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民间工艺美术

一、孝感雕花剪纸

孝感雕花剪纸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剪纸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孝感雕花剪纸融合南北艺术之长,既有北方粗犷苍劲的风格,又有南方玲珑细腻的特点。它出自劳动人民之手,表达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以物比兴,以形传神,突出时代风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孝感雕花剪纸分布很广,遍及城乡,许多雕花艺人以剪卖花样为职业。新中国成立后,孝感剪纸更像一簇烂漫的山花,在百花园中争相绽放。1952年成立 “孝感县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 “孝感县雕花剪纸研究会”,创办剪纸工艺门市部、雕刻工艺厂,创作一批高质量的作品,选送到欧亚地区十多个国家展览、展销并获奖,让这一民间艺术走出孝感 ,融人世界。

50年代初创作的枕花 《庆贺翻身》、《伟大胜利》、《保家卫国》、((爱国增产》等,秀丽洒脱,风格独特,虚实结合,疏密有致,构图丰满,主题鲜明,既保持孝感剪纸的传统特色,又展示人民群众热爱新中国的美好心灵。它注重形似,更重神似,以心融物,大巧若拙,以高度的艺术概括与大胆的艺术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逼真感人的艺术形象。作者从侧影、动势、黑白调度中,以均衡求不均衡,以单纯求丰富,以对比求和谐的造型手段,实现对立统一,取得美学优势。孝感民间艺人在艺术造型上总结出 “图外有形,形中有景,线条圆润,对比分明,花中有花 ,粗中有细,均衡对称 ,大胆夸张”的方法 ,动静结合,构图均衡,着重写意,情趣盎然,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孝感剪纸十分讲究刀功,在制作工艺上提出 “握刀要正,下刀要顺,行刀要匀,开片要严”的技法要领,从而达到 “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的艺术效果。剪纸色彩从传统的单色发展到套色、分色、衬色、点色。用料上,发展到用布、金箔、银箔、吹塑纸、墙壁纸、不干胶等,使作品不断翻新。

孝感雕花剪纸有四代、五代剪纸世家,有上百户人家的剪纸湾村。剪纸世家胡均启,自幼酷爱艺术,随父学习扎灯扎彩。16岁开始潜心钻研雕花剪纸,从艺50余年,在继承和创新上作出卓越贡献。他的作品柔媚挺秀,风格独特,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出口工艺品展览会和广州交易会,获中国美协服务部奖状和纪念章。1988年撰写的 《孝感剪纸浅谈》一文,在 ((湖北工艺美术学报》发表,其业绩载 《辞海》、《地方志》和 《名人录》,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湖北分会会员,孝感市书画学会理事,孝感县民间艺人协会主席。一生从事文化工作的池福新,在其先辈的熏陶下,潜心于雕剪艺术研究,剪纸作品多次获奖。2001至 2006年,先后获首届中国书画之星大展中年组铜奖,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奖赛银奖,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画展铜奖和成果奖金奖,全国剪纸大赛银奖,世界园艺博览会剪纸大赛银奖,首届国际剪纸艺术大赛优秀奖。

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孝感剪纸渐渐形成专业分工。管俊高就是专门从事丧葬剪纸的专业艺人。解放前他家几代都是道士,因而自幼以剪小蟠闻名。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孝感县雕花剪纸研究班,潜心创作,取得显著成绩。他的作品传统功夫很深,刀法流.圆润,曾出口到日本、西欧等九国。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和湖北艺术学院教授、专家对他进行专访,并收藏他的许多作品。

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孝感雕花剪纸世代相传,快速发展,逐渐登上大雅之堂。1994年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 “民间艺术之乡”,备受各级新闻媒体关注。《人民日报 (海外版 )》分别发表 《玲珑剔透,雕花剪纸美在人间》和 《民间艺术的瑰宝— 孝感剪纸》的文章。由132幅象征吉祥如意的凤凰组成的系列剪纸 《百凤图》,神态各异、栩栩如生,1986年参加 “中国首届艺术节”展出,1992年在全国第二届农运会画册上发表。以象征勃勃朝气和无限生机的花、蝶为题材的 《花引蝶》,前往前苏联和美、英、德、法等 20多个国家参加展销。1988年摄制的以孝感剪纸为题材的专题艺术片 ((一剪美人间》被选送到巴西参加国际影视展评,获 “第五届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电视节”特别奖,其中 《槐荫记》被选为本次艺术节宣传画插图。

