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技术市场

孝感市 (地区)最早的技术市场是 1972年组建的地区微生物实验站 (现名应用技术研究所 )、各县各公社微生物站。三级微生物实验站的科技人员在实验菌药、菌肥的同时,生产、销售磨菇、平菇、香菇、黑木耳、白木耳等食用菌种。培训高产培养技术,让应用者取得投资0.05元,收人 0.5至5元以上的好效益,形成技术辐射全区的食用菌技术市场。

1983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出工 “一窝蜂”的集体生产方式转变为单家独户的承包经营。80%以上的农户不懂农作物科学栽培技术,不会识虫断病,出现防治病虫难,找技术员难,学实用技术难等问题。孝感县光明农科所所长潘胜屏在地委党校门前办起全省第一家给农民义务答疑解难,指导栽培技术,传授防治病虫技术,有偿销售农药、农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潘胜屏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站”。《湖北 日报》在头版头条予以报导,全国多家省市党报也相继转载。此后个体经营的农业技术市场在全区城乡迅速发展起来。

1985年,部分奸商,唯利是图人员利用农民盼学冷门技术,急于赚钱致富的心里,在城区大办以 “某某科技开发中心”,“某某科技信息中心”为名的技术市场,用 “蜗牛”、“洋姑娘”、“冬虫夏草”、“灵芝”、“猴头菇”、“彩印机”等假信息、假技术、假成果开展技术交易活动,使众多农民、城市无业居民上当受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985年底,行署授权地区科委、工商行政管理局整顿科技市场,关闭50多家违规经营的个体科技市场。1987-1991年,地区科委派专干管理科技市场。1992年,行署以 〔1992) 21号文批复成立 “孝感地区技术市场”,主持技术中介服务管理工作。全区 (市)中介机构发展到50余家。

1995年 10月 19日,市科委依据《湖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起草 《孝感市技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以孝政发 〔1995〕37号文颁布实施。1997年孝政办发 〔1997〕37号文批复孝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置技术市场管理科,主要职能是:管理全市技术市场工作,负责技术合同法的监督实施,制定全市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贸易规章、制度;审核、认定技术贸易、中介和科技开发机构,并实施综合管理;组织重大技术交易活动,管理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和负责相关统计;指导民办科技工作,审批民营科技机构。1998年5月,市科委会同孝感市地方税务局联合下发孝科字 〔1998〕第33号文关于 ((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技术交易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1998年 7月,市科委下发孝科字 〔1998〕第 37号文 《关于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计算机技术应用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的通知》。为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和技术市场管理力度,市科委在孝感城区文化路口建造技术市场政策法规宣传橱窗。2001年,市科委 (科技局)举办全市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四期,持证经营管理人员达215人。1999年,全市有技术贸易机构45家,从业人员587人,技术交易额 1356万元。2001年技术市场职能由科技局划出,归属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