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畜禽饲养

第二节  畜禽饲养

1949年,孝感地区生猪存栏 22.86万头,牛存栏 20.14万头。1953年,孝感地区生猪存栏33.67万头,牛存栏 24.48万头,分别比1949年上升 47.7%和 21.5%0 1955-1962年,因自然灾害,动物疫病流行,全区畜禽存栏、出栏大幅下降,生猪存栏、牛存栏一度下降到最低点。1963-1966年,国家调整农牧业政策,强调发展养猪贯彻 “公私并举,私养为主”的方针,畜牧业得到全面恢复调整,1966年生猪存栏上升到 85.43万头,牛存栏上升到30.84万头。1967-1978年,畜牧业生产发展缓慢,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状态。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全市畜牧业不仅畜产品总量大幅增长,而且生产环境、饲养规模、饲养方式、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2005年,全市生猪存栏 184.13万头、比 1978年增长 56.9%,牛存栏 39.45万头、比 1978年增 49.6%。全市畜牧业产值 2005年达256 883万元 (按 1990年不变价 ),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1.35%0

一、养猪

(一)生产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养猪在孝感市范围内为私有私养,作为家庭副业,每户养 1-2头。1949年,孝感地区生猪存栏 22.86万头,到 1953年存栏达到 33.76万头,出栏 32.49万头,出栏率为 111.8%a 1954年特大洪水灾害,粮食严重减产,直接影响着生猪发展,存栏比1953年减少24.1%. 1955-1957年,粮食连续三年丰收,生猪生产恢复较快。1956年末生猪存栏比上年增加 11.73万头,超过 1953年水平。到 1957年,生猪存栏上升到63.43万头,同年出栏肥猪 26.12万头。1958-1960年,要求社社队队办养猪场,促使各地大办集体猪场。全地区建大小猪场 13 237个。由于连续三年粮食大减产,人缺粮、猪缺糠,大部分猪场一哄而散,生猪存栏出栏一年比一年少,到 1960年生猪存栏下降到25.77万头,出栏 17.91万头,分别比 1957年下降 59.4%和31.5%0 1965年,生猪存栏达到 54.41万头,出栏肉猪46.43万头,出栏率回升到 97.4% o1966-1970年,由于受 “文化大革命”冲击,全区粮食减产,生猪饲养缺料,造成生猪生产逐年下降。

1970年以后,为解决粮食不足和人们吃肉难的问题,中共湖北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提倡 “一亩一猪、一户一猪”,要求增加生猪存栏。1971年,省委进一步强调 “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私人养猪”“两条腿走路”方针。197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关于大力发展养猪的通知》,要求抓好生猪生产,加强疫病防治工作,巩固牲畜合作医疗制度。孝感地区抽调技术骨干分组到各县检查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狠抓预防措施,同时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对生猪进行品种杂交改良,推广种植青绿饲料。1978年,孝感地区生猪存栏 95.73万头,比 1970年增加 33.65万头,上升 54.2%;出栏达到59.26万头,比1970年增加20万头,上升50.9%。

从 1979年起,国家在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政策上,鼓励农民私养,让农民多得实惠。1985年 3月 1日起,全省取消生猪派购,活猪、鲜肉全部放开,一律实行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多渠道经营。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和调节,孝感地区生猪生产发展加快。1978-1986年,孝感地区生猪存栏数逐年上升。到 1990年出栏上升到 143.2万头,出栏率再次回升到73.1%0

1991年以后,养猪生产进一步向集约化发展。1995年,孝感市养猪专业户发展到 3820户,是 1990年的3倍多。到 1999年,全市养猪专业户的规模进一步上升,年出栏肥猪 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有 2933户。其中,年出栏肥猪500一2999头的29户,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的有 3户。2000年以后,孝感市养猪业呈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新趋势。生猪存栏量上升缓慢而出栏量上升加快。2005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84.13万头,出栏率为 133.3%,生猪存栏比2000年增加 20.16万头,增长 12.3%,平均每年递增 2.35%;出栏增加46.4万头,增长24.4%,平均每年递增4.48%0

1949-2005年孝感市生猪存栏出栏数

 

 

 