二、大悟织锦带

大悟县地处鄂豫边区,原名礼山县,解放前分属湖北省黄安县、黄破县、孝感县以及河南省罗山县。当地白云、新城、山古山、余河、四姑、吕王等地的劳动妇女,善织各种精美的锦带,用以装点和美化生活。这种织锦民间艺术世代相传,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织锦带盛行在南部地区原破 (黄破)孝 (孝感 )北与黄安 (今红安 )边境,流行地域性很强,在这个区域内,锦带随着民间习俗产生、发展、流传和兴衰。清同治年间 《孝感县志》记载:“民生深山穷谷之中,男耕女织,足服手脐,自祖父如是,又乡里如是,食力为安。但得大有年偶增十解麦,其布交易者日增数十钱,家人父子欣欣然有喜色……”可见山区人民世世代代男耕女织,以布交易为主要经济来源。

锦带的图案花纹寄寓丰富的内容。姑娘出嫁时,用织有 白果图案的锦带捆绑嫁妆 ,寓意亲密相连,白头偕老 ;蝴蝶闹金瓜锦带 ,寓意团团圆圆;莲、笙、桂、梓织在一起寓意连生贵子;床上系帐帷、云肩系银铃的带子,上面不仅有花还有字。姑娘们将嫁妆带到婆家,抬嫁妆的人时兴抢织锦带。抢到手表示吉祥如意,没有抢到的要在当天晚上向新娘讨要,沾点喜气。新娘还要主动送给亲友各种织锦带,以示喜庆、谢意。织锦带还大量用于帽带、围裙带、抱裙带、裤腰带、绑腿带等生活用品,图案花纹都很讲究。

大悟织锦带,并非丝织品,而是以较粗的彩色线织成,具有粗犷厚朴感,乡土气息很浓,在土气中体现曲折的花纹,造型十分严谨,显得粗中有细,别具匠心。用靠背椅、长板凳、木梯等都可以做织锦带的机床,用筷子索线可临时编结提花。编织时,花纹变化多样,农妇凭长期积累的各种图案,可以编织出领带、相机带、吉他带、连衣裙带、发带等,一双灵巧的手变出千百种不同的花纹来。这是劳动妇女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悟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这种手工工艺品因其寓意性、随意性,不是机械产品所能代替的。由于使用工具简单,家家户户都可以制作。

大悟织锦带是一种优美的民间美术,其产生、演变和传播大约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原生阶段 :以打赚件为主要特征。由于大悟的地理环境比较闭塞,直到清朝中叶,即道光、咸丰年间,大悟一带才出现以布匹贸易为主的布庄,而且这一带的布庄为了适应当地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还采取以物易物这一原始形态的交易形式。当地妇女把家织的棉布卖给布庄,布庄不是给钱,而是给棉花。妇女们把棉花纺成线,织成布,再卖给布庄,布庄再付给妇女们更多的棉花。一个循环下来,可以赚到比原物更多的物件,所以称之为打赚件。打赚件的线一天要纺十二两,布庄的布要求:长六丈,宽一尺三,重四斤半,达到这个标准布庄才要。用家纺的棉线织布时,经线的两端要缠绕在织布机的卷轴上,起固定作用,这一部分是无法织成布的,而且织够布庄要求的尺寸,即使还有可以织的经线,也用不着再织。这么一来,布匹的两端,常常多出长长的一段经线。妇女们舍不得丢弃,就利用这些经线来织带子,作捆绑之用。最先织出的带子是白色的,没有花纹,只能叫做棉带,还不能叫做织锦带。

(二 )衍生阶段:以彩色的花纹为主要特征。民间巧手在织棉带时,积累丰富的经验,就开始变换花样,尝试着用染色的棉线织出有花纹的锦带。经过不同的人不同的尝试与交流,逐渐积累十种基本图案的织法。大悟织锦带这些基本图案主要有:白果、石榴、鱼、万字、蝴蝶、金瓜、蜜蜂、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等。将基本图案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可以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来。随着图案的完美与丰富,织锦带基本形成,并受到民众的欢迎与喜爱,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艺人们受到启发,又有意为不同的应用设计不同的宽、窄、长、短和不同的花纹,于是在清朝末叶,即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有了用织锦带做成的帽带、裤带、围裙带、帐钩带等等。

(三 )盛行阶段:以丝线织成的文字图案为主要特征。到了民国年间,机纺的丝线在大悟民间广泛应用。丝线比棉线细,比棉线匀,而且强度高,光泽好。艺人们就将丝线嵌进棉线,给织锦带镶边,起装饰作用。有镶宽边的,有镶窄边的,有镶单边的,有镶双边的。经过镶边装饰,织锦带更为精美,极大地激发艺人们对丝线的重视。有文化的艺人开始用丝线在织锦带上织文字,织出的文字主要有:长命富贵、天长地久、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禄寿禧、双喜临门等。这种有文字的织锦带更受人们的欢迎,织锦带也得以盛行起来。

