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身体素质

第一节  身体素质


一、人口寿命

人口寿命分为实际寿命和预期寿命 (亦称期望寿命 )。旧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男子34.85岁,女子 34.63岁 (见刘洪康、吴忠观主编 ((人口手册》)。死亡率的变化能反映人口的寿命变化。孝感市 1949年人口死亡率为 13.34%o, 1960年因自然灾害影响,人口死亡率高达 25.20%o,从 1978年起,降至6%。左右,1997年起低于5%o,到 2005年为 3.78%,低于全省6.03%。和全国6.42%。的平均水平。

比较第二次、第三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总人口的增长幅度,而且愈是高龄,增长幅度愈大。2000年和 1964年比,总人口增长53.02%,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却增长 1.72倍,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增长 3.91倍,90岁以上的长寿人口增长 12.4倍。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说明人口寿命在延长。

孝感市老年人口数量对照表

人口预期寿命是指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新中国成立初期孝感人均期望寿命为 35岁。以第三次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另吵制作孝感市 1981年和2000年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生命表,可反映人 口寿命的大致变化情况。

1981年孝感市总人口简略生命表

1981年孝感市男性人口简略生命表

1981年孝感市女性人口简略生命表

2000年孝感市总人口简略生命表

2000年孝感市男性人口简略生命表

2000年孝感市女性人口简略生命表

1981年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66.25岁,男性人口预期寿命 64.74岁,比全国67.9岁低 1.65岁;女性人口预期寿命 67.69岁,比全国70.2岁低2.51岁。2000年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47岁,比1981年增加 6.22岁。男性预期寿命从64.74岁提高到71.36岁,女性预期寿命从 67.69岁提高到74.92岁。而第二次人口普查的 1964年平均预期寿命只61岁。

影响人口寿命的重要原因是疾病。云梦县居民生命统计工作始于 1974年,从肿瘤死因调查扩展到居民全死因回顾性调查。1978年被湖北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点之一,转人常年登记调查有30多年历史,积累大量系统的全县居民各年死亡原因构成、总死亡率水平、死因到死亡率变化趋势等的调查资料。

孝感市居民死亡前+大因素排序

在前十大死因中,按死亡率排位,循环系统疾病稳居第一;人类生命杀手肿瘤由80年代中期以前第 5位上升到 80年代末至 90年代中期第4位,再由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第 3位直到2002年以后的第 2位;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在二至四位徘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位次略微后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从无到有,前者还处于上升趋势。导致居民早死的十种要素,按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新生儿病、先天异常、外伤、内分泌及营养缺乏病、除结核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肿瘤。

二、婴儿成活率

在旧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差,低年龄组人口死亡率高,1936年婴儿死亡率高达 270%o,,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建国初期孝感市婴儿死亡率无资料记载,从第三、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看,1981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67%o, 2005年降低到 7.15%,下降 1.52个千分点。其中0岁婴儿死亡率从 34.35%。降低到 5.61%o,降低28.74个千分点 (2005年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2005年统计年鉴》)。另据市卫生局 《孝感市卫生志》,新生儿死亡率逐年降低,2001年为9.67%c, 2004年降低到5.77%o。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出生婴儿成活率 98.30%,其中孝南区、汉川市、云梦县和大悟县高于此比例。

2000年 15一50岁妇女活产婴儿成活率

三、青少年儿童发育

据云梦县卫生局提供该县中小学生抽样监测检查数据,1986年参检 2337人,视力低下 27.25%,沙眼27.21%,龋齿 6.38%,心脏异常4.4%,鼻病 0.26%. 2000年,云梦县城关卫生院对 16所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健康检查 10 480人,其中男性5762人,女性4718人。年龄6一12岁,平均年龄 8.85岁。检查结果,心脏杂音41人,占检查总人数的0.39%;视力蕊0.9者1387人,占13.23%;鼻窦炎37人,占0.35%,色弱 186人,占1.77%;龋齿 1761人,占16.80%;中耳炎24人,占0.23%;外耳道炎 32人,占0.31%;唇愕裂 1人,占0.01%。参检中小学生体质、营养状况良好,乡村学生视力高于城区学生,城区学生龋齿发病率高于乡村学生。四、残疾人口

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孝感市残疾人数量 (含后天致残 )2006年有30.9万人。

孝感市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表

两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残疾人 口总量呈上升趋势。1987年调查推算全市残疾人 口28.9万人,2006年上升到 30.9万人,增加6.92%,, 1987年调查残疾比例为 5.80%, 2006年为6.57%,上升0.77个百分点。(2)残疾类别结构发生变化。肢体残疾增加4.4万人,占残疾人口比例上升 13.3个百分点;精神残疾增加 1.4万人,比重上升4.28个百分点;视力残疾增加 1万人,比重上升 2.3个百分点;多重残疾增加 0.7万人,比例上升 1.41个百分点。智力残疾减少 2.9万人,比例降低 10.66个百分点;听力语言残疾减少 2.6万人,比例下降 10.64个百分点。(3) 60岁及以上残疾人 14.2万人,占残疾人总数比例为46.05%,比 1987年的39.56%高6.49个百分点,比 1987年调查时该年龄段残疾人数增加 2.8万人。

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曾把近亲结婚看做是 “亲上加亲”,遗传性疾病增加。随着人们文化水平提高和科技知识普及,这种旧习俗逐步被抛弃,但依然没有绝迹,少数地方情况仍较严重。据 1982年6月省地县委联合调查组对孝感县杨店公社调查,某大队251户中,35岁以下近亲结婚的 14对,还有4对已订婚。这 14对妇女生孩子 37个,其中显出病态的8个,占21%;傅某夫妇生 3个儿子,均为残疾,想再生一个 “好的”,1980年 12月生第四胎,造成超生、再超生。1989年 8月,孝感地区开展清查违法婚姻,据试点原县级孝感市陡山乡、大悟县吕王镇、安陆市袱水镇和汉川县分水镇调查,四个乡镇 1981-1988年结婚715对,其中近亲结婚 333对,占3.4%。汉川县黄某 1982年结婚,属姑舅老表开亲,生育4个小孩,个个发育不正常。长女是斜眼,长子、次女、次子都是智力残疾。

总体上,随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先天性残疾婴儿减少。据汉川、安陆两市调查统计,1953年结婚女性 6484人,其中近亲 99人,占当年结婚总数的1.53%0 1964年和 1982年,近亲结婚的比例下降到 0.61%和 0.14%, 2000年为零。出生先天性残疾婴儿也逐年减少。2000年和 1953年相比,出生先天性残疾婴儿从 195人减少到46人,减少 76.41%,其中肢体残疾减少 80.00%,视力残疾减少 73.91%,听力语言残疾减少75.68%,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各减少75.00%,多重残疾减少79.49%。

汉川市、安陆市近亲结婚及出生先天性残疾婴儿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