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农政管理

第七节  农政管理

一、农业管理机构

(一)机构沿革

孝感专署建设科 1949年 7月孝感行政专员公署任命创建专署建设科。下设:行政股、农业股、特产股、林业股、农具股、植保股、家禽保育股、种子股、水产股、水利组、会计室。主管民船联运站、农业试验场。1953年 1月6日,经专署行政会议研究,将专署水产科改为水产股合并到专署建设科。1954年 10月30日恢复专署水产科,水产股归属专署水产科,统一领导。1950年 7月创建湖北省水利局孝感分局,将原属专署建设科水利组划归省水利局孝感分局领导。

孝感专署农业局 1956年,孝感专署建设科改名为孝感专署农业局。下设:行政科、农业科、特产科、畜牧科、农机科、林业科、植保科、种子科、会计室。主管农科所、气象站、畜牧兽医站。

孝感专署农林局 1957年,孝感专署农业局改名为孝感专署农林局,下设:行政科、农业科、特产科、畜牧科、农机科、林业科、植保科、种子科、会计室。主管农科所、气象站、畜牧兽医站。

武汉市农业局 1959年,孝感专区并人武汉市,市农业局下设:办公室、秘书科、粮棉油科、特产科、畜牧科、植保科、种子科、气象科、农科所、气象站。原孝感专署农林局所属林业科,划归市林业局,农机科划归市农机局,统一领导。

孝感专署农业局 1961年5月武汉市、孝感专区分治。成立孝感专署农业局。下设:秘书科、粮棉油科、特产科、畜牧科、植保科、种子科、气象科、农科所、气象站。1961年5月成立专署多种经营局。专署农业局特产科、畜牧科划归该局统一领导。1962年多种经营局撤销,特产科、畜牧科收回农业局。根据〔1962〕鄂农字第 234号文件通知,成立专署气象局,下属农业局气象站、气象站归属气象局统一领导。

1968年2月一1971年5月因 “文化大革命”,“踢摊子、换班子”,大多数干部被集中到 “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进行斗、批、改,农业局停止办公。

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农业局 1971年,孝感专署农业局改名为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农业局。下设:人秘科 、农技科 、特产科、畜牧科、农垦科、植保站、种子站。主管畜牧兽医站、农科所 、农业学校。

孝感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局 1979年,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农业局改名为孝感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局。下设:人秘科、农技科、特产科、计财科、科教科、植保站、种子站,主管农科所、农业学校。1979年 5月,专署农垦局改名为行署农管局。行署农业局所属农垦科划归农管局统一领导。1980年 11月,成立孝感地区畜牧局。农业局所属畜牧科 、畜牧兽医站划归地区畜牧局统一领导。

孝感地区行署农牧局 1983年,农业局、农场管理局、畜牧局和沼气办公室合并,组成孝感地区行政公署农牧局。下设:人事科、综合科、粮油科、棉麻科、特产科、计财科、科教科、农场管理站、沼气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公司、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1985年地区农牧局成立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农校、农科所。1984年 6月,成立土地管理局,属农牧局内设机构。1986年 11月,土地管理局从农牧局划出,升为局级行政单位。

孝感地区行署农牧局 1993年,孝感地区撤地建市后,更名为孝感市农牧局。所属单位主要职能不变。

孝感市农业局 19%年,孝感市农牧局更名为孝感市农业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内设8个职能科室: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科技教育科、粮油作物科、棉麻作物科、经济作物科、蔬菜办公室。定编35人。2001年,仍设置孝感市农业局,为主管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市农业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科技教育科、政策法规科 (加挂孝感市饲料工作办公室牌子 )、外事外经科、种植业科、经济作物科 (加挂孝感市蔬菜办公室牌子 )等 8个科室。核定行政编制 28名,工勤人员事业编制3名,离退休服务编制 2名。其主要职责是:落实政策,制定规划,组织生产,实施项目,防灾减灾,生态保护,农业执法,对外合作等。

(二)市直农业系统事业单位

孝感市畜牧局 1951年,省农业厅派人来孝感组建孝感专区专署家畜保育站。1952年,成立孝感专署家畜保育股,隶属孝感专署建设科领导。1956年,孝感专署建设科改名为孝感专署农业局,下属畜牧兽医科。1959年,根据 〔1959) 117号文件通知,将孝感专署并人武汉市,成立武汉市农业局,下属畜牧科。1961年 5月,武汉市与孝感专署分治,成立孝感地区多种经营局,下属畜牧科。1962年,地区多种经营局撤销,畜牧科回归地区农业局。1968年2月,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生产指挥组,下属农 (牧)林水组。1970年4月改为农业科,下设畜牧组。1971-1979年,孝感专署农业局改名为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农业局,下属畜牧科。1980年 11月,成立孝感地区畜牧局。农业局所属畜牧科、畜牧兽医站,划归地区畜牧局统一领导。1993年,孝感撤地建市后,孝感地区畜牧局更名为孝感市畜牧局。明确为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市农业局领导。1997年,定编 30名。2003年 9月,市畜牧局内设机构 “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单独设立为市动物检疫站,为市畜牧局所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48年 12月,建孝感专署农业试验场。1957年7月改名为孝感专署农业试验站。1959年 7月改名为孝感专署农业科学研究所。1972年,更名为孝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农业局领导,经费形式未定。主要职责是从事农业科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定编 32名。1993年撤地建市后更名为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其职能不变。1995-2005年,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仍隶属市农业局管理。

