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勤工俭学

50年代初,孝感把勤工俭学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大规模、有组织的艰苦建校劳动。1953年,孝感地区中小学开始开设劳动课,把劳动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列人教学计划,部分学校还建立教学实习工厂、农场和其他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加烧石灰、修机电、种蔬菜等生产劳动,使劳动与教学结合,也解决办学经费的部分困难。

1958年,教育部指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孝感各级各类学校在 “大跃进”中迅速掀起以生产劳动为主的勤工俭学热潮。当年,汉川县中小学共办有工厂 111个,农场 386个,耕地 1316亩,畜牧场 150个,手工作坊 766个;工业方面,试制成功水泥、水玻璃、耐火砖和功效赛过 “盘尼西林”价值近 10倍的猪药 “四黄素”等产品。全县勤工俭学总收入达 50.8万元,占当年教育经费的63%。孝感县第四中学成为全省勤工俭学的先进典型,许多学校到该校参观学习。1959年,由于自然灾害,全区中小学开展生产 自救活动。这年,应城县有校办工厂 226个,农田生产基地 754亩。1958-1965年,孝感高中师生自种蔬菜,自给有余,改善师生生活。这期间,孝感地区由于 “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和缺乏经验,以搞政治运动方式组织师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导致学生劳动过多,打乱教学秩序,降低教育质量。1965年,全区学校组织学生与工厂、生产队挂钩劳动或进行校内劳动,学习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勤工俭学活动既使学生受到锻炼,又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其育人与创收功能初步体现。

“文化大革命”期间,孝感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实行 “开门办学,厂校挂钩,校办工厂,厂带专业”,以取代勤工俭学。1969年,各级学校大搞 “开门办学”,实行校厂、校队挂钩,学校普遍建立起实验园地、实习工厂、实验农场。1973年,勤工俭学根据 “以学为主,有利教学、科研,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全区掀起学校办工厂的热潮,校办农场面积迅速增加。当年,汉川县勤工俭学进入鼎盛时期,学校大办各种项目的工厂97个,农场3623亩,林场 172亩,养鱼 259亩,勤工俭学总产值达 330万元。1976年,各地大办“五七教育网”,教师整天忙于生产,教学、科研受到很大影响。该年,应城县天鹅高中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开辟勤工俭学新门路,创办的蓄电池厂,年产值 10万多元。

“文化大革命”后,全区中小学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校办工厂、农场进行适当调整,力求服务于教学和科研。1979年 10月,贯彻全省勤工俭学会议精神,推广开办 “三场一厂”(茶场、林场、农场和小工厂)为主的勤工俭学经验,勤工俭学活动逐步开展。当年,全区勤工俭学总产值361万元,纯收人 151万元。1984年 11月,执行省 ((关于加快发展全省勤工俭学的意见》。全区学校对勤工俭学工作在认识上有明显提高,加快了发展速度。勤工俭学涉及工业、农业、餐饮、贸易、文化等多种行业,创总产值达 855万元,纯收人 294万元。1985年,孝感市教委成立勤工俭学服务公司,服务公司与市一中联合创办孝感市教育印刷厂。该公司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全市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使全市各级学校育人与聚财双丰收。同年,云梦县有 292所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全县有校办工厂 18个,校办产业基地421.5亩,花圃试验园3个,鱼塘、藕池 51个,菜园248个;有运输队、熟食店、小卖部等经营实体36个。1987年 12月,地区教委召开全区校办产业承包经营研讨会,确定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承包”。1989年 5月,地区教委要求各级勤工俭学管理部门协助学校劳动技术教育,指导学校把勤工俭学和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并在资金、场地、设备上提供必要的条件。1990年,进一步提出抓 “四个重点”(即重点乡镇、重点学校、重点校办企业、重点种养基地,下同)的奋斗目标,全区校办企业中,年创利税 20万元的单位有孝感市教育印刷厂、大悟县一中制漆厂。

1991年,全区坚持产教结合,创收育人并举,以 “四个重点”为龙头,大力发展校办工厂,深度开发校办农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创造性地发展养殖业。全区职业中学基地面积达2775亩,比1990年增加645亩。在建基地的同时,引导学校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路子。1992年 12月,在应城、大悟、汉川的职业高中召开基地建设现场会,推动全区职业学校向 “教育教学、技术推广、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

1993年 4月,全市 “151工程”(农村小学勤工俭学总收人分 3档:1000元、5000元、1万元;农村初中、城镇小学勤工俭学总收入分3档:1万元、5万元、10万元,下同)、"513工程”(城镇中学、高中勤工俭学总收人分 3档:5万元、10万元、30万元,下同)开始启动,80%的学校因地制宜新上勤工俭学项 目。全市勤工俭学 “四个重点”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走联营办厂的路子,收到良好效果。当年,全市勤工俭学总产值突出 1亿元大关,达 1.073亿元,纯收人2062万元;有校办工厂235个,种养基地 1914个,学农基地 16 000多亩,其中,年纯收人 20万元以上企业 5个,10万元以上企业7个,5万元以上企业 18个,30万元乡 (镇 )3个。

