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成人文化扫盲

1950年冬,中共孝感地委和专署发文指示各县成立冬学教育委员会,办冬学、民校,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识学运动,掀起 “文化翻身”、“文化回老家”高潮。1952年 7月,地委和专署成立识字运动委员会,各县成立相应机构,领导扫盲识字运动。1953年,专署成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各县亦成立相应机构。这年内,仅孝感、大悟、云梦、应城、汉川5县参加冬学民校扫盲学习的就有268 236人。在业余教育方面,专署办了专署干部业余文化学校。

1955年,遵照教育部通知,撤销专署、县的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其机构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合并,在教育行政部门配备专抓工农业余教育的干部,地委和专署制定孝感专区农民业余教育 1955至1962年工作计划。由于农民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普遍设立常年民校,改变过去 “冬紧春松夏垮台”的局面。到 1957年底,设立46所干部业余综合学校,办起职工、市民、农民业余学校,出现脱盲成为技术革新能手并出席全国第一次扫盲积极分子大会的安陆农具厂工人刘仁汉这样的先进典型。

1958年,地委制订 《湖北省孝感专区工农业余教育跃进的规划》(草案 ),发出 《关于加紧扫除文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做到 “两管”(既管中心工作又管扫盲工作)、“三统”(统一布置、检查、总结),做到 “乡领导、社安排、队保证”和 “三包”(党支部包校、党支部委员或党小组长包班,党员包扫三盲 ),特别在劳力集中的炼钢铁工地、农田水利建设工地深人开展扫盲,规定各县在 1958年春节前扫除文盲。在 “社会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的口号下,群众性的扫盲运动不断掀起高潮,群众学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开展竞赛。1958年,孝感各县共扫除文盲、半文盲近50万人,地委批准孝感、云梦为基本无盲县,其他县出现一批无盲乡。1959年6月,教育部在大悟县河口区召开成人业余教育现场会,重点参观金鼓公社韩国斌的扫盲成果。因为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违反客观规律,所以复盲现象严重。((孝感专区工农业余教育规划 (44条 )》中指出,当年扫除的文盲中,有30%左右达不到扫盲识字标准。

1959-1961年,国家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农村扫盲工作趋于停顿。1961-1965年,本着 “实事求是、坚持自愿、科学设班、结合实际”的原则,采用堵住新生文盲和扫除剩余文盲相结合的方法,稳步发展扫盲教育。5年间,全区办业余学校 1895所,开常年班 5402个,参加扫盲学习的累计 898 553人 (次),其中农民88 302人,市民12 122人,干部职工 3369人。参加业余小学学习的239 892人,参加业余初中学习的21 413人,中技、中师 546人,成人 “大专”41人,累计扫除文盲 101 926人。云梦县周许大队扫盲校长许得堂出席全国群英会。1966-1972年,因 “文化大革命”动乱,扫盲和成人教育几乎完全停顿。

1973年,地、县建立业余教育领导机构,配备干部,制定扫盲、成人教育规划,以点带面,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扫盲工作得以恢复。1974-1976年间,学习天津小靳庄办政治夜校,建 “五七教育网”,提出“社会有多大,学校有多大”,扫盲教育虽然搞得热闹,但重批资,轻学文化,扫盲效果不佳。据不精确统计,全区文盲、半文盲占全区总人口的20% 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扫盲、成人教育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汉川县以丁集公社为试点,总结和推广该社 “分段扫盲、集中脱产扫盲、多种形式扫盲”的经验。1977年 12月,地区教育局组织检查验收,宣布丁集公社为全区第一个基本无盲公社。1978年3月,根据省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扫盲工作的通知》和同年 11月国务院发出的 《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地委和行署健全和充实各级扫盲机构,明确扫盲对象,采取 “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办法,对不同地区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加快扫盲步伐。1980年4月,省及各地、市政府负责人、教育局长参观丁集公社扫盲展览及各大队脱产扫盲班,在全省推广丁集公社扫盲经验,推动全区扫盲工作的开展。1981年 3月,省、地组织扫盲验收团,对汉川县扫盲工作检查验收,6月,经省教育局审核,批准汉川县为全区第一个基本无盲县,也是全省第二个基本扫除文盲的县。到 1985年 12月,各县 (市)经省、地检查验收,均达到该时期基本扫除文盲标准,孝感地区成为基本扫除文盲的地区,是全省第二个基本扫除文盲的地区。


1988年,国务院发布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对新的发展时期,提出扫盲新标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个人脱盲的标准是:农民识 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 目,能够写出简单的应用文。基本扫除文盲单位的标准是:其下属单位 1949年 10月 1日以后出生的年满 15周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在农村达到95%以上,在城镇达到 98%以上,复盲率低于 5%,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应当普及初等教育。这个标准比原检查验收标准要高。地区、县 (市)、乡 (镇)克服松一口气的情绪,做到 “班子不散、人员不减、经费不少、工作力度加大”,按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标准抓扫盲工作。1988年,汉川县被国家教委授予 “全国扫盲先进县”称号,并获奖金 3万元。

1989年 4月,地区教委发文,要求对扫盲工作要在新的形势下 “再认识,再提高”。5月 30日,地区教委召开有各县 (市 )教委分管成人教育的副主任和股长等参加的扫盲工作现场会,总结成绩,交流扫盲经验,提出新的要求,布置扫盲任务。9月 5日至 巧 日,在孝感地区群艺馆展厅举办孝感地区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展览,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来的扫盲和成人教育成就。

1990年 7月,孝感地区成立新一届扫盲工作领导小组,提出 “文盲、科盲、法盲”一起扫,并以此精神革新扫盲教学内容。1990年 9月 8日,行署分管副专员在第 28个国际扫盲 日发表电视讲话,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扫盲工作,坚持 “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扫除剩余文盲,防止产生新文盲。“七五”期间全区扫除剩余文盲71 257人,15周岁至40周岁青壮年总人 口中非文盲率由1985年的90%增长到92.75%。据 1990年第 4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青壮年总人口2 388 305人,文盲 177 560人,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2.75%a

1993年 10月,撤地建市后的第一届市政府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 19%年以前完成省政府对全市扫盲工作的验收任务。

1994至 1995年,经省政府按国家标准检查验收,全市所属各县 (市 )区均达到国家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标准。

1995年4月,在省政府召开的扫盲、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孝感市教委、汉川县教委被评为 “湖北省扫除文盲先进单位”;安陆市妇联、孝南区妇联、孝感市教委、云梦县义堂镇曾滕小学被评为 “湖北省 ‘巾帼扫盲奖’先进集体”,孝感市教委获 “湖北省 ‘巾帼扫盲组织’奖”。胡东才等 11人被评为 “湖北省扫盲先进工作者”,金喜贵等9人被评为 “湖北省 ‘巾帼扫盲奖’先进个人”。1996年,汉川县获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授予的 “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先进县 (市 )’’称号。1998年,孝昌县小悟乡刘河成校和汉川市教委的喻四平获全国第三届中华扫盲奖。1999年9月,应城市城北办事处杨贩小学教师盛巧华获全国第四届 “中华扫盲奖”。2000年,孝感市教委获第五届 “中华扫盲奖”。2001年,全市扫除青壮年文盲 4300人,巩固提高6500人,青壮年非盲率达 99.65%,非盲巩固率达99.5%0

2005年,全市共扫除剩余文盲和复盲 168%人,非盲率达 99.63%,巩固提高 86 967人,巩固率达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