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间舞蹈

孝感地区民间舞蹈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市群众艺术馆收集整理的民间舞蹈近 100个。从内容看 ,孝感民间舞蹈题材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即:表现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反映追求 自由幸福爱情 ,宗教仪式中的法事。产生的来源:(1)根据当地民俗,起源于民间传说。如 《三节龙·跳鼓》舞,就是起源于云梦伍洛流传的三条鱼变成三条龙的传说产生的。(2)起源于楚文化中崇火好祀的习俗。如,((火狮子》、《虾子灯》、《龙灯》舞无不与火有关。(3)受外地舞蹈影响,逐渐交融演变而成。如 ((高跷拉v驴》、《亮花鼓》本是由外地二人转、戏花鼓演变发展而成的地方舞蹈。民间舞蹈的美,是按照民间传统的审美要求塑造的。从 “圆、游、拧、抖、动、静高、低、俯、仰、起、落、对比、对称”的表现手法中体现空间美、流动美、曲线美、节奏美。气韵生动,相互连贯,形成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1988年3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湖北孝感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狮舞

狮舞流传于孝感市各地,在人们的心目中,狮子象征勇敢和力量,能驱魔、避邪。为了求得吉祥,再现这一兽中之王的勇猛01悍,创造狮子舞。它融舞蹈、武术为一体。艺术的精湛,场面的惊险,技术的娴熟,令人叫绝。孝感市的狮舞在形式上有天皮狮子、地皮狮子、武狮子、火狮子、双皮狮子、单皮狮子、麻狮子、山狮子、高跷狮子、麒麟狮子等,其表演方式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由回子 (拿绣球者 )先出场使拳后,引狮子出场,动作由走、跑、退、滚、坐、立、卧、食、搔痒等仿狮动作和回子配合动作组成。天皮狮子以攀桌子最具特色。上桌子表演,每加一张桌子做一次动作,或迂回上,或抱角上,时而 “偷梁换柱”,时而 “西厢玩月”,边上边做各种逗人发笑的动作,登上顶端 (最高为9层或 12层),即开始做 “四爪踏雪”、“顺风扯旗”、“望江喝水”等一连串扣人心弦的动作,使观众在惊叹之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孝昌县的白沙、花园、王店、小悟、周巷等的舞狮,一般是用竹、纸、布、麻制成狮子,其外形酷似真狮。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另一个扮演武士,手拿绣球逗引,狮子跌扑、翻滚、跳跃、搔痒、盘痒、盘绣球、翻云梯等,皆伴以打击乐进行。有时双狮合舞,有时一狮独舞。还有安陆的 《麒狮舞》,由两个演员分别披上绣有麒狮麟毛头的外套,模仿麒狮动作,通过挑逗、攀咬、躲避、追逐、嬉戏,把麒麟的诙谐、狮子的天真表现得淋漓尽致,风趣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应城的 “高跷狮舞”,表演者双脚踩着木制跷子表演。分为 “文跷”、“武跷”两种。“文跷”以走、跑、唱为主;“武跷”一般为丑角,能跑、跳、走、蹲、转、坐等,动作幅度大,民间艺人称之为 “板”,常在 “文跷”配合下进行表演。

二、灯舞

这是孝感市流行很广且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舞。据艺人说,早在西汉时期,汉文帝是正月十五这天登基,因此把正月称元。明清以来的县志上都有上元灯舞盛况的记载。由于灯舞象征光明和吉祥,所以至今孝感市还广泛流传 “鳌鱼灯”、“鲤鱼灯”、“虾子灯”、“九珠九鳄灯”等。具有代表性的灯舞有 “虾子灯”。该舞流传于孝南区,尤以市区城关最为盛行。每个虾灯由2人表演,舞蹈动作以 “圆”为主要特征,以 “平圆”和 “立圆”为主要动作,表演的随意性强,根据艺人的情感不断变化,打击乐烘托气氛,舞完乐止。“鳌鱼灯”流传于湖乡一带,每年元宵佳节,各村选出4对儿童化妆打扮,沿门歌唱,歌唱内容多是流行在民间的小曲小调。然后,跳狮子,舞蚌精,最后才是玩鳌鱼灯。鳌鱼灯形式别具一格,近似单层牌坊的彩门,高阔约3米,称为 “龙门”。龙门上面用黑布向四角斜下布成瓦房状的天盖,顶端正中扎有铁拐李的“药葫芦”,两极点扎有 “兽头”。龙门四角挂有四盏小彩灯,寓有 “降魔治妖”之意。龙门分正反两面,正面为 “龙楼”,反面为 “凤阁”。“龙楼”、“凤阁”各书有两幅对联,其中两幅对联是:“看鱼跃莺飞正好似J清会意,观龙飞凤舞恰似以假乱真”;“歌舞楼台声细细男女老幼龙腾虎跃庆丰年,潇湘院落鼓沉沉笙簧管笛锣鼓喧天闹元宵”。

