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应城市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地处东经 1130 19’一1130 45',北纬300 43’一300 08'。东临漳河、埙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天门市、京山县接壤,南与汉川市为邻。中心城区东南距武汉市公路 91公里,东距孝感市公路50公里。境域东西宽 43公里,南北长48公里;版图面积1103.38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的0.59%0

应城为古蒲骚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公元 454年 )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属邹州安陆郡。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 (公元 550年 )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二县。并一度改设浮城县。隋朝时废城阳郡,改应城为应阳。唐武德四年 (公元 621年 )复应阳为应城,属安州,隶淮南道。宋朝时属荆湖北路德安府。元朝时先属湖广行省德安府,后隶河南行省黄州路。明朝时属湖广布政司德安府。清朝时应城仍属德安府,隶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中华民国初隶湖北省江汉道,1930年后次第属第三、第五、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应城县全境解放,属鄂中专区;6月,改属孝感专区;1959年 11月,孝感专区撤销,改由武汉市领辖;1961年 6月,地市分治,还属孝感专区 (后为孝感地区)。1986年 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应城县,设立应城市 (县级市 )。现为孝感市代管。

全市辖城中、城北、四里棚、东马坊、长江埠 5个街道办事处,田店、杨河、三合、郎君、黄滩、天鹅、义和、陈河、杨河、汤池 10个镇,南烷良种场 1个;417个村 (居 )委会、3029个村 (居 )民小组。全市总户数 19.50万户;总人口63.85万人;人口出生率0.73%o,计划生育率99.17%,人口自然增长率4.22%o,,非农业人口17.83万人;人口密度为579人/平方公里。居住民族以汉族为主。

应城地处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低岗为主,兼有平原,整个地势呈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貌趋势。西北部为低岗地区,约占总面积的66.4%。境内低岗系大洪山余脉,其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 41一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山主峰白沙山,海拔高程 111.6米。境域中部的大富水两岸和东部漳河、埙水西岸为平原地区,主要为岗间冲积平原阶地,约占总面积的19.6%;地势平坦,依势向东南伸展。海拔高程一般在 25-40米之间。市境南部滨湖地带,多属湖沼洼地,约占总面积的14%;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均在25米以下;最低处在东西汉湖的郎君镇蔡嘴村,20.4米。境域地貌特征构成 “七丘一湖二平川”形态。

应城地处中纬度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年平均气温 16.00C; 1月平均气温 3.1cC,极端最低气温一15.5℃; 7月平均气温28.90C,极端最高气温38.80C。日照年平均 1872.9小时,日照百分率 43%;无霜期年平均 245.1天;年降雨量 1128.6毫米;雨 日116.1天。日最大降雨量260.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1400.6毫米。

境内主要有埙水、漳河、大富水和汉北河 4条河流,总长度 114.7公里,过境客水量 31.12亿立方米。有东西汉湖、龙赛湖、老观湖 3个湖泊,面积约6.45万亩。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 (一 )型水库 17座,小(二)型水库 69座。

境内探明的矿种有石膏、岩盐、芒硝、锯、石英、高岭土、地热等矿产地 7处。其中以石膏、岩盐的储量最为丰富。石膏地质储量 13.04亿吨,工业储量5.1亿吨,其二水硫酸钙含量大于95%的一级品纤维石膏约占总储量的82.4%,占全国优质纤维石膏储量的50%以上,居亚洲之首;岩盐矿床分布约 140平方公里,储量 280亿吨,其氯化钠含量一般 63.4%一88.5%,最高达 95%。汤池温泉属断层裂隙交汇带之承压地下热水,地热异常区约 0.5平方公里;地热水日动储量6486吨/日,最高水温 69.3 0C;属含氟的硫酸钙型低矿化放射性氛矿水 ,可供洗浴、疗养。

二、经济

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4.25亿元 (现价 ),比 1949年增长 16倍;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102.7亿元 (1990年不变价 ),比1949年增长97.8倍;其中农业总产值 13.8亿元,比1949年增长 13.3倍;工业总产值 88.9亿元,比1949年增长 1281.6倍。财政收人4.39亿元。

应城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料。2005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 3.77万公顷。粮食种植面积 5.24万公顷,总产 36.7万吨;造林面积2541公顷;生猪存栏 30.94万头、出栏37.64万头;禽蛋产量6.04万吨;水产养殖面积 1.07万公顷,水产品产量 5.48万吨。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优质稻、棉花、林果、水产养殖、生猪和家禽饲养、蘑菇种植 “六大板块”。

