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

云梦县


【概况】云梦县辖9镇3乡,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2329个村民小组,143个居民小组,1617个自然村。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万亩,总人口57.8万人。是全省版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县境东邻孝南区,西界应城市,北接安陆市,南连汉川市。316国道、汉渝铁路纵贯南北,汉宜公路横穿东西,正在建设之中的汉十高速公路将从县境经过。水、漳河、汉北河通汉水、达长江,县城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60公里,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武汉经济辐射圈内的卫星城。

云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城关有我国历史上周、秦、汉三代沿袭使用的重要城邑故址——“楚王城”遗址,有出土秦简的睡虎地遗址,有珍珠坡、木匠坟、大坟头等一批城郊古墓群和具有明清风格的古代建筑——儒学大成殿,城外有好石桥、凤凰台、龚家寨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九子墩等古墓群和梁代建筑——泗洲寺。境内出土文物云梦秦简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建国五十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东汉陶楼模型图片作为文物珍品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云梦沃野平川,物产富饶。主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产和畜禽六大系列农产品,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誉,地下蕴藏丰富的盐、硝、膏等矿产资源。

三年来,云梦县大力实施“三三”战略,扎实推进二次创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998~2000年,云梦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经济效益“十佳”(市)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居孝感市前3强,湖北省20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小康县、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初步实现了由地域小县向经济强县的历史跨越。2001年,云梦县经济再次步入全省县域经济前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16亿元(当年价格),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8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9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8206万元。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

农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着力区域开发和路域开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三大举措:

全力提升三大产业。培植龙头,建设全国一流的蛋白产业。以县植物蛋白这一大豆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大豆基地建设,实行企业契约到乡镇,乡镇合同到农户的方式,帮助农户调优品种,规模种植,使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6万亩,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链;打造品牌,建设全省优质的蔬菜产业。着力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成功引进试种了美国红提、日本雅智苞菜,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等20多种市场俏销品种,建立起10多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同时,抢抓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的机遇,加快名优瓜菜基地建设,培育出“天梦”牌花菜等六大优势品牌,使蔬菜产业走在全省前列;突现特色,建设全省领先的畜禽产业。在发展传统畜禽养殖的同时,通过培植示范户,技术跟踪服务等办法,大力发展了白凤乌鸡、笼养蛋鸡、相思鹦鹉、澳洲长颈鹿等10多种特种禽畜。仅白凤乌鸡一项,年出笼300万只,远销香港、东南亚地区。2001年被列为全省养禽示范县。

致力实施三大开发。实施区域开发。依托区域优势,建立起南部水乡水生菜,北部林果药材,中部名优瓜菜,西部避灾农业四大特色板块;实施路域开发。充分发挥主干道物流快捷、示范作用强的优势,以推广设施农业技术为重要手段,大力开发路域经济,兴建了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成了9个高新技术项目,在316国道沿线建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带,在云应公路沿线建成了保温农业示范带,在汉宜公路沿线建成了立体农业示范带;实施基地开发。通过县、乡、村三级农业综合开发,建造特色基地,发挥规模效应,形成了万亩果药、万亩土豆、万亩花菜、万亩莲藕、万亩大豆、万亩优质稻米、百万只笼养鸡、万亩名优水产养殖等八大特色种养基地。

着力发展三大经济。发展农庄经济。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鼓励本地能人创办农庄,扶持种养能手领办农庄,引进外地老板兴办农庄。2001年,全县经营面积在20亩以上的农户共有2300户;发展打工经济。云梦县是湖北省著名的建筑之乡和建筑劳务输出大户,能工巧匠多,全县常年劳务输出人数在10万人以上,劳务收入4亿元以上;发展运销经济。以县流通协会为阵地,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和运销大户,全县各类农产品中介组织335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他们销在田头,卖向全国,年经销农产品35万多吨,经销额3亿多元,初步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这些举措的实施,云梦县初步形成了“一园、三带、四大板块、八大基地”的农业新格局,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成为全国优质稻米基地、全省笼养鸡基地、全省大豆蛋白加工基地和武汉市的菜蓝子。1999~2001年,农业总产值由7.68亿元增长到8.84亿元。多种经营产值由5.94亿元增长到7.28亿元。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77.5%增长到82.4%。蔬菜产量由39.21万吨增长到57.06万吨。森林覆盖率由16.9%增长到17.2%。水产品产量由1.96万吨增长到2.35万吨。肉类产量由3.4万吨增长到3.96万吨。生猪年内出栏由25.33万头增长到30.03万头。家禽出笼由886.9万只增长到1058万只,禽蛋产量由3万吨增长到3.43万吨。

云梦县工业企业按照“四创新一配套”的改革模式,坚持“抓大壮大,放小活小”的经营策略,抓改革,保增长,重质量,促效益,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了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逐步建立了以塑料、盐化、轻纺、机电、建材、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200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全部国有和非国有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9.87亿元,国有工业企业首次整体无亏损。新包装材料、盐化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现代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薄膜厂、宏博集团、杜邦公司三家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增长。推进企业开放性重组和民营化改造,基本实现了“重点企业为大为强,中小企业盘活盘化”的改革目标。薄膜厂发展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包装企业,宏博集团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盐化企业,龙云集团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大豆蛋白生产企业。继续推进中小企业退公转民,全县国有集体企业转民率达到96%。以构造大企业、组建大集团、攀附大公司三种方式,构筑产业支撑,使龙头企业实现了“三级跳”。宏博集团理顺母子公司关系,对2家子公司进行民营改造,企业股权向多元化方面发展,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先进企业。新上的白碳黑生产线、调味盐生产线、硫酸钾项目已被省政府列为重点项目。1998年元月,云梦塑料薄膜厂整体上划给中国包装总公司,2000年10月,宏博集团整体上划给中国盐业总公司,2001年6月,美国杜邦公司整体收购县龙云蛋白公司,实现了云梦对外开放历史性突破。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01年,新建扩建项目78个,总投资7.6亿元。宏博集团制盐工艺改造和调料扩能,楚嘉利食品有限公司扩能等20多个重点项目投产见效。真空镀铝膜、奥贝轮开发等一批后劲项目正在积极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研制实施了19个高新技术产品。

云梦县抓住国家增大投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步伐,三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619万元。完成了府河治理、节水灌溉、蛋白二期工程、薄膜三期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冰晶大酒店及广场、曲湖路、建设东路、人工湖护坡、公墓、人民广场、隔蒲潭大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工程项目。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桂花潭大桥正式开工建设,长期制约云安垸发展的“瓶颈”问题即将得到解决。22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两改一同价”一期工程全面竣工。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1年,全县通车里程438.4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32.45公里。乡村道路建设及乡村道路中非列养路的养护全面铺开。全县拥有民用车辆1739辆。全年公路、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300万吨,货物周转量19927万吨/公里。客运量29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3023万人/公里。通讯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移动通讯实现全县无缝隙覆盖。2001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30万元,固定电话新增交换机容量3000门,市话用户2.3万户,农话用户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2万户。数据通讯、多媒休通信、IC卡电话等已为人们所熟识使用。

