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一、市直医疗卫生机构

孝感市中心医院 1949年 9月,成立孝感专署人民医院,院址在孝感县城关中山街。有医务人员 10人,病床 20张,显微镜 1台。1950年 8月,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接管地处孝感城关原英国伦敦教会于 1862年创办的仁济医院。1953年,医院床位 100张,卫生工作人员 1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人,设妇产、中医、儿科、内科、外科 5个科室。1957年,医院床位 120张,卫生工作人员 143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1人)。医院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保健科、注射室、收费挂号室。1960年 1月孝感地区专员公署与武汉市合并,孝感医院与武汉医学专科学校合并,改为武汉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院址由孝感城区小东门天主教堂迁到专署农业学校 (现孝感宾馆院内)。1961年 4月恢复孝感专署,医院搬回小东门原址。1963年初,孝感专署拨款50万元,在孝感城关北门外 (后湖边)兴建面积 4088平方米 “王”字型二层住院楼和 8栋平房职工宿舍。1965年 3月医院从小东门迁至新址。年底医院床位 200张,卫生工作人员 163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19人)。1978年底,医院床位 320张,卫生工作人员 327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44人 )。1994年4月,孝感地区人民医院更名为孝感市中心医院。至2005年,先后建起59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和 16 000平方米的9层住院大楼及面积 11 800平方米 13层医技综合楼。全院固定资产总值 1.48亿元,是孝感市规模最大、技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医院和医疗技术较高的医疗中心,担负全市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任务。医院内设行政、临床、医技及其他辅助业务科室79个,开设病床 592张,年门诊 32万余人 (次 ),出院病人2.2万余人 (次 ),卫生技术人员 76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130人有高级职称,6人享受国务院及政府津贴。

孝感市直机关公费医疗门诊部 1952年 8月,孝感地区专员公署公费医疗门诊部 (简称 “门诊部”)成立。专员公署拨款 1400万元 (旧币 )用于基建。门诊部工作人员 5人。其中,医师 2人,助产士 1人,行管人员2人。1953年,二层楼的门诊部用房竣工,开展业务工作。1960年 1月,门诊部并人地区人民医院,为地区医院第二门诊部。1962年 3月,门诊部从地区医院分出。1969年 1月门诊部撤销,1974年 12月恢复,1986年交地区医院管理。1989年5月,门诊部与地区医院 “分家”,独立开展业务;10月与地区妇幼保健院合并,实行一套领导班子、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1993年6月,更名为孝感市直机关公费医疗门诊部、孝感市妇幼保健所。2005年,仍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

孝感市康复医院 1970年 9月,孝感地区精神病医院成立,当年在地区社会福利院基础上兴建医院业务用房,年底基建竣工。1991年,孝感地区精神病医院改名 “孝感地区康复医院”。(详见本篇 “特色医疗”)

湖北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惠济医院 1978年,孝感地区卫生学校门诊部成立,1985年改称孝感地区卫生学校附属惠济医院,1998年改为湖北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惠济医院。(详见本篇 “特色医疗”)

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50年 6月,湖北省孝感实验卫生院在孝感县城关中山街成立。承担北至广水,南至黄破摄口及孝感县朋兴区范围内的预防接种、环境卫生等工作。1952年7月,孝感专区防疫队成立,编制 15人,1956年结束。1958年3月,成立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血吸虫病防治所,地址在孝感城区小东门,占地 5亩,有业务、生活用房600平方米,中西医、药剂、护理、检验业务人员 20人,以防治血吸虫病为主。1960年 1月,血吸虫病防治所并人武汉市地方病防治所,翌年4月分出迁回孝感,更名为孝感专署地方病防治所。1968年 12月,地方病防治所撤销,人员进孝感县 “五七”干校。1972年 3月,孝感地区卫生防疫站成立,编制29人,担负全地区卫生防疫、血吸虫病防治、药品检验 “三大任务”。1993年6月改称孝感市卫生防疫站,1994年 12月由正科级升为副县级单位。1999年 6月,省卫生厅、省卫生防疫站专家评为 “全国地市级一等卫生防疫站”。2001年底,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业务、生活用房 5000平方米,分 “九科一室”,常年进行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寄生虫病、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消杀灭药等监督监测教学和科研 ,成为全市的卫生防疫指导 中心。2004年 3月,孝感市卫生防疫站更名为 “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 “孝感市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不另增加,统一从原孝感市卫生防疫站调剂,经费渠道暂时不变。2005年 12月,孝感市卫生监督所与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独立行使职能,将原市血吸虫病防治所的预防控制职能并人孝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20人,办公地点设在孝感城区建设路 171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的实验楼内。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固定资产 705万元,内设行政、业务科室 14个,专业技术人员67人。其中,18人有高级职称,29人有中级职称。