(二 )产区分布

养猪业是孝感市畜牧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根据 1995年、2000年和 2005年三个年度生猪存栏、出栏数统计,汉川市、应城市和安陆市所占比例较大。汉川占孝感市总饲养量的17.5%,应城、安陆分别为 15.7%和 15.6%。云梦县国土面积最小,但生猪的饲养密度最高,存栏量占全市的 12.7%0

(三 )饲养技术

种公猪饲养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猪多以圈养为主,有时在户外放养一段时间。以精饲料为主,每配种一次,喂2一3个鸡蛋,以补充蛋白质的需要。每次配种,被配母猪的户主付给一定数量的配种费。70年代后,私人喂养地方种公猪逐渐减少。农民通过到集体猪场找良种公猪配种,所产仔猪初生重,比地方土种猪要高,仔猪生长速度也较快。此间,国家对饲养种公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粮食部门对养种猪有专门饲料供应,每头公猪每年的饲料粮不少于250公斤。80年代后,养公猪开始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饲料厂可以根据种公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产相应所需营养的配合饲料,其中包括种公猪配种期和非配种期日粮所需的能量、蛋白质、钙、磷、盐的含量等。

母猪饲养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母猪的饲养以青粗饲料为主。后来随着外地良种的引进,饲养母猪的方法和条件也开始改进,主要是在母猪生长繁殖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饲养,如空怀母猪及怀孕前期以喂青料为主,到怀孕后期再适当补喂精料,产仔后,多喂豆类、米粥、鱼虾、蚌壳肉等发奶。哺乳期以糠鼓、米粥、玉米、豆类、薯类等精料为主,同时多喂青绿饲料。80年代后,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市场上各类全价配合饲料都有供应,饲养母猪随时可以买到各个饲养阶段所需要的饲料。饲养技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随着提高,窝平产仔比粗放式饲养多2一3头,断奶窝重高 12%一18% 0

育肥猪饲养 1949年以后,孝感各地农村饲养育肥猪都是采用 “吊架子”的方法饲养,把育肥猪分成两个阶段饲喂,从仔猪断奶至长到50公斤左右为 “吊架子”阶段。以青粗饲料为主,散放喂养,白天让猪到户外觅食运动,晚上赶进猪圈。从体重50公斤到出栏为催肥阶段,以精料为主,同时限制猪的活动量,促其多睡多吃少运动。此饲养方法一直沿用到 80年代,一般 1头肥猪要养 1年至 1年半才能出栏。80年代后,改用单一的饲料喂猪为用配合饲料喂猪,改喂熟料为喂生料,改稀喂为半干半湿喂,改养大肥猪出栏为养 100公斤左右瘦肉型猪出栏。县级种畜场和大型养猪专业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缩短育肥时间,开始采用“一条龙”育肥法养猪。即从小猪断奶时起到出栏按育肥猪生长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一直用精料或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进行喂养,始终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不经过 “吊架子”阶段,在中等水平的饲养条件下,一般 6-8个月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 500 - 600克,比 “吊架子”方式喂猪缩短育肥期 5-8个月,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高。80年代后,“一条龙”饲养方法在农村逐步得到推广。

二、养牛

(一 )生产发展

孝感养牛,历史习惯以农耕之役用牛,基本上不养肉用牛和奶牛。新中国成立初期,孝感专署发布禁止屠宰耕牛布告,限制出售耕牛。土地改革后,贫苦农民分得土地和耕牛,农民对耕牛视为宝贝,精心饲养,以利农耕。1954年,孝感地区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灾,各级政府组织灾区耕牛向非灾区转移,使 90%的灾区耕牛得到安置。1954年 10月25日,中共孝感地委办公室转发孝感专署建设科 《关于保护耕牛安全过冬储备草料的几点意见与做法》,全区各地进行贯彻落实。1955年春耕前,灾区各级政府组织人员到河南、随州、京山、应山等地购买耕牛,仅汉川县就买回耕牛2100多头。

