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民政


【概况】1999~2001年,孝感市民政工作城乡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救灾救济体制健全,基本建立起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的体制,“1704”科目预算逐年增加,确保了灾民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制已经建立,城乡弱势群体及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优抚、安置、军休政策得到落实。优抚经费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退伍军人安置采取安置就业、扶持就业、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完成了安置任务。如期完成了第三、四批军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政策落实较好。群众性的双拥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爱心献功臣行动”,较好地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方面的突出困难。军民共建成效显著,军政军民关系融洽,截止2001年,孝感市连续4次被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3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各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稳步发展。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对民间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体制得到落实,建立了业务主管单位联络员制度,完成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复查登记工作,加大了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非法活动的工作力度,维护了社会稳定。按照“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互谅互让”的原则和依法勘界的要求,完成了勘界工作任务,结束了市行政区域界线无法定界线的历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圆满完成了乡村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工作,全市由原来的115个乡镇街调整为107个,使全市行政区划更趋合理。婚姻登记程序逐步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婚姻登记率、登记合格率、档案完好率均达到99%以上。加大了查处违法婚姻的工作

力度,基本杜绝了婚姻登记中搭车收费和乱收费的现象。殡葬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2001年,全市7个县市区都建有殡仪馆;除大悟县少数偏远山区乡镇外,全部划为遗体火化区。2001年全年火化遗体达21324具,火化区内火化率达到97%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全面推进村民自治,1999年圆满完成了全市第四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全市2978个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成立了“两会一组”,完善了有关制度。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成功经验,社区建设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

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2000年,市民政局连续第3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最佳文明单位”,市民政系统被评为市级“文明系统”。市军休所等6个单位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省级示范窗口单位”。1999年~2001年,市民政局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宋汉波娄志华)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至1998年底,市直及7个县(市)区城区全部建立和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01年12月底,全市已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有41860人,占非农业人口总数的3.7%,年发放保障资金2090万元。1999年~2001年是城市低保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2000年8月中下旬、2001年10月中旬,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人员下岗分流及进入托管中心期满等情况,先后两次对企业困难职工生活情况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摸底活动,基本掌握了全市城镇困难居民的生活底数。三年来,市县两级财政低保资金投入不断增加,1999年市县列支420万元,2000年市县列支655万元,2001年市县列支793万元;积极争取中央省里的低保专项资金支持,三年共争取中央省里资金1642万元,其中1999年163万元,2000年372万元,2001年1107万元;不断扩大低保覆盖面,实现了低保对象由初期的只保城市“三无”对象,过渡到基本应保尽保、全员纳入的新跨越;同时,不断加强低保档案管理、资金管理、微机管理,基本实现了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曹春齐  魏杉林)

【救灾救济工作】1999年~2001年,孝感市连年受灾,尤其是旱灾极为严重。1999年,南部县市区相继遭受了强飑线、大暴雨袭击,北部县市(含广水市)出现了“四季连环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4亿元。2000年,旱灾、风雹、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2001年,连续发生了风雹、干旱、病虫害等灾害。特别是继前两年干旱以后,又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旱情持续之长、程度之深、危害之重,超过了特大干旱的1978年,也是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最重的旱情。这场旱灾共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特大旱灾发生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工作,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灾区群众生活安排,救灾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一是深入灾区查灾核灾。全市各级相继成立了救灾工作专班,并派出100多个工作组、840多名干部,深入灾区开展核灾救灾工作。二是多途径解决灾民口粮困难。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灾民互助互济、政府借粮、民政救济等方法,解决灾区群众缺口粮问题。共组织灾民相互调剂口粮2460万斤,政府借粮2600万斤,民政部门救济口粮1200万斤。三是及时足额下拨救灾资金。2001年度,共下拨救灾资金2475万元,救

助灾民18.6万户、75.6万人。四是落实灾区重灾户、贫困户税费减免工作。按照“重灾多减、特重灾全免”的原则,共减免农业税费4485万元。五是扎实开展救灾捐赠活动。特大旱灾发生后,全市上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赈灾捐赠活动,截止2001年底,共募集并发放赈灾资金780万元,各类物资折款416.5万元。(曹春齐  亢晓勤)


【农村五保供养】1999年~2001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940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福利院49所。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福利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445人。1999年,全市8所农村福利院被评为全省“百强福利院”,获160万元扶持奖励资金。2000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举办了全市第2期农村福利院院长培训班,对67名乡镇福利院院长和民政办主任进行了系统培训。2001年,分散和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年供养标准分别超过1100元和1400元。2001年7月1日,孝南区肖港镇福利院院长胡裕民被湖北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洪卫)

【社会福利事业】1999年~2001年,福利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直、汉川、安陆、应城等社会福利院,各自高起点、高标准新建并配套完善了综合型多功能老年公寓,总投资1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达870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福利院的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2000年建成全市第1个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汉川东长乐老年公寓。全市12所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共收养老人、残疾人、孤儿872人,其中自费代养老人295人,自费代养率达到33.8%。完成了全市133所城乡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和发证工作。到2001年底,市直、孝南区、汉川市、安陆市、云梦县、大悟县等6所社会福利院达到省二级院,应城市社会福利院达到省三级院。(金申明  艾红春)

