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种植

第二节  粮食种植

孝感境内种植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薯类、玉米、高粱、蚕 (豌 )豆、绿豆等。1949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23.31千公顷,平均单产 1549.6公斤 /公顷,总产 50.1万吨。196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435.31千公顷,平均单产2523公斤/公顷,总产 109.8万吨,首次突破 100万吨。1974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6.93千公顷,平均单产 3600.1公斤 /公顷,总产 150.1万吨,首次突破150万吨。1984年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418.55千公顷,平均单产 4848.2公斤 /公顷,总产 202.9万吨,首次突破 200万吨。200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06.55千公顷,平均单产 6902.3公斤/公顷,总产211.59万吨。

1949-2005年,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来看,1964年最大,为444.03千公顷;2003年最小,为 272.44千公顷。从平均单产来看,2004年最高,为 6955.8公斤/公顷;1950年最低,仅为 1457公斤/公顷。从粮食总产量来看,1997年最高,为241.76万吨;1961年最低,仅为48.55万吨。

孝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2005年,省政府确立一批粮食主产县市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孝感所辖7个县 (市)区中,除大悟县外,其余 6个县 (市)区均被列人全省46个粮食主产县市。

1949-2005年孝感市粮食生产情况

 

 

一、水稻

水稻是孝感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历史悠久。1958年,在应城四龙河陶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即发现稻壳灰,证明早在 4000多年前此地即有水稻种植。孝感主要稻作类型有釉稻、粳稻和糯稻,以釉稻为主。从播插季节上分有早稻、中稻、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不同时期各占比例不同。孝感是水稻的优势产区,种植面积一直占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的60%以上,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水稻生产的丰歉,直接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和农民收人。

(一)区域布局

早稻、晚稻:主要分布在应城、云梦、孝南、孝昌和汉川五个县 (市)区,安陆、大悟两县市基本没有早稻和晚稻种植;中稻:在全市七个县市区都有种植,并且都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二 )生产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孝感市水稻生产以中稻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大力兴修水利,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双季稻逐步发展。复种面积扩大,水稻单产提高。1970-1977年,是历史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绿肥一双季稻模式发展最多的时期。1978年以后,由于种植双季稻劳动强度大、季节矛盾大,以及产量不高、效益较差等原因,水稻种植面积逐步下调。1985年后,由于杂交水稻特别是中稻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中稻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早、中、晚稻面积比进一步发生变化,大约各占三分之一。2000年,遭遇严重春夏连旱灾害,早稻无水插秧,导致水稻面积锐减。此后,各地均主动调减缺水易旱地区的早、晚稻面积,同时由于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影响,粮食销售困难,粮价低,农民种粮收益差,水稻种植面积连续 4年下降。2004年,中央出台 “一降二补”政策,即降低农业税率,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补贴,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存在多年的土地 “抛荒”现象基本消失。

1949年,全市水稻总面积 164.08千公顷,稻谷总产 37.31万吨,平均单产 2273.6公斤/公顷。1953年稻谷产量突破50万吨达到 54.11万吨,1971年突破 100万吨达到 103.55万吨,1984年突破 150万吨达到160.93万吨。

1949-2005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971年最多,为328.01千公顷;1959年最少,为 141.29千公顷。从总产量来看,1997年总产最高,为 196.48万吨;1961年最低,为20.11万吨。从平均单产来看,2005年单产最高,为8685.1公斤/公顷;1961年单产最低,为 1654.5公斤/公顷。早稻面积 1971年最多,为141.74千公顷;1949年最少,为 12.98千公顷。早稻总产量 1974年最高,为 62.35万吨;1954年最低,为1.37万吨。早稻平均单产 1995年最高,为6755.5公斤 /公顷;1954年最低,为851公斤/公顷。中稻面积1954年最多,为 158.79千公顷;1974年最少,为26.76千公顷。中稻总产量2002年最高,为 111.13万吨;1972年最低,为4.63万吨。中稻平均单产 1999年最高,为 10 314.5公斤/公顷;1972年最低,为 1281.1公斤 /公顷。晚稻面积 1971年最多,为 150.99千公顷;1954年最少,为2.87千公顷。晚稻总产量 1992年最高,为 65.29万吨;1954年最低,为 0.39万吨。晚稻平均单产2004年最高,为7290.8公斤/公顷;1954年最低,为 1366公斤/公顷。2005年,全市水稻总面积204.64千公顷,稻谷总产 177.73万吨,平均单产8685.1公斤/公顷。