龙门两边的 “龙柱”要以4人举抱,龙门两侧下端扎有凤凰各一,凤凰双翅在绳索牵引下翩翩起舞,栩栩如生。龙门正中悬挂有直径约40公分的绣球 (即龙珠 )。鳌鱼灯由黄、红两色大小各两条鲤鱼组成,灯分头、身、尾 3节,共3米许,每条3人挥舞,4条鲤鱼要 12人协调动作。龙门和鱼灯内装有特制棉芯蜡烛,点燃之后,龙 门、鱼身交相辉映,分外美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4条鱼灯环绕龙门几进几出,几*合几分,走场穿花,摆动跳跃,真是鱼跃人欢,颇有情趣。紧接着锣鼓点子骤然加快,鞭炮铣声震耳欲聋,火花四溅,人声鼎沸。两条小鱼箭似的闪退一旁,两条大鱼进人夺珠阶段,黄鱼飞身跃起,夺取龙珠;红鱼不甘示弱,紧追猛赶;几经拼搏,红鱼终于从黄鱼口中夺过龙珠。这时,人心振奋,群情激昂,把灯舞推向高潮。

灯舞每逢正月十三 “开花”,十四、十五两晚被邻近乡村邀请前去玩 “客灯”。十六日这天晚上才回灯本村。随后,“窜灯”(即将鳌鱼灯的眼睛摘掉 )封灯保存,待到来年元宵之时,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才重新开放。

三、采船舞

采船又称 “花船”、“旱船”、“采莲船”等,是过去广泛流传于全市城乡的一大舞种。采船舞旧时有 “太公,,1人,“后摇婆”1人,“坐船姑娘”1人,“丫环”1至2人,女角均由男扮。现在 “丫环”增加到4至6人,女角由年轻女子扮演,“后摇婆”男女扮演均可。采船的道具制作与人物装扮比较讲究。船棚顶给有大小不同,各色各样鲜花一百余朵,棚沿、棚帘、棚拱上有描画剪贴的花纹图案,四角挂有彩球或小灯笼,船面上装有莲花灯和坐船的假腿;船尾与船棚之间还斜拉两根线绳,上挂彩色小旗一二十面,表演者或古装或时装,均统一穿彩,擦脂抹粉,着意美化。整个采船花团锦簇,鲜艳夺目。采船舞的动作有圆场、穿花、撑船、划船、摇噜、上滩、下滩等表现水上生活的动作。队形有扎四门、跑单风、跑双风等 10余种。其中有两次原地划船演唱和一段 “卧滩”表演,幽默风趣,独具特色。“卧滩”是船被搁浅以后,以 “太公”和“后摇婆”为主的若戏若舞的一长段表演,它包括 “撒锚”、“放蓬”、“探沙”、“撬船”、“起滩”等系列表演,夹杂逗眼对白和哑剧动作,同时文武场面强弱相间,交替配合,演员尽情自由发挥,妙趣横生。汉川、应城采莲船,销公头戴草帽,戴假胡须,身着古戏中渔翁衣裤;舱婆化妆犹如戏曲中的媒婆,丑而让人一看便要发笑。旦角头上挽髻,戴绢花,着艳红衣裤,穿绣鞋,打扮得十分俊美,与二丑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三个角色中,硝公是领航人,戏的进程全由他掌握。因为这种表演大都没有固定的唱本,全靠硝公临场发挥,将表演逗活。姑娘站在船中,受道具所限,双手从始至终都提住船弦,道 白羞答答 ,很是规矩。船尾掌舵的硝婆的表演是三个人中最活跃的,他们从表演上突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由采莲船演变而来的官船,系孝昌县邹岗镇独有。“官船”船长3米有余,由木制作,舱壁镶嵌玻璃门窗,船顶铺盖各色彩绸,整个船身五彩缤纷。船舱内有 5至 7人,行走起来与舱外20余人抬船者相互配合表演,边唱边舞。

四、((三节龙·跳鼓》舞

该舞流传于云梦伍洛寺一带。因龙由头、身、尾三节组成,与几十名击鼓者同舞而得名。《三节龙·跳鼓》表演时,老龙只负责开路打场,收香火,两条小龙在游行时尾随老龙。每条龙由三人分别舞龙头、龙身、龙尾。龙的周围是跳鼓队。舞蹈热烈粗犷,特别是 “龙头自咬其尾”将龙舞成圆形,是三节龙独具的动作特色。时而滚于地面,时而跃上条凳,技艺高超者还站在石破上表演。表演难度大,要求演员动作娴熟,配合默契。跳鼓动作以跳起击鼓为主,表演时讲究跳得高,打得响,更要吼得欢,节奏铿锵有力。队形通常为二列对跳 (三节龙居中 ),流行时击单音,一步一击。在表演高潮时做 “击鼓拧身”,口里同时发出 “啊嗬”吼叫声。

