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求发展 与时俱进谱新篇

励精图治求发展 与时俱进谱新篇

中共汉川市委书记李巨松

汉川市人民政府市长胡功民


在新旧世纪之交,汉川市委、市政府围绕“强基础、增后劲、求质量、壮实力”的工作目标,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狠抓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加快经济民营化,大力招商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7亿元、财政收入2.87亿元、农村人均收入2627元。

——建立区域特色农业。围绕培植畜禽、水产、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建立了汉北滨湖粮油产区、汉江沿线棉花产区、汊湖为核心的水产莲藕产区、荷沙与新北公路两线为主的蔬菜产区和以粮产区为依托的畜禽产区等五大区域格局。畜禽养殖形成了分水温氏集团、三星垸畜禽公司、丁集畜禽基地、汊湖水产畜禽集团等销售过千万元的养殖企业,年转化增值1.5亿元;粮食加工形成巨龙达、粮食工贸、达利等龙头企业和26家年产值500万元加工企业,年产值23亿元。油、粮、棉、蔬菜、瓜果、畜禽、水产等六大系列,优质率达到90%。黄花、无公害蔬菜、富硒莲藕、水产、雁鹅、鹌、黄鸡成为七大品牌,“汊湖”、“山乡”等20多个名牌产品享誉省内外。围绕开拓市场,组成25家农贸公司、45个中介组织、1868个运输户和4.8万农民参与的销售网络,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建立新河、城隍、仙女山三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农业增产增收,走出捷径。

——构建工业新格局。以民营化为目标,以破产为突破口,以变现为重点,改革国有、集体企业,使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率达到97%,吸纳民营资本5.1亿元,转让国有资产5.89亿元,盘活存量7.5亿元,304家企业中的186家转入正常运转,109家扭亏脱困,实现了由大突破向大见效的转变。建成销售过千万元的企业79家、过五千万元的14家、过亿元的6家等“民营小巨人”,形成了福星科技、永和安、童霸等为龙头,产值过20亿元的金属制品业;永生、麦科特等为龙头,产值过10亿元的纺织服装业;恒泰、荆州、黎明钢构等为龙头,产值6亿元的建材包装业;通达源、光通等为龙头,产值5亿元的光纤光缆业;达利等为龙头产值8亿元的食品加工业等五大产业。依托北桥民营科技工业园区、马口省级星火密集区、汉川电厂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福星高新技术开发区,上靠30多所院校、16个科研院所、20多家大中型企业,引进高新技术13项、人才898名、改造传统产业和设备,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84%提高到8.4%,其贡献率由28.9%提高到42.9%。“福星”、“永和安”等5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福星”钢丝绳、“汉马”市话通讯电缆等被评为省精品名牌。通过行业、小区、产品三聚集,调整民营产业结构,形成新河与仙女山鞋业、马口电线电缆等十大产业群和8个专业镇、59个私营小区,吸引546名业主,民营企业达2.3万户,从业人员13.8万人,年创产值137.6亿元,销售收入78.6亿元。

——发展外向经济。“市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已成共识,全员招商蔚然成风。“服务承诺”、“收费明白卡”、“企业交费登记卡”等已成制度,取消117项不合理负担,减轻企业负担540万元。出台引进项目落户开发区税收归口不变和按一定比例奖励等政策,推动全方位招商引资。先期投入8.5亿元,改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优良。先后引进内资项目1341个、资金18.78亿元;引进“三资”企业18家、总投资5228万美元。为实现出口主体、渠道、市场的多元化突破,培植PP布、PC钢丝、子午轮胎钢丝帘线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商品群。2001年外资出口收购累计35亿元,自营出口企业16家、出口2800万美元,代理出口1400万美元。

——发挥城乡一体化聚合效应。先后投资10.5亿元,改造老城区,形成五纵七横主要街道网;新城区实行选址、朝向、配套、外装、绿化等五统一;建园林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植树10万株,仙女山、汊湖、滨湖公园等风景区旅游基础建设已具规模。马口、二河仿古,麻河、汊水乡园林等具有浓郁特色的亮点小城镇相继建成。村级修编工作完成,迁村并点工作有序展开,农家特色的居民小区成为旅游观光新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