1994年 5月,市教委召开全市勤工俭学工作会议,各市、县教委签订 1994年勤工俭学经济目标责任合同,确立以实施 “151工程”、"513工程”为主攻方向,以 “四个重点”建设为突破口,规模上档次、管理上水平的指导思想。11月,召开勤工俭学工作现场会。农村以种养殖和加工业为发展重点,涌现出一大批年创纯收人 5万 一10万元的中小学。全市年纯收人 30万元以上的省级重点学校增至 5个,30万元以上的省级重点乡 (镇 )增至 12个。全市勤工俭学总产值达 20 191万元,纯收入 3860万元,用勤工俭学收人补助教育经费 1889万元,比上年增加526万元。

1995年 4月,市教委与财政局联合召开全市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勤工俭学工作应坚持以 “百、千、亿活动”(1995年省教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印发 《关于在全省开创勤工俭学 “百、千、亿”活动的意见》的通知,决定从 1995年起在全省开创勤工俭学 “百、千、亿”活动。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到 20世纪末全省涌现一批年纯收人百万元以上企业、学校和乡镇,千万元以上的县 (市 )区,亿元以上的地市。下同)为重点,实施校办产业 “巨人工程”,逐步形成校办产业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随后,市委、市政府把基本消灭勤工俭学空白学校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 “六个基本消灭”之一,极大调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积极性。至 1995年,全市有校办企业 301家,纯收人超过 100万元企业 1家,超过 20万元企业20家,超过 5万元企业50家。全市勤工俭学总产值首次突破 2亿元大关,达2.019亿元,创纯收人 3860万元,勤工俭学总收人中有 2437.3万元补充当年教育经费的不足。

19% 年,勤工俭学工作坚持 “创业、兴教、育人”宗旨,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为实施 “百、千、亿”工程打好基础。该年,全市校办企业达到336个,校办企业收入占勤工俭学总收人的23%,勤工俭学产业面达80.2%,创产值2.15亿元,纯收人4291.8万元,其中2945万元用于补助教育经费的不足。

1997年4月,市教委在汉川县召开全市勤工俭学表彰暨现场会。市教委、市财政局授予汉川市、应城市为 1996年度勤工俭学先进单位。该年,全市基本消灭勤工俭学空白学校,校办工业产业面达到80%,实现纯收入 4910万元。

1998年,全面推进 “百、千、亿活动”,使各项经济指标获得稳步健康发展。学校勤工俭学产业面达85%,创总产值2.8亿元,纯收人达 5600万元,生平收人48元。

1999年,全市根据实际抓书刊发行、师生保险、学生服装、文具纸张办公用品4个方面的工作。市教委组织专班专人,赴各县 (市 )区指导协商创建 “百、千、亿”工程。全市勤工俭学总产值达 34 066万元,较上年增长3167万元,创收人 6486万元,较上年增长 629万元。

2000年,市教委本着 “外找市场,内抓管理,发展产业,服务教育”的工作方针,全市勤工俭学认真抓好学生统一着装和保险的宣传、监督以及推广使用 “防近视练习簿”等方面的工作。全市校办工业、校办农业和第三产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校办产业实践基地达5453个,其中农业基地 2335个,面积达25 506亩,工业基地312个,第三产业基地 2806个,接纳学生参加劳动 105.59万人 (次 )。全市勤工俭学创总产值 3.56亿元,纯收人达 7518万元。有 3个县市纯收人过千万元;总收人达百万元的乡镇 14个,学校2个,企业 3个;总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乡镇、学校、企业46个。全市98%的中小学勤工俭学收人进人 “151工程”、"513工程”低档次,65%以上的学校进人中档次,35%以上的学校进人高档次。

2001-2005年,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北省关于加快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发展、实施 “学生饮用奶计划”、加强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等文件精神,重点抓以下工作:(1)抓书刊发行的 “两统一 (统一品种,统一渠道 )、两规范 (规范操作程序,规范发行质量 )’’ 管理,进一步理清书刊发行渠道。(2)建设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农村寄宿中小学学生蔬菜基地。(3)抓好学校市场体系的构建、培育和规范管理工作,办好 “利生连锁店”实行连锁经营的工作;印发 《孝感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学校小卖部经营行为的意见》,成立孝感市楚康园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先行在市直 6所中小学开办 “利生连锁店”,实行店名、标识、店容店貌、进货渠道、商品价格、职工培训上岗等六统一。(4)抓学校风险分散工作,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按 《保险法》和教育部 12号令,据自愿和规范原则,规范 “学生平安保险”和“校园责任险”市场。(5)做好 “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启动工作。此期间,全市勤工俭学累计实现产值 185675万元,总收益 38 000万元,补充教育经费35 283万元,其中改善办学条件 15 000万元,解决集体福利和个人福利 6 200万元和 10 283万元,上缴各种税金 3800万元,接纳学生参加劳动实习达 720万人 (次),资助困难学生 巧万人 (次 ),达到为教育、教学、师生服务的目的。孝感市勤办连续 5年被评为湖北省勤工俭学 (校办产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学校风险分散转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勤工俭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有6县 (市)勤办被评为湖北省学校风险分散转移工作先进单位,有7县 (市 )区被评为湖北省勤工俭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