1957年,在农业合作社的高潮中,耕牛作价人社为集体所有,指派专人饲养,全地区耕牛存栏达到25.81万头。1958-1961年,人民公社化期间搞 “一大二公”,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人缺粮,牛缺草,全地区耕牛存栏下降到23.91万头。1962年以后,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牲畜的饲养产销政策作调整,允许和支持社员家庭饲养 1-2头大牲畜,并自由出售。山区允许和支持社员私人或合伙养牛 1-2头,农区以自繁自养自用为主,逐步开放耕牛交易市场。集体出售耕牛的收人,纳人当年分配。为鼓励繁殖小牛,普遍推行繁殖小牛奖励 “一条牛腿”政策。到 1966年,孝感地区牛年末存栏上升到30.84万头,比1962年增加 6.36万头,增长26% o“文化大革命”十年,全区养牛业呈下降趋势,到 1978年全区牛存栏下降到26.37万头。

    1979年以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孝感各地牛的饲养形式分为三种:①作价到组、轮流养用,占44.2%;②作价到组、专户喂养、全组使用,占24.1%;③私有私养私用,占31.7%0 1981年9月 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 ((关于大力发展养牛业的指示》。孝感各地全部把牛作价到户,由农户私有私养私用,提高农户养牛的积极性。1990年末,全区牛存栏达到 33.64万头。从 1991年到 2000年,由于牛群基数较大,在充分满足农作役用情况下,各地开始进行牛的商品生产。

2000年以后,养牛业稳定发展,年底存栏量略有下降,出栏稍有增加。2005年,全市牛存栏 39.45万头,比2000年下降13.1%;牛出栏 10.12万头,比2000年上升 22.1%,出栏率由2001年的17.7%上升到2005年的25.7%,增加 8个百分点,5年间牛出栏平均每年递增 4.07%。


1949-2005年孝感市牛存栏出栏头数

 

 

 

(二 )产区分布

牛在孝感各地都有饲养。北部低山丘陵区的县 (市 )草场资源广阔,饲草丰富,养牛较多。根据 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三个年度的统计资料,安陆、大悟两县 (市 )养牛量最多,安陆市存栏量占孝感市存栏总量的26.6%,大悟县占22.8%;其次是孝昌县占17.1%;汉川市最少,占6.3%,每年年末存栏量不超过2.7万头。牛出栏量除与饲养量有关外,还与当地饲养水平、品种改良等因素有关。安陆市以上三个年度出栏牛74 683头,占孝感市同期出栏总量的33.1%;大悟县出栏 51 475头,占22.8%;汉川市出栏7236头,占3.2%

(三)饲养管理

耕牛和肉用牛饲养  新中国成立初期,孝感地区农村牛的饲养技术仍沿用传统的饲养办法,以放牧为主。土改以后,农民视牛为宝,饲养有改进。夏秋时节,气候温和,将牛牵出户外放牧,以吃青草为主;冬春寒冷季节,以舍饲稻草为主。开春后,农民往往提前将牛牵出户外啃食刚刚萌芽的青草,并加喂精料,注意让牛饮足水,增加运动量,让牛尽快复膘。对体弱有病的牛,加喂棉饼或红薯藤、高粱、糠鼓、花生蔓等。对怀孕母牛、产后母牛、犊牛、种公牛根据牛的状况添加不同的精料,以补充营养。从春耕开始一直到夏秋,是牛劳役频繁、使役量最大的时期,农民对牛的关照特别精心。农忙时,起早放牧,收工后牵牛晚上放牧。白天劳作时,注意让牛适当休息,勿使牛太劳累。夏天防牛中暑,冬天注意给牛保暖,一般将牛拴于屋檐下或房舍内避风保暖的地方。特别寒冷的冬天,给牛加盖御寒物如麻袋、棉絮等。农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时期,牛归集体所有。虽然生产队里制定一些饲养管理制度,但有的饲养员的责任心不强,劳作时有时使役过度,冬季护理不好,牛掉膘快,甚至有老弱病牛被饿死和累死的现象。80年代后,牛的饲养使用与管理发生变化。各地根据当地条件和习惯采取相应的管理制度,有的地方按牛作价,有的地方牛随田走,有的地方作价到户,保本保值。安陆是孝感地区实行 “耕牛作价到户,牛随田走”责任制推行最早的县,牛全部作价到户,由农户私有私养私用,可以到市场交易,使牛市也得到恢复。孝感地区的养牛从 1982年起到1999年连续 18年持续上升。1999年,全市牛存栏达到 52.68万头,比1981年增加 27.78万头,18年间平均每年递增4.25%。2005年末,全市耕牛存栏为 39.45万头。

