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党史征编

一、资料征集

党的历史资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由于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许多文献资料被损毁,有的散佚了;许多散存的文献资料及文物,因保管条件差而一天天损坏;许多老干部是历史的见证者,但年事已高,这些 “活资料”也急待抢救。

1981年 3月至 1982年,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孝感地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全面征集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政、军机关和革命群众团体形成的革命历史文件、电报、公开和内部出版物,征集在区内工作和战斗过的重要党史人物的文稿、书信、照片、录音等,征集各种革命文物、文件汇集和党史参考资料。

在资料的普遍征集工作中各县的发展不平衡,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县采取编制目录,按目录重点征集;有的县以部分公社为重点进行调访;有的县采取普查办法,将征集任务分配到公社、大队。在资料征集过程中,对被列为重点的公社、大队调查得比较认真,资料搜集比较细致;对非重点公社资料搜集有些粗浅,许多地方甚至未完成任务。全区的资料征集以大悟、汉川两县为重点县,这两县以公社为单位对区内的党史资料进行普查。大悟县资料征集的重点公社为:宣化、吕王、高店、夏店、阳平;汉川县的重点为:里潭、杨林;黄破县的重点为:夏店、塔耳、石门、长岭、姚集;孝感县的重点为:小河、小悟、涂巷;应山县的重点为:郝店、陈巷、广水;安陆县的重点为:河水、赵棚、莲花;云梦县主要对义堂进行重点调访。

在党史资料普遍征集期间,也进行资料的重点搜集。如:1981年 5月,全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对中央和省资料征集委员会所列的40个老同志进行走访调查,搜集一批口碑资料;7月下旬一8月中旬,应红二十八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的要求,全区党史征集办公室对红二十八军在区内的作战及活动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和资料搜集。1982年6月,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制 《孝感地区党史资料征集规划》,列出重点资料的征集条目,其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活动 23条,重要历史人物25人。


1983年,党史资料的征集方式由普查征集向重点征集和专题研究需要转变,征集内容依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资料。1983年 3月,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制年度党史资料征集提纲,列出新民主革命时期资料征集目录97个。为了编研地、县革命斗争史,全区共编制出784个重点专题,党史部门围绕专题进行资料征集或资料补充搜集。4月,按照省委文件精神,《党在湖北的革命斗争史》第六编写组由孝感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和省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室牵头,黄冈、荆州、咸宁、襄樊四个地区参加,承担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的编写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制 ((抗日战争时期党史资料征集提纲》(征求意见稿 ),即围绕该书制定的提纲,有重点地征集资料。至 1985年上半年,围绕编撰革命斗争史,全区共征集文件、文献和口碑资料 110余万字。1985年 6月,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资料征编办公室的要求,全区开展组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

1987年7月,在完成组织史上报本资料的基础上,全区进一步扩大资料的征集范围,主要在省、地、县各级档案馆搜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组织史资料。1988年,地委党史办干部为征集 《鄂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史》、《鄂豫皖历史丛书》、((江汉解放区史》等几部史书资料,数次进京、赴汉、上河南走访老同志,查阅档案卷宗数百份,征集资料数百万字,特别是征集到新四军第五师和江汉军区的电报、文件等资料 179份。1989年,地区党史办为编写 《中共孝感地区组织史》(社会主义部分 ),组织专班人员4人进档案馆,查阅档案 1900卷,收集资料 20多万字、图表 99张。

至 1990年底,全区共征集档案文献资料 1692卷,约6550万字,其中历史文件、文献资料2700万字,报刊资料 524万字,回忆资料 3326万字,历史照片644张,历史文物 233件,录音磁带 306盘。

1991年,全区党史资料征集的重点由新民主主义时期逐步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资料保存较好、较完整,除搜集了少量的口碑资料外,主要在省、地档案馆搜集资料。

1991-1994年围绕编撰和上报 《中共孝感地区组织史资料》搜集资料,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各单位、各部门的上报资料以及档案资料。1995年,孝感市委发文要求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专题编研工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史资料全面搜集工作展开。市委党史办以 《孝感社教和 “四清”运动》、((孝感反右斗争》、((孝感农业合作化》、《孝感大跃进运动》等4个专题为重点开展资料搜集工作,市直有33个单位开展相关专题的资料搜集工作。至 1997年资料搜集工作完成。

