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校舍设备

一、校舍

据统计,1982年,全区校舍总面积达 223.75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47.7%0 1982至1985年利用集资所得,维修危房 107.82万平方米,新建、扩建校舍 30.45万平方米,使校舍总面积增加到254.2万平方米,中小学预制结构的楼房由1981年的74栋增加到 1985年的646栋,总建筑面积达 67.8万平方米,并添置课桌凳 51.9万套。全区6县 1市在 1985年 1月基本实现 “校校无危房”,大悟县实现 “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要求。从学校所数讲,到 1985年底止,全区72.4%的中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两有”(即无危房,有课桌,有凳子 ,下同 )。

1988年,新建、改建校舍 153万平方米,校舍规范化学校达到 1363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35.8%,危房比例由1985年的 12.66%下降到0.97%,其他教学条件也得到相应改善。1998年经省验收后,全区基本实现 “一无两有”。至 1990年,全区建成中小学实验室的学校达2863所,配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 767.84万元,实验室配套设施折款 1578.5万元。

1989年 11月,地区教委 《情况反映》刊发,全区中小学还有危房 13.3万平方米,其中有严重危房3.9万平方米,严重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24%,全区还有一半以上的乡镇 (78个 )危房比例高于省定控制数3%0 1990年,全区多渠道筹措资金 7114.8万元,新建、改造校舍 30.764万平方米,消除校舍危房 3.78万平方米,至 1991年底,两年动工兴建校舍 1085处,面积 83.09万平方米。至 1992年底,全区建成校舍规范化学校 1644所,占学校总数的47%。自1991年起,全区大面积开展校园绿化工作,1854所学校达到校园绿化合格标准,应城市实验小学、实验初中、职业中学等6所学校被授予全省绿化样板学校,应城市被授予全省中小学绿化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先进县 (市 )称号。

1993年,各地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和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拓宽经费来源,抓紧危房改造和 “半拉子”工程建设,全市中小学危房减少到4.7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1.4%,其中严重危房 1.9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0.5%。大悟、应城、云梦、安陆、汉川以实施 “项目管理”、“目标管理”、世行贷款为契机,加快中小学校舍规范化建设。10月,全省目标管理现场会召开,应城市、云梦县作经验介绍。由香港知名人士邵逸夫捐款 180万港元兴建的孝感市楚溃中学、汉川县官备塘小学、云梦县伍姓小学 “逸夫楼”竣工。应城市投资 491万元,兴建教师住宅楼 8幢 178套标准住房,城镇教师人均住房面积上升到 12.45平方米,园丁村建成2幢72套高标准住宅,受到国家教委、省教委的充分肯定。

1994年,全市改造危房 5万平方米,使校舍危房面积比例下降到 1.37%。各地还依托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校舍建设向高速、优质方向发展。全市动工兴建教学楼248栋,新建、扩建校舍 27.44万平方米。到10月,全市建有楼房的学校达到 1456所,占总校数的46.8%;楼房面积 139.78万平方米,占总校舍面积的41.6%。全市绿化达标学校 2893所,中小学绿化面积 519.8万平方米,完成省定 “两个 85%”的任务。

1995年,围绕 “普九”工程,校园校舍面积不断扩大。到年底,全市中小学校园面积达到2010.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 182.5万平方米,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分别达到 31.8平方米和 17.12平方米。校舍面积达到415.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31.69平方米,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6.85平方米和3.45平方米。全市有楼房的中小学校分别达到 267所和 1422所;基本实现规范化的学校分别达 312所和 1881所。又有2807所学校绿化达标,应城、汉川被省教委评为校园绿化先进县 (市)。

1997年,中小学校舍建设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全市中小学校园面积达到 1977万平方米,比 1993年增加近 3倍,全市中小学中有楼房的达2110所,共 3074栋,建筑面积达 331.27万平方米,2332所中小学基本实现校舍建设规范化,占学校总数的80%。校舍危房大幅度减少。由上年的 1.18万平方米减少到 0.75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0.04%。校园绿化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共投人绿化资金 1249万元。到年底,全市绿化达标学校达到2466所,占总校数的93%,其中花园式学校 76所,园林式学校 1所。

