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事侨务

一、机构沿革

孝感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前身是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办公室统战外事组,成立于1971年11月。1972年,统战外事组改称统战外事科,负责全区的统一战线、外事接待、对外经援和归国华侨工作。1973年归国华侨工作移交地区民政局。1979年6月,统战工作和外事工作分开,行署成立外事办公室,负责全区外事、旅游、外经工作。1980年 4月,外事办公室和人防办公室合署办公,1980年7月,侨务工作由民政局移交外事办公室。1981年5月,地区和所属各县成立外事办公室和侨务办公室,对外2个牌子,对内一个机构。1984年 3月,成立孝感地区行政公署外事侨务办公室,隶属行署领导。1985年 3月,外经工作移交地区外经局。1987年7月,成立孝感地区旅游局,与外事侨务办公室合署办公。1993年 11月,孝感地区行政公署外事侨务办公室更名为孝感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1995年4月,成立孝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与外事侨务办公室合署办公。 1997年 7月,人民防空工作分开单列。1999年 1月,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与市旅游局合署办公。2001年 8月,组建孝感市外事侨务旅游局。2004年,孝感市外事侨务旅游局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 “全国侨务系统先进集体”。

二、对外支援

1970年 2月,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对援外出国人员的审查和政治思想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下达的援外任务,在全区挑选既有革命朝气,又有技术专长、又红又专、身体健康的人员作为援外预备人员。1971年至 1985年3月,全区先后向阿尔及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博茨瓦纳、扎伊尔、喀麦隆、苏丹、乍得、加纳、加蓬、几内亚、几内亚比绍、阿富汗和越南等 18个国家派出援外人员 196人。援外出国人员家属 442户,其中孝感 196户,中央、省驻孝单位派出的援外人员家属246户。1972年 4月 14日,应博茨瓦纳政府要求,省派出以孝感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李海波为组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考察组,赴博进行农业发展可行性考察。在考察的基础上,签订 “中国政府同意帮助博茨瓦纳共和国政府在马翁地区建立一座以种植小麦或水稻为主的国营实验农场”的换文,此项目由孝感地区承担。从 1978年 11月开始,孝感援博农业专家组先后派出 11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拓荒建场,连续 3次试种水稻,连续几年获得一季亩产800多斤的好收成,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纷纷前往农场参观。《现代非洲》杂志评论说,中国人在博获得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水稻大面积的丰收,单产超过国际标准的20%。博政府赞扬中国专家的出色工作,把这座农场叫作 “中国农场”。每逢新春佳节,省委省政府专门给援外出国人员家属寄发慰问信,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 1980年,召开孝感地区援外人员家属代表会议,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推荐出席省家属代表会议代表,在广大援外人员家属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 、友城交往

孝感与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 (以下简称布市 )的交往。1992年 12月,布市执委会主席访问孝感,与原县级孝感市签定开展友城交往的协议。1993年初,孝感市政府在省、地外办的支持下,全国友协批准与布市缔结友城关系。1993年 3月 16-26日,孝感市政府代表团应邀对布市进行回访,双方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孝感市与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书》。1994年2月,布列斯特州政府代表团访问孝感,双方就发展友好关系,合作兴办餐馆、商店、承包农场等事宜进行洽谈。8月,孝感市政府代表团应邀参加布市建市 951周年庆典活动。11月 18日,布市政府代表团应邀出席孝感建市一周年庆祝活动。1995年,孝感市选派厨师和工作人员赴布市工作,支持布兰德公司开办中餐馆。2002年,应孝感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邀请,布市市长率政府代表团访问孝感,并参加 “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暨首届孝文化艺术节活动”。同年,白俄罗斯总统在中国访问期间顺访孝感,参观中白合资企业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称该合资企业为 “中白两国合作的典范”。2003年 8月,孝感市政府代表团出访布市,双方就两市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达成广泛共识,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孝感市与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市关于友好关系的协议》。市中心医院与布列斯特医院就中医交流达成合作意向。