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992年 9月,成立孝感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副县级事业单位,内设粮油站、棉麻粘、经济作物站、农技信息服务站、科教服务站。其职能主要是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培训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村干部、农村种养大户;提供农村政策、农业技术咨询、农业信息及其他服务。1997年11月,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名为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999年 12月,内设 “农药监督管理站”,负责农药监督管理具体工作。

孝感市种子公司 1979年,成立孝感地区种子公司,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1992年,成立孝感地区种子管理站,与 “孝感地区种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性质不变,人员 5一7名。1998年 9月一2005年,孝感市种子管理站和孝感市种子公司机构分开设置。机构性质、级别、经费渠道维持不变。市种子公司定编42名。主要职责是做有关种子规划、生产、引进、试验、繁育、示范、经营、推广等方面服务工作。

孝感市种子管理站 1998年9月,孝感市种子管理站和孝感市种子公司机构分开设置。分设后,其机构性质、级别、经费渠道维持不变。市种子管理站定编 10名。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有关种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全市种子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种子发展建设规划,负责种子计划、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对种子质量进行监管、检测;按规定查处违反种子管理法规的行为。

孝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1999年,重新核定孝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职数和职能。定编 14人。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土壤监测和改良工作;负责肥政管理,研究开发综合肥料技术及推广应用,负责全市化肥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会同工商行政部门,查处假劣肥料。

孝感市植物保护站 1999年,重新核定孝感市植物保护站编制职能。定编 16人。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稻、麦、油等农作物病虫害、鼠害、杂草等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开展预测预报;负责指导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鼠害、杂草等综合防治;负责全市的植物检疫工作;开展科学实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孝感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孝感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孝感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 1999年 10月,设立孝感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孝感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与孝感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合署办公。定编 17人。主要职能是做好有关农村能源发展、绿色食品管理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孝感市农场管理站 2002年 2月,成立孝感市农场管理站,为市农业局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10人。主要职能是协助抓好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农场业务;组织协调农场项目申报并监督实施;及时准确做好农场财务报表。

孝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2005年,成立孝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定编4人,划归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管理。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

湖北省孝感东山头养鸡场 1986年 11月,成立湖北省孝感东山头养鸡场。

孝感市国营原种场 1999年 1月,孝感市国营原种场是隶属市农业局领导,为自收自支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 10名。

(三)县 (市)区、乡 (镇 )农业管理机构

1950年 10月,省政府指示各专署、县按编制规定成立建设科。各专署设一直属农场、各县设一小型农场或苗圃,主持该区、县农林试验、造林等工作。1956年 12月,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实行分业管理,单独设立局 (科 ),各县根据自身情况设置相应机构。1956年底,各县均建立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站。1957年 11月,孝感专署和各县设立农业局。2005年,除乡镇畜牧兽医站仍保留事业编制外,农业技术推广站、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退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序列,脱离财政供养关系,成立新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行“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主要采取两种模式:(1)云梦县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 “派出制”;(2)孝南、应城、汉川、孝昌、安陆、大悟的 6个县 (市 )区为 “委托制”。

二、农业干部管理

从 1950-1993年,农业局局长、副局长、党组成员由地区行署直接任命,副科级以上中层干部由农业局直接任命,报地区农办备案。1993年撤地建市后,农业局局长由市人大选举产生,副科级以上中层干部采取任命制。2001年以后,局系统中层干部均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用方式。各个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干部管理体制与市级农业部门基本一致。局长由各县市区人大选举产生,副股级以上中层干部先后采用任命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2005年,全市农业系统共有行政干部212名。

农业事业单位干部管理一直沿用任命制。直到 2004年,全市实行事业单位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的班子成员选拔任用,逐步推行竞聘上岗、公开选拔模式,并推行聘用制,由上级主管部门与被聘干部签订聘任合同,聘期一般为三年。从 2005年开始,事业单位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由单位根据工作要求,分别与个人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三年。2005年,全市农业系统事业单位共有干部3006名。2005年改革后,除云梦县的乡镇农技站农技干部管理仍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外,其他 6个县市区乡镇农技干部实行乡级管理。2005年,全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单位共有技术干部 1308名。

