成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窗口服务平台,提高了便民服务水平;投入200多万元,把汪窑社区多功能服务大厅建成全市一流便民服务场所;搬迁改造了北外社区建设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书院、向阳、西湖桥等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街道和各社区便民服务窗口不断前移,管理不断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为重点开展社会管理工作。与辖区经营户、企业、单位、学校签订责任书680份、签订面达100%,连续3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查处各类治安案件496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9起,辖区发案率大幅度下降;排查调处辖区矛盾纠纷1024起,实现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100%;投入资金30余万元,录入数据库实有房屋8605户、实有人口27720人,扎实完成“两实”全覆盖工作。人口计生率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7.97%以上,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保持100%。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955万元,落实廉租住房补贴对象15984897人;新增就业10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顺利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街道机关档案管理顺利晋位“省一级”;《书院街志》在全区率先出版发行;街道信访窗口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接访窗口”。

以加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打造党建工作亮点,建设党建活力亮街。按照“一个社区、一个品牌”的工作思路,树立的民生、计生、就业、创业、廉政、无邪教、民主管理、宜居”8个社区党建品牌得到进一步深化;在人口密集区择地建设廉政宣传长廊1000余米,通过开展廉政文化“三进”活动与积极推动反腐倡廉、全民督廉工作,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

2010年,全街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万元,同比增长9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2亿元,同比增长106.1%,农民人均纯收入7049元,5年净增3109元;实现财税收入2246万元,同比增长25.3%

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姚惠萍

常务副主任李国军

【广场街道】广场街道办事处位于孝感市城区中心,是孝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驻区单位191人,辖12个社区。107316国道穿境而过,40余条市内主次干道纵横交错,各项基础设施完备,交通发达,信息通畅。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广场街道采取对内挖潜和向外拓展的措施,着力提升壮大三产业,突破性发展工业企业。2010年街道财政收入达2658万元,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街道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居孝南区前列,进入2010年全市乡镇综合评价考核20强乡镇。

招商引进取得重大突破。街道瞄准武汉城市圈建设,抢抓武汉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按照“三新三型”原则,重点围绕广场工业园和广场创业园抓招商。2010年街道新引进项目31个,协议引进资金31.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71亿元,其中投资过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个。引进回归创业工程项目26个,回归创业工程项目投资22.6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00万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总数达15家。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8.9%。城镇居民新增就业1000人,占年计划的106%,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占年计划的105.3%,比上年同比增长13.3%。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2300万元。

工业园区建设卓有成效。突破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发展空间有限的局限,积极向外拓展,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广场工业园新建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园区已累计建成标准厂房1950000平方米,办公配套用房10000余平方米,新引进入园项目12个,园区累计引进项目32个,投产29个。广场创业园已完成土地及附属物补偿、土地平整、下水管网和围墙建设,正在进行厂房和办公配套用房建设,已签订入园项目4个,其中引进的湖北华云电器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华云科技创业园已经建成办公配套用房6000平方米,26000平方米厂房建设基本完成,创业园三里园区25000平方米厂房建设基本完成;广场工业园和广场创业园的发展趋势和建设成效在孝南区名列前茅。

服务城市建设协调到位。按照“分解任务,落实包保,分工协调,强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全力服务城市建设项目。认真抓好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申报管理,全年申报星火、三里、九真、付冲等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5处,全街累计申报城中村改造项目23处,其中建成1处,在建5处,待建17处。完成了熊咀三路拉通工程协调工作。加大了城际铁路星火段建设征地协调力度,确保了省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建设。在一宫、文昌等社区组织工作专班全力做好人民广场二期改造拆迁协调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完成了人民广场二期拆迁三里安置区的拆迁协调。基本完成了熊咀五组拆迁征地协调工作,工程顺利施工,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

社区建设不断深入。坚持以社区党建推动社区建设,规范了社区党员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了社区党建议事会和轮值主席制度,营造共驻共建的浓厚氛围。各社区建成了集警务室、活动室、阅览室、劳保站、计生服务站、民政低保站、流动党员管理站、爱心超市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使社区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完成了辖区17万人的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和信息录入工作,迎接国家、省市区检查组验收时,受到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多形式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象棋、围棋、书法、健身舞比赛、广场文艺、纳凉晚会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繁荣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投资170多万元,新建、改建了九真、熊咀、星火、三里棚4个社区办公阵地。投资300万元,建设了2200平方米的街道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街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办公活动阵地得到进一步加强。先后出台了《社区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办法》、《社区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等规定,推行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加奖励工资的报酬模式,社区党员干部的工资和养老保险得到进一步保障。

