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50年代,开始探索水土流失治理。1955年 12月,湖北省水利厅在应山县浆溪店设立湖北省府河上游水土保持站,这是全国最早的水土保持机构之一。1956年,孝感地区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水土保持工作。

1959年,按照省里提出的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治坡为主、沟坡兼治的要求,学习黄冈石桥铺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孝感地区在大悟金鼓设立水土保持综合推广站,摸索经验,然后推广。首先对三步堰 3.73公顷 (56亩 )荒山进行试治,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沟里做谷坊,坡面挖截流沟、鱼鳞坑和植树种草相结合,经过 3年治理,逐步控制水土流失。大悟县及时总结推广三步堰经验,1964年治理金鼓大队下寺沟,并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多种经营结合起来,试种青茶与楠竹,经过 3年的治理,基本控制水土流失。而且,金鼓茶叶从此扬名。1968年,大悟县又在左程河 25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上,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经过 10年治理,森林覆盖率由6%提高到46.3%,局部达到80%以上,侵蚀模数由治理前 6000一8000吨/平方公里 /年 (中度 ),下降到500一1000吨/平方公里/年 (轻度)。

1978年以后,小流域治理由点到面逐步开展起来。1979年,金鼓水土保持站扩大业务范围,建立试验室,增设气象、冷浸田效益、泥沙流失量、径流量、氮磷钾有机质流失量、老头松改造等观测和分析业务。1979-1983年,设立大悟夏店和广水周家河水土保持站,加强业务指导。夏店水保站担负关溪河、夏店河2条小流域57平方公里的治理任务及土壤侵蚀、降水蒸发、气温、地温、喷灌效益、河床演变、复盖指数、封山效益等水土流失规律的探讨和水土保持效益的试验研究工作。1990年以前,孝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30平方公里。


1997年,孝感市水利局成立水土保持科,同年成立孝感市白云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总站,专门负责孝感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孝昌县、大悟县、安陆市水利局相继设立水土保持股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配备专职监督检查员。全市水土保持部门以小流域为单元,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在生物措施上,注重生态自然修复,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灌则灌,宜农则农,宜草则草;在工程措施上,注重坡改梯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1990-2005年,小流域治理完成国家立项的大悟县关溪河、侯家冲、董家冲、竹竿河,安陆市大桥河、黎严冲,应城市燕黄,孝昌县细河、陈庙河、陡山河和市直白云河 11条示范小流域综合治理。另外还治理大悟县张墩、长岭、宣化,安陆市柱子冲、魏桥河,孝昌县会亭河,云梦滚子河,应城市燕黄,孝南区沪川等 24条小流域,治理面积226.7平方公里。兴建基本农田35.4万亩,维护水土保持林 171.66万亩,经济果木林20.8万亩。新中国成立以来,孝感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境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353个。通过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验收310个,实施返还治理示范工程 18个。投人资金 617.6万元,治理面积 643.7公顷。全市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 132起,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346.8万元,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资金 4459.5万元。2002年,孝感市被水利部评为 “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同年,安陆市柱子冲、孝昌县陈庙河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为 “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小流域”。2003年8月,大悟县、孝昌县被命名为全国 “十个水土保持工作先进示范城市、百个水土保持工作先进示范县、千个水土保持工作先进示范小流域和科技示范园”工程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