农业技术干部推行职称管理。1978年,开始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到 1983年,孝感地区农业技术干部共计 1013人,取得农业技术职务的农技干部 569人。其中,3人取得高级技术职务,95人取得中级技术职务,471人取得初级技术职务,占农技干部总数的56.2%,结构比例为 1(高级 ):31.7(中级 ):157(初级 )。

三、农业小三场管理

农业小三场,即国营农作物原 (良)种繁殖示范场、种畜 (禽 )场、园艺特产场的简称。农业小三场是事业性质,实行企业管理的生产单位。实行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通过繁殖、试验、示范及科研与推广工作,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农作物种子、种畜 (禽 )、种苗等,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孝感市农业小三场,大多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四五十年艰苦创业,逐渐发展。据 1979-1989年 11年统计,全区 10个原 (良)种场向社会提供各类原 (良)种 3779.2万公斤,平均每年提供 343.6万公斤;6个种畜场共向社会提供种畜4950头,平均每年 500头。改革开放以后,孝南区东山头、三军台良种场共引进或自选水稻、小麦、早蜜桃等作物新品种 50余个,每年向社会提供高标准原种 30万公斤,提供杂交稻亲本种1万公斤,提供优质果苗40万株,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县级供种供苗中心、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新品种选育基地。

进人 90年代以后,由于体制变化,加之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以及当地自然条件差、设施陈旧老化等多方面原因,大多数农业小三场逐渐萎缩。据 2005年统计,全市农业小三场资产总额为4038.77万元。其中,可变资产 1932.15万元。负债总额 2917.03万元。其中,欠银行贷款 1361万元,欠财政资金 745.7万元,欠职工个人 804.33万元。大多数农业小三场靠出租土地、厂房以及职工自谋职业为出路,畜牧业类种畜场尤为突出。其中,安陆市天然原种场、种畜场,大悟茶场、大悟种畜场,应城种畜场,汉川种畜场,云梦种畜场等7个场资不抵债。

2005年,孝感农业小三场共有 43个,归口省农业厅管理的有 18个,分属于7个县市区农业局和畜牧局领导。其中,农业良 (原)种场 10个,即孝感市国营原种场、孝南区东山头水稻原种场、孝南区三军台良种场、应城市南烷原种场、应城市潘集原种场、云梦县台湖原种场、汉川市{-3东棉花原种场、汉川市三星坑良种场、安陆市天然原种场、大悟县原种场;畜牧种畜场5个,即孝南区种畜场、大悟县畜牧良种场、云梦县种畜场、汉川市种畜场、应城市种畜场;特产类园艺场2个,即孝感市国营园艺场、大悟县国营双桥茶场。上述 18个场国土面积 61 432亩。其中,耕地面积 37 209亩。总人口23 215人。其中,在职干部职工13 756人,离退休人员 1524人,遗属 112人。

四、农垦管理

1958-1960年,孝感开荒建成中洲烷 (简称中洲)、华严寺 (后更名为华严)、东城烷、头墩、朱湖、武湖、天鹅挡、黄盖湖等 8个农场,加上 1958年省农业厅交孝感垦区管理的金水农场 ,共 9个总场 30个分场 (含武昌、蒲沂、嘉鱼、黄破)。土地总面积 67万余亩,耕地面积28.58万亩,其中开荒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4.8%0 1961年,汉川县开荒建成的叼东、叼北两个农场划到孝感垦区,至此孝感垦区共管辖 11个农场。同年,应城天鹅挡农场因水利等原因成立人民公社。1965年咸宁专署成立,1975年和 1983年汉阳、黄阪两县划归武汉市,相应划出金水、头墩、黄盖湖、东城烷、武湖等农场。2005年,孝感垦区管辖中洲、华严、朱湖三个农场,总面积 12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04 655亩,水面27 525亩;19 106户,总人口59 879人。

1958年 2月,成立湖北省孝感专署国营农场管理委员会,同时一并建立中共孝感地委国营农场管理委员会,为党政合一机构,下设办公室和人事、生产、财务科和勘查队。直接接受地委专署领导。1959年 11月,并人武汉市农委,改设为农管会。1961年5月,农管会随孝感地委专署从武汉市分出,恢复原机构。下设机构不变,编制人员略有扩大。1964年5月,农管会更名为湖北省孝感地委专署农垦局。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整个机关正常秩序被打乱,直到 1971年,农垦局的部分业务工作,由地区农业局代管。1977年,在地区农业局里面下设农垦科。1978年 12月,农垦局机构恢复。1979年 4月,更名为孝感地区农场管理局 (即农管局 )。下设人秘科、生产科、财务科三个科室,编制干部 12人。1983年 12月,撤销农管局,并入孝感地区行政公署农牧局,属农牧局管理的二级单位,并更名为孝感地区农场管理站。1993年 12月 6日,撤销市农场管理站,组建正局级的事业单位孝感市农垦总公司。2001年9月,撤销孝感市农垦总公司,成立孝感市农场管理站 ,为孝感市农业局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