奶牛饲养  新中国成立以前,孝感地区没有奶牛场。1955年,孝感县在城关西门兴办奶牛场,饲养奶牛数十头,最多达 110多头,年产鲜奶365吨,主要供应孝感地委行署机关、孝感军分区、驻军机关的儿童和老人用奶。应城县 1964年养奶牛 34头,年产奶7吨。1966年,孝感地区奶牛饲养量上升到 612头,各县食品部门几乎都饲养奶牛。“文化大革命”期间,奶牛饲养减少。1975年,驻孝空军后勤部队饲养奶牛 30头,品种为黑白花奶牛。1977年,全区奶牛降到62头。1978年,孝感县食品公司建立奶牛场,饲养奶牛 50头。1980年,云梦县伍洛镇渔场养奶牛 14头。改革开放后,各县 (市 )开始饲养奶牛,大悟、汉川、孝昌等县均引进黑白花奶牛和西门塔尔杂交的奶牛。1990年全地区奶牛回升到 137头;1996年上升到153头,年产鲜奶 125吨。2000年以后孝感市的奶牛饲养量减少,2005年孝感市境内只有孝南区饲养奶牛97头,大悟县饲养奶牛 3头,年产奶 135吨,其他县市都停养。2005年,孝南区宏达奶牛养殖场成立。当年底,开始引进奶牛 97头,次年增加到 918头。奶牛的饲养管理以舍饲为主,也有半舍饲养的奶牛场,白天在室内喂精料、挤奶,然后让奶牛到运动场自由采食。饲料以青绿多汁草料为主,有的种植优良高产禾本科牧草,如苏丹草、黑麦草及各种蔬菜等。喂青绿多汁鲜草、蔬菜25一35公斤。常喂的精料有豆饼、玉米、鼓皮碎米等,另加食盐、骨粉。对不同品种的奶牛按 《全国奶牛饲养标准》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在管理上注意保持牛舍清洁卫生,随时清扫奶牛粪便,梳理牛毛。暑期经常沐浴,注意舍内通风,防止高温中暑。

1964-2005年孝感市奶牛年末存栏和奶产量

 

三、养马、骡、驴

马、骡、驴属马属动物,孝感市境内饲养量不多,呈零星分布。1949年,孝感地区共饲养马属动物12 810匹。其中,驴11 000匹,占85.8%。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满足农用物资运输需要,鼓励农民饲养马、骡、驴,饲养量逐年上升。至 1955年,全地区饲养马属动物 17 063匹,比1949年增加4253匹,上升 33.2%。1956年后,随着公路建设加快,机械运输工具逐年增加,农用运输工具和农村粮食加工 (碾米、磨面等 )逐渐被机械所取代,马属动物的饲养量逐年减少。孝感农民习惯用牛犁田、耕作。马属动物一般习惯于挽、驮之用,很少用马、骡、驴耕作或乘骑。1978年,孝感马属动物存栏量3332匹,为历史最低点,以后又开始回升。2000年,全市有马属动物7676匹。2000年以后,基本上稳定在 5300一6500匹之间。

四、养羊

生产发展  孝感地区养羊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汉川乌龟山,安陆晒书台等商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家羊的骨骸。清朝时期,孝感境内养羊相当普遍。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国外需牛羊皮数量大,价格不断提高,刺激养羊业和羊皮制作业的发展。后因战乱影响,孝感养羊业跌落下来。1950年,孝感地区养羊存栏 0.64万只,其中95%为山羊。1959年后农村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减产,各级政府鼓励农民饲养草食家畜牛和羊。一段时期内,孝感农村形成养羊 “吃羊肉”、“发羊财”的热潮。1962年,孝感地区羊存栏量达到 19.44万只,比 1950年增加 47倍。1963年以后有些地方把养羊与种粮、养羊与植树造林对立起来,提出 “要粮上纲,羊须杀光”,“要植树造林,须砍掉羊群”等错误口号,并制定一些限制养羊的 “土政策”,刮起 “杀羊风”。1967年,孝感地区羊存栏下降到 1.2万只,到 1978年,羊存栏量仅 1万多只。1978年后,许多地方取消限制,养羊开始回升。1990年,上升到 8.72万只。但在 “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有的地方仍片面强调植树造林与养羊的矛盾,再次限制养羊,羊存栏又下降到3.17万只。90年代后,在市场作用下,农民因地制宜,注重发展节粮型的草地畜牧业。1995年,全市羊存栏量回升到 15.16万只,当年出栏 10.98万只。“九五”时期,全市养羊又一次回落。“十五”期间再次上升。至 2005年,全市羊存栏量 11.52万只,出栏 8.97万只。

