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江河治理

第五篇  水利

孝感市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有汉江、府馈河、汉北河等主要河流,有i7汉湖、王母湖、野猪湖、童家湖、老观湖、龙赛湖、东西汉湖等主要湖泊。全境雨量充沛,过境客水丰富。但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地势地貌的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中北部地形起伏大,易发山洪,河水暴涨陡落,丰水难蓄,干旱频发;南部地势低洼,汛期受长江、汉江水位顶托排洪受阻,常呈外洪内涝之势。北部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南部平原湖区受血吸虫病困扰。为解决水旱灾害威胁,全市持之以恒地开展水利基本建设。1950-1956年重点加固堤防,1957-1966年重点兴修水库和涵闸,1967-1976年重点进行河流下游改道,1977-1985年重点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至 2005年,建成防洪、灌溉、排涝、供水四大工程体系。同时,加强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政管理等工作。


第一章  水利建设

第一节  江河治理

一、汉江治理

汉江,又称襄河。从仙桃进人孝感市汉川境内,经沉湖、脉旺、杨林、分水、城61,、庙头、马口、城关、榔头至新沟出境。河道长93.7公里,左岸干堤自沉湖芦林口至新沟堤长94.7公里;右岸自脉旺南街李家湾至榔头谢八家,堤长66.36公里。“自明初至 1949年,历经 581年,堤身仍矮小单薄,抗洪能力弱”,频繁溃口,灾害连年。

汉江行至汉川河段,为单一的弯曲型河段,河弯半径小,河床窄深,特点是 “三多一长”,即险工多,弯道多,堤基不良多,无滩堤段长。丹江口水库枢纽建设前,汉川河段堤防整治的重点是:放宽河距做退挽,移堤还滩除陡岸,大削大帮搞加培,守点固线做护岸。经过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加固堤身,改善堤基,初步稳定河势,提高抗洪能力。丹江口建水库后,汉江下游的来水来沙条件有所改变,比较明显的是洪峰流量减少,中水位历时加长,小流量稳定且加大,清水下泄,河道泥沙主要来自河床的冲刷。随着水、沙条件的改变,产生新的造床过程,引起河道的再调整。出现的情况是:全河段河道自然裁弯,原有近4公里长的河道淤垫达6一8米,16处弯道普遍崩退,顶冲点下移,中水期沿程切滩严重,长达 10公里,凸岸边滩上切下延,潜水土矶增多,护岸设施被淘刷。汉川河段纵向普遍切深 0.2一7米左右,横向变化加剧,一般主溉槽移动 10一80米,局部河段达 200米。除上述情况外,近岸冲刷也特别严重。针对河势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汉江汉川河段实施下列工程措施,进行有效治理。(1)放宽河距,增大泄量,做移堤还滩和退挽工程。如上陈垮、东岳庙、汪家码头、张池口、石家咀、永大、尹家咀、汪家河等。(2)加强护脚工程,保证护岸工程完整。如黄家咀、新横堤、刘家榨、竹林、泅牌、杜公河、魏家坑等险工,崩岸均长达100一200米左右,造成崩岸塌方,护岸基础工程被淘空,使工程失稳。对这类险象,均按需要进行河外抛石固基,保证原有的护岸护脚工程完整和有效的整治成果。(3)削矶顺流,制止崩岸发展。如回流垮、黄家咀、朱家口、赵家台均因潜水土矶影响,成为险工,发展到危及堤身安全。对这类险工,采取 “四子”整治方法,即 “削咀子”,将土矶挖掉;“拉槽子”,枯水以下围埂挖槽,挖至水下3-4米,然后拆除围埂,以便中水期通流,减刹回流水势;“填窝子”,将冲刷坑用块石铺底,防止冲刷坑愈演愈烈;“挑台子”,做内平台,以便汛期抢险,增加工作余地。同时为保证堤身免受冲刷,将滩岸削坡砌坦。(4)改善堤基,防范管涌隐患。汉江汉川河段两岸多系冲积层,绝大部分堤防筑在冲积层上,地平上层为粘土、亚粘土和粘性沙壤土,一般厚度在4一8米,下面是青沙层和含粉细沙,这部土层大部在水面以下。当外江水位较高时,水体在空隙和裂缝介质中运动,在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冲破粘土覆盖而产生管涌,导致堤身溃口,是威胁性险情。为了防止渗透变形,降低渗透压力,常用外截内导、内压。外截临河陡坡不易处理,内导几年后易于失效。内压是最佳办法,加厚覆盖层,平衡渗透压力。如杜公河、石碑台、下陈垮、尹家咀、泅牌等按其土壤特性、堤身状况和直观的现场情况,根据渗透原理,经计算覆盖厚度,均满足降低渗透压力的要求,没有出现险情。(5)削整滩岸,变被动为主动。滩河岸由于沙层较高,粘土和壤土覆盖较薄,土质松散。当洪水浸泡后,退水时,水位骤降较快,而排渗不.,水流将沙层掏空,上层失去支撑,而塌人河中,岸壁险峻,有的危及堤身安全,有的经多次崩塌形成凹岸,造成险象。如胡家台、赵家台、邓家垮、杨家老台等 ,已形成的条崩和临河壁陡的滩岸 ,都采取削坡减载、平顺岸线方法,降低崩速。(6)加培堤身 ,改善堤质。1972年,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确定:汉江以 1964年的洪水为防御标准,汉江汉川城关堤防顶部高程按 1964年洪水位 31.16米再加 1.5米的安全超高。并按照 “整险加固、填塘固基、消除隐患、改善堤质”的治理方针,全面进行 “三度一填”,即按高度、宽度、坡度要求,离堤脚 100米以内的塘堰填平。堤面以下 4-5米全部内筑压浸台。1991年地区水利局提出汉川汉江干堤建设标准:以汉川城关 67公里碑处,堤防高程 33.19米,防御 31.69米洪水。1998年汉江汉川城关洪水位达到 32.09米,汉川汉江堤防安然无恙。