孝感与美国田纳西州默夫里斯市 (以下简称默市 )的交往。1994年 7月,孝感市经贸代表团访问美国田纳西州,与该州默市市长签署两市开展友好交往与合作意向书。在此后的两年中,默市先后派出经贸代表团和教育代表团到孝感考察访问,就合资兴办热水器厂、快餐连锁店、乳制品厂等项目与孝感有关部门洽谈。19% 年 10月,孝感教育考察团出访美国,对默市的教育体制、工商企业、农业企业进行考察。孝感师专、孝感高中、实验小学分别与田纳西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默市瑞夫戴尔中学、凯森雷恩小学签署校际交流意向书。默市议会通过 ((关于与中国湖北省孝感市建立姐妹城市关系的96-R-57号决议》,市长杰克逊向孝感市代表团赠送象征两市友谊的金钥匙。1997年 2月,孝感市政府向全国友协申请与默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1998年 3月25日,全国友协批复同意两市建立友好关系,但因故未能正式签署友好协议书。

1992年3月,广水市分别接待日本清水市和静岗县友好访问团。1992年 10月,应城市分别接待日本佐贺县政经访中团和长野县蹲川村经济交流团,双方就加强经贸合作和开展友好交往交换意见。19% 年,经美籍华人、美国泛亚投资公司总裁方李邦琴女士 (祖籍汉川)牵线搭桥,汉川市与美国加州马丁尼兹市开始接触。马丁尼兹市市长迈克 ·米歇尔先生于 1997年3月和 8月两次发函邀请汉川市组团访美,表达与汉川市结为友好城市的意愿。1997年9月29日,汉川市政府代表团飞抵美国马丁尼兹市进行考察商谈,10月7日与马丁尼兹市签订缔结友城的意向协议。

四、国外引智

引进外国专家  改革开放以来,黄麦岭磷矿化工集团是孝感市第一家引进国外经济技术专家的国有企业。由于磷矿成套设备从德国等国家引进,按照合同,对方应派工程专家负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生产工艺的指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因此一批来 自德国等国的工程技术专家常年在黄麦岭磷矿工作。20世纪 8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军工企业迁至孝感和中外合资合作项目落户孝感,来孝工作的外国专家逐渐增加,以4404厂、三江瓦力特公司、三江雷诺公司居多,高峰时期达到40多人。1993年 3月,经省、市外事引智部门安排,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来孝感作水稻早育稀植技术讲座。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因镀锌钢丝表面光洁度不高影响发展,经市外办与德国专家组织 SES联系,公司聘请 1名德国镀锌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最早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单位是孝感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 9月,孝感师专通过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聘请英籍教师马克·威廉 ·克伦斯顿来校任教。1997年,孝感学院、孝感高中等 15所学校获得聘请外籍教师资格。1999年,云梦云台投资公司美籍华人彭为民先生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 “外国专家编钟奖”。2000年,孝感市高级中学加拿大籍教师付飒爽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 “外国专家编钟奖”。2001年,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的白俄罗斯专家沃尔科夫获湖北省 “外国专家编钟奖”。2002年,沃尔科夫又获得国家 “外国专家友谊奖”,受邀参加国庆招待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3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美籍教师舍尔曼获湖北省 “外国专家编钟奖”。2004年,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白俄罗斯专家谢尔盖先生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 “外国专家编钟奖”。2005年,常年在孝工作的外籍教师21人。市外办经常组织开展与外国专家的联谊活动。1994年 9月 29日,市外办为常驻孝感的英国、法国经济专家及家属20人举办国庆招待会。1998年元宵佳节,市政府举办 “外国专家元宵招待会”。2002年,市外办组织在孝的外国专家参加省里举办的 “外国人唱中国歌”大奖赛,获得一等奖。2003年 12月24日,市外事侨务旅游局举行 “外国人看孝感”活动,邀请在孝工作的外国专家及其家属 20多人参观市开发区。2005年 3月,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组织 10多名外籍专家参观应城汤池温泉风景区,并参加植树活动。