孝感市惠民医院 1950年 6月,省政府卫生厅派出省防疫队会同孝感专署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前往黄破县 (现属武汉市管辖)摄口一带调查,证实有血吸虫病。随之在摄口红树岭成立孝感卫生实验区摄口卫生所,开展防治工作。1951年 1月,正式成立 “湖北省摄口血吸虫病防治所”。1953年,“孝感县卫生院血吸虫病防治组”和黄破县 “摄口血吸虫病防治所汉川小组”成立。1958年3月,孝感专署血吸虫病防治所成立,1961年 5月更名为孝感专署地方病防治所,血防工作由地方病防治所承担。1980年 4月,恢复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当年血防所从卫生防疫站迁至园林路,定编33人。1981年,孝感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名为血吸虫病防治所,后又更名市血吸虫病防治所。2003年发展为以血吸虫病防治为主体,同时开展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性病专科、痔屡科、胃肠专科医疗的综合医院。内设行政、业务科室17个,在职卫生工作人员 70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人)。卫生技术人员中,4人有高级职称,26人有中级职称。2004年9月,市血吸虫病防治所有 89人。其中,在职70人,离退休 19人。15人纳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名离退休人员由财政供养,其余55人连同固定资产土地等,成立 “长征医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血防诊疗服务。2005年 12月,孝感市血吸虫病防治所并人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挂 “孝感市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牌,履行血吸虫病预防职责。后改为惠民医院,专为孝感市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医保就医服务。

孝感市结核病防治所  新中国成立后的28年,孝感地区没有专门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防治工作由防疫、医疗单位承担。1980年 3月,孝感地区结核病防治所 (简称结防所 )成立,办公地点在地区卫生防疫站内。当时结防所工作用房不足25平方米,办公、化验、放射、仓库为一体,设备有 1台30毫安X光机和 1台显微镜,工作人员7人。1985年投资兴建业务和生活用房 1700平方米,结防所从地区卫生防疫站迁至新址 (建设路 25号 )。2005年,拥有固定资产205万元,新建的门诊综合楼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内设行政、业务 10个科室,床位40张,在职卫生技术人员 5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 8人,中级职称 17人。

孝感市妇幼保健院 (所 )1974年 12月,孝感地区妇幼保健所成立,编制 8人,与地区卫生局妇幼卫生科合署办公。1982年省卫生厅拨款兴建地区妇幼保健所,翌年基建竣工,占地面积 600平方米。建业务、生活用房 1257平方米,年底妇幼保健所从卫生局迁出。1989年 10月,地区妇幼保健所与地区公费医疗门诊部合并。19% 年2月,孝感市妇幼保健所更名为孝感市妇幼保健院。1997年 11月,由正科级升为副县级单位。2004年6月,拆除原公费医疗门诊部二层楼房,重建 8层业务用房 4770平方米。至 2005年底,全院门诊、住院业务用房共 6027平方米。业务科室由最初没有设置,发展到医务科、护理部、药械科、医保管理科、病案室、保健部、医疗保健市场部、内科、儿科、妇产科、眼科、口腔科、康复科、检验科、放射、心 B超室 16个,病床 80张,在岗卫生人员 1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86人。