二、府溃河治理

府河下游河道,自丘陵区进人平原湖区的黄江口起,经隔蒲潭、长江埠至道人桥下,分支人湖与出江河段,港汉沟壑纵横交错,流向极不稳定,比降平缓 (1/2万 ),河道愈下愈弯曲。每到汛期,水流奎塞,宣泄不.,极易造成堤防溃决。1954年 7月 11日,黄江口水位 33.72米时,同一天就有云梦4处、应城 2处溃口。援河干流经孝感城关后,河道弯曲狭窄,堤防低矮质差,城关至王母坑 19公里堤段每到汛期防汛时,两岸无土可取,往往危及堤防以至造成溃决。1954年汪家窑水位达30.10米时,堤烷四处溃口,城关以南一片汪洋。

1959年以前,府河、援河各为水系,其治理主要是云梦、汉川、孝感等县对其下游围烷进行合烷并堤,加高培厚,.其水流,提高堤防防洪能力。澄河从 1950年起,孝感县对覆河局部堤段进行退挽改道,裁弯取直治理,对童家湖、八埠口、协和烷、新烷一带合堤并烷,加高培厚。1951年将朝阳店以下至河口(汪窑)以上分别在箍河烷、田家河、七里烷张家湾实施退挽工程,使河道水流.通泄洪能力加大。同时,全县对溃河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并修建由王家湾至杨家咀直线堤防2740米。1954年大洪水以后,结合堵口复堤,重点加固沿河堤防。到 1956年澄河堤防一般高程在27 - 29米,城区重要堤段高程为 30米左右。

1956年9月,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府河流域治理规划,并通过水利部批准。这是经水利部批准的中国第一条中小河流规划。1958年,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 《汉北地区水利综合利用规划报告》。府援河改道是汉北地区水利综合治理关键性工程之一,包括府澄河改道工程、下游的河流改道、老河道疏浚工程和上游建设水库拦蓄洪水工程。主要措施:开新河从云梦黄江口至汉口湛家矶注人长江,全长 83.8公里(其中利用部分M河旧道和捷径河道);在武汉与孝感的交界处东山头建设节制闸和船闸 1座;在汉川、新沟、护子潭、白河口等处建设拦河坝和船闸,以防}7汉湖和长江水倒灌并便利通航。m河从河口(汪家窑 )至万金湖开挖长7.6公里河道与新府河汇合。新府河因在万金湖与溃河汇合,万金湖至湛家矶河段称府澄河,万金湖以上各自称府河、澄河。