争取引智项目 1998年,市外办对全市 20多个部门、企业的引智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帮助市开发区、三环墙体材料公司寻求国外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帮助云梦县畜牧局寻求德国病毒专家提供鹦鹉病毒防治咨询服务,接待在安陆考察的澳大利亚养牛专家。选派 10名管理和经济技术干部到国 (境 )外培训班免费学习,选派3批6人研修生到日本工作和学习。1999年,市外办向德国专家组中国项目负责人提交孝感市专家需求项目7个。同年选派2人参加中国国际制造业研讨会和制造业管理人员香港培训班。2000年,向10多个外国专家组织提交专家需求项目11个。2001年,收集三环墙体、舒氏集团、福星科技等单位 8个引智项目、2个出国培训项目上报省外专局。2002年,福星科技、云梦农科所、4404厂、舒氏集团4家企业在EO网上建立账户,实现企业直接网上洽谈。2003年,挑选 10名青年派遣到日本研修电焊技术,三江瓦力特 2个引智项目获省外专局批准。2004年,争取美国欣欣基金会在孝南区杨店镇捐资兴建一所小学。同年9名企业负责人由香港蒋氏基金资助到国外培训。2005年,申报孝感学院 ‘旧 本种子带精准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争取省外专局资助大悟价值 3万元的优质 “双低油菜”种子,大悟宣化店镇等6个乡镇普遍种植 “华双 4号油菜”。资助大悟价值 3万元的 “波尔山羊”种羊 ,该羊养殖基地养殖户达 460户。

五、外事活动

外国人在孝感的活动 19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人侵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随之传人孝感,境内始有外国人旅居。到 19世纪 30年代有教会组织,建有教堂200余座,还兼办学校、医院和育婴堂。民国时期,旅居孝感的外国人大部分是外国传教士和教会人员。新中国成立前后,外国传教士相继离孝。新中国成立后,外宾最早来孝感参观的是应城县红旗人民公社。1958年8月28日,湖北省第一个 “政企合一”的人民公社一应城县红旗人民公社成立。31日,《湖北日报》刊登这一消息,并发表题为 《以建立人民公社为动力,推动生产大跃进》的社论,引起不少外国朋友的兴趣,参观访问团接踵而来。11月 18-22日,锡兰合作社代表团、苏联科学院3名经济专家、波兰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参赞、荷兰青年代表团先后前来参观。11月 26日,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政府代表团,在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张体学省长陪同下,抵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参观访问。在公社新村工地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金日成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红旗公社党委书记向贵宾们介绍公社生产、分配、社办企业和群众生活福利等方面情况后,贵宾们先后参观新村工地、七里大队以及公社妇产院、卫生院、幸福院和幼儿园。20世纪 70年代 ,外事接待的主要对象是来 自社会主义国家友好代表团和参观对外开放点的各国访问团及旅行团。1972年7月,罗马尼亚农林食品工业部油脂公司专家组考察安陆东方红粮机厂。1974年 8月,阿尔巴尼亚矿盐考察组考察应城盐矿。1975年5月,罗马尼亚罗姆特公司纺织机械小组考察安陆五七棉纺厂。1976年 5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黄破县部分地区宣布对外国人开放后,来黄破的外国考察团和旅行团剧增。1976年5月至1980年,共接待外宾233批次3711人。进人80年代,外事接待工作出现新变化,华侨华人回国探亲增多,日本老兵访华团来孝增加。1980年10月,应山县接待首批日本旅行团。高峰时期的1980年 10月至 1982年5月,应山县、应城市接待日本原侵华军旅行团31批 641人,接待活动一直沿袭到 1988年。来孝参观的日本游客中,绝大多数是原侵华军人,二战时期在应山一带驻扎过,他们抱着忏悔的心情重游旧地。1985-1987年,香港一北京国际汽车拉力赛连续 3年经过大悟,突出特点是战线长、车辆多、运动员多、参赛国多。1986年9月,省政府对外开放考察组对孝感对外开放问题进行考察后认为,孝感、安陆、云梦、汉川、应城基本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同年 10月,美国俄亥俄州新闻电视录像公司摄制组来孝感拍摄反映乡镇工业、农业和国营农场情况的电视录像片,这是湖北省与俄亥俄州友城交往工作的一部分。1988年 ,孝感、汉川、应城、云梦、安陆等市 (县 )获准对外开放。1991年广水市、大悟县相继对外开放,至此,孝感地区所辖7个县 (市 )全部对外国人开放。1992年 12月,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市长一行访问孝感。1993年5月,由世界气象组织官员率领的独联体等 18个国家的气象局长考察团一行 19人来孝考察气象工作。这是孝感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规模最大、涉及国家最多的外事接待活动。1993年 11月,英国西伦敦电视台一行4人来孝感采访,拍摄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电视纪录片。1994年 2月,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政府代表团一行5人对孝感进行友好访问。11月,布列斯特市执委会主席一行来孝参加孝感建市 1周年庆典活动。2002年 1月,白俄罗斯国民议会主席沃伊托维奇应李鹏委员长邀请访华,20日来孝感参观考察中白合资企业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孝感自1993年建市至2005年,共接待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 501批 2147人 (次 )。