1986年,有 27件织锦带作品,作为湖北省重点民间美术之一,列人 “湖北民间美术展览”,在武汉展出。1987年,有 16件织锦带作品,被选送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于9月6日至 10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88年,又有9件作品,送往意大利、前苏联、利比亚等国家展出,所到之处,均获好评。

三、应城膏雕膏塑

膏雕  应城市素有 “膏都盐海”之美称。其石膏矿的开采有400余年历史。该市石膏中质地坚硬的纤维石膏细理石,具有晶莹、半透明、细腻的特色和古朴、典雅的天然风韵,非常适合雕刻成各种工艺品。应城的膏雕起源于清末。当时,应城城关有个郝木匠,不仅木工手艺好,而且擅长雕刻,城关各大作坊都争相请他制作木雕工艺品,应城孔庙大成殿的金龙盘柱和水阁凉亭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是他雕刻而成的。民国初年,他带着郑彩如、万双民、“哑巴”三个徒弟开始转攻膏雕。不久,他们便雕刻出双狮头石膏枕头及方形石膏座板。由于这些东西对高血压、结膜炎、坐板疮等有一定的疗效,并能消除内热目赤、心烦神昏、神经亢奋等症 ,因此 ,颇受各界人士的欢迎。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经过几代匠人的不懈努力,应城的膏雕工艺不断完善。每件膏雕工艺品的制作,都要经过设计、选料、雕刻、磨洗、抛光这五道工序。其中,选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雕刻是关键。选料时,要求质地坚硬的细理石既不能有裂纹,又不能有 “眉毛夹”(在白膏中夹杂着少量的青膏,影响工艺品的美感 )。但是,如果 “眉毛夹”选择得当,却又往往能给工艺品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1990年 11月,应城匠人为湖北省首届 “三峡艺术节”制作的吉祥物中华鳄,其材料就是一块质地很好、被人用作垫脚的细理石,利用它天然的水波纹图案作波浪,经过技术人员和美工的精心设计、制作,一条在滚滚波浪中翻腾的中华鳃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更为绝妙的是 ,材料中一点黑色的 “眉毛夹”被巧妙地做成鲜鱼的眼睛,使它成为一件无与伦 比的大 自然与人的智慧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工艺品刚送抵宜昌,就有众多买家竞相出高价收藏,最后被省旅游局竞得,作为样品永久性地陈列。

应城膏雕产品的造型设计,除借鉴陶瓷工艺外,另外还有两个来源:(1)按图施工,即根据用户的要求,按他们提供的图纸进行造型;(2)虚心向内行学习,在平时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反复提炼,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开发新产品。在新产品的设计中,匠人们用心构思,随身携带用于做模型的油泥。只要一种造型构思在脑海应城民间膏雕中闪过,就赶快用油泥把造型捏出来。正因为如此,应城的膏雕产品由过去单一的石膏枕头发展到各种笔架、烟缸、镇纸、首饰、灯具、枕头、台屏、旅游纪念品等共7大系列、50多种产品。

在艺术品的雕刻过程中。匠人们匠心别具,雕、刻、缕、凿力求精益求精。他们充分发挥细理石晶莹、洁白、细腻的优势,巧妙利用天然水纹图案,使雕刻出的工艺品样式新颖、造型别致、格调高雅、时代感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玉雕风采。枕头除了传统的单、双狮头形,又开发出猫头、狗头、熊猫头、娃娃体形等一系列产品;仿唐的卧狮,造型生动,古朴苍劲;仿明的麒麟,刀法精炼,具有浓郁的装饰品位;红似珊瑚的石膏刻雕成雄狮,风格独到;绿若碧玉的膏片雕刻成瓜果,青翠欲滴;白如景瓷的大块雕刻成大象,形态逼真;白色半透明石膏雕刻成花瓶,华丽大方;笔架、烟缸、镇纸、台灯等膏雕产品玲珑剔透,美观实用,若置于书斋、厅堂、卧室,则古朴高雅,妙趣横生;戒指、手镯等膏雕首饰,若置于玉器中,则能以假乱真;各类台屏以天然水纹为背景,融雕刻艺术与绘画技法于一体,山水景物,风光旖旎,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显得古朴典雅,再配上古诗名赋,深厚的文化底蕴,发人深思,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1990年在湖北省首届 “三峡艺术节”旅游产品展销会上,应城的膏雕产品被台湾影片 《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拍摄一刻钟,作为该片的部分镜头。1991年6月6日,应城的膏雕工艺品又走进国家旅游局举办的 “旅游风景拍摄”湖北省拍摄点的摄影镜头,被推介到全球 130多个国家。应城的膏雕产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饮誉海内外。