各地还抓住各种契机,争取专款用于校舍建设,其中,“希望工程”、“逸夫工程”、“贫九工程”的实施,对全市办学条件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 1995年开始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经过 3年的实施,至 1998年5月圆满结束。3年中,孝昌县、大悟县等用于 “贫九工程”建设资金总额近8000万元,超出国家规定任务的54% 。共完成工程项目164个,其中土建项目86个。总建筑面积 15.3万平方米,单项改造78个,全部超额完成任务。“贫九工程”的实施,推进当地 “普九”工作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

全市采取 “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着手改造一批薄弱学校。到 1999年底,全市完成 25所薄弱初中(含职业初中2所)、80多所薄弱小学的改造工程。经过评估,有 12所中小学 (含职业中学 3所)达到现阶段示范学校标准。通过灾后重建工程、“贫九工程”、“逸夫工程”3大工程的建设,以点带面,促使全市中小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上迈开新的步伐。全市有2649所中小学 (含职业中学 )实现校舍建设基本规范化,占学校总数的92%。1999年全市共投入绿化资金 1182.8万元,全市有花园式学校 192所,经省认定园林式学校达到 10所。2000年,全市动工兴建楼房 116栋,建筑面积 25.35万平方米。有 2期贫九工程项目13个,总建筑面积 2.24万平方米,投人资金 1774.53万元改造薄弱学校 195所,改造面积 14.8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 894.8万元维修改造校舍危房4.3万平方米。

2003年,市、县两级政府认真实施教育部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 《孝感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加大改造危房力度和加快进度,对全市校舍危房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各县市每月填报一次报表,以及时掌握学校危房实况并督促修整。

2004年,市政府召开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督办会议,下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大督办力度。市危房改造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人到所包县 (市 )区,对 2003, 2004年省下达危房改造项目的建设进行督办,由县 (市)区政府加强协调,督促资金到位,督促工程进度,市教育局组织专班对所有项目进行督察。

2005年,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危房改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 (市 )区分管领导及教育、财政部门负责人会议,且在汉川召开危房改造现场会,采取加大组织领导、检查督办、工作通报、检查验收的力度,到2005年,全市投资66 356万元,完成危房改造项目366个,消除D级危房255 365平方米;改造薄弱初中110所,薄弱小学 422所。

从 1991年起,孝感地区积极争取邵逸夫捐赠建设项目。至2005年,共获赠项目14个,建筑总面积 50295平方米,总投资 3414.78万元,其中,获捐赠款 530万港元,配套资金2881.78万元。1993年,孝感楚溃中学逸夫工程代表湖北省邵氏捐赠项目,迎接邵逸夫特别代表马琳的检查。在 14个项目中,孝感市玉泉小学、大悟县实验中学、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孝南区杨店镇三块碑逸夫学校、应城市四里棚栗树逸夫小学等 5所学校分别获教育部邵氏工程项目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分另叮获奖金 3万元、1.5万元。

二、设备

新中国成立以来,孝感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建设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一般到规范、从规范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1958年前,孝感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由省教育厅计财科负责配备;1958年起,由省教学仪器供应站负责订货、分配等工作。

60年代,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经费一般按学校实有班级、学生人数,在划拨教育经费时以一定比例下达给学校,供学校购置教学仪器。孝感地区由于教育经费偏少,常常不能保证教学仪器的购置,除重点中小学外,其余中小学实验室一般都很简陋,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进人70年代后,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1)国家配置;(2)师生自制教学仪器。地区教育局提倡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因陋就简 自制教具。全区各级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的师生制作大量经济适用的教具,既解决教学需要,也为国家节约经费,涌现一批先进典型。如云梦县洛阳中学物理教师张云发,先后在3所农村中学任教,他就地取材,利旧利废,共 自制教具 900多件 (套 ),办起物理实验室,为国家节省资金近万元,基本上解决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所需器材。1972年,地区教育局举办自制教学仪器展览,受到省教育厅的重视,在省开会的各地、市、州教育局长均前来参观。1978年春,省教育厅在孝感地区召开教学仪器自制和生产会议,号召全省学习孝感的经验,并组织全省校办工厂生产教学仪器。地区教育局组织各县的教育局长、财会股长、教学实验人员在云梦县洛阳中学召开现场会,推广张云发老师的经验。1983年,张云发老师被评为全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1978年以后,地区教育局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置标准,重点装备孝感高中、地区所属 3所师范、各县市一中及 7所重点中学。这些学校都能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农村初中则采用国家扶助和地方集资的方法,建立农村实验中心,对学生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的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尽可能地为各学科提供充足的电教设备。1982-1984年,全区各县、市共支出75.4万元购置仪器设备,并拿出9.9万元作为扶助性奖励。此外,县属区、乡、镇和学校投资72.4万元、群众集资 33万元用于建设农村实验中心,汉川县就建成 18所农村初中实验中心。1983年 12月,省教育厅在汉川县召开全省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现场会。此后,建立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的工作在湖北省全面展开。

