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统战工作

从革命战争时期的1940年起,广大爱国工商业者和各界爱国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向抗 日武装运送食盐和医药等物资,积极参加抗日斗争。中共鄂中特支在陶铸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通过统战关系掌握应城县政权,利用统战关系筹款、购置枪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孝县副县长兼城工部部长饶明太利用统战关系,与孝感城区的社会名流一道开展保护城区小火力电厂和复工、复商、复学工作。1949年 6月,新组建的孝感地委进城后第一个指示,就是要求各县县委召开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宣传党对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动员他们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人们生活的需要和促进社会的稳定。8月,各县在原旧商会的基础上普遍成立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1950年5月,各县均安排4一5名工商界代表人士参加人民代表会议。这年间,全区工商业者认购胜利公债 10余万份 (每份相当于现币2.4元),大大缓解了政府的经济困难。在抗美援朝中,广大工商业者响应地委 “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主动捐钱捐物,支援前线,孝感城区工商界代表捐献出飞机两架、大炮两门,折合时币39亿余元。1950年冬,土地改革运动使部分工商业者关门停业,地委迅速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在 1952年的 “五反”运动中,结合打击不法资本家的 “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守法经营教育,使之为恢复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1953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改造。1954年7月,省、地、县三级统战部在汉川马口开展公私合营试点工作。1955年2月,地委从私营商业的改造人手,在孝感县城关和花园等集镇试点,扩大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面,孝感县的做法引起上级重视,国务院第五办公室派调查组总结孝感经验并向全国推广。12月,以行署专员、统战部长樊作楷为首的9人领导小组和地委对私改造办公室成立。1956年 1月,全区 129个区中有 90个区集中开展对私改造宣传活动,同时组成 1500人的对私改造工作队深人集镇指导工作。3月,全区2.6万户私营工商业户纳人国家资本主义各种形式,占工商总户数的94.8%。其中2548户直接由私营商业过渡到国营商业或供销社零售部,2.6万名私营业者和5878艘民船直接转为集体所有,顺利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各级工商联组织也由资本家工商业者的组合体转变成对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管理的组织。1949-1957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孝感国民经济,实现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对资本主义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同时,对资产阶级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也在同步进行。1956年 3月,孝感县率先成立工商业业余学校,培训工商业者438人,占城关镇工商总数的39.25%,地委将这种做法迅速推广到各县。1958年,全区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向党交心运动,全区工商界交心达 9114人。工商业者在形势被迫下放弃定息,很多工商业者下放参加体力劳动。

1957-1958年的反右派斗争使 200多人被划成右派分子。在 1963年以后的社教、“四清”运动中,广大工商业者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不少工商业者受到冲击和迫害,几乎所有工商联成员都被挂黑牌批斗。工商业者的存款、公债、金银和其他财物被查抄,私房被强占;工商联组织全部被解散,绝大多数工商联主委、副主委被下放劳动,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1979年 5月,地委统战部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后,立即与地委财贸政治部会同孝感县统战、财贸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财贸系统工商业者的情况进行调研。10月,地委召开 140人参加的全区统战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落实统战政策的精神,加快落实关于工商业者方针政策的步伐。到 1986年春,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3 293件,占应解决数的98.8%。退还 “文革”中265户原工商业者被查抄的141 366元现金,黄金折款 48 750元和其他财物;退还从 1958年以来被非法 “改造”及侵占的私房 3万多平方米;补发该领而未领的定息21 000元。“文革”中被遣送下放的517户,除 17户因其他原因外,其余全部返回城镇。1980年 10月,地委统战部、组织部联合发出 《关于原工商业者及其子女成份的通知》,根据 “把错划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的一部分劳动者区别出来”的政策规定,从 4815名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劳动者4044人,占84%,对区别出来的人员作了相应安排,使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享受与国家干部职工同等待遇。

1980年,地委选派张树森等 8名原工商界人士参加湖北省工商联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1981年 1月,张汉臣等 6名知名工商业者光荣出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工商业者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调动了工商业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全区各级党委在认真落实统战政策的同时,注意把工商业者这个“智力库”、“智囊团”用好,逐步使全区原工商业者把咨询服务作为他们为四化建设服务的好形式、新路子。1986年全区各县 (市 )工商联组织恢复以后,咨询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孝感麻糖、米酒,汉川荷月、云梦鱼面、应城黄滩酱油及应山奎面、蒜头等,在原工商业者咨询服务下,很快恢复传统名牌产品的质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时期,由工商联举办的职业学校在全区各地发展起来,他们根据当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办学方式,发挥 “短、平、快”特点,1986-1996年共为社会培训数以万计的实用人才。

1986年7月,湖北省工商联孝感地区办事处恢复,各县 (市 )工商联也相继恢复,各乡、镇、街道建立有基层分会。这时的统战工作是根据形势变化,转移工作重心,突出经济联络工作,对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执行 “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0 220户,从业人数达 8万余人。但是伴随着发展,工商业者中产生一些偷税漏税、非法经营、奢侈腐化等问题。1988年开始,地委统战部深人各县 (市 )进行调研,就如何发挥工商联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市个体工商户爱国、敬业、守法的风气初步形成,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993年 7月,市委统战部召开全市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大会,市委书记张忠俭等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推广汉川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做法和经验,提出 “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指导方针。统战部门推荐和安排45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10人担任市和县工商联常委和执委。1994年5月,孝感市工商联 (暨总商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更加紧密地围绕经济中心,开展对广大会员的团结、帮助、引导和教育工作。

1995年9月,市委统战部召开光彩事业发起人座谈会。全市 10名有代表性的私营企业主联名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同仁发出倡议。不久,全市涌现出捐款帮助贫困乡镇修复泵站、提供技术和垫付资金扶持贫困户办养鸡场、养猪场的私营企业主黄翘亮、何庆华、周星海等先进人物。1996年 12月,孝感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成立。市委统战部以此为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扬中华民族乐施好善、济世为民的传统美德,积极投身光彩事业。据统计,1997-2005年,共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690人,到贫困地区实施光彩项目220个,投人资金 13.4亿元;贩灾、扶老、助残抚孤、助学、修路架桥等 1亿多元;培训各类人员4万,安排城乡居民就业 3万多人,帮助 2万人脱贫。先后推选 180人担任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20人担任县以上总商会职务,10人被评为省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