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夏商时属古荆州之域;周时属郧国地;春秋时属楚;战国晚期楚置安陆县。

秦统一后,分楚为4郡,安陆县属南郡;汉时分南郡置江夏郡 (治所在今云梦县东南 ),辖安陆、西陵、郧等 14县;三国时为魏吴边邑,初属魏,后属吴江夏郡。

南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454),分江夏郡立安陆郡,郡治在今安陆。析安陆东境置孝昌县 (今孝南区、孝昌县),析安陆南境置应城县;梁武帝天监元年 (502),在南境汉江之滨置颤山县 (今汉川市 );西魏大统十六年 (550),置云梦县。改孝昌县为岳山郡,置岳州。北周明帝武成元年 (559),省岳山郡入安陆郡。

隋初废诸郡,改安陆郡为安州。废岳州及岳山郡,复置孝昌县,属荆州。场帝初废安州,置荆州安陆郡,安陆、孝昌、应阳 (605年改应城为应阳县)、云梦、应山等县属之;颤山县属酒阳郡。

唐 ·武德四年 (621),改孝昌县置援州及澄阳县,属安州。改颤山县为汉川县。贞观元年 (627),以安州属淮南道。安陆、孝昌、应阳、云梦、应山等县属之;元和三年 (808),省孝昌人云梦。汉川县属江南西道鄂州江夏郡。咸通年间 (860-874),复置孝昌县。

五代后唐·同光二年 (924),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改应阳县为应城县;汉川、孝感、应城等县均属安远军安州。

宋 ·建隆元年 (960),孝感、安陆、应山、应城、云梦等县属荆湖北路德安府;改汉川县为义川县 (977年又改义川县为汉川县),属荆湖北路汉阳军。

元 ·至元十六年 (1279),孝感、安陆、应城、云梦、应山等县属荆湖北路宣慰司德安府;汉川县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

明·洪武十三年 (1380),孝感、安陆、应城、云梦、应山等县属湖广布政使司德安府;汉川县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

清·康熙三年 (1664),分湖广为湖北、湖南二省,孝感、安陆、应城、云梦、应山等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黄南道德安府;汉川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阳府;雍正七年 (1729),孝感县改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黄南道汉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设道。孝感、汉川隶湖北省江汉道,应城、云梦、安陆属鄂东道。1913年,孝感改属鄂东道。1927年废道。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孝感、安陆、云梦、应城、应山等县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汉川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后改属第三、第四行政督察土面积 20 971平方公里。1951年7月,辖 11个县,国土面积 23 728平方公里。1952年 1月,辖 18个县,国土面积最大,达到35 598平方公里。1952年9月,辖 16个县,国土面积26 977平方公里。1965年 7月,咸宁、武昌、蒲析、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7县划属新设置的咸宁专署,此时辖 9县,国土面积 14 943平方公里。1975年 12月,汉阳县划属武汉市 ,全区国土面积 13 849平方公里。1983年 8月,黄破县划属武汉市,全区国土面积 11 588平方公里。2000年 7月,广水市划属随州市。至 2005年,孝感市辖 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 8910平方公里 ,约占湖北省版图总面积的 4.8%0第二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夏商时属古荆州之域;周时属郧国地;春秋时属楚;战国晚期楚置安陆县。

秦统一后,分楚为4郡,安陆县属南郡;汉时分南郡置江夏郡 (治所在今云梦县东南 ),辖安陆、西陵、郧等 14县;三国时为魏吴边邑,初属魏,后属吴江夏郡。

南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454),分江夏郡立安陆郡,郡治在今安陆。析安陆东境置孝昌县 (今孝南区、孝昌县),析安陆南境置应城县;梁武帝天监元年 (502),在南境汉江之滨置颤山县 (今汉川市 );西魏大统十六年 (550),置云梦县。改孝昌县为岳山郡,置岳州。北周明帝武成元年 (559),省岳山郡入安陆郡。

隋初废诸郡,改安陆郡为安州。废岳州及岳山郡,复置孝昌县,属荆州。场帝初废安州,置荆州安陆郡,安陆、孝昌、应阳 (605年改应城为应阳县)、云梦、应山等县属之;颤山县属酒阳郡。

唐 ·武德四年 (621),改孝昌县置援州及澄阳县,属安州。改颤山县为汉川县。贞观元年 (627),以安州属淮南道。安陆、孝昌、应阳、云梦、应山等县属之;元和三年 (808),省孝昌人云梦。汉川县属江南西道鄂州江夏郡。咸通年间 (860-874),复置孝昌县。

五代后唐·同光二年 (924),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改应阳县为应城县;汉川、孝感、应城等县均属安远军安州。

宋 ·建隆元年 (960),孝感、安陆、应山、应城、云梦等县属荆湖北路德安府;改汉川县为义川县 (977年又改义川县为汉川县),属荆湖北路汉阳军。

元 ·至元十六年 (1279),孝感、安陆、应城、云梦、应山等县属荆湖北路宣慰司德安府;汉川县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

明·洪武十三年 (1380),孝感、安陆、应城、云梦、应山等县属湖广布政使司德安府;汉川县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

