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规模

第五章  建筑产业


第一节  产业规模

孝感是 “建筑之乡”,建筑业是孝感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至 1978年初,是孝感建筑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在孝感得到贯彻落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筑市场开放,建筑工程剧增,为建筑业兴起带来契机。孝感建筑业以其投资少、受益快、市场大、效果好等特点而迅猛发展。

随着城乡建筑质量和速度要求提高,同行业竞争加剧,建筑队伍内部发生分化。一方面,行业细分,组建普通建筑、仿古建筑、庭院建筑、人防建筑和管道安装等专业建筑队,后成立建筑公司;另一方面,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进入90年代,孝感市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资质等级和市场竞争力;调整专业结构,扩大经营范围,组建建筑装饰、地基基础、公路、土石方、建筑防水等工程企业,向专业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实行招标投标,推行多种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变建筑队伍所有制结构,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同时,城市住宅实行综合开发,统一建设,商品化经营,改善建筑业发展环境,实施 “巩固武汉,瞄准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不断取得实效。孝感在武汉、北京、宜昌、十堰、襄樊等地建筑市场趋于稳定,在深圳、海南、烟台、大连、上海、贵州等建筑市场有新的开拓。进入21世纪以后,孝感市调整发展思路,着力创建精品名牌。在措施上,提高建筑人员综合素质,夯实创建品牌的思想技术基础;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的科技含量;加强企业全面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组建集团,发挥规模效应,逐步实现 “输出集团化、管理基地化、队伍专业化、流动有序化、协作合同化”。施工企业档次提升,经营范围拓展,经营规模扩大,竞争实力增强,“一业为主,多业并行”,走上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之路。

建筑队伍 1952年,成立泥工、木工、钢筋混凝土工的专业工会组织,会员 700人,组织工人学习文化,参加民主改革。孝感城关地区有建筑工人 280人,是县级孝感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基本队伍。1954年,各县在工会基础上成立建筑工程队。孝感城关地区成立城关居民生产委员会,管理建筑、搬运等行业,有建筑工人 150人,是县级孝感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基本队伍;建筑工程队相继建立经营制度,逐步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1955年,孝感地区成立建筑工程管理处,既行使全区建筑工程的管理职能,又直接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统揽全地区 16个县粮库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各县建筑队伍由其统一调度。到1956年,直属建筑队伍发展到 1000余人。撤销后,大部分人员回到各县建筑队伍。是年,孝感县建筑工程队成立,1958年改为孝感县国营建筑公司,县委、县政府正式任命国家干部担任公司领导,职工增至600人。这时,全地区7县国营建筑公司职工达到2300人。1960-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国营建筑公司均改为集体,国家干部90%调离,干部职工大批下放,剩余仅 800人。1973年各行各业进行整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1975年 8月 3日,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孝感地区建筑工程公司,从下放知识青年中招收工人50名,从孝感、云梦、应城三县建筑公司借技工 12人带徒传艺。1976年招收技工 15人,承建教育局、电影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到 1977年底,全地区职工 (含临时工 )发展到5600人。