商业饮食业继续做好拉动内需文章,营业额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市场物价趋稳。200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100.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2.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三年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业形势稳定,保险业运转正常。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14551.5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18206万元。2001年,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6.9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98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8.53亿元,三年来累计财产保险费收入3058万元,人寿保险费收入3895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素质工程”、“金桥工程”取得良好效果。云梦县跨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行列,薄膜厂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城关、伍洛、清明河、曾店4乡镇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有新突破,伍洛镇被确定为“全省科学素质工程示范镇”。三年来,共计新增各类技术人员2265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62人,中级技术人员809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梦泽高中顺利组建,隆重举行了云梦一中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教育系统实行了全员聘任制。2001年,输送大中专学生1078人,高考万人比继续在全市领先。县实验小学被评为“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全县拥有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8所,小学206所,幼儿园25所。年末教职员工4655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广场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生活。大型楚剧《民选村官》获全省第二届楚剧艺术节二等奖。成功地举办了庆祝国庆五十周年等系列大型文艺活动。吴铺、曾店、倒店、道桥、隔蒲潭等乡镇步入孝感市文化先进乡镇行列。广播电台、电视台集体记者用稿继续处于全省十强行列。全县有11个乡镇建立了广播电视站,其中建有有线电视站9个,城区架设有有线电视主干线,实现了与全省有线电视光纤联网。云梦被授予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2001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2个,电影放映单位18个,图书馆1个,电视转播台及广播电台1个。城乡有线电视用户2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体育顺利通过全国体育先进县复查验收。体育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形成热潮。三年来,参加地区以上比赛841人次,获奖牌168块,其中金牌64块。全县举办各类运动会81次,参加人数14000人次,向市以上输送运动员23人。卫生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均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走在全省、全市前列。截至2001年,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5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11个。病床910张,卫生从业人员1916人。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县称号,流动人口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城关镇作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受到中宣部和国家计生委表彰。社区建设扎实推进,中心城区11个社区和3个试点乡镇社区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夺得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通过了省爱委会检查验收,获省级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4元,比1999年增长942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27元,比1999年增长15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9元,比1999年增长18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0元,比1999年增长133元。2001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拥有从业人员3.92万人,在岗职工3.81万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59亿元,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56亿元,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6759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6895元。全县社会保险人数1.84万人,医疗保险人数1.95万人,全年征收劳动保险基金171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82万元,养老保险基金1656万元,医疗保险基金452万元,再就业率为60%。全县救灾救济发放到户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到户率、社会保障网络覆盖率均为100%。城镇人均公共绿化面积4.3平方米,全县工业废水排放处理率85%,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

【大力推进民营经济】近年来,云梦县大力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采取“三个一批”的举措,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68%,成为云梦县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一是盘活改制企业壮大一批。利用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企业退公转民,通过多种形式使全县90%的县直中小企业和所有乡镇企业实现了退公转民,同时引导转民企业走招商嫁接之路,让企业重现生机。伍洛镇企业一步转民后,从1999年起先后引进台湾、广东、福州等地10多个老板,嫁接壮大了转民企业。短短的三年时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12家。二是加强载体建设一批。重点实施“三五工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和小区。兴建了五条特色街、五大专业市场、五大民营小区,建成了南门河商贸一条街、建材批发市场、城隍庙民乐城等5个产值营业额过亿元的民营街市,通过载体的辐射和吸纳,全县发展个体经营户3.9万户。三是优化环境吸引一批。把营造环境的重点放在优质服务上,实行了领导联系制度、部门服务制度、明白卡制度、治安承诺制度。优良的环境加快了发展的势头,目前全县民营企业产值、营业额过5000万元的5家,过1000万元的30多家。

【招商引资实现外向型经济新突破】近年来,以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为重点,全力推进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办事机制,在全县建立了领导“三个一”(联系一个外商老板,提供一条招商信息,引进一个外资项目)的招商引资责任制。利用乡情、亲情、友情,大力实施“回归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着力点,实行多途并举,高位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55位的美国杜邦公司,整体收购了龙云蛋白公司。在全省首开世界大公司、大财团与县域企业嫁接的先河,把云梦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成功地举办了福州、珠海引资洽谈会和云梦十月招商引资洽谈会,开展了赴东北、东南沿海等地的招商活动,与广州天河区结成了经济技术协作友好区县,圆满地召开了在粤、在汉、在京同乡联谊会,联络了“三情”,提高了云梦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在云梦投资的外商、外侨的作用,开展以商招商,在全县形成落户一家企业,带来一群老板的局面。大展钢铁公司落户云梦后,公司老板先后介绍10多位在香港、广州、深圳经商的亲朋好友到云梦投资办厂15家,形成了云梦的广东揭阳企业群。

【农业现代化试点建设】1999年2月云梦县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之一后,县委、县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确定伍洛、义堂、隔蒲潭、道桥四镇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乡镇,伍洛镇四合村、道桥镇共星村等12个村为中心村建设试点村。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不动摇的总体工作思路,科学规划、精心部署、强力推进。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搞好农田的沟、渠、路硬化和配套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完善农田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二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全县先后建成万亩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综合示范园、百亩现代农业科技园、百亩种子工程科研示范园和百亩名特花卉种植园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40个,初步形成了一个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名特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农业高技术培训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并多次受到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加快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按照总体设计和要求,四合、三湖、三赵、共星四个中心村建设初具雏形。四是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步伐。坚持把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以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加快引技引资步伐,乡镇企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

【“双带工程”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县委组织部将“双带”工作定位于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手抓农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一手抓示范村、户建设,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双带”示范基地,树立了一批“双带”标兵,其中省级示范基地1个,受省市表彰的“双带”标兵13人。建立健全了“双带工程”的工作责任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综合服务机制、竞争激励机制和典型示范机制。通过强化基地的示范、服务、辐射、带动功能,有力地推动了云梦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99年,云梦县委组织部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双带工程”先进组织部。2000年,云梦县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建设先进县。云梦县在外常年务工经商的劳力有10万人之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一方面,注重抓好驻外党组织建设,建有驻外党总支3个,党支部36个,党小组68个。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各种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在流动党员中实施了建立五个目标、完善五项制度和争当五个模范的“三五”工程,开展了学习好、劳动好、技能好、守法好、帮带好的“五好”创建活动,制发了流动党员“六要六不准”行为准则,规范流动党员言行,受到了中央、省委组织部的肯定。1998年、1999年摄制了13部优秀流动党员先进事迹专题片,在流动党员中巡回播放。2000年,以驻外党支部为单位对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开展了“三个代表”的学习活动和以“双思”促“双带”活动。探索出外出党员互联网远程教育新模式,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外出党员宣传党的政策和县情,推介家乡各种商品,引导流动党员对家乡作贡献。

【云梦在全省率先推行选拔乡局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县委组织部根据《云梦县乡局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暂行办法》的规定,于1999年3月29日通过《孝感日报·云梦版》,云梦电视台发布公告,首批公示了87名拟任乡局级领导干部,在全省率先推行了选拔乡局级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点工作。11月27日又公示了30名拟提拔担任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同志,将他们推到社会的监督之中,两次公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共选拔任用干部110名。2000年,将公示对象由拟任副局级干部扩大到拟任正、副局级干部。