府澄河改道工程分以下几段:府河黄江口至护子潭段,护子潭至卧龙潭段,m河孝感至卧龙潭段。府m河合流后,卧龙潭至东山头段,东山头至湛家矶段 (即捷径河 ),河道断面设计,按 33年一遇洪水进行推算,各段洪水位及堤防标准为:湛家矶洪峰流量6636立方米 /秒,设计水位 27.60米,设计堤顶高程 30.00米;东山头洪峰流量 6636立方米/秒,设计水位 29.36米,设计堤顶高程30.36米:卧龙潭洪峰流量 6636立方米/秒,设计水位 30.50米,设计堤顶高程 31.50米;护子潭洪峰流量 5351立方米/秒,设计水位 32.50米,设计堤顶高程 33.50米;隔蒲潭洪峰流量 5351立方米 /秒,设计水位 33.5米,设计堤顶高程 34.50米;袁家堤角洪峰流量5351立方米 /秒,设计水位 34.00米,设计堤顶高程 35.00;黄江口洪峰流量 5351立方米/秒,设计水位 34.50米,设计堤顶高程 35.50米;澄河孝感至卧龙段洪峰流量4104立方米 /秒,设计水位31.20米,设计堤顶高程31.50米。第一段:黄江口至护子潭段,主要为裁弯取直,展宽堤距,河床比降为 1/7000,复式断面,堤距展宽至 600米,新堤长 13公里。其中分段长度,黄江口段长 1.5公里,袁家堤角段长0.75公里,隔蒲潭段长2公里,李家村至护子潭段长3.66公里,在护子潭府河原道筑封河坝。1979年改建为3孔排水、船闸。第二段:护子潭经卧龙潭至北径咀段为新开挖河道段,全长29.3公里。起点河床高程为 19.00米 (施工时只挖到 20.00米 ),比降 1/10000,复式断面。底槽考虑航运需要,分为41米和25米 (第一期施工25米),边坡 1:2.5,浅滩断面,堤距在援河汇人处卧龙潭以上为600米,以下为 800米。第三段:东山头至湛家矶段,河床为复式断面,系天然河道 (捷径河),南岸以东西湖围堤,北岸以原有堤防及丘陵高地为界,全长49.5公里。

府河改道工程自黄江口起至北径咀止,与捷径河贯通从湛家矶人长江,全长83.15公里,东山头建中型排水闸,使府澄河洪水不再进人叼汉湖,闸旁建船闸 1座,以便通航。在护子潭老河道上筑拦河坝,引府河水人新道,在云梦白鹤口筑坝,堵死云梦老县河分流。在新沟筑坝,堵阻汉江倒灌。m河改道,孝感河口至卧龙潭与新府河汇合,河底高程以汇合处河底高程 18.8米为准,按 1/10000比降往上推算,河槽居中底宽50米,堤顶高程 31.5米,无比降,复式断面,堤距 500米,汇合处为 800米。府澄河改道规划第一期工程全部土方量为 3402万立方米。

1959年 9月 26日,中共孝感地委以 《关于府澄河改道工程的请示报告》呈报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1959年 11月 15日正式开工。来自汉川、孝感、云梦、应城、汉阳5个县的民工 10万人,分别在隔蒲潭、东山头举行开工誓师大会。湖北省副省长王海山,武汉市副市长伍能光,省水利厅厅长陶述曾以及孝感地委、专署领导参加大会。为了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协同施工,成立府援河改造工程总指挥部,由孝感军分区司令员傅庞如任指挥长,孝感军分区政治委员黄世忠任政委。总指挥部下设政治部、施工部、后勤部。以县为单位,分别成立汉川、孝感两个分指挥部和云梦、应城、汉阳3个直属师部。所有民工实行部队建制,组成 18个师、112个团、412个营、1642个连。1960年4月中旬护子潭截流,月底基本完成挖河筑堤主体工程,5月以后转人常年施工,至9月底共完成土方 320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 1700万元。