1949年以前,《三节龙·跳鼓》只能在农历正月十二由本姓家族在祠堂举行 “开光”“请龙”仪式后才能出演,一直到正月十五才停舞息鼓举行送龙仪式 (将龙焚化 )。现在,从拟神化变成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每逢春节、丰收等喜庆 日子 ,即要进行表演。1992年 10月,《三节龙·跳鼓 》舞参加全国第二届农民运伍洛三节龙动会开幕式表演,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五、杨店元宵龙舞

杨店镇位于孝南区东北部,素有 “舞龙之乡”的美称。每年的正月初八到十五,附近的几十条龙灯相继汇聚到 “天符庙”;然后一条龙接一条龙,从 “天符庙”公路的南边开始,逐村逐寨地游走,把喜庆带到每一个村庄,每经过一个村寨,该村的龙就会在村头迎接,向经过的每一条龙灯施 “龙点首”的礼节。托一盘香炉,狮子和 “马角”也会站在龙灯的龙头附近,迎接各个村寨的龙灯。

进人村寨以后,一般会开辟 2一3处不等的舞龙的场地,这些地方都是先人规定的。每一个场地都设有一个供桌,上面的香炉里面敬的香必须是5根以上,而且必须是单数;供桌的前面有三个供碗,里面分别是5个染红的生鸡蛋、一条红鱼 (鲤鱼 )、一块生肉,再就是堆满的鞭炮。村里的 “头人”都会手拿一烃香,向每一条龙灯作揖,客龙亦点首作答。尔时鞭炮齐鸣,硝烟弥漫,场地上面舞龙的小伙子们意气昂扬,精神抖擞,齐声呐喊,一条条龙在他们手里面舞得风生水起。他们时而翻江蹈海,时而潜龙沉渊,时而腾云驾雾,时而一飞冲天,宛如一条条真龙搅动江海之波,吐纳万千气象。

舞龙时配以紧锣密鼓、烟花爆竹,令人觉得两耳嗡嗡作响,硝烟呛鼻,在烟花爆竹声中,巨龙昂首而立,蜷动着巨大的身躯蜿蜒起伏,左右盘旋,上下翻滚。君不见龙灯有时昂首摆尾,有时翻滚曲动,龙身和龙尾随着 “波浪”的起伏,时而翻上波峰,时而坠人浪谷,栩栩如生,活龙活现,令人眼花缭乱。舞龙者越舞越有劲,观赏者边看边欢呼,此时,锣声、鼓声、喊声、掌声,加上震耳的鞭炮,五彩缤纷的烟花,气氛热烈,场面壮观,颇有巨龙腾云吐雾、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舞龙这一习俗,在孝感及周边各县市亦相沿成习。

六、杨店高跷舞

孝南区杨店镇亦有 “高跷之乡”的美称。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杨店镇民间娱乐活动高潮迭起的时候,几百年来一直被杨店人当作比除夕还重要的节日,在杨店有 “年小月半大”的说法。每年的这个时候,杨店镇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烟花绽放,鞭炮齐鸣,浓烟四起,震耳欲聋。人们为了讨个好彩头都会在元宵节开门设香案,迎接龙、狮、高跷队,寄托人们对来年生活红火、兴旺、顺.、吉祥的期盼。

高跷,也称 “拐子”。是一种由舞蹈者在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 “高瞧戏”。

高跷起源于中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形。

高跷在杨店延传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不同村碧之间各有其特点。杨店的高跷有 “文跷”、“武跷”之分。如邱贩村、孙家大湾的高跷为 “武跷”,楚江院、三富村和西河镇华丰村黄家碧的高跷为 “文跷”。文跷重脸谱与扮相,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在杨店人们常说:“邱家贩的高、黄家碧的脸、孙家湾的高跷满地滚”,这是人们用通俗的语言阐明杨店各村碧高跷的特点。邱家阪的高跷比其他地方的高跷要高,最高的高达2.8米 (“文化大革命”时期就失传 )。黄家碧的高跷属 “文跷”,注重脸谱化妆,主要采用扭、踩、游、走等形式表现。孙家湾的高跷属 “武跷”,用跑、跳、抬、翻、打等形式表现。而杨店其他村9的高跷也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高跷,极具地方特色。