【源头治腐工作】2001年4月,云梦县被孝感市列为源头治腐工作的综合试点县,同年5月,源头治腐“6+3”(落实收支两条线、零户统管、村帐站审、会计委派、有形建筑市场、政府采购加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全面开始运行。伍洛镇、沙河乡、城关镇、

人事局等几个试点单位工作以点带面,整体联动,重点抓住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资金、资产营运监控管理的关键环节,使源头治腐“6+3”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0月25日,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王宗儒到云梦检查源头治腐工作,特别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种作法在乡财政管理上是一种创新,值得总结推广。12月25日,全市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汇报会在云梦召开,市领导充分肯定并推广了云梦反腐败抓源头的工作作法和经验。2001年,在抓好“6+3”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了“三改一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工作,其工作作法受到了中纪委的肯定。

【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五制”实施“四一”】中共云梦县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继续推行1999年3月“五制”(定期报告制、领导述廉制、劝诫谈话制、责任追究制、考评否决制)的基础上,于2000年3月全面实施“四一”(一岗双责、一案双查、一档双效、一差双否)措施,其工作经验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作了交流。2000年底,省委、省政府对云梦县创造性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通报表彰。

【综治创安活动】自1996年起,云梦县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为目标,广泛开展了“三位一体”村级规范化管理和安全文明村(单位)、安全文明小区、安全文明乡镇的创建活动。1999年又全面实施“创安六百工程”即办一百所无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建一百个“八无”(无治安案件、无刑事案件、无人员犯罪、无毒赌黄、无非法组织活动、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5人以上集体越级上访、无宗族房头械斗)村、扬一百家“四无”(无治安灾害事故、无群体上访、无治安案件、无刑事案件)企业、创一百个最佳安全文明单位、帮一百名刑释解教人员守法致富,不断将全县的综治创安活动向纵深推进。1999年10月,《湖北法制报》、《治安纵横》杂志和湖北电视台“午间视野”栏目先后刊播推广了云梦县的典型经验作法。2000年,在全县全面开展“五联五防”(在农村推行农户联学、联防、联帮、联治、联富,在城镇构筑公安机关主动防、联防队伍协助防、单位内部积极防、楼院门栋关照防、人民群众自觉防的防范体系)和“十户五联五防自治”工作。2000年6月,省综治委、省综治办领导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来云梦进行调研指导,充分肯定了云梦县综治创安“五联五防”工作成绩。年底,云梦县的创安“五联五防”工作作法受到了中央综治委的肯定。

【文明卫生城创建】文明卫生城创建活动始于1997年。创建卫生城以塑造洁美的城市新形象为目标,抓好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营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县创建文明卫生城指挥部在创建工作中,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群众,增强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实行领导目标责任制,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切实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评出首届“十佳母亲”、“十佳教师”、“十佳职工”、“十佳营业员”、“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十佳职工信得过的厂长、经理”、“十佳工会主席”、“青年职工计算机技术能手”、“十佳市民”、“十佳少年”、“十大孝子”等,给全体市民崇尚文明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时着重抓好形象工程建设,整顿公共秩序。省级文明卫生城创建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1999年5月,经省爱卫会检查验收,一举夺得省级卫生县城的称号。2000年,县委、县政府又确立了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创建质量和创建水平的工作思路。2000年9月,通过了省爱卫会组织的复查。2001年,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制定了《云梦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工作方案》,细化责任,量化目标,组织职能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各项创建的软件、硬件工作,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全县共涌现出1个省级文明乡镇,2个市级文明乡镇,3个市级文明村,15户市级文明农户,1个省级最佳文明单位,6个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55个市级文明单位和一大批县级文明单位、文明系统和文明窗口。

【云梦县被授予“湖北省小康县”】1998年,云梦县农村小康水平综合实现程度为9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3元,吉尼系数29.9%,恩格尔系数47.3%,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64.9克,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5.5元,钢砖木结构住房比重89.2%,服务消费支出比重14.6%,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7.8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2.5岁,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10.6件,电视机普及率、已通公路的村比重、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用电户比重、已通电话的村比重、享受社会保障人口比重均达100%,基本达到小康县标准。1999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云梦县“湖北省小康县”称号。

【《云梦报》创刊】1998年12月1日省新闻出版局发文,同意中共云梦县委创办并主管、主办《孝感日报·云梦版》。1999年1月1日,《孝感日报·云梦版》正式创刊,1月4日云梦县委在云梦宾馆举行首发式。2000年8月22日,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孝感日报·云梦版》由周二刊增为周四刊。2001年2月1日,《孝感日报·云梦版》更名为《云梦报》。

【云梦县文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99年6月22日,云梦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云梦宾馆隆重举行。云梦县文联于5月中旬成立,恢复和重建了作

家协会等6个文艺家协会组织,发展会员340多人,为云梦县文学艺术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云梦县文艺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在全国及港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戏、小品创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全省屡获大奖;民间艺术长青不衰。被省文化厅授予“皮影艺术之乡”的称号。

【强飑线袭击云梦】1999年4月23日晚8时—9时30分,云梦县出现了强飑线天气,平均风力17—20米/秒,最大风力达25米/秒,其间雷电交加,暴雨滂沱,造成部分人员伤亡,农房倒塌,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受灾涉及全县12个乡镇,尤以沙河、隔蒲潭、倒店、伍洛、道桥、下辛店、吴铺等乡镇受灾严重。据统计,遭受此次强飑线袭击,全县房屋受损7897户,14216间,其中倒塌1734户,2294间,倒光106户,336间。人员伤亡544人,其中重伤72人,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4426.5万元。灾情发生后,孝感市及云梦县领导亲临指挥救灾,处理善后工作。

【云梦县百万巨奖促发展】云梦县委、县政府不断强化激励措施,先后出台了《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梦县后劲项目奖惩办法》、《云梦县乡镇与县直部门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激励政策,2000年2月13日,在县四级干部大会上,县委、县政府为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12个乡镇、29个经济部门、15个社会部门和14个企业颁奖,兑现奖金总额达112万元。

【张平获团中央“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奖”】2000年3月25日,33岁的张平继1999年8月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后,又荣获团中央“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奖”。张平是全国政法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云梦文物摄入《中华文明》】2000年9月7日,由中央电视台、国家文物局组织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的摄制组到云梦县博物馆拍摄文物。共拍摄秦代竹简、铜器、陶器、漆木器等文物二十余件。

【皮影画册《汉孝子黄香》出版】2001年元旦,云梦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制的皮影画册《汉孝子黄香》由湖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云梦是二十四孝子之一黄香的出生地,该画册讲述了黄香自幼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孝敬父母,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从而尽忠国家,爱护百姓,为官清廉的故事。