(三)种植品种

新中国成立后,孝感境内水稻品种历经釉改粳、高改矮、常改杂、劣改优4次大的改革。

釉改粳 1956年,从东北、华北、华东引进早粳品种青森5号、北海 1号,中粳品种银方、陆羽 132,晚粳品种 10 509、老来青、松场261、猪毛簇、四上裕、412等。当年粳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的12.8%,一季晚粳和双季晚粳的平均单产比同等条件的釉稻品种分别增产 20%以上。此后一季晚粳和双季晚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双季稻区逐步实行早釉晚粳的搭配制度。

高改矮 1961年试种早稻品种矮脚南特,1962年又相继引进青小金早、二九青、青董六号、二九南一号、先锋 1号、广陆矮4号、庆丰9号、朝阳1号、竹莲矮、温革早和中稻珍珠矮、广场矮 3784以及双季晚稻农垦58、农虎 10号、早熟农垦 58、南矮 15、金垦 15、沙州东方红等矮秆品种。矮秆品种耐肥抗倒产量高,比高秆品种增产 20%以上。70年代中期,早、晚稻矮秆品种达到80%一90% 0 1970年前后,因引进推广的品种名目繁多,出现混杂现象。1974年根据试验示范的情况,对品种进行审查定向,确定的品种为:早稻二九青、青董六号、华矮 15、广陆矮4号、先锋 1号;晚稻农虎 10号、南粳 15、金垦 15、沙州东方红1号和农垦 58;中稻品种以691种植面积较大,次之有 399, 525、南京 11号等品种。1980年后,新品种相继问世,推广早稻原丰早、浙辐802;晚粳鄂晚5号、鄂宜 105;中稻桂朝 2号、桂朝 13号、广二 104。此期间还推广孝辐早一号等当地选育的新品种。

常改杂  即常规稻改杂交稻。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辟新途径。1976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南优2号、南优 6号、汕优2号和汕优 6号等杂交组合在各县示范种植 1696亩,1978年发展到 39.2万亩。1983年引进的汕优 63和汕优 64、威优6号、威优49、威优 64,因增产效果好,1986年很快发展到 45万亩。到90年代初,杂交稻种植总面积达200万亩 (含原所辖广水市 ),约占整个水稻面积的65%0 2001年以后由于推广鄂香 1号等优质中稻和扩大糯谷种植面积,杂交稻面积有所下降。2005年,全市杂交稻种植面积 120多万亩。

劣改优  即劣质稻改优质稻。80年代到 90年代初,常规稻是以桂朝等劣质稻当家,杂交稻是以汕优63等当家。90年代中后期,逐步推广优质稻,常规稻以鄂香 1号等优质稻为主。杂交稻以两优培九、红莲优6号、粤优 938等为主。2005年,全市优质稻面积占70%以上。

(四)栽培技术

(1)育秧技术。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育秧方式为水整水播,露地育秧秧田也不分厢,用种量大,秧苗质量差。从 1964年开始试验推广早稻温室育秧、塑膜育秧。塑膜育秧表现出秧苗素质好、成秧率高、早熟、增产,一般比露地秧亩增产 50公斤以上,早熟 7一10天。此外,还推广使用夏秧、合式秧田、湿润秧田等形式。1986-1989年,中稻推广早育抛寄两段育秧,1997年推广软盘旱育直接抛栽技术,2000-2005年,大力推广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轻简化水稻栽培技术。