孝感市药品检验所 1959年 12月,孝感地区专员公署卫生科筹建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室设专署医院药剂科。1962年,成立孝感专署药品检验所,与孝感专署地方病防治所 (1972年改称孝感地区防疫站),合署办公。1966-1971年底,药品检验所工作停顿。1972年 1月恢复孝感地区药品检验所,与地区卫生防疫站合署办公。1977年4月,地区药品检验所迁至孝感地区卫生局院内,新建药检所办公楼,宿舍楼共 700平方米。1984年,孝感地区药品检验所迁至孝感城区长征二路 (占地4亩,建筑面积 918平方米)新建的办公楼办公。1993年 6月改称孝感市药品检验所。之后,各县 (市 )药品检验所相继成立。2001年7月,孝感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孝感市药品检验所及各县 (市 )区药品检验所划归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

孝感市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站  成立于 1972年4月,主要业务为医疗器械维修。1973年维修人员 13人,1980年增至27人。负债 130万元。2000年 1月,部分人员分流到市直卫生单位。2001年7月至2005年底,在岗职工 6人,7名离退休人员由财政拨款供养。

孝感市中心血站 1997年8月收编原云梦县血站成立的一所采供血专门机构,属孝感市卫生局管辖的二级 (科级)单位。2004年 3月,从云梦县城关整体搬迁到孝感市文化路东端与北京路交汇处,新建血站占地 20亩,建筑面积 4679平方米,职工 87人,在职69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38人,初级技术人员 26人。卫生专业人员占在职人数的82.6%,总资产近3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 900余万元,有各类先进的大中型设备 120余台套。

孝感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于2004年 7月 8日经孝感市政府批准开始建设,2005年 12月 28日由孝感市编委批准正式成立,属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台拟整合切割原市区 “999", "120”急救服务呼号,为孝感城区及孝南区农村统一提供 “120"急救调度服务,但尚未正式开始运行。中心地址在孝感城区建设路 170号。成立时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1620平方米,固定资产 350万元,有员工6名。中心装备价值 89万余元的急救通讯调度指挥系统,上级配发5台急救救护车。

二、县 (市 )区医疗卫生机构

县 (市 )区人民医院 1949年,孝感县、黄破县、云梦县、应城县人民医院成立;1950年汉川、大悟、应山、安陆等县人民医院诞生,此时均称为卫生院,1959年先后改称医院;1993年孝昌县人民医院挂牌。1949年 ,县医院全专区 4所 ,床位 25张,卫生工作人员 4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6人。1950年年底 ,全专区县医院发展到8所,床位69张,卫生工作人员 1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04人。1957年全专区县医院 16所,床位 3%张,卫生工作人员5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0人。1965年底县医院9所,床位921张,卫生工作人员 75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581人。1978年底县医院8所,床位 1594张,卫生工作人员15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186人。1985年全地区县级医院发展到24所,床位3289张,卫生工作人员350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821人。2001年底县级医院增至26所,床位 2953张,卫生工作人员 48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1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 316人,中级职称 1429人。2005年县级医院28所,床位2950张,卫生工作人员 50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3954人。

中医医院 1949年全专区没有一所中医医院,占70%的中医中药人员分散在各地个体行医。1956年云梦县中医医院成立,人员 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0人。1958年底中医医院 1所,床位20张,卫生工作人员 3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30人。1979年发展到2所,床位35张,卫生工作人员 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47人。1985年全地区中医医院7所,孝感市、应山、云梦、应城、安陆、汉川、大悟 7个县 (市 )区各 1所,床位660张,卫生工作人员 58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师、中医士及中药师、士 165人。2001年底中医医院6所 (广水划归随州市 ),床位 695张,卫生工作人员 13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06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 82人,中级职称409人。全市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师 216人,中医士6人,中药师95人,中药士 14人。2005年全市中医医院6所,床位 705张,卫生工作人员 14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190人。全市中医医院固定资产 9877万元。