工业主要包括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等 26个行业,基本形成以盐业化工 (精细化工)、建材石膏、机械电子、食品饲料、轻工纺织、医药包装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24.57亿元。

境内公路总里程 1308.4公里,公路桥梁 37座;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 118.6公里;村级公路通达率100%。公路货运量 559万吨,客运量672万人 (次 )。建有大富水、汉北河等五级航道 42.25公里,水上货运量21.6万吨,周转量 14 944万吨/公里。应城新港和长江埠码头港口货物年吞吐量 30万吨。汉丹铁路从市境东部穿过,境内站线长 15.2公里;新建长荆铁路 (长江埠一荆门),境内长 39公里。有邮路47条,邮路里程 2009.3公里。移动通信光纤传输线路512.4公里,GSM数字移动通信基站 84座,移动通信用户12.17万户,互联网用户6403户。建有热 (水 )力发电厂 (站 )8座,35-220千伏变电站 21座,10千伏以上高压电力线路 1582公里,形成以220千伏为枢纽、110千伏为网架、35千伏为主体、10千伏为基础的区域性电网和以国家电网供电为主、地方发电为辅的供电格局。乡村通电率 100%;全市社会用电总量 12.8亿千瓦时。

2005年底,全市有金融单位 16家,各类金融机构及网点 93个。各项存款余额43.35亿元,各项贷款24.85亿元。

应城撤县建市以来,城市建设得到较快发展。至2005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 1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12万人。人均居住面积 13.5平方米;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主次干道总长 80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0.3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12.1平方米;扩建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 10万吨,供水普及率95%;城区绿化覆盖率42.1%,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8平方米。城区开通 6条公汽营运线,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7.5标台,市内出租车 200辆。建有日处理200吨卫生填埋式垃圾处理场 1座,垃圾中转 5座,垃圾收集站38座;城区街道日清扫面积 85万平方米,日处理垃圾 180吨;新建、改造水冲式公厕 40余座。

建有各类市场 65个,商贸网点 1.2万个,从业人员 3万余人。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5.24亿元;个体私营户数 18 736户,从业人员70 660人,年营业额 66 580万元。外贸出口额 3320万美元。三、政治

1949年6月,中共应城县委员会建立。隶属中共孝感地委。1986年6月,撤县建市,改称中共应城市委员会。1956年 6月一2005年 12月,中共应城市 (县)委召开 11次党代会。2005年,中共应城市委下辖30个党委、97个党总支、1 21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5 919名。党员总数占全市总人口的3.84%0 1953年 1月,设立中共应城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3月,改为中共应城县委监察委员会。1984年5月,改为中共应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86年6月,改称中共应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1993年 6月,市纪委与监察局合署办公。

新中国成立后,依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立应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950年 1月 8日一1953年 1月 27日,共召开七届应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4年7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革命委员会代替人民代表大会。1980年 1月,设立应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6年 6月,改设应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54-2005年,共召开十五届应城县 (市 )人民代表大会。

1949年 6月,成立应城县人民民主政府;8月,改称应城县人民政府。1955年 12月,改称应城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9月23日,成立应城县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1980年 1月,恢复应城县人民政府。1986年6月,改称应城市人民政府。2005年,市人民政府常设工作机构78个,下辖 16街道办事处、镇、场。

1982年 6月,政协应城县委员会成立。1986年 6月25日,更名为政协应城市委员会。1982年 6月至2005年 12月,共召开八届政协应城市 (县)委员会全体会议。政协应城市委员会设有提案、经济、科教文卫、社会和法制、三胞联谊、文史资料等专门委员会。

1951年 5月,成立应城县人民法院。1958年改设县政法公安部审判科。1973年 1月,恢复应城县人民法院。1986年6月,改称应城市人民法院。1951年 11月,成立应城县人民检察署。1954年 12月,成立应城县人民检察院,1958年改设县政法公安部检察科。1978年 8月,恢复应城县人民检察院,1986年6月,改称应城市人民检察院。

1950年 8月,成立应城县总工会。1986年6月,改称应城市总工会。2005年,全市有基层工会委员会602个。1950年 8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应城县工作委员会。1956年 7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城县委员会。1986年 6月,改为共青团应城市委员会。2005年,全市有共青团员4.66万人,直属团委 26个,基层团组织 1140个。1949年 10月,成立应城县妇女联合会。1986年 6月,改为应城市妇女联合会。1954年6月,成立应城县工商业联合会。2005年,全市工商联组织 16个。1957年 7月,成立应城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9年,改称应城县科学技术协会。2005年,有各类专业学会 22个;农民专业协会(研究会 )142个。1991年 4月,成立应城市残疾人联合会。19%年 3月,成立应城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辖诗词楹联学会、作家协会、书画协会。四、文化