(2)种植密度。新中国成立前后,水稻植株比较高,种植密度较小,中稻一般栽插密度是5x7寸或6x8寸,早、晚稻一般栽插密度是 5x7寸,有的地方更稀。1955年以后,提倡合理密植。1967年推广划行插秧或采用插秧架插秧等方法,提高田间密度,一般要求早、晚稻 3x5寸,中稻4x6寸。80年代以后到2005年,由于杂交稻面积扩大,中杂密度一般亩插 1.8万莞,早、晚稻亩插2.4万莞。

(3)插秧方式。长期以来,水稻插秧以人工手插为主。1997年,开始示范推广软盘旱育抛栽或无盘旱育抛栽、翻耕或免耕直播技术等,2004年,开始示范机械插秧,2005年,机插早稻示范200亩,中稻 1.73万亩,晚稻400亩。

(4)田间管理。1949年前后,农民对水稻田间管理大多数采用深灌水,迟管理。60年代开始,中稻、双季晚稻开始推广勤灌浅灌,早管促发。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大面积发展双季稻后,全面推广 “四早一勤”(即早播、早追肥、早活泥除草、早防病虫和勤灌浅灌及晒田 “结扎,’) 等科学管理技术。

(5)追施肥料。1949年前后,化肥供应量很少,农民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水平不高。60年代末开始,推广双季稻、早稻 (包括一部分中稻 )运用绿肥作底肥,追施氮素化肥;双季晚稻施饼肥、青肥、化肥。80年代初,开始推广配方施肥。除增施有机肥和氮素化肥外,着重施磷钾肥,普遍推广穗肥和根外喷肥技术。

(6)再生稻生产技术。再生稻 (又称蓄翻荪 ),解放初在汉川湖区或中北部低洼稻田多采用再生稻技术。80年代孝感地区开展示范推广,发展面积不大。

(五 )病虫防治

纹枯病 20世纪50-60年代,纹枯病不是孝感水稻的主要病害。70年代后,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水稻纹枯病逐年加重,80年代成为水稻主要的常发性病害之一。孝感市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特点是,南部双季稻区重于北部单季稻区,早稻重于中晚稻,常年发生程度 4-5级。1983-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面积120.37千公顷。

白叶枯病 1956年,境内水稻生产推行 “釉改粳”,调入大量白叶枯病带病种子,80年代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1987年大发生,造成稻谷损失近亿斤。1988年,孝感地区被列为全省 3地9县开展水稻白叶枯病综防样板,取得明显成效。90年代初期发生程度加重,发生面积扩大,安陆、孝昌、云梦等地大发生。90年代中期,在安陆、孝昌等地中稻品种汕优63上呈大发生。90年代后期,引进推广抗病品种丙664.2优501以及新型杂交组合,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稻瘟病 1956年以前极少发生,1956年全地区大面积推广 “釉改粳”,引进带菌种子和感病品种,加之当年气候适宜,导致大暴发,发生面积达33.3千公顷,其中有0.67千公顷翻耕改种。1993年全市水稻稻瘟病大流行,特别是在晚稻品种鄂宜 105上暴发,全市稻瘟病发生面积 77.17千公顷。一般年份发生程度为2一3级。1986-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面积 17.59千公顷。

螟虫  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o 50年代初水稻螟害严重,一般损失两成以上。1958年全国治螟工作会议在孝感召开,会议肯定孝感 “点灯灭蛾”、“拾收稻莞”等综合防治螟虫经验。专署农林科撰写 《人定胜天、螟虫可灭》一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60年代初螟虫又全面暴发。70年代后由于预报及时,有效药剂增多,受害程度又减轻。80年代以三化螟为害为主;随着杂交稻大面积种植,二化螟发生程度加重,但由于杀虫剂的出现,有效控制其发展。90年代初三化螟明显回升并逐年加重,1994年以后二化螟和三化螟混发、重发,发生面广、代次增多、发生期延长、程度加重。2001年后三化螟发生程度明显减轻,呈中等发生水平。1986-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 227.27千公顷。