1984年5月,省教育厅制定 《重点中学、师范学校实验室检查评比评分标准》,组织检查组对重点中学、师范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孝感市第一中学获得中学总分前 5名。这年,全区建成实验中心1巧个,通过验收全部合格。孝感地区成为全省第一个普及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的地区。

1985年4月,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区一般学校能开出教学大纲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对重点中学、一般中学、农村实验中心和小学的实验室建设分别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云梦县、应城市于 1988年,孝感市、汉川县于 1989年,达到全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普及基本要求。

1990年,全区中小学普及实验室。全区建成实验室的学校有 2863所,配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67.84万元。实验室配套设施折款 1578.5万元。

1991年,应城市实验小学在全省率先完成 “十配套”(即小学自然实验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电教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医务室)建设任务,省教委在应城市召开现场会。全区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自制教具展评会,参展教具达 150多件 (套),有2件教具在全国教具展评会上获奖,有力地推动教具研究与自制工作。1993年 11月,全市 自制教具、投影灯片、教学论文评展会在孝感举行,3项共评展出二等奖30个,三等奖68个,优秀奖70个。

1994年,孝感市继续做各县 (市)的实验室 “升类”工作。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站人员深人学校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具体指导。不少学校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更新、添置仪器设备,新建、改建实验室。应城市中小学实验室 “升类”任务基本完成,连经济基础最差的孝昌县也有 6所初中积极筹措经费,将原三类实验室升为二类实验室。孝感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首次加试实验操作,促进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 “升类”建设。年底,全市65%以上的乡 (镇 )学校完成实验室 “升类”任务。大悟一中、安陆一中均建成标准较高的微机室,填补全市建设微机室的空白。为了促进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各县 (市 )区先后组织实验教学论文评选、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和自制教具评比活动,组织规模较大的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技能培训和不同学段的实验教学研讨会。全市共撰写实验教学论文 110篇,组织大型实验教学研讨会 7次,评选实验教学优质课 150余节,自制教具 500多件 (套 )。

1995年,全市共投资 1300余万元,加强体、音、美、劳等室的装备,装备微机 355台,建语音室 8个。在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会议上,孝感市教委被评为全省 “八五”期间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全市应届毕业生初中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大幅度提高,参加实验操作考核,合格率达94.6%;还开展实验操作、电教论文、自制教具、优质课评比活动,其中孝感高中教师胡小华获国家级奖,5人获省级奖。

1996年起,每年年初召开各县 (市 )教育技术装备站站长会,部署应届初中毕业的实验加试操作考核工作,并印发 “实验细则”,抽查部分县 (市 )的实验教学工作。全市初中毕业生参加考核,及格率达95.2%。市教育技术装备站修订计算机配备标准,下发 《关于计算机装备的意见》。当年,汉川实验小学、孝南实验小学等 18校建起微机室,配备微机408台,语音室964座;汉川实验小学还建起闭路电视教育系统,办起春芽电视台。全市有云梦、孝昌、应城等县市 30多所学校电教硬软件到位,做到班班有投影仪、收录机,科科有电教软件。全市教育技术装备总额为 1亿元,比1995年末净增 1960多万元。

1997年,孝感市学校投人装备经费136万多元,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20座,20所乡镇中学配置 “586"微机,投资63万元建起语音室 10个,添置电教器材和软件 26.83万元。

1998年6月,在大悟实验小学召开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联谊活动,6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与大悟实验小学联手上演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各县市都进行上机前培训,并开设计算机课程。

1999年6月,孝南区、云梦县、孝昌县通过省教委普及实验教学检查验收。至此,全市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全部完成。

2000年,全市重点中小学校长参观武昌重点学校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情况。此后,各县市积极行动,加大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力度,将实验室、微机室和语音室建设作为办学条件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在 “普九”复查中有很大提高,全市市级示范学校的仪器配备率达98%以上。

到2005年,全市共有计算机 11 374台,电子图书92 705片;建有微机室34 361平方米,语音室 17 69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