2000年,市委党史办承接市委交给的一项突击性任务— 编纂画册 ((孝感精华》。该画册要求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孝感各项事业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就。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工作,全办搜集和拍摄相关图片资料2000多张,其中使用图片资料200多张。2003年,编纂 ((新的历史跨越— 孝感市建市十周年大事记》一书,搜集反映孝感改革开放时期的图片资料3000多张,文字资料的搜集以档案资料与报刊资料为主。

二、史料编研

革命斗争史编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个阶段,党在孝感领导的革命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红旗始终不倒,发生了许多在全国极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过党的重要组织,涌现出一批重要历史人物。因此,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是孝感历史长河中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孝感地区革命斗争史资料虽未综合成书,但编研出版了 《孝感英烈》、《孝感烽火》、《鄂中抗日根据地史》等,这些书是孝感地区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纂地方党史的重要内容。

随着 1981-1982年党史资料的广泛征集,大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料需要进行鉴别、筛选、核实、整理,为研究和编写地方革命斗争史作资料准备。1982年 10月,省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要求全省党史部门联合编写 《党在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孝感参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根据地鄂东苏区斗争史、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湖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解放战争时期党在湖北的革命斗争史的编写工作。1983年,在对征集的资料进行核实、整理的基础上,地委党史办编写出抗日战争时期 《党在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大事记初稿,初步整理出大事年表。同时各县开始撰写 《地方革命斗争史》稿。冬,孝感地、县党史办开始调查、收集、整理27位著名烈士的传记材料,编撰 《孝感英烈》(第一辑)一书,该书作为孝感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 1984年5月完稿。1984年8月,地委党史办酝酿、安排编辑 《孝感烽火》(第一辑),全区党史部门共整理、编写革命回忆录 100余篇,在此基础上,地委党史办精选出40篇,进行加工整理、反复核实、改写修正,于 1985年4月完稿。该书收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在孝感战斗过的几十位老党员的回忆录,记述了战争时期发生在孝感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任务的活动情况。

1986年 5月,根据省委办公厅的要求,由孝感、荆州两地牵头,编撰 《鄂中抗 日民主根据地史稿》一书。9, 10, 12月,征编组三次召开老干部座谈会,邀请 30多名参加过鄂中斗争的老同志征集口碑资料,在征编 100多万字史料的基础上,经过整理研究,于 1988年底,完成该书初稿,1989-1991年,征编组三上北京、武汉、广州听取老干部的意见,通过史料核实、章节调整、内容充实,于 1991年底定稿,1992年12月正式出版。

1987年 5月,由荆州、孝感两地牵头,开展 ((江汉解放区革命斗争史》的征编工作,至 1989年孝感地委党史办完成 《江汉解放区革命斗争史》大事记初稿,同时拟定相关研究专题60多个。1988年,地委党史办在收集、整理 30篇烈士传记的基础上,完成 《孝感英烈》第二辑的编撰任务;完成省征委交办的 《襄河抗日民主根据地史》部分章节的编写任务。1989年,根据省军区、省征委下达的专题编写任务,地委党史办组织人员收集整理史料,编写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武装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人物谱”,全区共撰写相关专题 12篇。

组织史资料编研 1985年 6月,地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组织部、档案馆联合发文,在全市开展征集整理和编纂 《中共孝感地区组织史资料》(1925-1982)工作,规定新中国成立前的资料征集整理由党史办、组织部、档案馆负责,新中国成立后的资料由相关单位提供。9月,地委党史办着手 《中共孝感地区组织史》(新民主主义时期 )上报中央本和省编本的编写工作。1987年4月,在对原始资料整理、核实的基础上,完成 《中共孝感地区组织史》上报中央本和省编本任务。1987年 7月,地委党史办扩大组织史的收编范围,将组织史的收编下限延伸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1987年,同时进一步征集新中国成立后的组织史资料,形成初稿。1989年完成对初稿的修改。1990年7月编写出征求意见稿,送相关同志审核,在反复征求意见,多次修改的基础上,于 1990年 12月编出送审稿。1991年3月,省委党史研究室对该书稿终审通过,于同年 10月正式出版。

