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棉花种植

第三节  棉花种植

一、区域布局

孝感的棉花生产至今有7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地区,包括汉川、应城、云梦和孝南4个县市区,汉川市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市棉田面积的70%。其他县市棉田面积较小,但相对较集中。孝昌县集中在花园镇周边;安陆市主要在辛榨乡、巡店镇等地;大悟县常年棉田面积很少,分散种植,主要为自用。

二、生产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孝感棉区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成为全省主要商品棉产区之一。为提高棉花单产,省政府在孝感等4个专区设置棉区指导区和试验场,形成试验示范、良种繁殖推广、生产指导、收购、加工一条龙。之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不断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连续 6年单产在低位徘徊。1973年,根据中央 “棉花生产要爬陡坡”的指示精神,孝感行署成立棉花生产领导小组,设立棉花生产办公室,贯彻落实 “五定”(定面积、任务、自产粮、口粮标准、粮食供应标准)、“四多”(多产棉、多贡献、多奖励、多口粮)政策,相应推广合理密植,综合病虫防治技术等,棉花生产出现新突破。1974年,棉花面积 55.86千公顷,平均单产 844.8公斤/公顷,总产4.72万吨,居全省第二位。1975年,云梦县大力推行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全县8千公顷棉田皮棉平均单产达到 1170公斤/公顷,居全国首位。1975年7月,农业部在湖北省召开全国棉花田管现场会,参加会议代表参观云梦等 4个县市的棉花生产。1977年6月,国务院在湖北召开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 13个省、市及主要产棉地区的代表,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到会并讲话,会议代表参观云梦棉花生产现场。1984年,全国棉花供过于求,国家取消合同肥、奖励粮政策,棉农口粮由每市斤0.147元调到 0.2403元,棉粮比价由 1:10,降到 1:6,与议价粮之比为 1:4---5,棉农植棉积极性再度受到影响,全区棉花面积在40千公顷左右徘徊。其间由于植棉技术进步,棉花单产总体上呈提高之势。90年代后期,种植结构调整,不少棉田改种蔬菜等高效作物,棉田面积下降,一些万亩产棉乡镇如孝南区肖港镇、云梦县隔蒲镇,到2000年后演变成为棉花分散产区,由产棉大镇变成蔬菜大镇。

1949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26.45千公顷,平均单产 134.4公斤/公顷,皮棉总产 3554吨。1949-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 1967年最大,为61.86千公顷;2002年面积最小,为 19.5千公顷。平均单产稳步增加,1964年突破 500公斤/公顷,为 506.1公斤/公顷;1966年突破 800公斤,为820.9公斤 /公顷,1995年突破 1000公斤,为 1000.1公斤 /公顷;全市皮棉平均单产2004年最高,为 1198公斤/公顷;1954年最低,仅为 15.8公斤 /公顷,原因是特大水灾导致大面积棉田绝收。皮棉总产情况是,1955年过万吨,为 12 404吨;1963年过2万吨,为20 219吨;1965年过 3万吨,为 36 583吨;1966年过4万吨,为43 996吨;1974年皮棉总产最多,为47 193吨;1954年最少,为 582吨。2005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 23.87千公顷,平均单产1191.7公斤 /公顷,皮棉总产 28 446吨。

1949-2005年孝感市棉花生产情况

 

 

三、种植品种

1949年以来,孝感棉花品种进行过5次大更换。

岱字棉 1951年引进试种岱字棉 15号,1957年基本普及,1958年种植面积占棉田面积的97%0

鄂光棉 1964-1980年,鄂光棉替代岱字棉 15号。1964年引进美国 “光叶岱字棉”,安排在汉川、云梦两县的重点社、队和国营农场、良种场种植。光叶岱字棉后改名鄂光棉。1966年发展到54.81千公顷,占播种面积的98%0

鄂沙28 鄂沙28是沙洋农场农科所选育的。1981年引进鄂沙28,安排在孝感、汉川、云梦、应城等地试种,1982年在全区推广,1984年发展到31.6千公顷,占棉田面积的59%。此外,在70年代后期,先后推广沙农 6号、天棉 1号、鄂棉 6号、岗棉 1号、河南 69, 79以及汉川叼东农场选育的802新品种。

鄂荆 1号、鄂荆92  1986年鄂荆 1号、鄂荆92两品种种植面积6.68千公顷,到 1992年,鄂荆 1号、鄂荆 92等棉花品种占全区棉花播种面积的60%以上。1994年由孝感地区农科所龚云程育成远缘杂交成分的鄂棉 17推广面积达到 2千公顷。

抗病品种和杂交棉、转基因抗虫棉 90年代中后期到2005年,主要是推广抗病品种 (枯萎病、黄萎病 )杂交棉和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抗病品种主要是鄂抗棉 3号、4号、6号、8号、9号、10号;抗虫棉品种主要是鄂抗虫棉 1号和中棉29等;杂交棉品种主要是鄂杂棉系列和湘杂棉系列。2005年,全市棉花抗病品种、抗虫棉和杂交棉品种的种植面积达 21.99千公顷,占92%。其中,抗病品种4.21千公顷,抗虫棉 3.65千公顷,杂交棉 14.12千公顷,分别占棉花种植面积的17.6%, 15%, 59.4%0

