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地籍管理

第六节  地籍管理

20世纪50年代至 80年代,为国有土地无偿使用时期,实行无偿、无期限、不流动的行政划拨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当时,地政机构更迭,管理分散,土地权属纠纷不断,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国有资产大量流失。1981-1983年开展土壤普查,1984-1987年进行第一次非农业用地清理。1987年,各县、市土地管理局单列,内设地政地籍科 (股)。自此,孝感市地政地籍管理步入正轨。1987-1997年,全市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农村宅基地调查、土地登记发证和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以及初步建立基准地价体系和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一、土地登记

土地清理登记试点 1984-1985年,孝感市土地管理局在花园区牌坊乡、应山县在城郊区环城乡团结村、大悟县在大新区大新乡、云梦县在吴铺区、安陆县在李店区刘庙大队、汉川县在城陛区城陛镇分别进行土地清理登记试点。全区成立清理领导小组 634个,成员3200人;各县、市参加清理的有 16 328人。通过清理,发放由省土地管理局监制的 “土地使用证”512 847个,占应发数的53.6%。为巩固清理成果,1987年3月,孝感地区土地管理局组织检查组,对各县 (市)区非农业用地清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组认为,全区清理工作基本理顺土地权属,刹住 “两风”(乱批、滥占土地 ),达到依法管理的目的,符合省人民政府对此次清理工作的要求。

初始土地登记发证  又称土地总登记,是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进行普遍登记。孝感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根据土地详查成果和土地相邻双方签订的权属协议进行;国家、集体单位和城镇居民用地登记,根据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农村宅基地根据其地籍调查结果进行登记。对大型水利工程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登记,孝感组织单独地籍调查。进行初始土地登记时颁发的土地证书,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种类有 《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等。

(1)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1999年,市土地管理局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先在广水、孝昌各 1个乡镇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并在全省地籍工作会上作试点经验介绍。至 2005年 12月,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应发证 3075本,已发 2901本,占94.3%。未达 100%的县 (市区),集中人员,先易后难,成熟一村,解决一村,着力处理好权属纠纷问题,做到全市土地登记“全覆盖”。

(2)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1989年 12月,孝感地区土地管理局分别在大悟县三里镇汪贩村、应城市城北办事处白杨村举办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随后,大悟县、安陆市的部分乡、村也先后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工作。为规范此项工作,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1991年7月 18日,孝感地区土地管理局制定 《孝感地区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登记发证与有偿使用实施方案》。9月 10日,行署办公室发文,同意在农村开展宅基地调查、登记发证和有偿使用工作。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地区土地管理局先后举办 10期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349人;建立工作专班308个,专业队员 1230人。11月7日一10日,省有关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小组对云梦县日常地籍和大悟县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登记发证成果进行鉴定。该成到顷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

(3)城镇土地登记发证。1994年,全市开展城镇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当年7月4日,全市城镇土地登记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汉川县召开。会上,汉川、应城两地介绍试点经验,与会者参观汉川县城区土地调查登记成果。至 1998年8月,全市城镇土地登记发证 63 065宗,完成地籍图688幅,资料归档6730卷,一次性全部通过省级检查验收。7个县、市被评为优秀,1个被评为良好,平均分值 95.8分,属全省第一家全面完成此项工作的地市。

(4)孝感城区土地登记发证。1995年 6月,成立孝感城区土地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市土地局局长雷照金任组长。之后,此项工作全面铺开。至 1998年 6月,登记发证 9668宗,占地籍调查宗地数的84.5%a

(5)铁路用地土地登记发证。京广、安卫铁路在孝感市境内 158公里,市土地局组织 20个站区的用地登记、发证工作。至 19% 年 12月,全部完成 54宗用地、总面积约900万平方米的外业调查、地籍草图。登记发证 37宗,占总宗数的68.5%;发证线路长 111.65公里,占总长度的70.7%。汉丹铁路用地登记发证由广水、应城、安陆、云梦分别组织,于 1996年 12月全部完成。

变更土地登记  变更土地登记是在初始土地登记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土地权属及主要用途变更情况,随时办理的登记。孝感市 1985年以来开展此项登记。

1985-2005年国家集体单位变更土地登记

 

二、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的任务是,查清每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使其具备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从而为进行土地登记发证提供资料和依据。1989-1995年,孝感地区开展地籍调查工作,范围包括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宅基地 “三结合”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 1993年,孝感市城镇建成区土地面积 83平方公里。城镇初始土地调查登记工作于该年启动,于 1998年6月完成。共计完成调查登记 11 446宗,地籍图76幅,分别于 1994年到 1997年通过省级检查验收,成果质量平均 95.9分。