【社会福利生产】加快企业改革、改组、改制步伐,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企业,至2001年底,全市共有福利企业46家,年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利税1390万元,减免税金368.5万元,安置残疾人585名,做到经济、社会两个效益同步提高。完成了全市46家福利企业《社会福利企业证书》换发工作。2000年3月,福利企业恒安(孝感)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被市人民政府评为“1999年度十强三资企业”。(金申明  艾红春)

【殡葬管理】全市有殡仪馆7家,经省厅批准的合法经营性公墓4家,2001年火化遗体达到21324具,火化数以8%逐年递增,汉川、应城、孝南、云梦、安陆等地火化率均已接近100%。加大殡葬设施硬件建设力度,1999年~2001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殡仪馆、公墓建设。孝昌于1999年集资新建殡仪馆,已于2001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省民政厅1999年~2001年连续3年对孝感市殡葬管理工作及部分殡葬服务单位予以通报表彰。2001年全市6个殡葬改革先进单位和8个殡葬改革先进个人受到省人事厅、省民政厅表彰。(金申明  艾红春)

【双拥工作】1999年以来,每年春节和“八一”期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主要领导带领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慰问驻孝部队。1999年7月9日,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和95829部队组织考察团赴十堰市考察双拥工作。1999年7月,孝感市、汉川市、大悟县、孝昌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城(县)称号。1999年9月,市委、市政府、军分区组建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办公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民族任“三创办”主任。1999年10月9日,受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省民政厅厅长张牢生率组检查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2000年1月12日,孝感市连续第三次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双拥模范城。2000年10月25日,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召开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座谈会,走访慰问了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代表。2001年7月16日,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2001年8月7日,孝感市应邀参加国家双拥办主办的首届全国双拥工作成果展。2001年8月21日,驻孝空降兵部队向孝昌县小悟乡胡庙村捐赠10000元现金,解决灾民饮水困难。(饶德仁  陈  路)

【优抚工作】“爱心献功臣行动”成效显著。通过“爱心献功臣行动”,全市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292万元;从统筹优待金拿出380余万元,优待重点优抚对象8100多户;开展“爱心献功臣光荣安居”活动,投入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600多万元,组织义务工23万多个,累计解决1000多户革命功臣的住房难问题;开展“爱心献功臣医疗服务”活动,落实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公费医疗981人,核销医药费90余万元,组织医疗队66个、342名医务人员为革命功臣义诊10000多人次,送药经费达66万余元。解决了全市2万多户优抚对象的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问题。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加大优抚保障力度,优抚对象的生活待遇得到明显改善。1999年~2001年,国家先后4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革命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定期抚恤标准平均达到145元/月以上;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在乡红军失散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分别达到600元/月、450元/月、120元/月、76元/月,达到政策规定水平;革命伤残军人各等级的抚恤标准每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市群众优待工作继续健康发展,优待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义务兵家属户平优待标准每年达1300元,城镇义务兵和其它优抚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

了优待。2001年全市全面开展了优抚对象普查工作。民政、财政两部门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780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普查任务。通过普查,加强了优抚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信息数据库,为优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打下了基础。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得到加强。2000年,大悟、孝昌、汉川、云梦四县市光荣院和大悟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获得省政府表彰。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汉川周国光、张建荣,孝昌袁木平等三位同志为革命烈士。(刘晓洲)

【退伍军人安置】1999年~2001年,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11287人,其中农村义务兵6101人,城镇义务兵4306人,转业士官880人。符合政策应安排工作5186人,占接收总数的45.9%。全市通过“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政府统筹安置、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等形式安排退役士兵就业4939人,占应安排工作总数的95.2%。同时,在农村大力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达到82.5%。(冯  云  万学军)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三年来,共接收安置第四批军队离退休干部38人、第五批军队离退休干部16人、伤残志愿兵10人。军休政策落实,解决了第四批、第五批军休干部的建房问题。98套军产住房按房改政策实行了房改。全市除离休干部之外的所有军休对象,实行了地方医疗保险。市直无军籍职工地方性补贴得到圆满解决。对全市军休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截止2000年底,建立军休所6个,总建筑面积20126平方米,共有军休人员364人、工作人员46人、住房202套。应城、安陆、云梦、大悟、汉川军休所先后跨入了“文明单位”行列。市直军休所、应城市军休所党支部被省军休办评为先进单位。(胡春鸣)

【行政区划地名管理】1999年~2001年,勘定市内14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634.64公里,勘定市州界线734.007公里,勘定省界295公里。2000年,颁布《孝感市地名管理办法》。2001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进行了乡、镇、场、街的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工作,全市由115个行政建制的乡镇街撤并为107个。其中,乡由29个撤并为23个,镇由74个撤并为72个,街道办事处12个更名1个,农场、林场、原种场等各类场由10个撤并为6个,更名1个。(赵  平  李园园)

【婚姻登记管理】1999年~2001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95917对,离婚登记2951对,婚姻登记合格率、档案完好率均达到100%。1999年,举办了全市婚姻登记员培训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积极开展了婚姻登记体制改革试点,指导云梦县、大悟县实行