1998年 12月,按照中共孝感市委批准的编纂方案,《中国共产党孝感地区组织史》(第二、三卷)正式组稿编纂。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于 1999年7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在细致审核的基础上,于 9月完成送审稿。后经中共孝感市组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审定,并报请中共湖北省组织史资料编纂办公室和中共孝感市委审查批准,于同年 11月出版。

地方党史编研   党的地方正史反映的是党的历史全貌,是党史研究的最高成果,是资政育人的重要项 目和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的基础工程。

《中共孝感地区历史大事记》是孝感地方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按照省党史研究室的统一安排,孝感地区党史办立项编撰 《中共孝感地区历史大事记》,成立由4人组成的编辑组。1991年 11月,地委党史办举办县市党史办大事记负责人培训班,对编写大事记有关的业务问题进行研讨。1992年 4月,地委党史办专门召开有全办人员参加的地区大事记业务研讨会,制定 《中共孝感地区历史大事记》编写方案,对大事记的起止时间、基本内容和编写方法作出界定和要求,对大事记的编写进行人员分工,对初稿的完成提出时间要求,对业务培训、业务研讨进行安排,对大事记质量提出要求。1993年,《中共孝感地区历史大事记》(新中国成立前)完成初稿,1994年完成该书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初稿,并对全书进行审改修订,1995年审定成书。

2000年春,为纪念中共建党 80周年,遵照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分管领导的指示,市委党史办决定编纂 《中共孝感简史》。6月,市委召开全市党史、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市县两级党史办公室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地方简史,向建党 80周年献礼。市委成立 《中共孝感简史》编委会和由16人组成的编写组。市委党史办三次召开编写工作会议,讨论该书的基本框架结构,编写提纲草案,分配编写任务。7月下旬,编写组按照省委党史研究室审定的修改意见,对编写提纲进行修改完善,工作进人正式编写阶段。在编写阶段,编写组又两次召开编写工作会议,交流编写经验,讨论编写问题,检查编写进度。至年底,该书除“第六章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档案资料缺乏未完成外,其他部分皆完成初稿。2001年初,市委党史办安排专人搜集资料,撰写未完成部分,3月底,全书初稿完成。初稿报省委党史研究室审定,省委党史研究室充分肯定 《中共孝感简史》的编写质量,并告知孝感市是全省完成简史初稿编写的第二个地市。6月,初稿送市委市政府部分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审核,市委领导主持召开审稿座谈会,编写组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后 ,送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审查定稿,6月底正式成书。该书简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孝感的发展历程,同时为撰写中共孝感全史提供了资料准备。

根据省委办公厅 “编撰各级党的正史”的要求,按照市委书记曹世佑的批示意见,2004年5月召开孝感市党史地方志工作会议,市委党史办对编修市县两级党的正史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市委办公室转发 《市委党史办公室关于统一编撰市县党的地方正史的报告》。会后,市委党史办成立 《中共孝感历史》第一卷课题组,正式启动正史的编撰工作。在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指导下,市委党史办组织正史编撰人员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草拟、研讨、修改、完善、定型等基本步骤,初步确定 《中共孝感历史》第一卷篇目。以党在创立时期、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题立编,以各时期党的主要活动设章立节,线索比较清楚。在篇幅安排上,将党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的活动列为重点。各编都安排一定篇幅交待时代背景,如 “鸦片战争后的孝感社会”、“大革命失败后的孝感政局”、“抗战胜利后孝感形势”等,以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各编以醒目标题标明发生在孝感的历史事件,如 “孝感第一个中共组织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动”、“根据地 ‘肃反’运动及 ‘仙居区事件”,、“汤池抗日支撑点的的建立”、“新四军第五师在白兆山建军”、“孝感解放区军民在突围准备及其在突围中的贡献”等,以突出孝感的地方特点;在标题制作上,注重以史实命题,并适当增加 “党”字的出现频率,以突出党史正本的专业特色。在设计过程中,既继承简史篇目设计中一些好的传统,更重视正本的篇目创新;既力求有好的篇目形式,又力求有真实具体的内容。

((中共孝感历史》第一卷纲目在编撰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对搜集来的资料采取人证、物证、书证、理证等方法,进行真伪鉴别、正误考证和价值判定,然后登记、分类、加工、保管。同时撰稿和总纂人员统一目标,相互照应,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至2005年 10月,按照纲目要求,资料整理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部分章节开始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