府澄河主道改道以后,1968年孝感县、云梦县完成女儿港改道,上自田湾至张司潭,全长 3.7公里,将女儿港 164平方公里的来水改原来进人云梦老县河至陡岗人澄河。1970年孝感县在澄河实施 由新街至 田铺湾的三张烷改道工程,全长 3.4公里。1976-1977年由杨家咀至杨林埠进行改道工程,全长4.27公里。至此以后,m河再没有进行河道整治建设,主要转于加固堤防建设。

在府m河主道改道施工中,遇到一系列极为艰难的施工难点:① “腰斩万金湖”。位于孝感县的万金湖,湖面7.2万平方米,水深 0.8米,淤深 1.2米,时值隆冬,气温骤降,滴水成冰,人站在湖中挖泥,寒风刺骨。新府河北堤恰要在这里通过,并要在湖心开一条新河,任务十分艰巨。承担施工任务的汉川分部一师(城陛)民工 1万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分部指挥长王安静和该师政委李远斌不畏严寒,脱下鞋袜,带头下水,实地勘察,提出 “挖河做堤、一土两用”的施工方案。随即组织突击队,挖龙沟、支沟,抢排渍水,为全面施工铺平道路。针对湖中淤泥深、人不能挑、车不能运的难点,创造湖中开循环渠道、采用木船盘河运土法,攻克难关。经过4个月连续奋战,终于在湖心开出宽40米、深4.5米、长 1450米的一条新河,筑成高 8米、长750米的府北大堤。② “腹剖文家湖”。文家湖在孝感卧龙潭附近,方圆 10里,水深 1.2米,水深淤多,要横穿湖心,筑起高 8.9米的北大堤,施工难度极大。汉川分部脉旺师民工 1000多人冒着严寒,在 11月中旬开始,仅用 3天时间筑起一道长 1300米的破湖堤埂,紧接着深挖龙沟、支渠,大排渍水,使湿土变干土,为大施工作准备。随后脉旺师调遣精兵 7000人,采用车运、船运、滑丝运等各种运土方式,苦干实干巧干 3个月,筑起横穿文家湖的府北大堤。③横穿朱湖。孝感县的朱湖,当年为万亩大湖,白水浩荡,芦苇密布,四周数十里荒无人烟,新府河要从这里横穿而过。汉川分部杨林师的部分干部民工迎难而上。他们首先成立土场基建队,专司打坝、挖龙沟、排渍水、滤土场。在较短的时间内挖成深4.5米、宽 41米、长 1906米的河槽,开挖龙沟274条,迅速排干渍水,滤干土场,打开施工场面。及时抓紧战机,总结水利施工经验,采取机械与水车相结合,打串排水,深挖龙沟与凉晒淤泥相结合,不断有干土上堤;取土先远后近相结合,挖完一块放一块水,节节土场干;南边取土与北边晒土相结合,避免湿土、淤泥上堤,堤高与路高相结合,运土上堤少爬坡。由于推广五个结合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取土、运土、工程质量等具体问题。工程进展到 3月中旬,骤下暴雨,朱湖渍水陡涨 1米,严重威胁南堤挡水埂安全。在这紧急关头,基建队出动民工4000多人,跳进齐腰深的水中,下桩堵口,加固堤埂,奋战一昼夜,挖改道口13条,制服渍水,保护挡水埂安全,为施工争得时间。经过 100天的顽强拼搏,全长3600米的南北大堤终于在朱湖上安然屹立。