稻纵卷叶螟  为迁飞性害虫,一般5月份迁入孝感。第二代 (6月底7月初 )和第三代 (7月底 8月初 )为主害代,部分年份第四代 (8月底 9月初)重发。70年代前发生量少,危害较轻。70年代后,由于双季稻的发展和密植,增肥以及矮秆品种的推广,上升为间歇性大发生虫害。1972-1986年发生面积超过 66.7千公顷的有4年 (1973年、1974年、1975年、1980年 ),其中1980年发生面积 192.11千公顷。2000-2005年重发频率增加,除2001年偏轻发生外,均为大发生。1986-2005年,平均每年发生面积67千公顷。

稻飞虱  为迁飞性害虫,每年5月份迁人孝感,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性害虫。50年代仅有个别田块发生。60年代随着肥水条件的改善,双季晚稻面积的扩大,危害加重。70年代后全市都有发生,危害中稻、双季晚稻。1974年大暴发,全区有40多千公顷绝收。80年代后由于高效农药叶蝉散、优乐得 (唾嗓酮)的使用,危害减轻。1991年、1997年呈大发生。1997年推广 “大功臣”等毗虫琳类药剂,有效控制稻飞虱发生危害,2000年以来稻飞虱发生程度加重,重发频率增加,由间歇型发生的害虫,变成了常发型、重发型害虫。2005年稻飞虱发生期早、发生面广、来势猛、超过大发生的1991年,为 90年代以来罕见。2002-2005年连续重发生,其中,2002年、2004年、2005年呈大发生,2003年为偏重发生,年均发生面积109.89千公顷,1986-2005年,年均发生面积49.19千公顷。

蝗虫 50年代初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50年代末 60年代初连续 3年干旱,造成稻蝗、飞蝗大面积发生,尤其汉川、应城滨湖地区发生密度大。1961年、1962年对汉川、应城、孝感、云梦、安陆等5县飞机灭蝗。此后,蝗虫虽时有发生,但危害不重。

稻苞虫 50年代主要发生在孝感北部县市,危害中稻。60年代后由于双季晚稻的发展和生物农药"7216”的使用,逐渐减轻。1974年、1977年、1979年发生面积较大,分别为 65千公顷、98千公顷和70.22千公顷。

黄矮病  系病毒病,主要传染媒介为黑尾叶蝉。60年代中期传人孝感,到70年代中后期发生危害逐年加重。80年代以后农垦58绿肥面积逐年减少,此病在全区基本得到控制。

其他病害  水稻干尖线虫病在 80年代中后期有发生。1986年,全区发生面积 8.67-16.67千公顷,危害较小。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优质稻大面积种植,特别是红莲优 6号、粤优938.两优培九等高产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大,稻曲病快速上升,1998年和2004年大发生。进人21世纪后,稻象甲和稻瘦蚊在局部区域有发生,部分田块受害较重。

(六)优质稻开发

80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安陆、广水、孝感、汉川等县市相继被列为商品粮基地建设单位,并开始征集引进优质水稻品种试种和推广,同时引进优质稻加工设备,建设一批优质稻米加工厂。但由于引进试种的民科粘、双二粘、四喜粘等主要优质稻品种产量低,加之市场又未实行优质优价 ,种植效益低而萎缩。进人 90年代,随着粮食生产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粮食产销形势的变化,稻米品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199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把提高稻米品质列为四优工程 (优质稻米、优质油菜、三元杂交猪、优质水产)之首。2000年初,湖北省优质稻米评审委员会举行首届优质稻米评选,按照 GB/17891-1999标准,孝感市有 8个水稻品种获奖,占全省 38.1%。其中,孝南区送评的 “早釉 164”被评为一级优质米,“中釉 8836”被评为二级优质米;孝昌县送评的 “中釉8836”被评为二级优质米,“早釉浙82”被评为三级优质米;汉川市送评的 “中育香 3号”被评为三级优质米;应城市送评的 “早釉舟优903”被评为三级优质米;孝南区送评的扬辐糯4号和云梦县吴铺镇粮食收储有限公司送评的 “三岗糯”被评为优质糯稻。2002年,湖北省优质米评审委员会举行第二届优质稻米评审活动,孝昌县送评的 “鄂香 1号”被评为一级优质米。全市优质稻米生产发展较快,订单生产基地面积大,稻米加工企业参与度高。2000年试种 “鄂香 1号”,2001年达到2.65千公顷,2002年发展到 16.67千公顷。2005年,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 178千公顷,占水稻面积的87.02%。参与优质稻米收购、加工的龙头企业有安陆市禾丰米业公司、孝昌太子米业公司、应城市豪丰米业公司等。“禾丰”德安大米、“豪丰”糯米、太子米等优质稻米品牌名气越来越大,龙头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主要优质稻米品牌如下 : 

