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岁时习俗

  一、春节

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晚,一般为农历腊月三十 日,也称为 “大年三十”,如果遇到腊月小则为二十九日。当天,各家各户在门上贴好对联。除夕夜晚,要先供奉祖先,祈祷新年万事大吉,还要守岁,家中照明灯彻夜不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也叫 “团年”或 “谈年”。全家吃年饭、聊天、磕瓜子、吃花生、吃杂糖,小孩们则放鞭炮,提着灯笼到处玩。现在多了一项内容,就是晚上八点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凌晨。孝南、安陆等地除夕之夜十二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云梦、应城、大悟地区到午夜后 ,即为 “出行”时间。人们将饭盆盛着三牲 (猪头、鸡、鸭、猪蹄、红鱼以及豆腐之类 )以敬天神,连同香烛黄表和其他祭祀用品,由两人端着到大门外去祭神。出一道门,由带头开门的人口中念道:“开门大发财,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得一满屋”,随行者附和。到大门外摆好香案祭神,家主主祭磕头,其他跟着的人都一一磕头作揖。行礼完毕后放长鞭,大家回到堂屋,进门时,亦由带头者念道:“一进大喜”,这也应合大门上春联旁贴着的 “开门大发”、“一进大喜”的内容。“出行”仪式完毕,就进人到第二天的新年。

正月初一拂晓,焚香放鞭炮,开始出门拜年。初一为族亲,以父亲为一族的宗亲,包括师友长辈,同时周围邻里相互拜年;初二为舅亲,即舅父舅母;初三必须拜岳父母家的年;初四是姑亲,也就是侄子去姑姑家给姑父姑母拜年;初五为朋亲,拜年就不拘对象。有俗语:拜年不拜初五六,又无酒又无肉。拜年时往往长辈会给小孩压岁钱或糖果 、瓜子等食物。

民间有关过年有首童谣:“二十四,又打扬尘又办事。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酒肉。二十七,年(年货 )办毕。二十八,插红蜡。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符卸。初一早,年拜了。腰一勾,手一托,糖果饼子 (炒米 )给得我。”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 “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七、八开始玩龙灯,还玩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 “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太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在孝感中部,孝 (南 )云(梦 )应 (城)一带,都有玩灯的习俗,正月十五这一天是高潮,龙灯所经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沐浴更衣,打扮人时的小媳妇们,或怀着身孕,或抱着小孩,在行进的龙灯中穿行,为的是祈求新的一年,保佑平安,幸福吉祥。其中云梦还有一种独特的三节龙,又叫板凳龙,由三人站在板凳上舞动,精悍激烈,饶有兴味。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 (今孝感 )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做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 “百年好合”说成 “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10匹锦绢赎出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梭化成飞梭石,织机留在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 “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做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 “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A子兆生男。

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 ,甸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元宵节这天,多吃汤圆,以示团圆。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碴、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 “浮圆子”,后来又叫 “汤团”或 “汤圆”,这些名称 “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汉川的元宵也叫 “月半团子”,用大米粉炒熟后调和,内包红白萝 卜、干子等馅,也有的用肉或红糖作馅,做成球形,蒸熟后食。或在锅里炕熟,叫月半耙。

应城、云梦、安陆交界的一带地方,还有正月十九晒灯的习俗。即在正月十九这一天,人夜,人们要将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高高地挂在门前的大树上,直到蜡烛燃尽。这是由一个典故而来,相传在很早时,有一家的亲人外出谋生 (做生意 ),家人非常想念,望眼欲穿,他们从小年望到大年,从年前望到年后,从年后望到月半,直望到正月十九。他们猜想,是不是亲人路途太远,古代又交通不便,紧赶慢赶,现在也该到家了,他们怕亲人晚上到家,分辨不清家门,于是在自家门前高高地挂上灯笼,照亮亲人回家的路途,让他尽快认清家门。体现人们思亲怀旧的心情。

春分节:人们多以大蒜、豆腐煮食,用以散毒。

三、三月三

各家悬莽菜于门上,且在这日出门放风筝,民间有 “杨柳青,放风筝”的歌谣,亦有人选当地名胜或风景幽静处,结伴寻芳探胜,欢乐幽会。地菜花煮鸡蛋是三月三的时令食品,据传有防病祛邪之用,小孩吃了头上不长疤。

四、清明节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节日前三后四或节日当天,家无论贫富、人不分老少,都要到自家祖坟地上去上坟、燃香烧纸、放鞭炮祭奠,民间有 “清明不祭祖,犹如养猪狗”的说法。人们外出踏青,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增强体魄。

