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人员保健

1953年,孝感地区专员公署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对全区各县厂矿企业的国家职工实行劳保医疗,其费用开支从每年的企业基金中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1955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精神,全地区各县开始培训农村保健员 (也称半农半医、“赤脚医生”、乡村医生 ),保健员与农村劳动力一样同工同酬,既是农民又是医生。

1956年,贯彻国务院 《关于防治矽肺危害的决定》精神,开展矿工病的查治。武汉医学院与应城膏矿卫生所共同对应城膏矿当时的生产环境和尘肺发病进行一次调查。解放前,矿洞低矮潮湿,依靠自然通风,开展义诊活动照明用植物油,工人在井下手工采矿,只能斜坐,每昼夜打锤两万多次。在石膏灰尘和油灯烟雾中,从事高强度劳动,长年累月,膏工们逐渐染上炭黑尘肺,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人人瘦骨嶙峋,蓬头垢面。1958年,应城膏矿卫生科在同济医院指导下,对部分井下接尘工人拍片检查,发现有矽肺疑诊。为了确诊,在省卫生防疫站和同济医院的协助下,又对接尘工龄长的老工人做健康检查。后来每隔1一2年复查一次。至 1975年,共检出223例尘肺病人,均为解放前人矿的老工人。为了防治此病,改善洞内通风条件,实行主通风机与辅通风机组合通风;推行湿式降尘,减少采矿粉尘;发放纱布口罩,加强个人防护;手工操作变机械操作,使各工种粉尘浓度合格率达95%以上。

1974-1977年,孝感地区卫生防疫站对242个厂矿开展矽肺普查,共查出尘肺病人 326例。其中,患尘肺病人 281例,死亡45例。281例尘肺病例中,应城石膏矿占192人,应城盐矿25人。1987-1990年,孝感地区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区 120家接尘厂矿中的10 634名接尘工人进行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至1986年,全地区累积尘肺病人 556例。其中,患尘肺 3%人,累积尘肺死亡 160例。对查出的病人均按国家规定或调离接触作业,或休养治疗,享受劳动保险待遇,给予妥善照顾。

1973-1978年,在全区广泛开展安全使用农药、预防农药中毒工作。根据 1973年的资料统计,全市参加治虫人数233 506人,农药中毒人数为5460人,中毒率为2.34%;中毒死亡 328人,中毒死亡率为 6.01%0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1.6%,部分地方中毒率高达 34.1%。为预防农药中毒,地区组织安全防虫检查组,总结推广 “一仓二箱三把锁一本帐”的农药管理制度,提出 “三穿”(长袖、长裤、鞋)、“三打”(打顺风、打隔行、打退行 )、“三带”(带肥皂、带解毒药品、带 口罩 )、“四不”(打药时不吸烟、不吃东西、不在水井塘边配药、不在炎热中午打药 )的安全治虫操作规程。由于措施得力,1978年全区生产性农药中毒率由1973年的21%下降到 7.3%,中毒死亡人数下降58.9%0 1994年,孝感市卫生防疫站又组织推广应用解磷注射液,操作简单,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