党工委书记、主任程培毅

常务副主任熊秀文

【车站街道】车站街道办事处地处孝感城区北大门,紧靠京广铁路线,国土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辖6个社区。辖区有驻军单位及铁路和市直、区直单位46个。

2010年,综合财政收入2869.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总数达14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7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70元。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新征地213亩,建设车站中小企业科技创业园,共签约项目4个。车站工业园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产品两大产业集群。加大对新引进的宝源印业、剑桥新能源、新亚科技等14个项目以及三联试验机、佳宝机械、恒久实业等5个扩能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全年共有13个工业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招商引资规模和力度超历史记录。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47个,合同引资30.06亿元,实到资金9.84亿元(其中引进工业项目19个,协议投资7.18亿;引进投资过500万元企业40家,引进投资过1000万元企业12家),包括酒店餐饮业10个,协议投资6.98亿;房地产业18个。全年共续建、改扩建和新引进相关项目10个,总投资6.98亿元,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艳阳天、宏泰、金晨氏快捷、武汉川娃儿、兄弟宾馆已营业;新宏基国际商务、鸿城国际广场、松达会所等正在加快建设。五星级万事达戴斯酒店成功签约,万事达商务酒店被授牌升级为“四星级”。全年新增限额零售企业7家,形成了城站路、黄陂路、八里街、火车站广场等点线结合的商贸发展格局。

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突破。先后引进湖北博大、民生、众大和铁路建筑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参与到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来。新上2008城市花园二期、丽群铁军花园三期、铁路片区改造、郑阁(村)集并改造、飞机场东北片区改造、天荣花园、世纪花园等一批老城区建设改造项目。辖区老城区建设改造项目18个,规划建筑面积86.85万平方米。其中在建项目14个,在建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全年共协调拆迁330户,面积1458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对和平街进行改造配套。在车站、胜利、民主三个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区综合责任目标考核中,车站街道获得一等奖,保持全市“20强乡镇”。财政收入、招商引进、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访维稳、融入、节能、回归创业、宣传思想、统战、就业与再就业、民兵预备役、新农合等14项工作荣获全区先进,受到嘉奖和表彰。其中目标责任管理、财政收入、信访维稳、融入、节能、回归创业、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在全区排名第一;街道荣获“全市文明乡镇(街道)”、“全市文明单位”、“全市生育文明建设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单位”、“全市孝亲敬老先进单位”等称号;街道民政办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街道计生协会被国家计生委评为先进单位。

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彩华

常务副主任刘海东

【湖北省孝南经济开发区】湖北省孝南经济开发区是20068月经国家发改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地处孝感城区东南部,南与毛陈镇接壤,西与卧龙乡毗邻,107国道、316国道、京港澳高速、福银高速、京广线、汉孝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园区距武汉市中心50公里,距天河国际机场38公里,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是承东启西的战略要地,处于武汉中心城市圈核心圈层。开发区辖两区两园(南区、北区,八一工业园、东山头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6个行政村,9887户,常住人口2.9万人。开发区入驻项目共223个,总投资159.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79个,总投资110亿元;商业项目14个,总投资34.9亿元;社会事业项目8个,总投资9.5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2个,总投资5.3亿元。形成了以生活用纸、纺织服装、医药食品、新型材料、机械电子、现代森工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在全省112家同类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十佳开发区”,被市委树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获评国家级“和谐工业园”,成为全省县域省级开发区中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

2010年,开发区招商引进实际到位资金47.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28亿元,财政收入3.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12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6家。重新修编了开发区北区、南区、八一大桥工业园和东山头产业园规划,投资2亿元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开发区新城建设的配套水平、对客商的投资吸引力和对项目入驻的承载力。

通过BT模式等多种融资模式,筹资5500万元对南大水产市场进行改扩建,建成了占地120亩共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水产批发市场。加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引导新华村建立新华集贸市场,启动了占地80亩的粮油干鲜批发市场建设。在服务管理上,加强行政服务大厅建设,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结时间,提高办事效率,通过结合百分绩效考核,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出台《企业用工奖励办法》,不断推动开发区发展环境建设。开发区坚持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的做法,不断推动社会建设,大力发展改水工程,实现了居民生活用水与城区联网;修建20公里村湾道路,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实施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每年发放600元保障金,确保了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600多人次,推动了失地农民就近就业;加大教育投入,投资800万元,新建实验二小,投资300万元,异地迁建了长兴小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实现连续几年无群访、越级上访事件,社会和谐程度全面提升。

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小华

常务副主任陈义华

(刘萍池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