【俞正声来云梦调研】2001年12月21日,省委书记俞正声来云梦调研。他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云梦县万亩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龙云植物蛋白公司(杜邦云梦蛋白有限公司)、中包云梦塑料薄膜厂等地,对云梦工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强强联手中西合壁】美国杜邦公司整体收购云梦龙云蛋白公司,成立杜邦云梦蛋白有限公司仪式于2001年6月12日上午在武汉香格里拉饭店隆重举行。整体收购的成功,标志着云梦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在全省首开世界大公司、大财团与县域企业嫁接的先河。

【黄湖村纳入《中国百村调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百村调查》作为一项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对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一套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原始资料整理编纂成书,为国家研究国情、实行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云梦县城关镇黄湖村被纳入其中,成为全省五个调查点之一。


云梦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

领导成员名单

(截止2001年12月)

云 梦 县 委 书  记  马国宪

云 梦 县 委 副书记  刘义明  胡水庆

                    李春元

云 梦 县 委 常  委  马国宪  刘义明

                    胡水庆  李春元

                    周金安  聂治洲

                    王建强  蔡  胜

                    黄永红  熊富华

                    高乔明  何  燕(女)

县人大常委会主  任  张学敏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高家彭翠兰(女)

                    张官生  彭水明

县 人民政府 县  长  刘义明

县 人民政府 副县长  王建强  黄永红

                    张弘强  高运桥

                    刘昕肖  伟  池

                    李子明

政协云梦县委员会主席(缺)

政协云梦县委员会副主席

                    张国哨  戴水泉

                    李厚坤

 

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名单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周金安

县政法委书记  聂治洲

县委办公室主任  高乔明

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缺)

县委督查室主任  丁小炎

县委组织部部长  蔡  胜

县委宣传部部长  何  燕(女)

云梦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  吴建斌

县委统战部部长  张国哨

机要保密局局长 (缺)

县委党政史办公室主任 (缺)

信访办公室主任  彭金望

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  肖双强

老干部工作局局长  程华明

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陈新发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局长  鄢水华

云梦报社社长  汪梦霞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蔡火林

监察局局长  刘谋文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方绍宗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周晓飞

县人民法院院长  龚望清

县人民检察院院长  梁志涛

政协云梦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万孝田

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邓海涛

县经济委员会主任  朱小双

县农业委员会主任 (缺)

县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主任  孙启德

县计划委员会主任  兰泓毅

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黄黑山

县教育委员会主任  魏凤书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陈大运

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传良

县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  朱大双

县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江亮平

县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  杨志明

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  陈木桂(女)

县档案局局长  刘建泽

县后勤服务总公司总经理  程  琳

县接待办公室主任 (缺)

县公安局局长  刘新俊

县司法局局长  张丽萍(女)

县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局长  戴炎清

县卫生局局长  贺水华

县人民医院院长  严继华

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陈德华

县民政局局长  吴望发

县人事局局长  汪定尧

县劳动局局长  纪必成

县建设局局长  邓双成

县土地局局长  刘润祥

县审计局局长  张立山

县体育中心主任  池少军

县一中校长  方  斌

县驻汉总公司总经理  张四梅

县交通局局长  王书凯

县电力局局长  叶俊明

县电信局局长  罗金芳

县邮政局局长  张绍东

移动通信分公司经理  孙永卫

县工业局局长  江华协

县轻纺工业局局长  陈润明

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  李彩清

县财政局局长  蔡喜明

县国家税务局局长  彭  刚

县地方税务局局长  徐  峰

人民银行云梦县支行行长  李群华

中国银行云梦县支行行长  刘汉桥

农业银行云梦县支行行长  吴长发

农业发展银行云梦县支行行长  彭学年

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主任  杨德义

工商银行孝感市分行云梦分理处主任  潘国安

建设银行云梦县支行行长  汪少翔

人民保险公司云梦县支公司经理  丁峰斌

人寿保险公司云梦县支公司经理  张丽华(女)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张治安

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  褚林康

县商业总公司总经理  戴应响

县粮食局局长  刘友斌

县供销合作联合社主任  徐奇满

县烟草专卖局局长  罗华文

湖北省石油总公司云梦县公司经理  朱少华

县农业局局长  游建明

县畜牧总公司总经理  李天喜

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  许春元

县林业总公司总经理  许德耀

县水利局局长  丁三海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丁三海

县水产总公司总经理  刘平鸽

县气象局局长  陈燕云

县统计局局长  于小克

县物价局局长  刘金杰

县物资总公司总经理  喻春发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龚三明

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  红(女)




【义堂镇】义堂镇地处云梦腹地,接云梦、连应城、通安陆,南北间距10公里,东西间距6公里,东依三岗,西临府河,三垸相连,三港迂回,地势东高西低,汉丹铁路、316国道纵贯全境,府河绕境蜿蜒20公里,全镇国土面积63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

义堂是座历史古镇,是春秋令尹子文、汉孝子黄香的故里。义堂物产丰富,盛产水稻、棉花、油菜,特产有荸荠、莲藕、白花菜、罗汉白萝卜。2001年10月,义堂镇被省、市计委确定为国家大型商品粮食基地——云梦县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示范区。义堂自然资源丰富,盛产“黄金沙”,“黄金沙”远销全省二十多个县市。义堂还是“养殖之乡”,年养鸡规模达120万只。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财政收入5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3元。

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完成了镇南5000亩农业开发区建设,加快了2.5万亩优质稻基地的沟、渠、路、桥、林配套建设,多方筹资、融资完成了新陈路、胡蔡路等村级公路的硬化。组织劳力开展以“清渠系、挖塘堰、建泵站”为主的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完成了有线电视、1500门程控电话、移动、联通基站、35千伏变电站、福利院、公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车站路、农贸街的拓宽、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主动搞好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工作,保证水、电、邮、路的畅通;落实引进企业“零收费”的政策,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先后成功建成万亩优质稻、镇南农业开发区千亩名优瓜果菜和曾滕、汪湖垸万亩大豆、蔬菜三个基地,小型农庄经济达到30多家,以曾滕百万只养鸡基地为龙头,辐射十里小区,联动全镇养鸡业,形成蛋鸡育雏、喂养、饲料加工、销售一条龙,年养鸡量突破120万只;以“梦泽特种水产养殖场”为龙头,发展水产业,府河沿线及东方、好石、双龙等村精养鱼池面积达5000多亩;以汪湖、曾滕两垸蔬菜生产为龙头,推进5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几年来,引资额超过1亿元,先后有金兰饲料等10多家企业落户义堂。采取招商嫁接、开放重组等方式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全镇企业转民率达100%;通过规范商贸街、农贸街及“三区、两街、一路”的建设管理,全镇个体经营户达到2500多家,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成为镇域经济的核心。组建运输公司,规范劳务输出市场,培植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强化对引进企业的服务,引导金堂、银丰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改扩能,走持续发展之路。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深入开展了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十星级文明工商户”、“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了公民的文明素质;扎实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等活动;深入开展了以打击“四霸六强”为重点的专项治理,316国道

、汉丹铁路“平安大道”工程和“十户五联五防”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三年,中考万人比、升学率位居全县前茅。镇有线电视差转台频道增至22个,稳步推进有线电视台村村通工程,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镇  委  书  记  万火清