    孝昌太子米  孝昌太子米,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 国五大优质米之一。原产于孝昌县邹岗镇,距今有 1000多年种植历史。因产于牛迹山太子岗脉冲带而得名。太子米米粒完整,晶莹剔透,米饭油润、柔软可 口,营养丰富而久负盛名。经过多年品种选育,开发出 “太子玉晶”、“太子玉竹”等十多个优质系列品种,种植区域扩大到全县 12个乡镇。2001年种植面积 30万亩,2002年达到 40万亩,基本实现水稻生产 “太子化”。1984年孝感 “太子米”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92年荣获首届北京中国农产品博览会银奖,1993年被湖北省乡镇企业局评为优质产品,1997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湖北地方名牌产品证书,2000年 “太子玉晶”、“太子玉竹”在湖北省首届优质稻米评审活动中分别被评为二级、三级优质米,产品于1998年申请注册为 “步牛氏”商标。

安陆浸米  埙米是安陆市的传统名优产品。由于土性特异,埙水佳美,气候适宜,种植出来的稻谷米质特优。“埙米”历史悠久。据 《安陆县志》记载:“郧国稻苗秀,安陆地宜稻”,“德安府,特产稻,有无名粘、条粒、青粘……”史料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隐居安陆时,对安陆 “埙米”非常赞赏。 1985年开始,埙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 10万亩,总产量达 5万吨。埙米外观整齐洁白,米粒细长,半透明或透明,光泽鲜艳,整精米率高达56%,一般出糙率在75%以上。直链淀粉 17%一23%之间,奎白率 10%-25%,奎白度 1.0-4.0,胶稠度70毫米以上。蒸煮米饭,香气扑鼻,柔软可口,粘度适中。1985年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质大米。1986年,安陆市被列为全国优质米基地;2000年列为湖北省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县市。

龙王玉珠米  龙王玉珠米为湖北省名优稻米,产于 “鱼米之乡”的应城市。相传东海龙王两位太子嬉戏于应城四龙河,偶得玉珠般香米,进奉龙王受宠得名。汉代起,“龙王玉珠”备受帝王官宦喜爱,美名远播。“龙王玉珠”系列优质米,因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丰饶的土壤矿质滋养浸润,米粒晶莹剔透,食味纯厚香甜,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强身壮体、增智明目、延年益寿之功效。“龙王玉珠”由应城市优质粮油开发公司负责开发,主要分布在应城四龙河、龙集、潘集一带,面积约 2万亩,年产量2万余吨。

吴铺三岗糯  主产于云梦县吴铺、倒店、曾店等乡镇,基地面积约 10万亩,年产糯稻 5万吨,加工糯米3万吨以上。三岗糯稻外观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直链淀粉含量高,营养爽口,幽香四溢,既可煮食,又可作汤元、年糕、糕把、米酒和酿造业的上佳原料。2000年,吴铺三岗糯米被湖北省首届优质米稻米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二级优质稻米。2004年经企业申报,被孝感市绿色食品办公室认证为绿色食品品牌,商标为“三岗”,产品名称为 “三岗糯米”,标志编号为 LB-03-0411171963AO

1949-2005年孝感市水稻生产情况 (一)

 

 

1949-2005年孝感市水稻生产情况 (二)