因公出国  孝感最早因公出国人员是援外人员,最早因公出国团组是赴博茨瓦纳农业考察组。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签订,出国进行技术培训、考察设备的出国团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黄麦岭磷化公司和内迁孝感的军工企业。1984年,应山县友好代表团应日本名古屋 “湖北省及应山县代表者欢迎委员会”邀请,赴日本国访问。90年代后,组团出国学习考察、商务活动、访问交流、技术培训的团组和人员逐步增加,自1993年孝感建市至2005年,孝感共向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派出因公出国团组和人员698批 1712人 (次 )。

外事管理   外事管理工作经历 1998年 以前的外办间接管理和 1998年以后的直接管理两个 阶段。在1998年以前,出国任务的审批由市政府办公室办理,出国护照、签证由出国任务单位或个人办理。外办管理职能主要通过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来实现。1987年7月,行署召开外事旅游工作会议,强调外事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的重要性。地委办公室、行署办公室印发 《关于加强我区外事和涉外工作管理的意见》。1995年,成立中共孝感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外事和涉外工作。1995年8月,举办全市首期涉外干部培训班,来自县 (市)区外办的干部和涉外单位联络员 80多人参加为期 6天的学习培训。1997年,市外办对湖北汽车挂车厂马口分厂与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建材有限公司假合资真出国事件、英国驻港官员在安陆境内发生车祸身亡事件和外国人人境非法传教、非法办班进行调查处理。自1998年起,外事管理工作由间接管理转入直接管理。2002年 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 ((关于贯彻落实 <湖北省外事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意见》。2004年4月,发生 132名孝感非法劳工在蒙古滞留事件,市外办、市公安局、孝南区政府派专人赶赴蒙古协调处理,顺利将民工接回孝感。同年 11月,3名土耳其人在应城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会同外事和公安部门妥善进行处理,并将情况上报到省外办。

六、侨情调查

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侨务部门先后对孝感境内作 5次较大规模的侨情调查。1972年,对全区9个县 (含汉阳、黄破)归国华侨的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全区106个归国华侨的情况。1982年,地区侨务办公室成立后,对全区8个县 (含黄破)归侨、侨眷和他们海外亲属情况进行调查。1984年,地区外事侨务办公室成立后,又对侨情进行复查。1995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后,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结合认定华侨的身份和办证工作,对全市归侨、华侨、华人、侨眷、侨属、港澳同胞眷属和侨商企业情况进行全面调查。2002年,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成立专班,重点开展新移民、海外专业人士、侨资侨属企业、贫困归侨侨眷、城镇低保侨户、医保侨户、农村特困归侨、退休侨工等专项调查,确定100名海外侨务重点工作对象,建立 “孝感市侨情资料库”和 “孝感市海外重点工作对象”档案。孝感籍华侨、华人来自三大部分:(1) 18世纪开始,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旧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上自然灾害,离家出走的人。历尽艰辛,流亡异国谋生。这一部分人居住在汉川田二河靠近天门一带。他们靠玩把戏、卖纸花、挑牙虫、打三棒鼓等讨米卖艺糊口,南下到东南亚一带。(2)解放前夕,随国民党去台的部分军政人员弃军政从事商业、科研工作,由台湾移居美、加、法等国的台转侨人员。(3)改革开放后,通过出国留学等途径定居国外的新移民。孝感的归国华侨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华侨和 60年代因东南亚部分国家反华回国的华侨。至2005年,孝感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 1027户,4892人。其中,华侨462户、2183人,华人 322户、2032人,香港同胞 239户、665人,澳门同胞 4户、12人。华侨、华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4个国家。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学术上有造诣的 “四有”人士379人。其中,工商企业家94人、专家工程师 117人、博士教授 139人、其他社会名流29人。孝感有归侨、侨眷、港澳同胞眷属 1232户、8544人。其中归侨 50人,侨眷 550户、4214人,港澳眷224户、1594人,侨属 (港澳)458户、2736人。归侨、侨眷、港澳眷属中,大专以上学历 1432人;中级以上职称 1196人;高级职称 67人;中共党员445人;县级以上领导干部 18人、地厅级领导干部 4人。孝感市侨情有以下特点:(1)老一代华侨华人逐渐减少,与国内亲属的联系减少,他们的二、三代与国内联系更少,有的甚至联系中断。(2)改革开放后通过留学、讲学、婚姻等途径出国定居的新移民大量增加,他们生长在国内,与国内联系密切。(3)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多,年龄轻,分布在 1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全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共 408人,其中老一代 28人,新一代 380人。(4)生活在农村的侨眷属比重大,归侨年龄大,基本上已退休。(5)侨属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七、侨政管理