人  大  主  席  万火清(兼)张国峰(副)

镇          长  李贵雄

政协联络组组长  张金山(副)

 

 

 

 

【倒店乡】倒店乡地处云梦县北部,南距云梦县城23公里,西北距安陆市城区约9公里,东与孝昌县接壤,316国道、汉丹铁路、徐家河总干渠、滚子河纵贯全境,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倒店乡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万亩,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为主,特产有药材、西瓜、桃、梨、荸荠、莲藕、菱角,水产以鲤、鲫、鲢、虾为主。全乡森林覆盖率为18.5%。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西瓜、大豆、药材、林果等特色品种种植面积,全乡建立了316国道、操界公路沿线等五大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即界牌至高铺林果基地,倒店村药材基地,滚子河优质稻米基地,操祝庙王优质西瓜基地等。在养殖业上,以仔猪批发市场为龙头,吸引仔猪经销商贩进入市场经营,同时乡政府在福利院建立百头生猪饲养基地,为发展生猪生产起到了拉动作用,形成倒店乡养殖一大特色产业。家禽和养鱼也得到了发展,全乡家禽饲养量达50多万只,成鱼产量135吨。倒店乡现有各类企业186家,骨干企业12家,主要产品有纺织、建材、饲料、水产等8个行业12大类,近250个品种。

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建成了民营经济一条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仔猪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对老街路面进行了硬化、绿化。建成了移动基站。2001年又新建了观音大道,使集镇面积扩大一倍。全乡集镇民营户增加到364户。

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倒店群众文化创作全市领先,自编戏曲、小品、民间文艺作品100多篇在省、市、县刊物上发表。2000年,中央电视台专程采访倒店群众文化活动并制成专题片。倒店福利院分有生活区、休闲区和生产区,休闲区建有凉亭、花坛、草坪、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生产区有鱼塘、菜地、冬蜜桃、养猪场等。福利院走以院养院的良性循环道路,被省民政厅授予“农村百强福利院”。

党  委  书  记  柳福田

人  大  主  席  柳福田(兼)  张海生(副)

乡          长  聂进华(女)

政协联络组组长  陈银安(副)

 

 

 

 

【曾店镇】地处云梦县东北部,距云梦城关10公里,云魏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22个村委会,251个村民小组,179个自然村。国土面积62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耕地面积3.7万亩。

几年来,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高举发展大旗,走建设经济强镇之路,取得可喜成绩。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7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财政收入464万元。

农业创造新业绩。先后在石山创办大豆基地,在新王创办西瓜、玉米基地,在街南农业示范基地建成了千亩地膜大豆—西瓜—玉米基地,在大冯路西边建成了百亩优质香稻基地。通过基地示范引导全镇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招商工作增添新活力。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建起了肉牛、梅花鹿养殖基地,万只养鸡厂,百头猪场,百亩鱼池,形成了曾店镇第一家种养良性循环的农庄。同时,建有笼养蛋鸭、皮蛋加工综合场,轮胎抗磨剂厂,城关液化气站。盘活了下张窑场、梦泽酒厂等,为曾店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发展后劲。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实施了“普九”配套工程,扩建了曾店中学,完成了桃花山中学的配套建设,建起了教师住宅楼,校园实现了美化、绿化。通过开展季度“三查两补”工作,进一步转变了群众的计划生育观念。开展了“严打”斗争和普法教育活动,加大了安全文明村的创建力度,综治工作受到了县委的表彰。

基础建设发生新变化。对曾白路、桃刘路、曾刘路进行了硬化,更新了枫梓岗、余楼泵站的抽水设备,建起了一纵两横新型曾店集镇,开通了有线电视,建成了微波通讯塔。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了县委的表彰,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

镇  委  书  记  王胜元

人  大  主  席  王胜元(兼)  张琼明(副)

镇          长  蔡九零

政协联络组组长  张春田(副)

 

 

 

 

【吴铺镇】吴铺镇地处云梦东部,东邻孝南区陡岗镇,南连伍洛镇,西接云梦县城区,北接曾店镇。距云梦县城4公里,距“九省通衢”的武汉市80公里。境内有三湖、女儿港、徐家河、军民港4大水系。还有郑家湖、安家湖、曲湖3个小湖区。吴铺镇下辖24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吴铺镇委、镇政府在深入调查、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紧扣镇情,确立了“强基、兴工、壮民、固本”的“八字”工作思路。2001年,采取市场引导、服务配套、基地带动等措施,使“三岗糯”种植面积调升到3万亩,基本实现中稻“三岗糯”化。该镇三湖渠紧邻云梦公园,以云梦公园建设为契机,以杨坝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龙头,拉动三湖渠沿线休闲观赏农业的开发和建设。按照“池相连、路相通、林成荫”的要求,对三湖渠周边进行改造,计划用二年时间,建成以观赏农业为主体,集观赏、垂钓为一体的休闲中心。该镇农业已基本形成了“一带、二基、三区”的框架。“一带”即三湖渠沿线养殖带。“二基”即镇南千亩“三岗糯”基地和王桥千亩大豆基地。“三区”即杨坝现代农业示范区、七屋林果示范区、长塘“毛豆一蔬菜”套种示范区。突出区位优势招商。在紧邻云梦公园的三湖渠东岸,进行整体规划,综合开发,大搞招商引进,兴建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民营小区。抓住汉十高速公路途经杨店、七吴、长塘三村机遇,实行路域开发,在沿线规划招商园区,吸引客商建设批发市场,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突出产业优势招商。利用已经形成的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包装、化工、轻纺五大产业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等,不断扩能改造,参与市场竞争。突出品牌优势招商。福量油脂厂生产的“长翅牌”小磨麻油以其色泽清亮、气味浓香、纯正爽口,1991年被农业部授予“金杯奖”,远销全国及东南亚、欧美等地。2001年,在“吴铺招商引进座谈会”上,向客商介绍“长翅”牌麻油的历史,分析其商场前景,浙江老板被这一品牌所吸引,共投资150万元作为技改和流动资金,使福量油脂厂重新焕发了生机。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科技推广体系,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步伐。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成功举办了云梦县2001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扎实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认真实施了计生优质服务和微机管理两大工程。切实加强了“一控双达标”工作,有效保护了珍贵的土地资源。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和“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家庭”为主题,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的文明创建活动。民主法制建设水平提高,进一步推行和完善了村务、厂务、政务公开,加快了依法治镇、依法治村步伐。

镇  委  书  记  许新华

人  大  主  席  许新华(兼)邹水旺(副)

镇          长  黄金林

政协联络组组长  邹桂英(女)

 

 

 

 

【伍洛镇】伍洛镇下辖27个行政村,217个村民小组和4个居民小组,141个自然村,国土面积44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总耕地面积2.9万亩。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957万元,财政收入完成4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7元。是孝感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乡镇和小康乡镇。