 

 

 

 

二、旱粮作物

(一 )麦类

孝感的麦类作物主要有小麦和大麦,以小麦为主,大麦次之。80-90年代,全地区小麦播种面积 133.3千公顷,大麦在20千公顷上下。进人21世纪,小麦播面下调,大麦调减幅度更大。由于大、小麦均在秋冬季播种、夏季收获,习惯上称为夏粮。

1.小麦

面积产量  全市七个县市区都有小麦种植,是各地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夏粮作物。1949年,全市小麦面积60.2千公顷,小麦总产 4.6万吨,平均单产763.4公斤 /公顷。2005年,全市小麦面积76.9千公顷,小麦总产 24.55万吨,平均单产 4078.2公斤 /公顷。1949-2005年,从面积情况来看,1998年小麦种植面积最大,达到 114.2千公顷;1959年面积最小,为 57.4千公顷。从平均单产情况看,1998年平均单产最高,为 6356.7公斤/公顷;1949年最低,仅为7636.4公斤 /公顷。其中,1951年小麦平均单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 /公顷,达到 1053.7公斤/公顷;1965年首次突破 2000公斤,达到 2375.6公斤/公顷;1978年首次突破3000公斤,达到3049.3公斤/公顷;1979年首次突破4000公斤,达到4011.5公斤 /公顷;1984年首次突破5000公斤,达到5236.5公斤/公顷;1997年首次突破6000公斤,达到6036.1公斤/公顷。从小麦总产看,1998年小麦总产量最高,达到 38.27万吨;1949年最低,为4.6万吨;其中,1950年首次过5万吨,为5.3万吨;1960年首次突破 10万吨,达到 11.18万吨;1979年突破 20万吨,达到24.15万吨;1984年过30万吨,达到 31.52万吨。

种植品种 20世纪 50年代初期种植的小麦主要是地方品种,亩产只有几十斤。1950年引进南大2419,金大2905、中农28等小麦良种,经试种、示范推广。南大 2419白皮出粉率高,适应性广,产量一般比本地品种和尚头增产 40%。因其不易脱粒,影响推广速度,1956年种植面积仅占小麦面积的23.2%。以后由于脱粒机械的推广,种植面积很快扩大,1958年占小麦面积的 82.8%, 1979年种植面积还保持在 35万亩,占小麦面积的21%0 70年代主要推广高产耐渍的品种鄂麦 6号,1980年种植面积达 109万亩,占小麦面积的65%0 80年代示范推广的主要品种有鄂麦 9号、鄂恩 1号 (881)和鄂麦 10号 (6569),种植面积占小麦的80%。其中鄂麦 10号是孝感地区农科所 1977年选育而成。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 293.8公斤,比鄂麦 9号增产 14.95%, 1987年推广面积达 50多万亩。在此期间搭配种植的品种有太山 1号、丰产 3号、九兰三九、扬麦 1号、许昌铁杆、毛颖阿夫、1023、襄麦8号、百农 3217等。90年代以后,主要推广的品种有鄂恩 1号、华麦 12,鄂麦系列、郑麦 9023和绵阳系列等。鄂恩 1号应用时间较长,直到 1992年还有少量种植,此后推广应用鄂麦 14、绵阳20号、华麦 8号等。19% 年应用推广鄂麦 14号,面积达43.1万亩。2000年后推广应用郑麦 9023等品种。

栽培技术 1967-1976年,农民为了克服双季稻田种小麦季节矛盾和整地困难,自发采用 “稻板麦”,全区应用最高时达到30万亩。1966年,孝感地区农科所曾庆成、何雪英等用鄂麦 6号举办 1.6亩小麦高产试验,获得亩产 382公斤,创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新纪录。1977-1985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小麦良种应用,增施农家肥,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普施腊肥、根外追肥、大面积 “三沟”配套等先进科学技术,小麦单产、总产大幅度增长。由于粮食结构不合理等长期积淀等原因,1984年出现历史上第一次 “卖粮难”,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随后小麦种植面积没多大发展,单产一直在200公斤左右徘徊。

