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 新突破,再创国家高新区建设新篇章

孝感市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汪尧中 

近年来,市高新区借力发力,稳神竞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进入新阶段,已跻身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发展速度倍增化,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是2006年的3.3倍;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总额、财政收入分别是2006年的7倍、17.7倍和6.5倍。今年17月,全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4%,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8%,引资总额同比增长50.1% 

优势产业集群化,项目建设掀起新高潮。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被列为全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特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形成近50亿元的产业投资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精密机械加工能力与国际水平同步。今年以来已形成续建、新建、筹建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承接转移高端化,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以跨国公司、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已累计引进项目158个,引资总额2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4亿元。今年以来共签约项目24个,合同引资126亿元,并形成意向性投资项目86个。 

规划编制科学化,园区形象得到新提升。坚持专业化聚集、集群化推进和园区化承载,宜居宜业科技生态新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今年以来,高起点、高品位、高效率推进重点部位、重点线型、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建设,东区“大连通”、西区“大循环”两大路网工程、中央湿地公园正在做深度规划、孝汉大道绿化等工程进展顺利。 

自主创新体系化,高新成长迈出新步伐。已拥有“湖北省电动机软起动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汽车灯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14个,1个国家级孵化器、2个加速器,大禹、九洲、汉光、捷能等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个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0多人,高新技术成果和高级技术人才居全省同类开发区首位。 

惠及民生具体化,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按照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和“1+X”模式,加快工业园区城镇新社区建设;完成福利院主体工程建设,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均衡推进,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为零。 

立足实力高新,提升目标促跨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既承担“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国家高新区战略使命,又承担着建设创新型城市核心战略平台的区域发展责任。当前,市高新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提升综合发展能力、要素聚集能力、创新转型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着眼开放高新,招大引强促跨越。一是依托重点产业招商。发挥自身优势,招引有利于加快主导产业壮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的项目,有利于推进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项目,有利于推进军工企业扩能裂变的项目。二是紧盯重点对象招商。着力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拓展重点区域招商。扎实组织定点、定向、定时招商,积极开展多产业招商,不断探索网上招商、驻点招商和委托代理招商。 

打造产业高新,做实项目促跨越。一是加快实施“三大工程”。支持25家骨干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收购联合、推进上市等途径,迅速成为支柱企业;扶持100家已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大科技型创新创业微小企业孵化力度,确保今年新增孵化企业30家。二是加快推进“三个三十”。坚持每年签约30个、开工30个、竣工30个的项目建设目标不动摇,着力推进投产项目早达产,在建项目早投产,签约项目早开工。同时,支持现有企业扩能裂变,加快形成项目带动、龙头引领、集群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推进活力高新,创新机制促跨越。在积极探索适应超常规发展的管理体制、搭建推动项目工作的联动机制、集成区局共促发展的协调机制、强化激发企业创新的先导机制、完善安置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大胆尝试。 

建设幸福高新,双轮驱动促跨越。坚持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民生发展“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城镇新社区规划建设,加快以学校、医院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塑造激情高新,狠抓落实促跨越。进一步提振精神抓落实。强化进取意识,保持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斗志,发扬勇争上游、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进一步转变作风抓落实。深入开展“三简一短”活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建设、办实事、谋发展。进一步强化机制抓落实。严格落实责任目标管理,做到人人有指标、事事有人干,在全区上下加快形成只争朝夕抓落实、激情奋进促跨越的浓厚氛围。 

三次创业勇立潮头新担当 

以获批国家高新区为新起点,着力打造区域性跨越发展引领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奋力争当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排头兵。 

提升发展目标。按照带动全市域、辐射城市圈、影响鄂东北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力争成为经济实力强、开放程度高、创新活力大的样板高新区;在全市范围内,发挥工业化重要支撑、城市化重要平台、转型跨越重要载体作用,努力打造推动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引擎。 

提升产业定位。按照规模大、结构优、效益好的要求,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特种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不断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着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成为区域性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提升量化指标。按照“十二五”目标要求,实施总量“双倍增”计划,力争“十二五”期末经济总量比2011年增长2倍以上;实施“4551”创新计划,培育省级高新企业40家以上、新增企业研发机构50家,专利申请量达到500件、引进转化重点科技成果100项,使自主创新能力跃居全省高新区前列;实施“3+2”产业发展计划,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过50亿元的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产业两大集群。确保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3%以上、税收收入增长3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以上、引资总额增长60%以上的目标任务,为推进“三次创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