伍洛镇农业基础牢固,结构布局合理,初步形成了东粮、中油、西菜的格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调优、产量调高、效益调好、经济调活、农民调富为目标,立足伍洛特色,着力发展了以西洋南瓜、台湾金瓜、精品西瓜为主的名优瓜果,以双孢青豆、西葫芦为主的特色蔬菜,以河蟹、青虾为主的珍稀水产品,努力实现规模经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99年初,伍洛镇委、镇政府积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成立专班深入农村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形成了伍洛镇《坚持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决定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试点中心村建设作为整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和突破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已开发建成的千亩水生基地、千亩鱼藕共生基地、千亩名优瓜菜基地、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百亩科技示范园等五大示范基地,形成了以反季节蔬菜、名优瓜果、水生蔬菜三大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在示范基地按照“田成方,渠硬化,林成网,灌配套”的标准,开挖土方50万方,兴修高标准防渗渠10000米,铺设灌溉管道15000米,应用喷灌和低压管灌两种灌溉技术。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灌溉、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的种植方式,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致力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镇直企业1998年一步转私后,该镇大力营造优质的基础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健康的人文环境,制定了相应的优惠办法,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吸引外商到伍洛投资兴业。先后办起了酱油厂、卫生巾厂等,逐步壮大乡镇企业块头,镇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全镇教育投资加大,新建教学楼2栋,现有中小学25所,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被省教委、省人事厅评为全省教育先进单位。全镇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医疗水平显著提高。抓好科学素质工程,培养农村科技队伍,多层次培训“乡土人才”。成功承办了市政协、市科协联合举办的科技活动周,在子胥大道和伍子胥集贸市场组织了科技赶集活动,开展了科普知识竞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增强了农民致富的本领,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省委宣传部、省科协授予伍洛镇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生产示范基地被省科协确定为全省科普示范基地。乡村文化繁荣,举办了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伍洛传统节目三节龙在全县春节文艺汇演中获得好评。加快了四合、新发两个中心村建设,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启动,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

镇  委  书  记  丁财庆

人  大  主  席  丁财庆(兼)林伟堂(副)

镇          长  操焰平

政协联络组组长  商维忠

 

 

 

 

 

【沙河乡】沙河乡,南抵府河,北接伍洛镇,西邻隔蒲潭,东与孝南区毗邻,距孝感市城区仅6公里,是云梦县的东大门。316国道穿境而过,境内“三三”公路和“渔泵”公路呈十字型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2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万。

沙河乡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渠纵横交错,湖塘星罗棋布,田园风光如画。农产品主要有粮食、棉花、油料、水产、畜禽、蔬菜六大系列。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6461万元,财政收入3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

沙河乡利用丰富的自然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利用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建立起三大高产高效基地,即“一垸一路一畈”。一垸就是北湖垸水特色的综合开发。共投资321万元,开发1万亩精养鱼池,8000亩莲藕,2000亩林网绿化带,6000亩高产稳产粮田,使之成为集种、养、垂钓、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一路指的是“三三”路沿线的优质莲藕基地开发,通过招商引进种植大户开发2000亩,同时带动本地农户开发1000亩。一畈是指湖田村调整旱地种植结构,建成1000亩毛豆示范基地。加强品种改良,增加生产效益。全乡推广水稻优良品种“珍糯”、“荆糯六号”、“鄂粳杂”和广黑珍珠黄豆,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乡镇工业在原有的钢木家俱、卫生用品等基础上又增加塑料制品和精制面粉两大系列。狠抓招商引进,壮大了产业规模,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时,围绕完善路、渠、水、电、邮电等方面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了4公里长的“渔泵”公路,兴建了一条V型硬化渠,120座机耕桥,300处闸,3座抽水泵站,完成了乡邮电大楼建设,千门程控电话投入使用,沙兴街和沙兴市场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辛安寺开发小区和黄渡中心村建设也初具规模。

党  委  书  记  彭山川

人  大  主  席  彭山川(兼) 谭育田(副)

乡          长  李三明

政协联络组组长  黄春田

 

 

 

 

【下辛店镇】位于云梦县最南端,与汉川市和孝南区朱湖农场接壤;境内水资源丰富,湖泊密布,河渠纵横。辖42个行政村,260个村民小组,206个自然村,全镇6.6万人,国土面积81平方公里。长江两条支流汉北河、府河穿境而过,总长达15公里,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6亿元,财政收入达7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91元。

围绕湖乡特色抓调整。坚持“突出特色、壮大基地,增强辐射”的调整方针,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规模调整、特色鲜明、科技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思路,全镇基本形成以丘湖垸、新旧汉宜公路、张杨大棚为基地的莲藕种植带;以六合、龙洋湖为基地的渔业发展带;以台湖千亩畈、汉北河两岸为基地的蔬菜生产带;以三阳林场为基地的万亩林网带。坚持“强化调整服务,提高经济效益”的调整方向,为广大农户提供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综合服务。下辛店的水生蔬菜远销省内外,已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绿色无公害品牌;鱼类因水肥、鱼美、口感好、无污染扬名省内外;水稻、水禽因品种优良而销路良好。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农民得到了实惠,改善了生活。同时农庄经济、流通经济、打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镇外出打工经商人数达3万人。“两高一优”农业得到大力发展,新技术、新品种得到进一步推广,全镇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围绕招商引资促发展。用优惠的政策激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渐趋成熟,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头并进,互为补充。民营经济集镇“三区一园”发展格局十分突出,北正街小商品区市场繁荣、正街两端工业区门面布局合理、西正街餐饮服务区管理规范、汉宜沿线苗木花卉园品种丰富。民营企业发展到19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762家,民营大型承包种养业发展到31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承包大户,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从而带动相关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其辐射效益明显扩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01年止,全镇民营经济户达4200家,从业人数达14500多人,年增纯收入达1.5亿元。

围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主干道维修、高低压整改、正街西北角门面兴建、集贸市场改造和规范化管理、中心村建设规模正在扩大,整个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档次明显上升;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逐步强化,投资200多万元的多功能镇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小学布局趋向合理,教师全员聘任制逐步完善,教师待遇逐步得到落实,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兴建了计划生育大楼,计生信息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并被省计生委定为“信息微机化管理试点乡镇”,血吸虫防治达国家验收标准,镇卫生院被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予“国际爱婴卫生院”,被省卫生厅评为最佳文明单位。

镇  委  书  记  王玉锁

人  大  主  席  王玉锁(兼) 褚志祥(副)

镇          长  陈德志

政协联络组组长  聂德泉(副)

 

 

 

 

【道桥镇】该镇地处云梦县南端的府河侧畔,位于云梦、应城、汉川三县(市)的交界处。护道公路贯穿南北,汉渝铁路横卧其中,汉宜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1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6个自然村,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人。是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湖北省小城镇综合试点乡镇,湖北省星火技术密集区,孝感市重点乡镇。

