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人民政府

孝感市人民政府


【概况】1999~2001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市二届人大二、三、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奋力推进第二次创业,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买方市场形成、通货紧缩趋势加剧的严峻考验,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克服了改革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造成的严重困难,保持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发展速度、效益和后劲同步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平稳发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林业绿化、扶贫攻坚、小康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农民实际负担水平有所下降,农金会二期兑付平稳进行,乡村不良债务进一步化解。工业致力于深化改革、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加强管理,实现了产、销、利同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正式挂牌。财源建设进一步加强,支出结构继续改善,基本保证了干部、教师基本工资的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保证了社会保障金等重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进一步增加,京珠高速公路孝感段以及大悟、孝昌、孝南6条联络线和316国道孝感城区复线通车运行,孝感500千伏变电所工程竣工验收,农网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孝感热线”全面开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市行政服务中心顺利组建。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孝感人民广场、槐荫广场和青少年生态园一期工程建成开放,城站路改造一期工程、南大互通立交桥、河大桥建成通车,新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涌现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城市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不断加强。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坚持不懈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严打”斗争,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集体”称号。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有新的进展,“四五”普法全面启动。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一步落实,坚持治理“三乱”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源头治理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

【市政府工作指导思想及预期目标】1999年市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二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开展第二次创业,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坚持速度、效益、后劲三统一,坚持财政、集体、农民三增收,深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依托武汉两大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力度,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232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14.8亿元以上,增长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1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亿元,增长15%;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涨幅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刑事发案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

2000年市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二届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二次创业。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经济结构调整、科教兴市和扩大内需。加大发展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发展民营经济力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世纪。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元,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略高于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刑事发案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

2001年市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对全年工作的部署,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工业优化升级,加大城市经济、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十五”计划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局。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0.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8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略高于上年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刑事发案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

【市政府工作重点】1999年市政府工作重点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切实加强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发展水平;高起点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00年市政府工作重点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从体制、机制和环境上增强经济活力;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科教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大力推进跨世纪形象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2001年市政府工作重点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深入推进体制创新,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镇经济实力;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加速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切实加强财政工作,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国民经济发展】1999~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1.8%,全部职工年人平工资增长12.9%。l999年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居全省第1名。

【编制”十五“计划纲要】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1998年12月成立“十五”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编制工作专班。先后历经了前期调研、思路形成、《纲要》制定三个阶段。在前期调研阶段,重点围绕事关“十五”时期全市经济和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全市改革目标的实现情况和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研究,“十五”经济发展与预期目标预测等24个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到l999年6月底全部完成。2000年5月,市“四大家”领导集中近一个月时间,就涉及全市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还组织了赴西部、豫、鲁的考察学习。编制工作专班在充分吸收专题调研成果和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十五”计划的基本思路。进入《纲要》编制阶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听取编制工作汇报,就《纲要》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大原则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明确意见。《纲要》初稿形成后,分别征求了省里知名专家学者、各县(市)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见。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后,市委及时召开了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根据市委的建议,编制工作专班对《纲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修改,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集体讨论修改,最后提请市人大二届四次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纲要》形成的过程,既是贯彻群众路线、体现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对重大问题认识与研究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纲要》共分10个部分,31个方面的内容。全市“十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安排略高于全省“十五”计划的增幅水平,是综合分析当前孝感经济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确定的,是从加速建设现代中等城市的长远大计和周边地区的竞争态势考虑的。“十五”时期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而又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作为新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发展环境】1999~2001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优化环境力度,大力宣传优化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统一认识。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把出台规范的政策规章和规范清理政策文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三文一本”政策汇编,有效地增强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对外开放门坎,营造了宽松灵话、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首先是深入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提供一条龙行政服务。2001年10月,孝感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担任中心工委书记,常务副市长担任中心主任,中心以“方便纳税人,服务老百姓”为宗旨,采取“三个五”的运行方式,被人民群众和外来客商誉为“政府超市”。其次是转变工作方式,努力为企业开拓市场、融通资金提供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订货会、洽谈会;利用政府网站为企业发布收集各种信息;积极促进银企恳谈,帮助融通资金等,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自身解决不了的困难。

三是优化法制环境。一是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公开服务承诺制,推行执法收费人员行为规范准则,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实行“收费明白卡”制度,重点整治“三乱”行为。2001年,市委、市政府在市区开展了机关作风集中整训活动。二是加强对企业的保护,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同时成立了孝感市外商投资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维权投诉中心,开通投诉热线,及时打击处理扰乱私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乱纪行为。三是实行市长接待日制度,及时有效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四是优化信用环境。市委、市政府把优化信用环境作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信用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在全市实施了“改善金融环境,改进金融服务”的双改工程,开展了创建孝感金融安全区和整顿规范信用秩序活动,同时在全省率先排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孝感,无信不兴,努力构筑信用孝感”的目标,在全社会广泛倡导信用观念,大力开展“最佳信用县市”创建活动,在企业广泛开展“诚信企业”评比活动、合作信用公示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塑造诚实守信、注重商德的企业形象。