这一时期农村建筑队伍也蓬勃发展。以师徒关系为纽带进行农房建筑的泥木工人,城市建设需要时受雇于城镇建筑企业,不需要时便回农村务农。三线建设时,这些亦工亦农人员被招到建筑公司当临时工或民工,参加三线工程建设。他们以县或公社成立营、连组织,发展成为实际上的建筑队。一些建设单位和专业公司逐渐按建筑队给他们安排工程,有些单位在技术和设备上扶持他们,有的公社便在此基础上组建起农建队。1976年省建委、计委、建设银行专门制定农建队收费标准,为农建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农建队做工的农民,既学到一技之长,又增加收入,农建队便日益发展壮大。到 1977年底,全区农建队伍发展到3万人左右。全市 (地区)建筑企业正式注册人数:1985年 1.09万人,1987年 6.1万人,1989年 9.5万人,1995年 12万人。2005年,全市建筑行业 37万人,占社会从业的总数 7.33%。与全国5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孝感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引导企业提高技术素质,通过各种技术培训,为企业造就一批懂科技、会管理、善操作的技术人才。从 1986年起,先后举办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等 “五大员”培训班、企业经理培训班、栋号长培训班 260余期,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岗位人员迅速增加。到 1993年,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达到 554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 713人,初级职称 4835人;经济管理人员 245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管理人员473人;各类岗位人员达到 2万人。全市建筑主管部门,加强施工企业、新型人才、技术人员培训。到 1997年底,举办项目经理培训班 35期,培训项目经理2000多人 (次);举办 “五大员”培训班68期,培训人员4000余人 (次 );全市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达到 7576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 1010人。2002年底,拥有注册项目经理 2362人。其中,一级 23人,二级 353人,三级 1186人,四级 800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8625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 1332人。2005年,培养和储备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有专业技术人员 1033人,项目经理985人。

建筑装备 50年代,境城内早期泥工、木工主要生产工具是瓦 (泥 )刀、泥板、斧头、锯子之类,建筑施工无机械设备,材料运输靠板车,物体升降靠木梯,构件安装靠手工操作。建筑结构比较简单,多为草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平房,建筑材料只限于传统的青砖、小青瓦、砂灰、材木等。1958年,建筑队伍大搞技术革新,开始使用简单的机械,如刨板机、圆盘锯、三角架、起重机等,之后又逐步发展使用龙门吊、和灰机、砂浆搅拌机、粉碎淋灰机、插人式震动棒、平板式震动器、打眼机等大中型施工机械。50年代兴建砖木结构的民用与工业建筑,60年代开始兴建钢混结构工程。1978年,全市专业施工企业拥有机械设备 565台 (套 ),功率7521千瓦;1989年拥有机械设备 3764台 (套)、28 528千瓦,以后又逐步朝平面运输汽车化、立体运输塔吊化方向发展。到 1993年底,发展拥有技术装备 34 469台套,固定资产近 6亿元。2001年,全市施工企业拥有建筑设备4.6万台套,固定资产 16亿元。随着装备水平提高,施工企业技术也明显进步,50年代兴建的是砖木结构的民用与工业建筑。60年代开始兴建钢混结构工程。1963年,修建孝感旅社时,首先使用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楼面结构,在屋面防水工程中采用二毡三油;1964年,修建孝感专署人民医院住院部门诊楼,采用井式梁楼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70年代开始在建筑结构中使用空心板,承担跨度 20米以上的厂房车间。1955年兴建的地区大礼堂,采用芬克兰式钢木屋架,楼座为钢筋混凝土预制平板结构,楼层为空心板结构;1978年兴建孝感地区京剧院时,对跨度 18米楼座首先使用现浇框架结构。80年代发展到能承建 24米跨度以上的大型钢混框架结构的建筑和 10层以上框架结构的楼层。西湖乡建筑队 (现为孝感市广场建筑工程公司)率先采用滑模液压提升新工艺,完成孝感地区农行干部学校 “伞”型水塔工程,并开始使用混凝土添加剂、弹涂、喷塑以及结构胶粘贴补强等工艺。90年代大理石、马赛克、磁砖、墙布、塑料平顶、塔吊、定向爆破、仿古园林建筑等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更加普及,创造一大批优良工程。2002年,有 16家施工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新科建筑安装公司和扬子江建筑公司通过 ISO2000年新版的质量体系认证。