杨店最具代表性的,是孙家大湾的高跷。据孙氏家谱记载:孙家大湾祖辈于明朝洪武三年 (1370年 )从麻城过籍移居到现在的杨店镇邱阪村孙家大湾安家。高跷也是自移民到杨店就开始盛传至今,到现在有600多年的历史。孙家大湾有 130多户,400余人。每年由族中头人负责组织、实施踩高跷的庆典活动,头人分为4班,一班40余户,4年一轮回。活动一般是从正月十三开始玩到十五结束。参加高跷表演的舞者主要以中青年和少年为主,最大的有40多岁,最小的只有 4岁。

正月十三这天,孙家大湾的每家每户早早就起来给先祖们上香。待到午饭后,在头人呜锣召集下,全村的高跷集中到村中心的稻场上,摆香设案,敬放三牲、水果等祭品。高跷轮翻上前叩拜先祖,之后为狮子举行开光仪式,众人贺彩,煞是热闹。然后狮子、高跷、彩龙船上湾里每家每户门前拜年,最后到孙家庙上庙。拜毕后回到村里稻场上进行高跷技巧表演。几名青壮年踩着高跷抬着两根长棍,再由一人在棍间做倒立、翻滚的动作,舞姿雄健,惊险挺拔,好不精彩。另外还有更加精彩的翻高跷表演,十几名壮汉踩着高跷抬着用竹子架起的竹轿子,里面站有一人,任轿子翻转人不掉下,轿中的人翻转腾挪,技法高超,博得众多掌声。最精彩的重头戏是在后面的打高跷,把高跷表演推到高潮。所有参加表演的人解下一只木跷单腿不停地跳动,双手持木跷互相对打,最后一个倒下为赢家。表演武跷的人都不需要化妆,一脸素面。打高跷表演要有一定的技巧,单腿跳动越多、打到别人的木跷上越多 (相当于多个支撑点 ),越不容易倒下。

正月十四有规模更大的高跷表演。人们早早起床吃了早饭就集中统一化妆,换穿表演的服装。8点多钟开始列队去沪川村、秦家湾拜年,在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每家每户摆设香案,燃放烟花、鞭炮迎接队伍。

高跷表演一般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主要依据楚剧戏曲折子,同时有少量的京剧折子戏。孙家大湾高跷戏主要扮演的有 《文王访贤》、《赵颜求寿》、((打金枝》、《陈州巢粮》、《太平村》、《水漫金山》、《赴会》、((梁祝姻缘》、《江南四大才子》、《摆渡》等十部戏,每部3至 10人不等。踩高跷的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高低不一,造型各异。平时湾里可以出80至 100台戏,高峰时达到 130台戏。邱贩村孙家大湾的高跷参与的人数最多、技巧最高、影响最大。在当地有 “邱阪的高跷,杨店的灯”之说。

另外,楚江院的高跷也很有代表性,作为有 “高跷之乡”美誉的楚江院,高跷表演者则以娃娃为主,年龄一般从四岁到十六七岁不等。以前村里玩高跷的都是大人,直到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由于镇上大兴龙灯表演并形成村与村之间龙灯争霸的传统,大人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玩灯舞狮上,高跷表演的任务才渐渐落在孩子们的肩上。久而久之便形成自己的特色。

杨店镇每年的春节期间庙会上,楚江院的娃娃高跷是必不可少的,而玩高跷的那几天也就成了孩子们的狂欢节。

每年正月十二、十三,楚江院的村民都为高跷的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大人们为孩子准备早饭和换穿表演的服装,然后聚集到祠堂,整理表演用的高跷和其他道具。杨氏族祖支祠是楚江院里唯一的祠堂,也是村里的议事中心。但凡有祭祀、庆典、选举等重要活动,村里的族人都要聚集在这里共同商议和筹备。虽说高跷表演是孩子们唱主角,但对于更衣、化妆、绑腿等等事情,孩子们还是离不开大人的帮忙。

楚江院的高跷戏主要是以楚剧杨家戏为主,杨家戏有 《穆桂英挂帅》、《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等三部,另外还表演 ((文王访贤》、((三英战吕布》、((陈州巢粮》、((狸猫换太子》等折子戏。经过大人的巧手装扮后,孩子们一个个都化身成不同的角色:杨家将领、皇帝、包公、赵垂相、太监、陈世美、王朝、马汉、关羽、张飞、刘备、姜太公、娘娘、春妹、书生、店小二……五颜六色的古代服饰、风格各异的浓彩脸谱,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杨店高跷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展现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庆祝和祈愿。孝感市各地农村高跷主要以组舞、出故事和化妆成各种人物游行为主。其节目有高跷组舞 《扑蝶》、《蚌壳精》、《拉v驴》、《黑驴三辈) I《二郎担山》、《叠罗汉》、《推车》等。七、其他民间舞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体现人际交往的交谊舞逐渐流行起来,从城区到乡镇,从简易场所到豪华舞厅,从室内到室外,至 2005年,多转移到室外,演变成中老年人健身的活动,年轻人则开始跳起街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