突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种植业上形成了黑泥湖莲藕、韩国白玉春萝卜、黑龙江“克山303”地膜土豆、优质川蒜、名优瓜果等5大品牌,养殖业上形成了彭岗养鸭、新河养牛、共星网箱养鳝三大特色。区域特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布局模式,建成了洋湖、彭岗、联护、共星、联合优质高产莲藕基地;福兴、彭村、新堤、胜东优质夏粮夏油基地。汉宜路、护道路等主要干道沿线逐步发展成为无公害绿色农业示范带。农庄经济、流通经济、打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镇域工业经济实力得到了新加强。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达36%。服装、玩具、轧钢、纸业等四大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现代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工贸玩具厂、振琪钢铁公司、金泰纸业、大地纸业4家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增长。工贸玩具厂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工艺,为跻身于国际玩具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焕然实业、淀粉筛片等民营企业发展明显增强。大地纸业、金泰纸业等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改善发展环境,繁荣社会事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进行基础建设,扩建了1000门程控电话,新建了移动通讯基站,铺设了镇区柏油路面,全镇农网改造工程全部竣工,移动通讯实现了全镇无缝隙覆盖。新建了道桥、护镇民营经济小区,配套了开发区排水工程。对镇自来水塔及泵房进行了改造,并着手对中心小学实施整体搬迁。围绕创造文明卫生集镇的总目标,着力实施“洁、亮、美”工程,镇区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水平跃上新台阶。科教事业蒸蒸日上,全镇共组织近万名农民学员接受了28期科普培训,专家组团送科技下乡6次,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率达80%以上;教育系统继续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和联村办学,各校积极推行了校务公开,青少年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护子潭小学被县评为“示范学校”;文化广播电视发展迅速,兴办了道桥、护镇两个有线电视台;共星村成功地施行了“知情选择,村民自治”的试点,2000年,全省(微机联网)计划生育现场会在该村召开,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共星村因此被省计生委授予“全省计划生育合格村”。镇委、镇政府强调干部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明确规定每个驻村干部必须与3个以上有代表性的农民交朋友,即与“三户”(上访户、特困户、专业户)交朋友,要求党员干部多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这一作法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为样板在全市推广。

镇  委  书  记  夏敏乔

人  大  主  席  夏敏乔(兼) 施双照(副)

镇          长  黄  喻

政协联络组组长  张耀元(副)

 

 

 

 

【隔蒲潭镇】位于云梦南部府河东岸,距县城10公里,辖3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万人,国土面积62平方公里。汉渝铁路纵贯其境,与铁路平行的新云应公路,北连县城,与316国道相接,南抵应城曹大商业城,与新汉宜公路相通,是鄂东北鄂西南交通的必经之地。

该镇境内平川沃野,是典型的平原河畈区,农业主产粮、棉、油、菜。棉花种植一度闻名全国,是湖北省商品棉的重要产地。蔬菜生产近几年发展迅猛,常种面积已达3万亩,被誉为“武汉大菜园”。地下蕴藏丰富的岩盐、芒硝和石膏资源,湖北蓝天盐化厂和云梦宏博集团赖以生产的卤水皆由隔蒲潭附近地下汲取。

隔蒲潭实施“产业立镇,科教兴镇,民营弘镇,依法治镇”的战略。突出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进、民营经济、小城镇建设四个重点,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评为“经济发展效益、速度双佳乡镇”。初步实现了由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由“棉花红旗”向“蔬菜大镇”的历史跨越。基本建成了以菜业加工、畜禽养殖、化工、建筑四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以蔬菜、禽鸟、竹篾三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农业体系,被评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乡镇。

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新活力,全镇农业品种实现了由小而全向大而专的转变。种植业上形成“雅智包菜”、“白玉春”萝卜、“龙丰牌”花菜、“紫龙”茄子、地膜土豆、“万斤红”果用薯六大品牌,养殖业上形成“金潭”鲜蛋,“恒大”鹌鹑两大品牌,加工业上形成“金坛子”泡菜,“郑坛子”腌菜、“余家作坊”鱼面三大品牌。区域特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布局模式,建成了以大余村地膜土豆,黄江村花菜等为典型代表的六大示范畈,路域开发成效显著,云应路、隔黄路、三潭路、西大路等主干道沿线逐步发展成为无公害绿色农业、地膜保温农业、大棚高效农业、禽业养殖四条经济带。农业现代化也有新的进展,建立了么屋、前进两个千亩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围绕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乡镇,在全县首批引进灯防技术,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3处1.2万亩,并作为典型在全县现场会上交流推广。农业产业化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农户”的经营格局。

全镇工业企业通过加强调整,技改扩能,开拓市场,速度效益同步增长。“金坛子”系列加工菜被评为“湖北省第六届消费者满意产品”,1999年2月应邀进京参展;恒升蔬菜深加工、纸箱厂EPS包装材料、塑钢生产线等招商项目,填补了该镇民营企业无高科技的空白,被县政府评定为全县招商引进先进乡镇。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达80%以上,被评为全市科技工作先进乡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继续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和联村办学。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广泛开展了“十进家十服务”活动。建成了省级甲等计生服务站,成功举办了全省计生信息工作现场会,被省委宣传部、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五联五防”、“群防群治”活动家喻户晓,通过了省、市、县检查,被评为综治工作先进乡镇。争创“楚天杯”、“天仙杯”工作扎实开展,搬迁了教育组,新建了电信大楼、卫生大楼、烟草大楼,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镇造城,新建了金潭房地产开发小区。相继建成了移动基站、联通基站、互联网站,改造了街区下水道,道路亮化成景,府堤绿化、镇村居民“四旁”植树,提高了全镇森林覆盖率,林业考核居全县第一,受到市绿委会表彰。

镇  委  书  记  刘宝明

人  大  主  席  刘宝明(兼) 戴天齐(副)

镇          长  滕见灵

政协联络组组长  柯四庆

 

 

 

 

【胡金店镇】云梦县西北部重镇,东临府河,西傍漳河,人工湖穿境而过,俗称“夹河”地区,系云梦、安陆、应城三县(市)边区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特产丰富。全镇辖16个村委会,1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万人,总耕地面积1.8万亩,国土面积30平方公里。

三年来,该镇确立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指导思想,把增收减负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打工经济、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四大战略,实现了胡金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99亿元;乡镇工农业总产值6.02亿元,财政收入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6元,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市三十强。

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区域特色更趋明显。胡金店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实际,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一改传统的棉花种植模式,主要抓了种植、畜禽、河砂三大产业的建设。形成了以金义、金清公路为纽带的新生、盛砦地膜土豆示范畈;宋店、龚砦无公害大蒜示范畈;易棚、万民大豆连片示范畈;龚砦百亩柳条推广试点畈;以府、漳两河外滩农田为主体,逐步形成两合、龚砦避灾作物丰产畈。以金粮万头猪场、盛华清万只鸡场、人工湖千亩渔场为龙头,网络全镇百余家养猪、养鸡、养鱼专业大户的养殖基地。以府河资源为依托,镇河砂公司为龙头,网络沿河各河砂站点及数家建材制品专业户的河砂建材基地。