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 1987年 ,侨务部门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各项侨务政策。全区“文革”中、“文革”前涉侨冤假错案66件,其中,错划右派 16件,“文革”三案 15件,历史遗留14件,因海外关系受不适当处理 21件,全部平反纠正。1982年,根据国务院侨办和中组部、公安部部署,对全区246名归侨、侨眷干部职工档案进行清理,从中清除歧视性材料和不实之词498份。1985年,再次对归侨、侨眷干部职工档案进行复查。在大力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遵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集中对 “文革”期间挤占的华侨私房,进行清退。通过内查外调和层层审批,全区26户、2559平方米全部落实兑现。1982-1987年,全区有归侨、侨眷知识分子 122人。其中中级以上知识分子66人,大都是各个工作岗位上的骨干。1984年前,着重对他们中21人的冤假错案和因 “海外关系”受不适当处理问题进行彻底平反。1985年后,着重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发展吸收32名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加人中国共产党,48人晋升各种职称,44人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其中县 (处 )级9人、区 (科 )级 15人、股级 20人,安排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人,帮助他们解决农转非、夫妻分居、改善住房条件、家属子女就业、升学、调整工作等共 112人。对 60年代初期因 “海外关系”被精简下放的侨眷职工 2人也作妥善安置。

保护合法权益  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是各级侨务部门的重要职责。自 1990年国家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1994年湖北省颁布 《湖北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以来,侨务工作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转变到主要依靠法律办事,以法律手段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上来。全市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侨法宣传活动。2003年,市县侨务部门和民政部门组成专班,对全市贫困归侨侨眷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进行调查。2005年,全市用于解决归侨侨眷低保户增加 30%生活补助费的配套资金全部落实到位,58个农村特困归侨侨眷户被纳人民政部门定额救济范围,47名符合条件的离退休归侨落实了全额工资待遇。市侨务部门连续 5年为农村70名特困归侨、侨眷每人每年送去300元慰问金,为60名归侨侨眷每人每年送去 100元救济金。组织 178名失业侨眷属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班,帮助联系工作岗位,有 236人 (次 )找到新的工作。广泛宣传四类考生优录政策,为符合条件的35名四类考生办理了优录证明。切实保障归侨、侨眷参政议政的权利,到2005年,全市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有 4名具有侨的身份,侨界市级人大代表 3名、市级政协委员 6名、县级人大代表 8名、县级政协委员 10名。在侨界积极倡导先进,树立典型,全市归侨、侨眷中有 120多人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陈忠民、余世佳、高佳泉被中国侨联和国务院侨办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邓大庆、陈霜红被省侨联、省人事厅评为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04年6月29日,省人大外侨专委会和省侨办联合在孝感召开全省贯彻实施 《省实施办法》经验交流会,市外事侨务旅游局作典型发言。

办理侨政事务  侨政工作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的侨务法规,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核实认定侨的身份,办理侨务信访,开展侨务扶贫,依法维护合法权益。1980年以前,侨务工作主要对象是归国华侨,来信来访较少,信访工作量不大。1980-1987年,随着拨乱反正的深人,归侨侨眷中冤假错案问题、侨房被占问题、精简下放问题等大量反映出来,调查处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落实各项侨务政策成为主要工作。1998年后,侨务信访集中在职工下岗、退休工资不落实、子女升学就业等问题,侨务部门依据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多方奔走 ,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