四、栽培技术

栽培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孝感地区植棉技术水平较低,管理粗放,单产较低。棉花生产一般采用撒播或麦林套播方式,每公顷6一7.5万株,皮棉平均单产 120一150公斤/公顷。1952年,按照农业部 ((关于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指示》精神,全区广泛开展棉花种植方式改革。主要栽培模式有露地直播棉、露地移栽棉、直播地膜棉和移栽地膜棉等等。(1)露地直播棉。这是 50-60年代主要棉花种植方式。开春后对预留棉田进行翻耕、平整,在清明后谷雨前播种。(2)露地移栽棉。从 70年代初开始,采用营养块、营养钵育苗,在预留棉行中移栽棉花。经过小钵改大钵、大钵改小钵、小钵改中钵等3个阶段。这种方式直到21世纪仍被广泛应用,相关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与露地直播棉相比,移栽棉具有增产和早熟等许多优点。(3)直播地膜棉。是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棉花的一种棉花种植方式,其特点是早播、早发、产量高、效果好。1982年开始进行试验示范,1996年全市推广应用 3.77千公顷,占棉花总面积的 8.89%0(4)移栽地膜棉。是采用营养钵薄膜育苗后,再移栽到地膜覆盖棉田的一种新型棉花栽培方式,又称 “双膜棉”。它是继直播地膜棉之后的又一次棉花栽培技术创新,具有增温保墒、早播早发、产量高的特点。孝感1984年开始试验,19% 年全市推广应用7.8千公顷,占18.38%0

施肥技术 20世纪 50年代初期,棉花施肥以农家肥为主,约占供肥量80%-95%。其中,人畜粪便占80%左右。其次为厩肥 (栏肥 )、堆肥或沤肥、秸秆还田、草木灰、泥肥和饼肥。1952年推广麦棉条播,为两熟制棉田施用底肥创造条件。1956年试验示范棉田追施化肥,改变两熟棉田不追肥的习惯,施用方法以穴施或条施为主,提高肥料利用率。60年代,在普及应用氮肥的基础上,开展磷肥应用试验。棉花施肥分为底肥、苗肥、蕾肥、花铃肥 4个时期,强调底肥足、苗肥早而轻、蕾肥稳而深 (施 )、花铃肥重。70年代中期,进行施用钾肥试验。到70年代末期,有提倡补施桃肥。至此,基本形成满足棉花生长所需营养的施肥技术体系。80年代以前,棉田施肥表现为氮肥多,磷、钾肥少,微肥基本不用。进人 90年代,实行棉花优化配方施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棉花专用肥、配方肥 (BB肥 )、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肥料在棉花生产上应用逐年增多,有机肥用量逐年减少。

种植密度 20世纪 50年代初期,棉花播种方式为撒播,每公顷 1.5万株上下。1952年,推广棉花条播,密度提高到 4.5万株。1971年开始推广密植早打顶技术,密度进一步提高,达到每公顷7.5万株以上。80年代以后,棉田种植方式改为宽行窄株,或等行栽培,密度调整到每公顷6万株上下。1997年以后,随着杂交棉品种的出现,密度下降到每公顷 2.7一3.3万株。

棉田管理  棉花苗期正值阴雨季节,棉田易受 “阴、冷、板、渍”等灾害,导致棉花 “黄、瘦、病、死、缺苗”等情况发生。丘陵地区棉花后期易遇干旱。从 60年代中期开始,各地非常注重棉苗的麦林管理,普遍实行中耕松土破板结等措施。棉花中后期采取整枝打顶、打旁心、整公枝、抹赘芽以及综合防治、化学除草技术,增产效果显著。灌溉与排水是棉田的重要管理一环。孝感棉区降雨量充沛,基本上能满足棉花生育的需要。但由于降水量月季间分配不匀,往往与棉花生育阶段需水要求不相吻合,特别是棉花花铃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60%-70%,而这一时期气温高,日照长,棉田水分蒸发量大,降水少,易造成棉株萎蔫,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和纤维品质。因此,对棉田及时灌溉与排渍是保证棉花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50年代初,推广锄地抗旱,以湖草铺盖棉田或挑水浇灌浸灌的方法抗旱。60年代中期,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开展,棉田灌溉也得以改进。棉农在灌溉实践中总结出管水 “看天、看地、看棉株”的灌溉方法。汉川棉农在确定棉田水量方面,摸索出蕾期每次灌水量每亩不超过 10一15立方米,花铃期每亩灌水量每亩以30立方米为宜,后期灌水量不超过 20立方米为宜的经验。棉 田灌溉方法 ,从 60年代后 ,大部地区推广棉 田沟灌 ,不仅节约用水,而且不会造成土肥流失和土壤板结,成为孝感棉田灌溉的重要方法。70年代至 80年代,孝感棉田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湖区治理 “水袋子”,丘陵岗地治理 “旱包子”,国家投资搞综合治理,使江汉平原的排水能力和鄂北岗地的抗旱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 60年代,沿江滨湖棉区将 “三沟”,改为 “四沟”,增加主沟 (田头大沟),进入 70年代后,推广“四沟配套和深沟抬田”等排水措施。经过几次棉田沟厢改革,棉区逐步形成比较配套的排灌系统,增强防涝排渍能力。