府澄河改道工程实施后,经过多年运用,工程效益显著。①减轻洪涝灾害。改道前,1951-1959年叼汉湖平均水位为 27.08米。改道后,1960-1970年 (汉北河改道前 )平均水位 25.65米,平均降低 1.43米。这是由于改道后,府浸河汛期 6-9月多年平均撇除洪水 30亿立方米,减轻天门、汉川、应城、云梦等县295万亩低洼耕地受渍水威胁,为改造湖田、提高单产创造有利条件。②垦殖灭螺,扩大耕地面积。湖区治理结合消灭钉螺是孝感水利建设的一大特点。垦殖灭螺是行之有效和比较彻底的治理措施。1956年汉北水域 (包括汉川、孝感、云梦、应城、天门)初步查出钉螺面积42.7万亩,至 1970年止,累计有螺面积 57.8万亩,灭光面积34.77万亩,其中府澄河改道直接灭除 12万亩。③扩大航线,缩短航程。府河干线主要是承担府河流域广大城乡的物资外运,并与m水支线孝感城关转运站相接,通过东山头船闸、沦河通叼汉湖。原府河干线 自黄江口一新沟一汉口,航程为 138公里,改道后从东山头经捷径河出长江至汉口,航程为90公里,缩短航程48公里。

三、汉北河开挖

汉北河是 1969年开挖的一条人工河道,此前无汉北河之称谓。为了减轻汉川叼汉湖洪水压力,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提出汉北地区水利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经国务院批准,于 1969年 11月 25日汉北河 (天门河改道)工程破土动工。改道新河位于汉江以北,故取名汉北河。

汉北河开挖也称天门河改道,目的是使天门河、傀水、大富水与叼汉湖分开,撇除山丘面积 6304平方公里的山洪排人长江和汉江。新河规划的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其洪峰流量为 2000立方米/秒。新挖河道从天门城关万家台至汉川新沟,全长 97.65公里 ,承雨面积 6259平方公里。同时疏挖辛安渡至东山头沦河14.8公里。新沟排洪流量为 1500立方米/秒,东山头排洪流量为500立方米 /秒。老观湖、龙骨湖、沉泥湖、龙赛湖等 155.7平方公里面积作为控制调洪区。当龙赛湖闸闸外水位高于29.00米、天门水位达到30.00米时,龙赛湖与老观湖开闸进洪,最大分洪流量 1400立方米/秒,其分洪频率为5年一遇。当东山头闸、新沟闸外水位超过 29.50米时,泄洪对下游增加威胁,则根据情况东西汉湖与叼汉湖也可依次分洪蓄水,同时对大富水、傀水下游进行改道。

汉北河在孝感地区境内的工程标准:汉北河在孝感地区境内自汉川市七星观经江边堰、应城天鹅、汉川麻河、云梦肖李湾至汉川民乐三角洲分两支:一支由新沟闸注人汉江,一支经孝感沦河由东山头闸人府河在湛家矶出长江。在孝感地区境内的设计过洪流量,大富水口以上为800至2000立方米/秒过渡段,大富水口至民乐为2000立方米/秒,民乐至新沟为 1500立方米/秒,民乐至东山头为500立方米 /秒。河床断面设计标准,七星观至大富水口为复式断面,堤距为500-750米的过渡段,大富水口至民乐为复式断面,堤距 750米,民乐至新沟为单式断面,堤距200一250米,民乐至东山头为单式断面,堤距 150一200米。通航河道设计标准,河道底高:新沟、东山头各为 18.00米,民乐为 18.8米,民乐以上按 1/10万纵坡向上推算。河道底宽,民乐至新沟为 115米,民乐至东山头为50米,民乐以上为30米。

汉北河开挖工程经国务院1969年 10月 25日批准后,随即孝感地区成立 “汉北河水利工程孝感地区指挥部”,由孝感军分区副司令员王永堂任指挥长,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王涌任副指挥长,武汉军区派 10名军代表协助工作。1969年 11月 25日破土动工。投人这一建设的6县民工52万余人 (汉川 16万人,孝感 10万人,应城 10万人,云梦 6万人,黄破7万人,汉阳3万人 ),经过半年 120个工作日的艰苦奋战,于 1970年5月29日汉北河建成通水,沦河于4月 5日通水,新沟、民乐、麻河 (东西汉 )3座大中型排水闸相继建成。整个汉北主体工程于 1971年4月竣工,其他配套工程于 1974年5月先后建成。全部工程共完成土方 8821万立方米 ,石方 8.51万立方米,混凝土 10.8万立方米 ,完成标工 6410万个 ,工程总投资5293万元。