了以县为单位进行婚姻集中登记。建立了完整的婚姻管理信息网络,推行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制止搭车收费和乱收费。坚持“自愿、便民”原则,开展了婚姻系列化服务。依法开展收养登记管理,1999年~2001年,全市共办理国内收养登记279例。(季寒冰  黄喜清)

【基层政权建设】1999年,全面完成了全市3519个村(含广水市)的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村委会干部16266人。孝感市、应城市被省政府命名为“村民委员会选举先进市”。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市2978个村全部建立了村务公开栏,成立了“两会一组”(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理财小组),完善了有关制度,23个乡镇被市政府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孝南区被省政府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2001年9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共办社区建设试点12个。(季寒冰  吴耀武)

【民间组织管理】1999年7月,落实中发[1999]13号和中办发[1999]19号文件精神,取缔孝感市境内“法轮功”非法组织。2000年成立了孝感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归口管理和复查登记的通知》。全市有571个民办非企业申请复查登记,经过审查合格发证171个,其中,教育85个、卫生38个、科技2个、劳动41个、民政5个。2001年,对农村专业协会进行了调查,市农业技术协会以种植、养殖、畜牧业为主,经核准登记有110个,拥有会员5000余户。民间组织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在需要设立党组织的民间组织,都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建立了党组织,并且理顺了隶属关系。截止2001年底,在全市各级民间组织登记机关登记的各类民间组织527个,其中社会团体35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1个。(黄高潮)

【慈善工作】孝感慈善总会1999年募集资金4.75万元,扶持贫困中小学生120名;2000年募集资金3.5万元,扶持贫困中小学生95名;2001年募集资金4.51万元,扶持贫困大学生9名、中小学生100名。积极开展了“微笑列车”活动,由美籍华人王嘉廉先生出资,免费为唇腭裂患者进行康复手术的“微笑列车”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孝感被确定为湖北省四个医疗点之一,1999年完成手术200例,2000年完成手术230例,2001年完成手术160例,三年共获资助资金118万元。2000年3月2日,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唇腭裂手术康复新闻发布会,孝感市选派了三名腭裂手术康复后的小患者及家属参加了大会。小患者“落落”手术前后的一组巨幅照片被选为主题宣传图片。三名患者代表及家属还受到了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微笑列车”组织发起人王嘉廉先生的接见。积极筹集慈善资金、物资,扶持社会弱势群体。2000年3月29日,总会召开慈善募捐座谈会,向社会各界筹集慈善资金。来自各单位的负责人及部分总会理事共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捐赠资金12万元、衣物2000多件。2000年~2001年,慈善总会共投入11万元资金,帮助安陆市王义贞镇福利院、孝昌县小悟乡福利院建设发展,改善在院老人和孤儿的生活条件,帮助肖港福利院发展生产项目。对23户特困户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两年来还先后拿出2万多元,对市自来水厂烧伤病人、朋兴、陡岗等地的特残困难病人进行了扶持。2001年11月份,争取瑞典“希望之星”项目款15万元,用于市福利院设施改造。(王成立  褚式伟)

【计划财务工作】孝感市地方财政安排民政事业费预算逐年稳步增长(不含广水),1999年为2131万元,2000年为2472万元,比1999年增长16%,2001年为2818万元,比2000年增长14%。中央省级下达孝感市各类民政专项经费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9年为2446万元,2000年为3036万元,2001年为4359万元。2000年底,市直及7个县、市、区民政局会计电算化工作全部通过财政部门评审,孝感市民政局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会计电算化工作先进单位。(郭振兴)

【收容遣送工作】1999年~2001年,孝感市收容遣送站共收容遣送“三无”流浪乞讨人员14393人,其中1999年收容遣送6597人,2000年收容遣送5712人,2001年收容遣送2084人。先后协助公安部门网上抓获逃犯19人,解救被拐妇女儿童36人,清理犯罪嫌疑人1348人。(楚登峰)

【有奖募捐】2000年4月,在孝感开通“楚天风采”电脑福利彩票销售市场,2000年全市销售电脑福利彩票1103万元、筹集福利金221万元,2001年销售电脑福利彩1630万元、筹集福利金171万元。2001年8月,湖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到孝感开展了“楚天风采”户外现场开奖及大型文娱活动。截止2001年12月,全市电脑福利彩票投注机共达到79台,为社会提供了近三百个再就业机会。2000年孝感市被省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同时,全市从1999年至2001年销售即开型福利彩票630万元,筹集福利金126万元。福利金使用合理、有效,全市三年间共投入使用福利金近300万元,仅市直在2000年就拿出6万元资助全市部分特困大学生入学,又先后资助市区福利院建设82万元,各县市区福利设施建设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福利事业的发展。(雷胜虎    江丹)

 

孝感市民政局领导成员名单

局    长  刘洪海(1998年4月—2001年8月)

          程郁萍(2001年8月—)

副 局 长  丁建石  杨再新

          王正心(—2001年11月)

          毛家瑞

          蒋亚林(2001年8月—)

纪检组长  吴俊章(—1999年4月)

(娄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