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0年10月孝感市第一届运动会在市体育中心隆重举行

孝感市已形成了以市县“三馆”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体,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为依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具备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孝感市文化中心建设逐步推进,应城市、云梦县文体中心新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汉川、孝昌、大悟文化中心建设已经立项,于十二五期间建成投入使用。

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积极扶持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文艺团队培训班,每年培训文艺骨干近500人。适时举办各类节庆文化活动,形成了众多的文化品牌,如: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孝文化节、七届楚剧展演、两届中华汉字书写节、在孝举办了四届的省楚剧艺术节以及黄香艺术节、李白文化节等均已形成品牌;专业剧团金秋新春演出季活动和送戏下乡活动每年达2500场。免费开放单位延伸服务,仅图书馆,每年举办各类辅导培训公益讲座几十场,社会反响很好。孝昌县图书馆举办“书·时光”公益讲坛,同时编辑出版了文艺月刊《书·时光》。全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55%,社区全民健身路径覆盖率达到8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达到了全市总人口的45%

孝感市文化中心效果图

专业艺术新闻出版工作成果突出。1999年,大型现代楚剧《中原突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小戏《吊子卖鞋》获中国戏曲奖、小品下戏奖;2010年,安陆市楚剧团根据严大平事迹编创的楚剧《呼唤》获得“楚天文华奖”四项大奖;2012年,摄影作品《鸟韵》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在湖北省第五届楚剧艺术节上,福星楚剧团的《冬日荷花》和孝感楚剧演艺有限公司的《槐荫谣》获优秀综合剧目奖,大悟县楚剧团选送的折子戏《相婿卖茶》获剧目综合奖;根据公安英模人物吴和平事迹创作的话剧《吴和平》已走上舞台。连续三届89个印刷企业被湖北省评为50强,排名全省地(市州)最前列;2011年全市完成建设农家书屋3161个。

孝感市槐荫公园老年人舞剑活动

体育训练项目全面恢复。孝感市体育场馆建设逐步发展,全市新建体育中心5个,体育馆8座,体育场3座,射击馆1座,标准田径场30多个,游泳馆和游泳池11个。青少年训练项目全面恢复,达到17个(田径、篮球、举重、体操、柔道、乒乓球、摔跤、跆拳道、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跳水、赛艇、皮艇、射击);省运会周期注册运动员逐年增加到1100余人。每年派出近400名运动员参加30余项(次)全省青少年年度比赛,半数以上项目比赛成绩进入全省前列。举办的“龙王恨”全国钓鱼大奖赛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影响最大的比赛;“樱子杯”足球联赛已连续举办16届,成为孝感及周边省市的品牌群众体育赛事。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创办了楚剧新苗班和表演艺术班。楚剧新苗班2012年为各专业院团输送了84名专业人才,其中有4名学员在全省第五届楚剧艺术节上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2013年开办的表演艺术班招收学员43人,将进一步解决人才需求问题。连续两年面向全国招硕引博招聘了8名高端人才,极大地推进了文体新业务发展。以市和县(市)区两级体校为龙头,专项业余训练基地为骨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支撑,全市中小学校为阵地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一县一品”业余训练布局已经形成(孝南射击、汉川乒乓球、应城体操跳水、云梦羽毛球、安陆赛艇皮艇、大悟田径、孝昌武术);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等效益已初步显现,二十年向省输送了100多名高水平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