病虫防治 (1)赤霉病。常发性病害,为典型性气候型病害。50年代发病较轻,60年代,随着麦田施肥量增加,病害日趋严重。1973年、1975年、1976年、1977年大流行。1985年、1989年、1990年、1994年、1995年、2002年中等偏重流行,2003年大流行。1986-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为30.74千公顷。主要综防措施为 “一降”(开沟降低水位 )、“二抗”(种抗病良种)、“三防”(花期喷药 )。(2)锈病。70年代以前以叶锈和秆锈为主,对产量影响不大。80年代初期条锈病大流行。1981年中等偏重发生,1983年、1984年、1990年、1991年为大发生,1993年偏重发生。1986-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24.73千公顷。(3)白粉病。在本地能够越冬,常年发生程度为2级,局部地区发生程度 3一4级,部分感病品种发生程度较重。1986-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 17.69千公顷,1981年和 1989年大流行。

2.大麦

与小麦相比,大麦具有熟期早、耐渍性好等特征,在粮食供应紧张时期用于 “青黄不接”度荒。大麦是棉花、水稻及秋杂粮、秋油料的理想茬口。同时,大麦对肥料要求不高,适应性比较强,50年代前后种植面积较大。以后随着绿肥双季稻的发展和粮食供应状况的改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49年,大麦播种面积 50.22千公顷,占夏粮面积的32.3%0 1951-1965年,播种面积连续 5年在 66.7千公顷以上。其中,1962年为 92.2千公顷,为历史最高年。从 1966年开始,大麦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72年为 12.41千公顷。改革开放后虽有所恢复,但从 1990年开始,种植面积再度萎缩,一般年份在 3.33一5.33千公顷,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 2.86千公顷,平均单产 2580公斤/公顷,总产7500吨。

(二 )玉米

孝感各地均有少数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和田边地角种植玉米。由于玉米种植地块分散,全市多年面积在1.87千公顷至3.81千公顷之间徘徊,属小宗粮食作物。1953年全市玉米面积3.81千公顷,单产66.5公斤,总产 3.815万吨。之后面积逐渐下降,1958年 0.41千公顷,1962年又恢复到3.71千公顷。2005年种植面积1.06千公顷,平均单产 7725公斤/公顷,总产突破 8000吨。新中国成立前,孝感种植的玉米大都是老品种,有大籽黄、小籽黄、六月曝、百 日早等,产量低,亩产只有50公斤。50年代开始推广金皇后、白马牙等。60年代中后期推广双交种双跃系列和农大系列。70-80年代先后推广单交种,恩单2号、鄂单 1号、华玉2号等组合。90年代以后到2005年,主要推广紧凑型玉米,主要品种有掖单 5号、6号、12号、13号、登海 3号、农大 108和甜玉米。

(三)薯类

薯类作物主要有红薯和马铃薯。新中国成立后红薯很少发展。1985年种植面积 3.43千公顷,与 1949年的3.49千公顷相近。红薯作为抗灾度荒作物,在遇灾年份种植面积大,风调雨顺年份面积比较稳定。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0年,红薯面积 11.86千公顷;1961年发展到25.47千公顷,1962年达到最高峰,为38.31千公顷,此后面积持续下降。1967年后,稳定在2.67.4.67千公顷之间。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薯品种更新较慢。各地主要为淀粉薯,进人新世纪后有少量水果薯种植。70年代前主要种植地方品种,1971年引进胜利百号等品种。1985年前后引进种植徐薯 18号等品种,2000年前后引进鄂薯系列品种。马铃薯在孝感种植面积小且分散,缺乏年度统计资料。各地农村和城市居民习惯主食为米、面,马铃薯主要作蔬菜食用。

(四 )豆类

孝感历史上种植的豆类主要有蚕豆、豌豆、大豆、绿豆、饭豆、泥豆、泼更豆、红豆等。其中饭豆、泥豆、泼虹豆、红豆等因种植面积小且分散,历史和现在均无统计资料,有资料记载的只有蚕 (豌 )豆、大豆和绿豆。