1996年,市侨办在全市开展侨情普查认定身份和核发证件工作。至 2005年,全市办理归侨证、侨眷证、侨属证、港澳同胞眷属证、回内地定居的港澳同胞证共6176份。其中归侨证 50份,侨眷证 4023份,港澳同胞眷属证 83份,侨属证 2014份,回内地定居的港澳同胞证 3份。80年代末90年代初,侨务扶贫成为侨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全区年人平均纯收人在250元以下的贫困归侨侨眷92户、372人。贫困的主要原因,有的是亲属解放前夕去香港或去台湾后移居海外,家中历来缺少劳动力;有的是 “文革”期间因受海外关系牵连,被批斗、被下放,落实政策后虽得到安置,但在经济上留下不同程度的困难和 “后遗症”;有的是家中长期有病人或残疾人;有的是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痔。每逢新春佳节,市侨办都要争取省侨办、省侨联和市政府下拨侨务救济款,上门看望慰问全市贫困归侨侨眷,送去慰问金和物资。2001-2005年,共发放救济款 15万元。1999年,市侨办争取香港应善良基金会来孝感开展 “六六大顺送温暖”活动,为600个60岁以上贫困老人送上 60元慰问金。2002年,争取湖北楚嘉利食品公司出资3.6万元,为 360名贫困老人每人发 100元救济款。2004年,香港应善良基金会再次来孝感为600名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 100元救济款。2001年以来,市侨联每年为 20名优秀贫困中小学生,每人每年发500元救济款,一定 3年,资助他们完成初、高中学业。

服务侨务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侨务工作重心逐渐由国内转到国外,工作对象由做归侨侨眷和老一代华侨华人为主转到以中青年一代华侨华人和新移民为主,工作内容由以落实政策为主转到侨务引资、引智上来。1986年 11月,行署在深圳市召开首届孝感— 香港联谊会,出席联谊会的港澳同胞 65人,会议全面介绍孝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宣传党的侨务政策和 “四引进”优惠政策,签定 1项商务洽谈合同,6项技术经济合作意向书,合同项目总资金 1409万美元。1993年 9月,市政府在香港召开第二届孝港联谊会,推动港商来孝投资。2001年,湖北省侨办组织成立世界湖北同乡联谊会,32名孝感籍华侨华人参加联谊会。2003年,12名孝感籍海外侨商到孝感实地参观考察,市政府从中聘请 4名侨客为孝感市海外招商顾问。市侨办常年开展春节寄一封贺年卡、春节进行 1次上门慰问、中秋节举行 1次归侨侨眷赏月活动、重大活动邀请一批华侨华人参加的 “四个一”对外联谊活动。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 (来华 )创业成果报告暨高新技术项 目洽谈会 (简称华创会 ),是国务院侨办、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省外侨办承办的对外招商引智引资大型活动,2000-2005年举办六届。孝感市政府组团参加其中五届华创会,共签定项目协议 14个,其中,科技交流引智项目9个、工业合作项目3个、农业项 目2个。1998年,组织3家企业参加国务院侨办在长沙举办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汉川市与上海深远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建设汉川汉北河大桥及改扩建部分荷沙公路协议,项目总投资 1.21亿元人民币,汉川市玻璃钢纤维总厂与美国侨溪房地产集团公司达成合作生产玻璃钢电表箱协议,项目总投资500万人民币。孝感自1985年批准第一家侨资企业开始,至2004年,侨资企业达到69家,占外商投资企业的60%,主要从事燃气、玩具、钢铁、门业、服装、餐饮等行业。侨务部门把支持侨资侨属企业的发展,作为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优化企业发展环境。1999年,市侨办开展 “为侨资企业服务行动年”活动,选定 19家侨资企业为联系点进行重点服务,为 12家企业办理侨属企业证书,推荐 6家企业加入湖北省侨属企业协会,推荐 2家侨属企业经理成为中国侨联华商联谊会会员,推荐6名侨属企业经理当选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市侨联常委。市侨务部门积极争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海外的捐赠。1984-2005年,全市接受香港应善良基金会、台湾慈心慈善基金会、美国欣欣基金会和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款 240万元,新建和改建小学 13所;接受香港同胞、日中友好协会捐赠汽车 9台,价值 135万元;接受香港同胞、侨资企业捐款 18万元,开展 “六六大顺送温暖”活动,慰问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接受应善良基金会、香港慈善会捐赠衣物4200件,慰问灾区群众;接受侨心工程捐款4万元,资助优秀贫困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