产区分布  孝感养羊业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大悟、安陆、孝昌等县市。根据 1995年、2000年和 2005年三年年末存栏、出栏统计,大悟县存栏量最多,占孝感市存栏量的56.8%,安陆市占17.2%,孝昌县占10.2%。云梦县、孝南区最少,占2.0%,应城市占6.8%,汉川市占4.9%。羊出栏量大悟县最多,占全市39.1%;安陆占25.3%,孝昌占18.7%,应城占7.5%,孝南、汉川占2.1%-3.7%。品种以宜昌白山羊为主,还有马头山羊以及新引进的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等。

饲养管理  孝感地域养羊以家庭小群、分散饲养为主。一般有三种饲养方式,即有拴养、圈养和放牧。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多为拴养或圈养,以免糟蹋庄稼。安陆、大悟等县 (市 ),天然牧场广阔,连片草场多,羊多为放养,自由采食啃食青草。农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管理经验。如 “不吃霜冻草,不饮冰冻水”,“过了三月三,羊子放半天;过了九月九,羊子整天游”,“冬放避风窝,春天放阳坡,夏天放阴坡,秋天赶草坡”等。到了寒冷冬天,养羊以舍饲为主,饲料以干草、红薯藤、花生藤、黄豆秸秆为主。遇上晴朗天气,地上无雪时,往往将羊群放出运动或啃食野外干草和冬性青绿饲草,舍里放人饮水器,让羊自由饮水。对老、弱、幼年羊及怀孕、产后的母羊补给精料,如黄豆、玉米、麦鼓、米糠等。为了使羊快速育肥,及时对未选作种用的公羊,进行阉割去势。阉割后,迅速采取补料措施。公羊去势一般在秋末初冬进行,以便赶上年末上市。60-70年代,在畜牧技术人员指导下,一般从优良种羊所生的后代中选择出个体大、品种特性好、雄性强、罕丸匀称的公羊作种公羊;选择体形大、奶头好、后躯发育好的母羊作种母羊,以提高羊群的品种特性。80年代后,推广 “一推三改”(推广人工授精,改土栏为吊栏,改放牧为舍饲与放牧相结合,改盲目防治为定期驱虫 )新技术。

1949-2005年孝感市羊存栏出栏数

 

 

 

五、家禽饲养

家禽是孝感市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来,连续多年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家禽存笼、出笼、禽蛋产量多次居全省第一。

(一)生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孝感地区家禽饲养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7年,全区家禽存笼量 412.64万只,比1949年增长 22.6% 0 1958年 “大跃进”,推行集体饲养 “百、千、万只家禽运动”(小队养 100只、大队养 1000只,公社养 10 000只),社员私人养禽受到限制。1961年进人调整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牧业的一系列政策得到执行,食品部门收购鸡蛋与供应食糖、煤油等挂钩,调动私人养禽积极性。1965年末全地区鸡存笼524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肉类、禽蛋实行派购和发票定量供应。由于养鸡、养鸭是农民买油、买盐钱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家禽饲养仍有发展,但速度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放开,农村粮食增产,肉、蛋等派购任务取消,价格放开,促进养禽业的发展。全区家禽存笼 1980年 924.35万只,1985年上升到 1716.5万只,占全省总饲养量的 12.27% 0 1988年,全地区家禽存笼量 1751.28万只,产蛋量首次突破 5万吨,达到 5.32万吨。2000年,全市家禽存笼量达到 4211.53万只,产蛋量 18.06万吨。2000年以后,规模养殖逐年增多,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2005年,全市家禽存笼为4959.45万只,出笼7588.18万只,禽蛋产量为22.32万吨,出笼量占全省当年出笼量的20.5%,居全省第一位,禽蛋产量也占全省第一位。除主要禽类发展稳定外,饲养鹤鹑、肉鸽、观赏鸟等专业户也得到发展。

