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投放回笼

第二节  货币投放回笼

1949年 4月各县人民政府建立后,孝感专署为扩大人民币流通,宣布人民币为本位币,同时开展 “拒用银元,打击铜元”的活动。在市镇商户中组织 “拒用银元委员会”,设置银元兑换所,并由大商人组成“银元贩子管制委员会”,限制银元黑市活动。但是,由于人民深受国民政府通货膨胀之害,对人民币信用疑信参半,加之市场物资供应紧张,银元黑市投机活动仍然猖撅,市场物价波动。6月,云梦县城区黑市银元价格高于国家收兑银元牌价 10.5倍。孝感专署银行在稳定金融和物价的斗争中,强化金融行政管理,整顿旧的金融市场,开展折实储蓄存款和短期货币存款,疏导社会游资,并配合贸易部门吞吐物资,平抑物价。9月,孝感专署各地银行奉令向市场抛售一批银元,并配合公安部门加强缉私,打击银元黑市活动;结合秋季收购农副产品,送人民币下乡;还按照国家规定的兑换比例收回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各种地方币,迫使黑市银元逐渐退出流通市场,扩大人民币的流通。

1950年 3月,国家实行财政收支、物资调拨、现金收支三个平衡。从 4月开始,孝感专署银行逐步对机关、部队、国营商业、合作社等单位实行现金管理。各单位使用现金范围明显缩小,转账收付扩大。11月,孝感县现金收付由4月的25.5%下降到8%,转账收付扩大到92%。到 1952年末,全专署净回笼货币145万元。

1957年,人民政府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现金收付逐年增加,货币流通正常。是年末,孝感专署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 1:10.53,净回笼货币 2808万元。

1959-1961年,孝感地区农业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年下降,市场物资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集贸市场物价上涨,银行现金管理放松,很多企业用银行贷款作财政性开支,货币流通由1957年以前净回笼转变为净投放。1961年,全专署货币净投放 3458万元。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 1: 4.240

1962年,孝感专署银行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即银行六条 ),加强现金管理,结算管理,信贷资金管理,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积极组织货币回笼。是年,全区货币净回笼 1045万元,市场货币流通量为7200万元,比上年下降27.54%。从 1963年起,国民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市场货币流通量逐渐趋向正常。1965年,孝感地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 1:8.8.

1968-1970年,孝感地区货币回笼大于投放,市场货币流通量逐年减少。1972年,货币流通量上升到7500万元,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 1:7左右,反映市场货币偏多。1977-1978年,孝感地区人民银行主动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市场商品供应,组织货币回笼,控制不合理现金投放,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值得到恢复。

1979年以后,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日益扩大,货币流通渠道、现金收付也发生变化。孝感地区人民银行适当扩大单位现金库存限额,放宽单位到集贸市场采购农副产品的现金支付,允许用现金收购农村承包户、专业户、重点户交售的农副产品,加之国营、集体商业网点扩大,个体工商户增多,现金结算范围扩大,城乡居民收人显著增长,市场货币容量增大,现金流通速度减慢,出现货币投放大、回笼大、净投放增加的情况。

1984年,孝感地区净投放货币2.09亿元,比上年增长 1.27倍;货币流通量为2.28亿元,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为 1: 6.03,表明市场货币增多,其主要原因是农业丰收,农副产品收购现金支出大幅度增长,农民手持现金增加。全区农业总产值 17.3亿元,比上年增长 37.6%。其中,粮食总产48.58亿斤,油料总产128.38万担,棉花总产 95.71万担,分别比上年增长 19.7%, 17.2%, 67.7%,农副产品现金支出5.79亿元,比上年增长 42.58%,年末农民手持现金量 1.76亿元,占市场货币流通总量的77.2%。集团库存现金增加到3230万元,占货币流通总量的14.2%,比上年同期增长 1.4倍。

1985年,国家加强宏观控制,货币净投放比上年减少 5.1%,但市场货币流通量仍然上升到2.82亿元,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为 1:5.24。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手持现金达到2.13亿元,占货币流通总量的75.5%,比上年增长21%;职工收人增加,城镇居民手持现金2940万元,占货币流通总量的 10.4%,比上年增长62.4% 0

1986年,因无法统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就不能计算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1987年,城乡集团单位库存现金继续增加,比1986年增长 16.79%。其中,城镇单位持币高于农村集团;农民手持现金比1986年增长 17.38%,高于城镇职工 14.84%的水平,人均持币65.87元,增加 9.21元;城镇职工人均持币由1986年的70.76元提高到80.12元,增加 9.36元。

1990年,是历史同期货币投放最多的年份。全区共投放 3.11亿元,流通中货币 10元券占58%以上。人民币第三套与第四套同时流通时间过长,第三套人民币所占比例按金额计算占45.5%,按张数计算占60%,不利于货币流通单一化。为尽快实现第四套人民币单一流通,孝感专业银行改变过去 “惜大”(惜付50元、100元券 )、“惜新”(惜付原封新券)做法,多付 50元、100元券,少付 10元券,多付第四套人民币,少付第三套回笼券。

1994年,人行孝感市分行统计,全市累计投放现金44.4亿元,累计回笼现金41.9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 2.51亿元;1995年,全市累计投放现金 64.1亿元,累计回笼现金 54.3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9.93亿元。

19% 年,孝感市银行机构累计投放现金 263亿元,累计回笼现金 242亿元。全年净投放21.2亿元。1999年全市累计投放现金 382.6亿元,累计回笼现金 362.5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 20.1亿元。

2000年全市累计投放现金 460.09亿元,累计回笼现金438.86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 21.23亿元。2001年全市累计投放现金463.84亿元,累计回笼现金 449.37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 14.47亿元;2005年全市累计投放现金 852.80亿元,累计回笼现金 841.38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 11.42亿元,基本满足全市工农业生产对现金的需求。

1949-2005年孝感市 (地区 )货币流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