【完成第五次人口普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0年11月1日零时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为完成好这次人口普查,孝感市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成立了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各部办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和乡镇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对人口普查工作的领导。第五次人口普查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首次国情国力的普查,技术性强、难度大、范围广,为了顺利地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全市3174个各级普查机构均以统计人员为主体构成,专业统计人员占所在机构人员的90%以上。全市共抽调35171名普查员、指导员,采取边培训边试点的方式提高普查员的业务水平,使3万多普查员和指导员成为普查登记的中坚力量,保证了普查登记的进度和质量。为了使人口普查工作家喻户晓,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新闻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全市创编人口普查歌曲5首,小品2个,制作光盘和录相带7盘,组织街头文艺演出8场,组织多个人口普查咨询点,发送宣传单370万张,全市张贴标语3210张,拉横幅1900条,张贴宣传画19756张,印刷宣传资料381.1万份。为保证第五次人口普查质量,全市坚持精心组织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工作,推行网状责任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注重阶段工作的目标考核,把自查和交叉检查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发动群众和新闻跟踪采访,保证普查的准确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广大普查人员的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

【推进机构改革】2001年3月1日,孝感市召开全市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市县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理顺各方面关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精干公务员队伍,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改革和精简,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围绕上述目标,在市县乡机构改革中坚持和遵循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原则;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责权一致的原则;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市一级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加强对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事务的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市场秩序,搞好社区服务,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县一级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与协调,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并在人、财、物方面彻底脱钩,全面落实企业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再保留工业、商业、物资等专业经济部门,所有行政性公司一律改为经济实体,其管理职能交给政府综合经济部门承担。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将应该由社会自我管理和调节的社会事务,转给社会中介组织。同时,深化事业单位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分类管理,推进政事分开。按照中央关于“保持现有格局,体现精简原则”的要求和省里的统一规定,市政府设置机构30个,县(市)政府机构设置22个,孝南区政府设置机构20个。市县乡机关编制由现有的11553名减为8717名,减少2836名,精减24.55%。市直机关编制1856名,减为1400名,减少24.6%。在实施改革中,认真制定各单位的“三定”方案,搞好人员的定岗分流工作,贯彻中央“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业、优化结构"的原则意见,实行一次定编定员,三年分流人员的办法通盘考虑。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人员分流,截至2001年底,已基本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国有企业改革】1999年11月,孝感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全市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式启动。市委、市政府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抓大放小”精神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产权置换为突破口,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路子。紧紧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坚持“放小活小”、与“集优壮大”相结合,做到了放开改革形式、放开公有产权、放开民营经济进入,实现了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的“四转”目标,从而构造了经济发展的体制基础,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区域经济格局。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了10种改制的具体形式:集优重组;整体出售;分体剥离;先租后售,逐步转民;民营控股,主体转民;认债购买,承债转民;全员买断,民有民营;股权集中,合伙转民;资产租赁;破产拍卖等。2000年,市直神水集团破产后,市政府将原来与金龙泉合资的800万元股权一次性转让给金龙泉集团,由其独资经营,并安置原企业职工450人。2000年,独资公司运转正常,上交税金671万元。2001年,公司又投资4000多万元扩能到6万吨,当年上交税金882万元。1999年,云梦宏博集团整体上划给中国盐业总公司,总资产扩张到3.4亿元,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2001年,美国杜邦公司出资2000万美金整体收购云梦龙云植物蛋白集团,计划5年内建成亚洲最大的植物蛋白生产基地。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改革,全市147家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有135户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改制面为91%,其中采取国有民营、民有民营、破产兼并等改制形式的有95户,2.9万人置换了国有职工身份。国企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招商引资】1999一2001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对外开放、全员招商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以优化环境为基础,以大型活动为载体,以全员上阵为动力,大举招商,多次举办高层次、大规模的招商洽谈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年共引进外商投资14036万美元,内联引资76.66亿元人民币,招商引资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现实途径。


1999年,市政府在福州举办了孝感(福州)招商洽谈会,共签约项目36个,引资额9.6亿元人民币;2000年,市政府率团参加厦门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并举办“2000年孝感(厦门)招商洽谈会”,签约项目19个,引资额达6.55亿元人民币;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隆重举办“第二届天仙杯奖暨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大型活动,邀请了各界人士和朋友,招来了大批内外客商,并向杜邦公司、恒安集团、立马水泥厂等10个外商投资企业颁发了孝感市招商引资成就最高奖——“天仙杯奖”,活动期间,共签约项目35个,直接吸引投资8.6亿元人民币。


孝感市人民政府第二届领导名单

(以2001年底在职名单为准)

市    长  曹世佑

副 市 长  蔡民族  魏文和  赵晓勇

          李金平  李广波(2000.6—)

市长肋理  张  帆(2001.4—)

 

孝感市人民政府正副秘书长名单

(到2001年底止)

秘 书 长  刘志斌

副秘书长  彭桃安  李又彭  张延臣

          李开学  陈宽宏

          蔡诗宏(2000.9—)

          王建华(2000.8—)

          万振涛(2001.9—)

(黄丽珍  吴正悝  陈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