养鸡是孝感农村农民的家庭主要副业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村几乎家家养鸡。改革开放后,饲养规模扩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2005年,全市养鸡专业户发展到52 914户,蛋鸡存笼 1347.5万只,产蛋70 429吨,年出笼肉鸡 1941.2万只。养鸭也是孝感地区畜禽养殖业的传统产业。养鸭量约占全区家禽总饲养量的 10%一20% a 1978年后,畜产品价格政策放开和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集体的鸭群由农户承包,其后私人个体养鸭得到大发展,形成养鸭专业户。2000年以后,全市养鸭年均饲养量600多万只,2005年达到 723.76万只。养鹅,在孝感各地都有习惯。呈零星分布,饲养量不大。直到 80年代,全地区养鹅饲养量每年仅有几万只。1979年,活鹅出口一时走俏,出现 “养鹅热”,农民纷纷饲养。9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1992年达到551.85万只。但此后一直到2000年呈逐年减少趋势,2005年全市鹅存笼 124.20万只。

家禽饲养

1949-2005年孝感市家禽存笼出笼数

 

 

 


(二 )产区分布

孝感市家禽以养鸡为主,鸭、鹅次之,各县 (市 )区所属各乡镇都有饲养。以南部平原湖区的县 (市 )区饲养量较大。按照 1995年、2000年和 2005年三年各县 (市 )区家禽存笼、出笼统计分析,汉川市家禽存笼量占全孝感市存笼量的21%,应城市占24.6%;出笼分别达到 30.4%和 15.7%。云梦县虽是区域小县,但家禽业发展快 ,其存笼量 占全市 的 17.6%,出笼 占全市的 18.2%。安陆市、大悟县存笼量分别 占全市 10.5%和 8.4%,出笼分别占 11.9%和 3.6%。孝昌县和孝南区存笼量分别占9.3%和8.6%,出笼分别占13.3%和 6.9%0

(三)饲养管理

家禽孵化  孝感农村传统的孵化方法是用地方家禽自孵雏禽,此法到2000年后仍然沿用。60-70年代有的地方采用煤油灯孵化、温室孵化、火炕孵化、平箱孵化、温水孵化。70年代末出现滚筒式人工翻蛋、煤电两用孵化机。80年代中后期引进机械自动控温、控湿、自动翻蛋的孵化、出雏两用新型孵化机。90年代后,养禽企业增多,较大的专业户购进容量大、拼装式集成电器、电脑控制、数字显示的现代化孵化机。2005年,全市有各种家禽孵化场 80多家,有各种机械孵化设备 110多台套,年孵化雏禽 1000多万只。

地方品种饲养  孝感农村饲养的家禽大多为本地品种,以放养为主,让其自由觅食、饮水。家禽喜食昆虫、野草种子、野生饲料、田间落谷以及沙粒。非收割季节,往往在 日落鸡进舍前补喂饲料。随着养禽规模逐步扩大,有的专业户将地方土鸡喂以配合饲料,使其快速生长,育成上市作肉鸡出售。孝感地区水面宽广,适宜于养鸭,但农民户养数量不多,不及养鸡之普遍。70年代前,境内棚养鸭较多,以放养为主,补料为辅。60-80年代,孝感的棚鸭经常到荆州地区的江陵、公安以及京山枣阳等地放养,鸭蛋就地销售食品部门,由当地食品部门按政策供应鸭农饲料,或兑现粮票、布票等。90年代以后,养鸭专业户增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引进良种饲养  饲养外来良种,主要依据育种单位或供种单位提供的饲养手册结合本地环境条件和饲料资源参照进行。种禽饲养在80年代前基本上采用地面散养,并在室外围以大于室内面积的运动场,此法的缺点是蛋易被污染。80年代中期,开始笼养家禽。1987年,孝感地区养鸡场从苏联购进全 自动电器化三层阶梯式金属蛋鸡笼。传送带自动送料、集蛋,自动清粪,自由饮水。该场育雏、育成、成鸡按 1:2:7的生产程序进行安排生产,全进全出淘汰更新,常年存笼鸡 14.8万只。其中,成鸡 9.2一10.8万只。