县 (市 )区卫生防疫站 1952年应城县卫生防疫站成立,1959年云梦县卫生防疫站成立,1960年安陆县卫生防疫站成立,1962年汉川县卫生防疫站成立,孝感县、大悟县、应山县卫生防疫站于 1957年成立,1993年孝昌县卫生防疫站挂牌成立。1952年全专区卫生防疫站2所,总人数 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1人。1965年卫生防疫机构 8所,工作人员 12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03人。1978年,9所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24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97人。1985年,全地区卫生防疫机构 8所,工作人员36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3人。2005年,全市卫生防疫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所,工作人员 8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2人 (其中高级职称 32人,中级职称 158人 )。

县 (市 )区血吸虫病防治所 (站 ) 1952年 1所,工作人员 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5人。1956年4所,床位 64张,工作人员 1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97人。1966年底全市血吸虫病防治所、站4所,床位80张,工作人员总数 7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1人。1978年底血吸虫病防治所、站4所,床位 698张,卫生工作人员 25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94人。1985年底全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所、站 5所,床位 998张,卫生工作人员3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331人。到 2001年底,全市血吸虫病防治所、站 5所,卫生工作人员7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60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 17人,中级职称 15人。

基层血吸虫病防治组织 1953年全专区血防组 6个,工作人员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7人。1956年28个,工作人员 2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76人。1966年 18个,工作人员 1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7人。2003年底,全市血吸虫病防治所 (站、中心 )29个,床位 598张,卫生工作人员80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2人。2004年 7月,市、县血吸虫病预防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并,纳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的总体规划,内设血吸虫病防治所,履行血防技术指导、疫情监测、督导检查等职能。精简预防队伍,省分配孝感市血防预防人员编制223人。其中,市直 15人,汉川市 130人,孝南区36人,应城市30人,云梦县 12人。撤销乡 (镇 )血防站,将血防站纳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管理。保留汉川市血防专科医院。

妇幼保健院 (所 ) 1951年汉川县妇幼保健站成立;1952年,云梦、应城县妇幼保健所 (站)成立。此时,全区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只有5人。1953年各县妇幼保健所 (站 )(含咸宁、通山、通城、崇阳、嘉鱼、蒲沂、武昌)相继成立,共 19所,卫生工作人员总数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人。1954年9月,通山县建立丙等妇幼保健所 1所,孝感县妇幼保健所 1所。此期,孝感地区妇幼保健机构为 3所,总人数 15人,其 中卫生技术人员 12人。1965年底 ,全区妇幼保健机构增到 7所 ,床位 15张,卫生工作人员总数 45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人。1985年底全地区拥有妇幼保健机构 8所,床位95张,卫生工作人员 2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91人。2005年底,全市妇幼保健机构 8所,床位415张,卫生工作人员9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770人。

麻风村 (皮肤病防治所 ) 1802年,英国基督教会牧师杨格非在孝感县城东北创办乐仁麻风病收养所。1950年 11月,收养所交孝感地区专员公署接管,改为孝感麻风病院,地址在孝感城外理丝桥蒋家庙。1953年 12月,该院迁往黄破县摄口黑龙咀,名称仍沿用湖北孝感麻风病院,床位定员 100张,由湖北省卫生厅管理。以后,全地区的麻风病患者多到黄破摄口求医。全区各县麻风村成立时间:黄破县 1957年,孝感县、云梦县 1958年,大悟县 1961年,应城县 1962年,汉川县 1964年,安陆县 1972年,应山县 1973年。1973年全地区麻风村共有 8所,卫生工作人员7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41人。1984年 12月全地区各麻风村改为皮肤病防治所。1985年底全地区有汉川县、应城县、大悟县、安陆县、云梦县、孝感市 (县级 )、应山县皮肤病防治所7所,卫生工作人员 9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64人。2005年,全市皮肤病与性病防治所(站、中心)6所,床位 13张,卫生工作人员 9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81人。

