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产经营

第三节  水产经营

一、统购统销

1951年 10月,孝感专署水产局成立专区水产供销公司,开展水产品经营。随后,逐步实行水产品流通在行政主导下的购销制度,对水产品交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对洪灾年份大量水产品上市,为避免造成损失协调各部门销售。1954年6月28日,地委专署同意专署合作科及建设科关于灾区水产收购工作的意见,要求灾区各县水产、合作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财委具体指导下,大力支援生产救灾。原则上,收购、加工、销售水产品以水产部门为主,也委托供销合作社代购;必要时,合作社须作短途运销,以便就地供应。1955年 11月,专署发出关于各地芦柴湖草统一交当地水产部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县人民委员会,柴草收益除管理人员经费开支外,其余统作水产收人,列人水产财务收支计划;管理费收费率为凡公有湖柴,群众砍割者,按产量金额提取40%,芦柴提 30%,私有湖柴提20%一30%;公有湖草按每担收0.01一0.02元,私有出租者按租额收20%,私有自打出卖者收 10%0 1956年 12月,专署遵照省人民委员会意见开放鱼产自由市场。

渔业生产合作化和一部分国营渔场建立后,国营养殖场的水产品基本实行 “统购统销”流通方式。1958年,孝感专署支持水产生产,及时解决渔需品的供应和生产资金的扶持问题。1961年 1至 10月,全区产鲜鱼 1736万斤,收购458万斤,上调 283.29万斤。12月 13日,地委开展旺季成鱼大捞大捕,保证完成鲜鱼上调任务发出紧急指示,及时解决鲜鱼生产的具体问题,集中劳力、船只、工具,组织冬季捕捞;同时,加强收购调运、市场管理工作,打击 “二道商贩”。为了增加鲜鱼收购供应城镇居民,鼓励渔民多向国家卖鱼,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奖售政策。1962年 8月22日,专署水产局、商业局联合上送 《关于渔业生产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请示专署解决 “增加奖售物资、口粮供应标准、鲜鱼收购”等问题。9月24日,专署批转专署水产局 《关于水产会议的报告》,批示各地专业的渔业队不应打乱,渔民口粮和其他生活资料供应要妥善安排,要求抓好成鱼捕捞和上调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水产生产正常秩序被打乱,水产品产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收购上调严重不足。1971年 11月 10日,孝感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出 《关于鲜鱼生产、捕捞、收购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计划生产,计划捕捞,计划收购;加强市场管理,国营养殖场、渔业队、农业队生产的鱼,除按规定留自食部分外,其余全部卖给国家,不准进人市场自由买卖;在鲜鱼生产旺季,各地商业部门要增设网点,充实收购人员,切实做好收购工作;生产单位和商业部门要紧密配合,建立必要的存鱼基地,做到随要随调,保证质量。1973年,云梦县养殖场伍洛队 (即现在伍洛渔场)首次组织出口活鱼7012斤,成活率达到 88%0 1974年月26日,地区革命委员会批转 ((全区水产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在开展 “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全区水产要贯彻落实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坚持 “以渔为主,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方针,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场方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水产品供应形势没完全改变,市场供应严重不足。1978年 11月21日,孝感地区计划委员会、地区商业局联合下发 ((关于调整鲜鱼等级规格价格的通知》。1980年9月,中国水产供销总公司湖北省汉川县水产供销站成立。1981年5月,大悟县政府批准成立大悟县水产供销公司。1982年,汉川县国营仙女烷养殖场、国营白石湖养殖场被湖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列为活塘鱼出口基地。1983年 3月24日,行署下发 《关于下达 1983年鲜鱼收购、上调任务的通知》,确定 1983年全区鲜鱼收购量为400万斤,上调220万斤,同时强调严格执行奖售政策,不论国家和集体,每交 1斤鲜鱼,奖售原粮 1斤,标准化肥0.5斤,调省鲜鱼每万斤另奖售木材 1立方米。1983年 4月29日,地区水产局安排孝感地区调北京特供水产口调拨计划。

80年代初期,水产行业的体制改革也延伸到水产品经营领域。1983年 6月,孝感地区水产系统企业改革会议,肯定在全区水产供销公司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4年,全区取消鲜鱼统购统销政策。1986年 11月 10日,地区水产局供销科更改为综合科,计划经济时代的水产品经营模式彻底结束。

二、市场销售

1985年,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全面调动国营、集体和个体从事水产品供销的积极性。孝感地区开始改革水产品流通体制,逐渐形成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水产品流通体制,国营、集体和个体共同参与。汉川叼汉湖渔场、孝感野猪湖渔场等大型国营渔场建立水产供销公司。全区一些大型渔业基地、精养鱼池基地成立供销公司,服务于生产基地,多渠道流通体制的运转,保证各种水产品货.其流。

80年代中后期,孝感地区各县 (市 )层层建立水产品流通民间组织,县市区、乡镇场都相继建立水产品流通协会,鼓励小商小贩加人水产品流通行业。90年代初,各地开始在交通干线、城镇建成一批水产品专业市场。位于孝南区南大市场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是孝感市境内的最大水产品专业市场,1993年完成交易量2000万公斤,1994年4000万公斤,1995年 8000万公斤。1995年冬,高峰 日交易量达70万公斤,成交额300万元,进出车辆 300台次,人员流动 3000人 (次 )。进人南大市场的水产品产地由初始的孝南区、汉川市、武汉市东西湖区等地逐渐扩大到仙桃、洪湖、监利、咸宁等县市,销售地由省内的安陆、云梦、随州、襄樊等地发展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延伸到东北三省、内蒙古 18个省市区。同期,汉川市在城区西大道街面两侧先后建立多家从事水产品经营服务的企业,形成 “水产一条街”,建成 “汉川水产大市场”。1998年,安陆市建成凤凰农贸 (水产 )市场。到 2001年底,该市通过渔业流通协会网络水产供销企业 9个,运销联合体482个,经销户5450个,从业人员达 7370人。


经过多年建设,水产品流通网络基本形成,各地先后建立 168家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1999年,全市水产品销售达到 21万吨,经销额达9.8亿元。在渔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注重生产、加工、销售成龙配套,以提高渔业经营效益。到 1995年,全市有水产品加工厂 8家,年加工水产品200万公斤;冷库 6个,冷藏量714吨,年冷藏保鲜量856吨。汉川市叼汉湖水产供销公司充分利用基地,大搞水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工品种达40多个,其中 “三去草鱼”(去鳞、去鳃、去内脏 )、鳝鱼片、虾仁等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兴办莲子米加工厂,年加工优质白莲 1500吨,销售价值 500多万元。云梦县鱼面加工发展也很快,生产规模50吨以上的有 5家,全县年生产鱼面 500吨。