专业户饲养良种蛋鸡、肉鸡成为孝感养鸡生产的主体,以南部的云梦、汉川、孝南、应城的养鸡专业户最多。80年代初开始利用旧屋或租用部队闲置营房、集体的空房进行地面散养。到 80年代中期,应城、云梦一带的部分专业户自制竹木全阶梯二层蛋鸡笼,笼前挂罐头瓶代替饮水器,实行集约化饲养。1990年以后,开始采用规范的3层全阶梯式蛋鸡笼饲养。2005年实行笼养的专业户达到 60%以上。肉鸭实行室内圈养,按不同阶段喂给全价配合饲料,全进全出。蛋鹤鹑的饲养全部为立体笼养,占地面积小,饲养密度高,效益好。

六、养兔

孝感养兔以本地白兔为主,也有麻色兔,为肉皮兼用型。1959-1963年,养兔发展很快。70年代,饲养家兔最多的是云梦、安陆、汉川等县,每县养兔 1一2万只,是全省养兔最多的县。此期从外地引进哈白兔、新西兰长毛兔、加利福尼亚长毛兔等一批优良品种。1980年兔毛价格上涨,每公斤兔毛价 150多元。为了鼓励农民养兔,由省财政投资在汉川等 5个县的种畜场内建设长毛兔生产基地。此后,孝感各地都饲养长毛兔。80年代初,孝感各县纷纷到汉川或枣阳县省长毛兔良种场购买安哥拉长毛兔进行推广。1984年,兔毛价格暴跌,孝感的养兔业衰落下来。1990年,孝感地区养兔存笼25 204只,其中长毛兔 5738只,占23%,) 2000年,全市兔存笼 56 749只,年出笼 50只以上的肉兔饲养场 122个。2005年,全市兔存笼39 740只,出笼 47 161只。

七、养蜂

孝感北部的大悟、安陆及云梦等县农村过去养蜂较多,多为农户私人放养。1957年,全地区养蜂群数达到 7400箱,产蜜43.15吨。60年代,孝感、安陆、汉川、云梦等县建立国营养蜂场,农村社队有的建立集体养蜂场。1965年,孝感地区蜜蜂存笼 8591箱,收购蜂蜜284.85吨。60至70年代,大面积推广种植紫云英、曹子等绿肥作物 ,提供上好的蜜源植物,吸引全国十多个省的客蜂来孝感地区放蜂,促进孝感地区养蜂业发展。1975年,不计算客蜂,孝感地区蜜蜂存笼 1.4万箱,收购蜂蜜 951.6吨。80年代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国营和集体的蜂场进行改制,由私人承包饲养,养蜂专业户增多,蜂群规模逐年扩大,有的蜂农养到30一40箱至 100多箱。1985年,孝感地区养蜂上升到2.16万群,产蜂蜜890.75吨。1993年,达到6.19万箱,产蜂蜜 1024.25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省地市州中占第三位。进人90年代,蜂产品产量一直稳定在 800一1000吨之间。1999年,孝感市养蜂2.76万箱,产蜂蜜 1040.95吨。2000年后,全市蜂蜜产量徘徊在500一800吨之间。2005年,生产蜂蜜544.93吨。

50年代,蜂农开始将中蜂改用活框饲养,引进的意蜂全部用活框饲养。嗣后,大多数都改为标准的蜂箱饲养。意蜂的繁殖能力较好。本地冬季气温较低,意蜂经过秋末和初冬后,群势较弱,为了来年早春有较强的群势,本地许多蜂农将蜂群转场到广东、广西等地越冬繁殖,来年三月初赶回本地采集油菜花蜜,由于到南方越冬繁殖费用过高,后改在本地越冬。


至70年代末,养蜂业以国营和集体蜂场为主,私人饲养很少。农村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以后,国营和集体蜂场进行改革。到90年代初,所有蜂场都转为私人所有。1992年,安陆、云梦、孝感、应城、大悟等县 (市)相继成立养蜂管理站,加强养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