三、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

乡 (区、公社 )、镇卫生院 (所 ) 1951年开始,辖区各县陆续组建区、镇卫生所,大多为民办公助。1953年,全专区有区、镇卫生所 103所 (其中,孝感县 21所,黄破县 18所,大悟县 13所,应山县 10所,安陆县 8所,云梦县7所,应城县 16所,汉川县 10所 ),床位 18张,卫生工作人员 68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498人。1958年全专区乡卫生机构实行 “国联合并”,原区 (镇)全民所有制卫生所和各区 (镇 )集体所有制联合医院合并,属全民所有制。乡卫生所改为卫生站集体性质不变。此期全专区 125个区 (镇 )卫生所,改名为公社、镇卫生院 (所),设床位 223张,卫生工作人员 4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4人。1961年,通过整顿 (“国联”分家),卫生院 (所 )90个,床位 882张,卫生工作人员 11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867人。1980年底,全区公社、镇卫生院 (所)149个,床位4961张,卫生工作人员84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302人。到2001年底公社 (区镇 )卫生院 117个,床位 2518张,卫生工作人员64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80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 102人,中级职称 869人。200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含街道卫生院)112个,床位 2182张,卫生工作人员 595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4949人。

村级 (生产大队 )医疗卫生机构 1955年,本着 “就地培养,短期速成,学用结合,复训提高”的原则,把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农村卫生员、接生员。全区共培养卫生员、接生员 1672人,有 86个农业合作社建保健室。1956年,全区组织训练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脱产 “三员”(卫生员、保健员、接生员),并配备接生箱、保健箱。部分农业社建起保健室、接生站 (组 )。1958年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各地进一步加强 “三员”培训,农村生产队保健室、产院、接生站 (组)大批建立。1970年,根据毛主席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在全地区开展农村 “四化”建设 (即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新医疗法、中草药)。这一年全地区4163个村 (大队),有乡村医生 (赤脚医生 )6707人,生产队 (小队)31 970个,有卫生员 24 752人,接生员7218人。1971年 3959个村 (大队),有3520个村(大队)建起医疗点 (医务室 ),有乡村医生 (赤脚医生)7675人,29 847个生产小队,有卫生员 18 208人。1980年,大队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此期全地区3685个村 (大队),有医疗点 (医务室)3582个,乡村医生 10 118人,生产队卫生员21 049人,接生员 10 005人。2001年底,全市村医疗点 2467个,乡村医生4179人,农村接生员536人,卫生员 806人。2005年,全市村卫生室2469个,乡村医生4303人 (乡村一体化管理后,乡村医生考核不合格 ,未取得执业证者未列人 )。

四、红十字会组织

孝感境内最早的红十字会机构是中国红十字会孝感县分会,成立于 1946年8月,1948年更名为孝感县红十字会。1949年孝感县解放 ,红十字会由政府接管。1951年归属孝感县卫生科领导。1963年 ,孝感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孝感县红十字会重新组建。此期,全地区红十字会工作由专署卫生科兼管。1986年 12月30日,孝感地区召开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 “孝感地区红十字会”。1990年4月 18日,召开第二届全区红十字会,对理事会进行调整。1993年 6月,更名为 “孝感市红十字会”。1995年3月7日,召开市第一届红十字会代表大会,制定红十字会工作要点。2004年3月3日,召开第二次红十字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红十字会领导班子。全市辖7个县 (市 )区,设县级红十字会7个,有专兼职干部 15人。市红十字会下设办公室,正式编制2人,设正、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市红十字会对全市所辖县 (市 )区、场及驻孝企事业单位红十字会工作有指导功能。至 2001年底,全市共建立 180个基层红十字会,并拥有 148个团体会员单位,会员 57 696人。在孝感市实验小学、玉泉小学及各县 (市)实验学校都建立红十字会少年工作委员会;在 107.316两条国道线及主要道路上建立26个红十字急救站;市区建立 “999”红十字急救求援中心;在孝感城区征地24.5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投资638万元的中国红十字会湖北备灾救灾中心于1993年建成。1993年、1994年,红十字会国际联合行动局副局长玛格科特·瓦尔斯特姆女士、红十字会亚太部官员曹篙山、德国红十字会国际部项目官员、瑞士红十字会国际合作部中国项目官员维瑞娜·康齐女士、联合 国亚太部主管中国项目官员雅莎·奥兰女士先后到孝感视察湖北备灾救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