四、大富水改道

大富水发源于大洪山南麓 ,自北向南流经京山县徐店 ,汇合石板河后进人应城境内,经田店八斗山由西北向南贯穿应城中部平原人叼汉湖,全长 182公里,其中应城境内旧河长 82公里,集水面积 1672平方公里。旧河道迂回曲折,断面窄小,泄洪缓慢,堤身低矮,每逢山洪暴发,洪水漫滩,堤烷溃口,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汉北地区综合治理规划,把大富水改道列为治理工程之一,主要是下游河道改造。改道新河上自赵家阪下至天鹅接汉北新河,全长24.1公里,河底高程为 26.3-28米。堤顶高程,铁路桥以上为 36.5米,铁路桥至公路桥为 36米,喻家横河为 34.3米,与汉北河堤相接处为31米。两岸堤距:铁路桥以上为 153.3米,铁路桥至公路桥之间为 151米,公路桥以下至喻家横河为148.5米,出汉北河口宽为500米。堤面宽均为5米,内外坡为 1:2.5。设计行洪流量为 1800立方米 /秒。大富水改道由应城县分两期施工。第一期,1970年对喻家横河以下至天鹅人汉北河进行改道;第二期,1977年对喻家横河以上到赵家阪进行改道。自此以后,汉北河、大富水河道治理转人堤防加固,暂无河势整理。五、水利综合治理

1994年,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林业部批准孝感市为全国三个地市级血防综防试点之一。由市统一规划,进行汉北河防洪、航运与血吸虫防治综合治理。湖北省计委对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同意孝感提出 “挖北河、扩南河、平滩灭螺、除险固堤、分年实施、当年受益”的治理方案。挖北河:对汉北河48公里河道实施北河槽开挖工程 (疏通汉北河滩北侧故河沟渠 ),其中大富水口以下32.2公里,大富水口以上 15.8公里。北河槽大富水口以下设计河宽60米,大富水口以上设计河宽 35米。河底高程按民乐闸处 20.00米,大富水 口21.70米,洞缘22.6米控制,河道边坡为 1:3。扩南河:大富水口以下,河宽由30米扩宽至45米,大富水口以上河宽由30米扩挖至35米。河底高程、边坡与北河相同。平滩灭螺:清除河滩中高于25.00米以上部分,填平部分低洼渍水钉螺孽生区域,基本达到水落滩干,破坏钉螺孽生环境。除险固堤:新沟闸堤顶高程 30.50米,按 1/50000纵坡向上游推算沿线堤顶高程。堤面宽度,左(北 )堤6米,堤坡坡比1:3。北堤外平台按 30一50米填筑,高程高于当地河滩 1米以上,但不超过26.00米高程。

    1994年 11月初,工程正式开工。根据谁受益谁担负原则,孝感市组织4县市区和市直 3个国营农场共 62个乡镇参战。承担任务比重:汉川市 41.7%,应城市 31%,云梦县 16%。施工时上民工30余万人,各类机械 3000余台,1月余,完成第一年600万立方米土方的施工任务,治理16.7公里河段。1995年10月 10日,再次组织机械率先投人施工,10月 20日开始上劳力,56个乡镇参加,高峰期劳力达到37万人,投人机械 4000台套。到 12月 16日,主体工程完工。经过两个冬季施工,完成工程:①紧靠北堤脚开挖 1条长48公里、宽 60米的河槽;②将南河槽由30米扩宽到45米;③降滩清障填坑平滩灭螺,消灭河滩 5.7万亩钉螺面积;④加固堤防48公里,清除险工险段;⑤建人行桥、机耕桥、上滩公路桥 24座,改造配套涵闸34处;⑥更新堤外平台防浪林。完成土方 1760万立方米。总投资 2.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 1400万元,农民劳务投人或以资代劳 1.96亿元,其余为地方投资。工程完成后,汉北河堤防的防洪能力由五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经过 50多年建设,至 2005年,孝感市境内共修筑加固干支堤防416.583公里,主要民堤455.35公里;干支堤防穿堤涵闸176座,主要民堤涵闸200余座,基本建成江河防洪体系,保护耕地207万亩。

2005年孝感市堤防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