1.大豆

大豆有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之分,以夏大豆为主,春大豆次之;秋大豆面积最小,多用于洪涝灾害后补种改种。(1)生产情况:1949年,大豆种植面积 17.9千公顷,平均单产 885公斤 /公顷,大豆总产 1.58万吨。50年代中后期,各地实行 “旱改水”、“单改双”,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大豆面积减少。1962年由于前几年双季稻大减产压缩双季稻面积,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963年棉花实行订购、超售奖励政策,棉花播种面积大增,大豆面积又急剧减少。1970年双季稻面积再度扩大,种植规模一直持续到 1988年。1989-2005年大豆面积稳定在 7千公顷左右。1949-2005年,大豆面积最大的是 1961年,为 34.4千公顷;1996年和 1997年面积最小,均为5.9千公顷。平均单产最高是 2004年,为 3623.5公斤/公顷;1954年平均单产最低,仅为517公斤/公顷。大豆总产最高是2000年,为 4.74万吨;1980年大豆总产最低,为0.71万吨。2005年,全市大豆面积 7.9千公顷,平均单产3590.1公斤/公顷,总产2.85万吨。(2)大豆品种:新中国成立后,大豆推广品种主要有猴子毛、六月爆、1138-2,鄂豆 2号,以及春大豆、泰兴黑豆等,其中 1138-2和鄂豆2号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各达到3.33千公顷,分别占大豆面积的26%。泰兴黑豆主要是在棉行套种,1978年套种最多,占大豆面积的11.29%a 1979年,孝感地区农科所用泰兴黑豆与短脚早杂交选育出孝春79-6,孝春632,种皮均为黄色。79一 蛋白质含量达44.9%,高于一般大豆品种。1984年,经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结论为 “全国唯一通过国家级试验优于泰兴黑豆的黄皮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定为推广品种。"632”通过湖北省春大豆区域试验,1986年定为推广品种。90年代以后到 2005年前,主要推广中豆 19、中豆 24、中豆32,鄂豆4号、鄂豆5号、鄂豆7号。

2.蚕 (豌 )豆

孝感蚕豌豆种植以蚕豆为主,是秋种夏收作物。汉川市种植面积最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小作坊(如粉坊、糟坊、豆腐坊、酱油坊等 )可以自行收购或交换加工成品出售,如汉川市杨林、脉旺等地,农户通过合伙办粉坊,用蚕豌豆加工粉条,既能增加经济收人,又能发展生猪生产 (粉渣做饲料 ),粉水能肥田。在春夏之际可采收青食度荒。1953年,蚕豌豆种植面积 42.77千公顷,占夏粮面积 19.66%,总产4.7万吨,占夏粮总产 21.09%;比 1949年面积扩大20.97千公顷,总产增加 3.1万吨。1955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农村小作坊被取消,加上蚕豆不耐渍涝,易感青枯病,产量年际间不稳定等原因,种植面积下降。1959年和 1960年因为秋旱水稻减产,刺激夏粮生产,从而带动蚕豌豆面积扩大。1973年棉区粮食实行 “三定”(定自产粮、定口粮标准、定供应指标 )和 “产什么吃什么”的政策,夏粮中小麦面积扩大,蚕豌豆面积缩小。此后,蚕豌豆种植面积在8一10.67千公顷之间变动,2005年全市蚕豌豆种植面积为 9.17千公顷,平均单产2070公斤/公顷,总产 1.89万吨。

3.绿豆

绿豆主要是田间地角零星种植或在芝麻、花生、棉花、林果基地间作套种,种植面积很小。1985年以前,绿豆生产情况无统计资料记录。1986年,孝感地区绿豆种植 1千公顷,平均单产 1440公斤/公顷,总产 1440吨。2005年,绿豆种植面积0.84千公顷,平均单产 2385公斤/公顷,总产2000吨。

1949-2005年孝感市小麦大豆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