化学调控技术应用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应用始于 70年代。30多年来先后应用的化调品种主要有 “九二077、矮壮素、助壮素、乙烯利、"802" ,缩节胺等。进人 21世纪,棉花化调技术在集中棉区广泛应用,逐步形成棉花全程化调,即苗床和移栽返青前用 “802”浇床和灌克;蕾花期用缩节胺、矮壮素或助壮素调节株形;吐絮期喷施 “802”加尿素溶液防棉花早衰,对迟熟棉田喷施乙烯利催熟。

五、基地建设

优质棉基地建设 1985年,汉川县成为湖北省 17个优质棉基地县 (市 )之一。基地县 (市)建设项目包括:改造、健全棉花原种场,建立 “三圃”基地;扩建棉花良种厂;建立棉花良种繁殖基地,兴建农技推广中心等。

棉花丰收计划 从 1987年开始,农牧渔业部在全国组织实施棉花丰收计划项目。1990年湖北省在云梦县等9个县市实施 166.7千公顷棉田综合丰产技术丰收计划项目。

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 1995年开始,孝感参与承担农业部 “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先后完成棉花品种提纯复壮及推广,棉种泡沫酸脱绒包衣及推广,棉花优质抗逆品种选育,棉花病虫无害化防治,棉种产业化,棉花优质、专用、特用品种开发,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等项目。实施该项目的8年间,选育出鄂棉 17号棉花新品种。1991年试验示范精加工棉种,到 1997年主要棉区基本普及。

六、病虫防治

棉铃虫 50-60年代,棉铃虫尚未被列人全地区十大棉花害虫。70年代初,发生面积扩大,危害加重。1972年暴发成灾,全地区损失皮棉441万公斤。1975年,开展 “防 (越冬防治 )、诱 (诱杀 )、生 (生物防治)、土 (自制农药和人工捕捉 )、化 (后期化学防治红铃虫)’’ 的综防试验。80年代基本处于中等或偏轻发生程度,一度成为棉花上的次要害虫。90年代初开始明显回升,快速上升为棉田最重要害虫。1992-2000年,持续偏重到大发生,其中 1994, 1995, 1997, 1999, 2000年发生程度达到5级。2001年后,由于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铃虫开始回落。1986-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53.74千公顷。

红铃虫  新中国成立初期,红铃虫在平原棉区危害较轻。随着陆地棉的引进推广,危害逐年增多,到1958年重新抬头,1960年后危害猖撅,70-80年代成为棉花常发性主要害虫之一。90年代以后发生程度轻,2001年后大面积推广抗虫棉,有效控制红铃虫发生。1972-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 41.44千公顷。

红蜘蛛  新中国成立初期种植中棉时就有发生,群众称之为 “发地火”。后随着陆地棉的引进和普及,红蜘蛛发生危害加重。1951年、1952年、1956年三年大发生。70年代以后由于预报及时,防治早,有效药剂增多,危害减轻。80-90年代,常年呈3级发生程度。2001年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虫棉后,因抗虫棉品种仅表现出抗鳞翅目害虫而对红蜘蛛类的害虫不起作用,其发生程度加重,常年呈 4级发生程度,1986-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26.73千公顷。

棉蚜 50年代初期发生量大,卷叶率高。70年代后发生仍然频繁,但损失一般不重。1972-1986年,全市年均发生面积 36.83千公顷。因棉花植株前期补偿能力较强,年均皮棉损失 6.69万公斤。2001-2005年,全市年均发生面积26.36千公顷。

盲蜻象  是十大棉花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大发生的 1957年造成幼蕾脱落30%以上。60年代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盲蜻象发生极少。80年代菊醋类农药的使用及菜、棉套种面积扩大,该虫发生面积逐年增大。2000-2005年,平均发生面积 16.63千公顷。

小地老虎  主要发生在地势低湿、杂草较多或前茬是蚕豆、油菜地里。50年代有四年 (1951, 1953,1955, 1959年)大发生,受害面积占棉田面积 50%以上,损苗两成以上,以 1955年发生最重。60年代后,除汉川县在1964, 1966, 1971, 1984年发生较重外,其余年份各县发生轻。

斜纹夜蛾  是一种暴发性害虫,1958年大暴发,伏桃损失两成以上,以汉川县发生最重,23.33千公顷棉田全部发生。其中,16.67千公顷严重发生,造成棉花减产。进人21世纪以后,斜纹夜蛾发生危害开始明显回升。


棉花枯黄萎病 1963年在孝感县肖港公社发现枯萎病。70年代以后发病范围逐渐扩大,80年代后成为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80年代前以枯萎病为主,少数地方黄萎病和枯、黄萎病混发。随着抗耐品种的不断出现,逐步演变为以黄萎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