企业资质 1975-1977年,全地区有专业建筑公司 10家。1984年,全地区拥有建筑施工企业 124家。其中,三级企业9家、四级企业 20家。随着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建筑队伍迅速扩张,各县、镇 (区、乡)村纷纷建立施工企业,至 1988年,很快达到400多家,但整体素质不高,运行不规范,结构不合理。有的空有其名,有的履约能力差,经常发生合同纠纷。为改变这种无序状况,1989年,结合资质审查,吊销一批有名无实的 “皮包公司”,将全区建筑企业调整为 181家。其中,二级企业2家,三级企业 犯家,四级企业 1巧家。1993年地改市后,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又增加到 232家。其中,二级企业 13家,三级企业 58家,四级企业 126家。此后,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资质。先后吊销一些经营不善企业的营业执照,促进企业结构优化。到 1997年底,全市拥有建筑企业225家。其中,二级企业 25家,三级企业 75家。1998年,按照 “大的要强、小的要专”的工作要求,逐步淘汰一些不符合企业标准、经营状况差、社会信誉低、市场行为不良的 “空壳”企业,使全市建筑企业减少到 187家,促进一批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形成。1999年,继续通过年检吊销名不符实的施工企业资质 30家,定为不合格企业26家,基本合格企业 37家,降低资质等级 1家,提升施工企业资质5家,缩小营业范围3家,扩大营业范围6家,新办二级专业企业 1家。在此基础上,2000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连续开展三次市场检查治理整顿活动,对一些违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建筑制品厂家进行处罚;结合施工资质年检,吊销企业资质 12家,新升二级企业 4家,新办装饰企业资质2家,严把建设市场准人关口。到2000年底,全市拥有注册施工企业 151家。其中,一级公路企业 1家,二级企业 28家,三级企业59家,四级企业63家。2001年,按照有关等级标准,调整优化建筑行业结构,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净化建筑市场环境,全面开展建筑企业资质就位工作。对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及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进行 “重新洗牌,按档就位”,形成一批组织管理健全、经济技术实力较强、具有独立施工能力的建筑企业。到 2002年底,全市共有建筑施工企业 116家。拥有总承包企业 99家。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 81家 (二级24家,三级 57家 ),公路总承包 1家 (一级 ),水利水电总承包5家 (三级 ),市政公用总承包 12家 (三级 )。拥有专业承包公司 17家,其中变送电专业 1家 (二级 )、消防专业 1家 (二级 )、装饰专业3家 (二级 1家,三级 2家)、地基与基础专业 4家 (三级)、堤防专业 1家 (三级 )、预制构件专业 6家 (三级)、管道专业 1家 (三级 )。除建筑企业外,有监理企业9家,招标代理机构两家及工程造价咨询机构 9家。随着建筑企业结构不断调整,企业资质进一步提高。2002年,新科建筑安装公司和扬子江建筑公司通过 ISO2000年新版的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完成 105家建筑企业的资质年检。至2004年,全市建筑施工企业调整为 107家。通过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有 14家。同年 12月,市远大建设公司和云梦建设集团公司成功晋升为建筑一级总承包企业,改写了孝感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为零的历史。2005年,全市注册施工企业 108家,其中一级总承包企业 4家,二级、三级企业58家,建筑劳务企业46家。通过资产重组、整合,培育一批高等级骨干企业。全市有4家施工企业成功晋升国家一级建筑企业,重点扶持五家企业晋升二级资质,全市一、二级资质企业达38家,占企业总量的35%,在专业结构上,发展一批钢结构、地基基础、装饰装修、仿古园林、高耸建筑物等优势企业,使全市建筑行业进一步优化。

产值效益  全地区建筑业总产值,1985年 0.65亿元,1990年 2.84亿元,1995年 11.61亿元,2000年27.14亿元,2005年46.25亿元,比1985年增长 70倍,平均每年增长 23.8% 0 1990年,地区生产总值 53.98亿元,其中建筑业 2.39亿元,占4.42%; 1995地区生产总值 125.19亿元,其中建筑业6.4亿元,占5.11%;2000地区生产总值 194.32亿元,其中建筑业 10.82亿元,占5.57%a 2005地区生产总值 353.42亿元,其中建筑业 23.5亿元,占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