清·康熙三年 (1664),分湖广为湖北、湖南二省,孝感、安陆、应城、云梦、应山等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黄南道德安府;汉川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阳府;雍正七年 (1729),孝感县改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黄南道汉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设道。孝感、汉川隶湖北省江汉道,应城、云梦、安陆属鄂东道。1913年,孝感改属鄂东道。1927年废道。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孝感、安陆、云梦、应城、应山等县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汉川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后改属第三、第四行政督察区)。1933年 1月,析湖北省孝感县、黄破县、黄安县、河南省罗山县等4县接壤区域设置礼山县 (今大悟县 ),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后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

附:孝感地名由来

(1)孝感 “因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而得名”。传说汉代,兵荒马乱,灾祸连绵。山东千乘县 (今博兴县)人董永,随父逃难,经过汝南,越过大别山,来到江夏郡安陆县毛陈渡汤家老屋 (现属孝感市毛陈镇)落户。不久,父亲去世。董永无钱治丧,找富人装员外借货,卖身为奴抵债,将父亲安葬。天上七仙女被这孝行所感动,主动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助他偿债。孝感也因此而得名。减励和编幕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货钱一万,曰: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诣钱主。令织嫌三百走以偿,一月而毕。旋辞去,乃曰:我天之织女,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因名其地曰孝感。”明、清 《孝感县志》都记载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故事发生在孝感,以此而得名。志中还记载古代孝感孝子近500人。(2)孝感 “由孝昌更名而来”。公元 453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长子刘邵杀父皇篡位。第三子刘骏高举 “孝”字大旗,举兵讨伐,夺得帝位。之后,大力提倡 “以孝治天下”,改年号为 “孝建”。公元454年,在安陆郡东部、古郧县南境置一新县,取名孝昌,以褒扬此地孝道昌隆。到五代后唐同光二年 (924),庄宗李存助为避其祖父李国昌名讳,改孝昌为孝感,意指 “孝”亲之情 “感”动天地。(3)孝感 “因孝子董黯立名”。南宋学者王象之在地理总志 《典地纪胜》中提到孝昌属安州,“因孝子董黯立名也”。不管哪一说,“孝感”之名都与 “孝”字有关。流传甚广的 “中华二十四孝”,孝感就有其三:汉代的黄香 “扇枕温衰”、“董永卖身葬父”,晋代的 “孟宗哭竹”,可谓孝行 “感天勃地”,实际是孝行感人,因为故事的编者是人。所以,说到底,孝感是因 “孝子众多、孝行感人”而得名。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49年 5月,在礼山县河口镇成立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 (简称孝感专署)。1949年5月至 1951年6月,辖孝感 (今孝南区、孝昌县 )、礼山 (今大悟县)、应山 (今随州市广水市)、安陆、云梦、应城、黄破 (今武汉市黄破区)、黄安 (今黄冈市红安县 )、随县 (今随州市曾都区)等 9县。1951年7月,酒阳专署所辖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属孝感专署,同时设立应城矿区人民政府 (县级)。1952年 1月,大冶专署所辖的咸宁、武昌、蒲析、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 7县划属孝感专署。同年 6月,随县划属襄阳专署。8月,撤销应城矿区人民政府。9月,黄安县更名为红安县划属黄冈专署;同时,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礼山县更名为大悟县。1955年5月,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更名为孝感专员公署。1959年 11月,孝感专署撤销,所辖16个县并人武汉市。1961年4月,地市分治,恢复孝感专署。1965年 7月,咸宁、武昌、蒲折、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7县划属新设置的咸宁专署。1966年 8月,孝感专员公署更名东风专员公署;1968年 1月,成立东风地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 3月,更名为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 5月,孝感专署改称孝感地区。1975年 12月汉阳县划属武汉市。1978年 11月,撤销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孝感地区行政公署(简称孝感行署 )。1983年8月,黄破县划属武汉市。同时,撤销孝感县,设孝感市;1986年 5月,撤销应城县,设应城市;1987年 9月,撤销安陆县,设安陆市;1988年 10月,撤销应山县,设广水市。1993年4月 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地区,设立地级孝感市,同时撤销县级孝感市,分设孝昌县和孝南区。1997年 3月,撤销汉川县,设汉川市;2000年7月,广水市划属随州市。至2005年,孝感市辖孝南区,领导大悟、云梦、孝昌3县,代管汉川、应城、安陆 3市。

中共孝感市 (地 )委、市人民政府 (专署、行署 )治所经历5次迁移。1949年5月,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员会 (简称孝感地委 )、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 (简称孝感专署 )在礼山县 (今大悟县 )河口镇成立;1949年 5月下旬,治所迁移至黄破县城关;1949年 7月,治所迁移至孝感城关中山街考棚旧址及仁济医院(今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址 );1951年,治所迁移至孝感城关一宫草鞋店南;1954年4月,中共孝感地委机关回迁考棚旧址及仁济医院,孝感专署治所迁移至孝感城关书院街天主堂 (今孝南区人民武装部东北侧 );1956年,孝感地委、专署治所迁移至孝感城关北门外 (今城站路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