传统文艺有民间歌谣 (劳动号子、山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等 )、民乐 (十样锦、喷呐曲)、民间故事 (以 “三宝”汤池、石膏、灵芝草的传说为代表作 ),民间文艺活动包括有玩龙灯、划彩船 (彩莲船、彩龙船)、蚌壳精、踩高跷和平台故事 (俗称出故事 )等;戏剧曲艺流行楚剧、天门花鼓、汉剧,以及皮影、湖北大鼓、评书和道情、渔鼓等形式。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楚剧团各 1个,文化站 16个,电影公司1个,电影院8个,影剧院 1个,新华书店 1个,图书发行门市部 8个。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文化 “三下乡”活动,年均下乡送戏320场,送电影 2000余场,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5次;获 “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全市建成城区以11个文化事业单位为龙头、9个协会组织为纽带、13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础,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和全民健身网络;农村以 16个文化站为龙头、73个村文化室为纽带、农户为基础、民间文化社团为补充的文体网络,形成演出、书报刊、娱乐、音像、文化体育艺术培训等五大门类文体市场体系。

设有体育活动中心、业余体校、体育馆、文体站等 21个;篮球场 330个,体育活动室 452个,门球场 10个,田径场32个,标准游泳池3个,综合训练房2个。应城体育馆占地面积9940平方米,建筑面积2988平方米,容纳观众 1800名;可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体操、武术、击剑、举重、技巧等体育竞赛和训练。全市参加体育锻炼人数 26.7万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 “全国体育先进县 (市 )’’,先后二次被评为“湖北省体育综合实力十强市”,并获省政府 “建设体育强省突出贡献奖”。

广播机构 16个,其中广播电台 1座 (广播频率中波 1341 kHz ),平均播音时间6小时/日;村通广播率100%,广播人口覆盖率 100%;电视台1座,平均每周播出时间91小时;有线电视台 1座,以网络传输电视和调频广播节 目为主,能同时转播 34套以上电视节 目和 5套调频广播节 目;有线电视用户 2.4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 100%;电视机普及率 100% 0习; 生+星J J.、 ,「J‘ 2又

全市有各类学校 158所,在校学生 10.15万人。其中小学 121所、1089个班,在校学生4.78万人,人学率 100%,巩固率 99.9%。普通初中31所、544个班,在校学生 4.08万人,人学率98.9%,巩固率 %.5%0普通高中5所、185个班,在校学生 1.27万人,职业中学 1所,在校学生223人。教职工 6025人,专任教师5703人。全市人均受教育年数 8.9年,文盲率0.01%。被国家教委命名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市”。

全市有科研行政、服务机构和学会、协会、研究会等 125家,科技示范户 1.35万户,各类科技人员 2.36万人。有高新技术企业9个、工业科技园6个、农业科技园5个,各类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87个。实施星火计划、攻关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成果推广计划298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55项;引进、推广新品种327个。科技成果转化率 8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 46.8%。被评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有医疗卫生机构270家。其中综合医院4所,中医医院 1所,专科防治所 1所,卫生防疫站 1所,妇幼保健所 1所,药品检验所 1所,卫生学校 1所,乡镇卫生院 18所,村卫生所 (室 )229家,个体诊所 7家,基层血吸虫病防治机构7家。建成 “爱婴医院”8所,“二甲医院”2所,“一甲医院”11所,市卫生防疫站达到全国县级一等卫生防疫站标准,市妇幼保健院达到全国县级 “一级甲等”保健院标准。卫生技术人员2637人。全年总诊疗人数%.23万人 (次);医用床位984张,平均开放病床数 876.7张,病床周转次数24.43次,使用率 51.77%。计划免疫 “四苗”接种率年均 95%以上,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97.7%。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5.2%c,婴儿死亡率降到2.0%c。被列入全国综合防治血吸虫试点县市之一。全市钉螺面积纯降 1.95万亩,血吸虫病患者纯降4626人。多次被评为 “全国血防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城镇居民人年均收人7822元,人均可支配收人 7631.4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507.25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人365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0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85平方米,农村年末人均住房面积 28.86平方米。社会从业人员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的37.6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18.3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44.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 4760户、1.28万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