“打工经济”发展迅猛,“农庄经济”悄然兴起。胡金店镇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大量青壮年劳力有长年外出务工经商的传统。该镇坚持以优化服务为重点,把“打工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劳务输出相对集中的东北三省设立“东北建筑劳务管理处”,成立了1个党总支,下设了7个党支部,通过健全领导和服务机构,实行规划管理;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采取了“四优先四不准”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打工经济。2001年全镇劳务输出约1万余人。年创收入1亿余元。“打工经济”的发展也为该镇“农庄经济”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该镇通过“稳制活田”的土地流转机制,对境内闲散、抛荒地采取用农业招商和大户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集中连片种植,发展“农庄经济”。2001年,全镇已招引农庄主18人,承包租赁土地1000余亩。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内联外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形式,先后招来一批仁人志士到胡金店办厂兴业。广东老板投资200万元兴办的鄂云燃具铸造厂年创产值680余万元,创利税100余万元。镇金粮万头猪场“三元杂交”优良瘦肉型商品猪畅销武汉、广东、深圳、香港等地。

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三年来,胡金店镇委、镇政府按照建一个城镇、活一片经济、兴一带产业、富一方群众的思路,先后筹资近2000余万元,改造了镇区内下水道工程、修建了镇财政所综合大楼、地税分局综合大楼等。拓宽、硬化2000余米镇区街道;完成了集镇低压电网整改等等,使集镇“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集镇环境、交通秩序大为改观。全面启动三赵中心村建设。修建了一条宽8米、长2500米的环镇开放开发大道,并以开放开发大道为轴线,通过引进外资、吸引民资、挖掘内资的办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建房置业达60余家,扩大了集镇面积0.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云梦西部明星城镇。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百佳”绿化乡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乡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  委  书  记  刘寿田

人  大  主  席  刘寿田(兼)杨福华(副)

乡          长  田绪海

政协联络组组长  方火清(副)

 

 

 

 

 

【清明河乡】位于云梦县城西郊云安垸南端,东临府河,西靠漳河。俗称“夹河”。乡境总面积33平方公里,地势为冲积平原,全乡辖16个村,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人。

清明河乡是孝感市40个重点乡镇之一,农业基础雄厚,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活跃,历来有“棉花之乡”、“制绳之乡”、“建筑之乡”的雅称,被孝感市委树为红旗乡镇,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楚天明星乡镇、小康乡镇。清明河乡自然资源丰富。据勘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纤维石膏,河沙储量约1000—2000万吨。乡境东、南、西三面环水,年均降雨量1069毫米。人工湖横穿腹部,全乡可养鱼水面3000多亩,盛产府河鳜鱼、沙泥鳅、白条鱼、漳河麻鱼。清明河拥有众多的泥、木、瓦、厨等匠人,其中仿古园林建筑技术在全省独树一帜。全乡土质属沙质油性土,地力肥沃,适宜种植旱庄稼、药材、林果等。位于府河桂花潭渡口的桂花潭风景区,潭碧如玉,流水潺潺,河沙泛金,河两岸长堤安卧、绿柳如茵,是古云梦泽八景之一。

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先后完成了三合垸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云金公路沿河——清明河段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兴建了官渡民垸、人工湖围垸,改造了府、漳河堤防14处涵闸,探索了以地膜土豆——花生为主的种植模式,推广了以双低油菜,早熟土豆和白凤乌鸡、杜长大良种猪为代表的优良品种,改革麦棉耕作模式,初步建立了以白花菜、林果、蔬菜、畜禽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乡镇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建筑施工、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三大骨干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完成了白花菜加工、良种猪饲养、制绳扩能等5个工业项目,壮大了建筑施工,麻塑制绳,畜禽养殖、蔬菜加工四大产业,形成了以四建公司、清云制绳厂、恒兴公司、七里桥良种猪场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体系。

全面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文明户”、“文明小区”、“示范村”活动,先后涌现出“文明村5个”,示范小区11个。乡集镇已形成,所有街道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配套。商贸活跃,农贸、小商品、服务、运输分区经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绩显著,有全市第一家农村市级示范中学。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被全国体育总局评为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先进乡镇。建有全县最大的乡镇文化中心。治安环境稳定,在全县率先推行税费明白卡制度和“五联五防”创安活动。2000、200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蝉联全县第一。

党  委  书  记  李先乔

人  大  主  席  李先乔(兼)夏昌华(副)

乡          长  詹建军

政协联络组组长  邓国兵

 

 

 

 

 

【城关镇】城关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临武汉80公里,316国道、汉渝铁路穿境而过,东去20公里即接京广铁路,入107国道,连汉宜公路。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1.68万亩,辖1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总人口9.7万人。200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7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0元。经济发展速度高于、经济效益好于全县全市平均水平,乡镇综合经济实力考核多年位居全县第一,连续两年跻身全市“六强”、全省“五十强”乡镇之列。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该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和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致力发展现代农业,成立了蔬菜种植和经销协会,负责提供信息发布、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作用,建立詹桥猕猴桃、和平西瓜、周田水产等“三新”推广示范基地10处。前湖现代农业示范畈成为全县基地建设的样板。探索出了花生+花菜的“双花”高效种植新模式,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花(苞)菜种植基地。农庄经济蓬勃兴起,涌现出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现代农庄15个。以黄湖乌鸡、三湖水产、邱聂山羊、周田奶牛为代表的养殖业稳步发展。

招商引进成效显著。在不断优化招商环境的同时,修订了招商引进优惠政策和激励办法,制作招商专题片,印发了招商指南。坚持全员上阵,先后在伊春、广州、台州等地举办了规模不一的招商联谊活动。激发了群众招商热情。狠抓村街招商,实行了以招商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激励工资制,严格落实招商“三个一”责任制。仅2001年,镇村两级共引进金叶包装、迪普实业等各类项目28个,引资额6170万元,呈现出投资规模大、工业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特点,有效地增强了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企业改革全面推进。三年来,按照因企制宜、一厂一法的原则,采取破产、租赁、拍卖、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先后完成了涤纶花厂、泰丰公司、农房预制厂等30多家镇直企业和所有村办企业的转制工作。通过加大扶持服务力度,逐步培植了一批以华昌化工、启明食品、红城娱乐为代表的民营骨干企业。广厦建筑集团,鹜驰运输公司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玉丰集团坚持建筑、商务、建材多业并举,跻身全市十大民营企业之列。

大力实施“民营兴镇”战略,营造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气候。316国道、新云应路和南北环路沿线的梦泽、曙光、黄湖、建新等村街,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城区,建成特色鲜明的民营经济群,着力盘活南门河民营商贸城,兴建和扩建了水果、服装、文具、副食等五条专业街,以服务居民为主体的小区第三产业逐渐兴起。2001年,民营经济创产值过10亿元,真正成为镇域经济的主体。

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计划生育工作再创佳绩。城关镇作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受到中宣部、国家计生委的表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投资千万元,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的园丁新村和城关四小已投入使用。城关三小被评定为市级示范小学。“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城关医院装修一新,镇村医疗条件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镇  委  书  记  潘国明

人  大  主  席  潘国明(兼)朱连生(副)

镇          长  栾桂海

政协联络组组长  王双华(女)

(倪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