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明创建历程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自1949年5月孝感解放以来陆续展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有 1950年的全地区学习贯彻 《婚姻法》,废除旧有封建恶习运动;1950年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活动,以激发群众保家卫国热情;1952年开展的城乡禁烟禁毒运动,清除社会弊端。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主要是 1956年树立起孝感县朋兴乡长风合作社负责人官木生这面旗帜,以推动全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树立起 “勤俭节约模范”晏桃香,为勤俭办事、节约持家的新风发挥推动作用。1958年主要是邀请郭沫若为原孝感县图书馆题写馆名,以此激励全区人民读书热情;以周恩来、贺龙陪同金 日成视察应城红旗人民公社为契机,在全区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活动。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区普遍开展学习雷锋活动。1964年树立起在水利工地上舍己救人的英雄、当时属孝感地区的蒲忻县神山公社二大队民兵连长陈文清,以此弘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1965年,地县成立一批 “乌兰牧骑式”文艺工作队,普遍开展文化活动。在 “文化大革命”中,主要是 1973年树立起敢与旧的风俗决裂,大兴结婚新风的汉川县人和公社李玉兰、王再云等 1巧人英雄群体,以此遏制农村中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的不良风气;1974年,推广云梦金店公社的 “画廊”、黄破泡桐公社的 “泥塑”、云梦白合公社的 “歌咏”等文艺形式,提倡过 “革命化”的春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内容和规模上都有新的发展:以 “学雷锋、树新风”,反对精神污染的学习教育活动陆续展开;以刘贤东、李乐成、杨小运、饶春章为代表的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人物不断树立;以德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教育基地先后建立。1979年 3月 19日,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就文化部 《文化工作简讯》第二期刊载的 “湖北省云梦县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一文作出批示 :“我看这个方向对头。”

1993年孝感撤地建市,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行政体制的变革,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二十多年来,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体经历五个发展阶段:(1)从 1979年 10月至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前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阶段,也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自发兴起阶段。(2)从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至 1984年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夕,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由治标到治本的飞跃阶段,也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阶段。(3)从 1984年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至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是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阶段。(4)从 1986年 9月至 19%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阶段。(5)从 19% 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至2005年,是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完善和健康运行阶段。在经历这五个阶段探索发展后,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在以文明创建为主线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扩展。为适应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日益提升,其组织机构也在不断加强。2001年 11月成立正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文明卫生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协调、指导、督办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形成文明单位 (行业、系统)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四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