膏塑  膏塑是以上等熟石膏粉为原料,先将粉末和生水按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注人模具,待膏粉凝固后脱模、晾干、成型的各种工艺品及生活用品。而最初的膏塑是纯天然的。之后出现的彩塑及配有声、光、电的膏塑,更是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早在解放初期,应城湾上程铸泉家就曾做过石膏塑像。1966年,湾上膏粉社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用石膏制作领袖头像获得成功,之后,以新河村为龙头的膏塑工艺品更加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特别是从外地引进的一批工艺制作人才,他们精心设计、生产的 “圣童牌”6大系列 1800多个品种的膏塑工艺品,通过广交会使产品一批又一批打入国际市场,特别是 “圣诞老人”膏塑系列产品,曾风行于世,传遍欧洲市场。1988年 9月,“圣童牌”膏塑获全国 “老年乐最受欢迎产品奖”; 1989年 12月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1991年 7月又荣获北京第二届博览会金奖。

四、马口陶瓷

汉川的马口窑位于市境东南,汉水下游南岸。其遗址距今近千年。汉川市马口镇生产陶器起源于北宋,清朝末年,马口以制陶维持生计的有两三千人。民国时,马口窑新集周围的龙窑鼎盛时期达到 36家。马口陶器一般是坛、壶、钵、罐、缸、盆、烘炉等民间器皿,属民间陶瓷。其陶艺在古时候属于下里巴人的文明,而在今天已经承载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底蕴。

马口陶瓷采用当地的红豁土,地底下一米处便可挖取,泥土资源丰富。用这种红豁土烧出的陶器敲击有声,耐腐蚀,防渗漏,腌制瓜菜不腐烂不变味。马口窑产出的生活器具,造型朴拙,古色古香,.销国内外,是四川榨菜坛的专供地。现在马口窑址群被列入湖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口陶瓷做工精良,非常有特点,与中国其他地方的陶器相比在图案与文饰上有其独特优势。马口陶瓷不是纯装饰性的图案,绘画性强,制陶业在马口一带因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得到滋润,陶器从最初的实用性走向工艺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汉川马口窑以生产各类坛子著称,故又称 “坛子窑”。湖北旧俗称 “女儿”为 “坛子”,女儿出嫁前男马口陶器半幅奎驾坛家要送一坛酒、女方陪嫁的食品也往往以各类坛子装盛,“坛子”因此成了女儿的代称。“京坛”为当地婚礼的必备物,其型矮而圆,周身刻以寿字,上下装饰以回纹和莲花纹,美观而别致。

马口老陶艺人擅长信手挥刀,在坛面上飞快刮刻出花卉人物,刀法老练、简洁大气、虚实相生,意到刀不到。代表作有 《八仙坛》、《十八学士坛》、《空雕双层龙坛》等;马口窑的 “描金刻花陶”据说源于北宋,多为缸、坛、罐、钵等民用器皿,皆造型古雅大方、釉色古朴厚重、刻花装饰讲究,主要部分以划花剔地的阳纹为主,次要部分以刮花阴纹作陪衬,主次分明。烧后呈橘红、紫褐、酱红、紫红、古铜等色,庄重耐看。马口窑以小件货居多,其中烘炉为湖北人冬季常用的手提炉,旧时艺人们喜欢在提把的两端加饰一对青蛙类的小动物,既增加提把的承重力,又显得活泼有趣。古香古色的烛台、小巧实用的暖炉、雕花刻字的酒坛、造型朴拙的陶枕……目睹隐藏在下里巴人里面灿烂的民间艺术,这些坛坛罐罐承载着一段段历史,刻画江汉平原地区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中一款黄釉坛上凸嵌着 “玄宗瘦而天下肥”反映劳动人民盼望统治者忧国忧民强国富家的美好愿望。

马口窑 1956年更名为汉川马口陶瓷厂,由36家龙窑和 108家作坊合并组建而成,是当时孝感地区首家国营企业,也是我省制陶业规模较大的工厂之一。目前,该厂是当地唯一还在生产的陶瓷厂。马口陶器如今的生产工艺仍然保持手工制作。他们设计和制作的陶艺品可谓应有尽有,或大或小,或细或粗,各具特色。在60年代,马口 “八仙坛”曾被选为高校陶艺系教材,而马口老窑工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烧制的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情节的泡菜坛子,曾经在国际博览会上拿过金奖。至 2005年,由于民间收藏热的兴起 ,马口窑瓷器名声鹊起 ,收藏者队伍扩大,需求量增加,价格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