农村宅基地调查 1990年上半年,地区土地管理局在孝感市卧龙乡群丰村举办 “三同步”试点,把地籍调查、登记发证、有偿使用三项工作同步推进。1990年8月,国家土地管理局把云梦县列为全国 “三同步”试点县。为顺利完成任务,地区土地局制定 “三同步”规划:1991年试点,1992全面开展,1994年“煞尾”,用 3-4年时间完成任务。至 1992年 1月 15日,全区已完成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 227个村,发证5509个。1992年4月,不再进行 “三结合”调查,只进行单独的地籍调查。到 1994年底,全市 2974个村完成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2674个村,占89%;调查总宗地数 785 854宗,发证 631 541宗,占80% a

土地资源详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区广泛开展土地清丈、划界、定桩等地籍工作。1986年,全区组织 260多名专业队员,投人 210多万元资金,在全市各县市展开土地资源详查。详查方法:采用航摄相片进行全野外调绘,并用计算机进行面积量算、数据汇总。作为权属界线的线状地物,标明其归属。同时在权属界线协议书上拟定正式文字依据,绘制草图,由权属相邻单位法人代表签字盖章。至 1992年底,完成县级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并先后通过省级总验收和成果鉴定。在此基础上,从 1994年开始,进行市级土地资源详查汇总工作。1995年5月,孝感市土地管理局以土地资源详查为基本依据,吸收全市地理、区划、农业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编写 《孝感市土地资源》一书,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全市 11 568平方公里国土的方向、途径和措施。

三、地籍动态管理

土地面积变化  调查表明,全市耕地总体呈减少态势。1993-2005年的 13年间,有 5年耕地增加,面积为 2 9151.9亩;有 8年耕地减少,面积为 319 588.1亩,累计净减少面积 290 436.2亩。耕地减少最多是2003年,全市减少面积83 295.6亩。其中,农业结构调整占用 81 679.4亩 (改林地 81 410.1亩,改精养渔池269.3亩),占98.06%;城镇村庄建设占用 1605.3亩,占1.92%;交通建设占用 10.5亩,占0.02%.

1993-2005年孝感耕地面积变化

 

土地证书年检 1999年,孝感市土地管理局制定 《1999年孝感市土地证书年检实施方案》。是年7月5日,召开土地证书年检工作会议。尔后,成立土地证书年检工作领导小组。大悟、孝感、云梦、应城、汉川、孝昌6县 (市)区政府下发土地证书年检工作文件,孝南、云梦、应城、广水、孝昌5县 (市 )区发布土地证书年检公告。全市年检工作于2000年4月结束,并进行年检数据和软盘汇总,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全市年检78 932宗地,面积43 142 000.4平方米,年检合格率为97.7%。

四、地籍信息化建设


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界址点成果的录人、控制点成果的录入、地籍图的扫描矢量化录人、界址点成果与图形的综合处理以及宗地文档初始登记建库。1994, 1996, 1998年省土地局举办培训班,孝感市土地局均派人参加。培训内容包括:微机基础知识、DOS (6.0以上版本)、Windows95文字编辑处理及有关的工具软件、Foxp2.0数据库系统、Autovad计算机维护、地籍管理信息系统、GLS概论与网络基础知识等。1998年底,应城成为全省率先运用城镇地籍信息系统软件的县市之一。采用的软件为国家土地局与联想集团共同研制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软件,有效实现信息的录人、查询、统计、变更和分析,并能快速输出各种查询、统计、分析图表。2000年 4月,孝感市土地管理局制定 《孝感市城区地籍管理信息自动化建设技术方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孝昌全县56幅 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全部输人微机,初步建立地籍数据库。2003年,国土资源部在孝昌县土地管理局开展的1:1万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试点,由市国土资源局具体组织。采用卫星遥控技术与图斑图调查相结合,新旧地类两人一对一调查转换与计算机统一转换相结合,土地调查室内判读与室外业踏调相结合,面积实地丈量与微机量算相结合等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2003年9月30日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预检,2005年 11月9日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此间,在云梦、安陆、汉川启动 1:1万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建库工作,推广孝昌县地籍信息化建设经验。2005年,安陆、孝南和大悟基础数据库建成,地籍信息化系统建设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