亲友、族人结伴,准备好猪头、水果、香烛、纸钱等供品一起到墓地祭祀祖先、亡人。有的家族在去墓地之前,还请了歌舞班子在家里表演,一切都是做给别人看,显示本家的团结和富有。祭祀活动完毕后,在郊外踏青、游玩小会儿,回来后家人聚餐,加强感情纽带的联系。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本地人一般在这天会割艾篙、营蒲插于墙上、门上,或放于神完上。除此之外,还要挖车前草,以备用来祛霉气驱瘟疫,药草晾干够可备洗澡用。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为粽子,内馅为糯米、绿豆,外用芦叶包成菱角形,煮熟粘糖食,有清香可口之味。传说粽子是丢人水中,为了让鱼虾不啮屈原身躯而做的。此外,端午节还有吃虾撒、盐蛋、皮蛋、鳝鱼、芝麻绿豆糕、饮雄黄酒等习俗。以前,民间常在临河傍水的地方举办划龙舟竞赛活动,竞赛时设 “标”,获第一名者谓抢头标。现在偶有划龙舟活动。

六、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巧节,当晚,人们仰望天空,观赏巧云,比着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叼汉菱角,看谁吃得多、吃得快,俗称 “咬巧”。亦有妇女在闺房中摆上瓜果祭天,以乞智慧。

七、七月半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三或十五,也叫 “七月半”、“中元节”或 “鬼节”。相传 “七月十五是中元,阎王开放鬼门关”,这天,各个亡魂都跑出地狱,到人间吃祭品、领施舍、讨钱纸。家魂回各自家中享受祭奠;那些孤魂野鬼无家可归,则四处游荡,争抢奠品,如若抢不到祭品,便祸害人间。为了不让孤魂野鬼骚扰家魂和人间,民间有 “七月十五鬼门开,燃烛烧纸免祸灾”的习俗,人们在各道路、河塘边,燃放油灯或蜡烛,并撒放一些食物,烧一些纸钱,并用纸灰将其圈上,称之为 “点河灯”、“放路烛”。现在,此习有较大变化,只有新亡人 (即当年死去的)的家庭,在这天举行一次祭祀活动,以示对新亡人的悼念,其余各种活动几乎消亡。至于佛教的盂兰盆会和道教的慈航普度,只有在宗教场所偶尔举行。

八、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天人们合家团聚,晚上吃月饼赏月,象征合家团圆。出嫁的女儿女婿多在这天回娘家送节礼。“嫦娥奔月”、“昊刚捧酒”、“张果老砍棱果树”和 “八月十五杀挞子”等故事在孩子中流传。

中秋之夜,想求子女的妇人乘夜深人静之时潜人瓜园,摘一条瓜抱回来,称为 “摸秋”,即似抱回一个小孩。

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俗称 “重阳节”,城乡有用麻雀豆、绿豆拌糯米煮食的习俗,此外还有登高、佩插茱英、饮酒等习俗。全家人团聚、饮酒、赏菊,也有的三五成群登山观景,名曰 “重九登高”,传说可消灾、避祸。现在,重阳节成为 “老人节”。孝感市隔两三年就要在重阳节举办 “孝感市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民间掀起敬老热潮。重阳节这天,子女们都要为老人买好吃的,或买衣物等礼物。

十、腊八

人们多有用糯米、红枣、慧茵仁、花生米及其他豆类煮粥,用以怀念腊八,或作冬季进补之食,称为“腊/又粥”。

十一、小年

每年腊月二十前后 ,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鱼肉以及孩子们吃的糖果 (炒米糖 )、花生、蚕豆等,开始打豆腐、炸丸子,备办过年菜肴。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这天在神完上点烛焚香,祭祀祖先 (备一桌菜,摆八副碗筷酒杯,请祖先过小年 ),然后家人共餐。这天,“九天司命灶王府君”上天庭向玉帝交旨,家家户户都填写由庙里和尚印好的 “司命扎”,又叫黄表,由主人或家庭主妇在灶门前烧香磕头,口里念着:“司命菩萨上天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灶前有灶糖 (麦芽糖 )等供品,据说灶王爷吃了灶糖被封住嘴,上天不能说话,可以不向玉帝汇报。这一习俗,在偏远的山村至今尚存,叫送司命。这一天家家户户 “打扬尘”、大扫除。农村人户扫禾场,烧灰粪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